示儿(2)

发布时间:2019-01-28 06:11: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示儿》教案

作业要求:请自行设计《示儿》教学,并提交教学设计一份。

提交时间:2015-11-03

基本信息

姓名:张娟单位:大英实验学校

学科:语文教龄:8

所属工作坊:大英小学语文组

作业名称:《示儿》教案

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与内容 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象开去。  2、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祭、乃”等字,理解“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中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汉语中通假字。

 4、熟读古诗,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5、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理据 1、利用诗人的其他作品和教材进行整合,可以更效地教学。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对诗人及陆游其他诗作的感知。

2 自学感知,有助于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到底是什么。

3、古诗文重点在于理解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情怀,而这篇古诗要着重感悟“悲”,并理解为什么作者感受到“悲”。对于这首爱国诗篇,深入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是关键。

教学具体环节 一、情境导入,解题激趣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也。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这遗嘱就是《示儿》所示的内容,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二、交流展示,全面了解

指名用一两句话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陆游和南宋的信息。

三、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练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初读情况,老师适时指导诗句的朗读,注重抑扬顿挫到相关字词。

3、师生合作读,老师后三字,学生前四字。反之亦然。

4、学生齐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

5、借助教材注释和课外收集的资料,用自己常用的古诗理解方式尝试疏通诗意。

四、再读诗文,理解诗意

1、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味道,更要去体会诗句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

感觉。指名读“死去 / 元知 / 万事空,但悲 / 不见 / 九州同。”并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2、假如现在老师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

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预设:愁、悲、忧、怨、盼)

3、谁来用“悲”字组词。

4、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

5、我们知道,作者面对生死大限极其豁达,他告诉儿子:人死之后,万事皆空,

再无牵挂。然而,即使豁达如斯的陆游,也仍然难以斩断最后一根情丝,他斩不断的是

什么呢?

师过渡:诗人能对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

在即将离开这个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世界时,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对生的留恋,而是

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他什么都放得下,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里那望

眼欲穿的遗民。你觉得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预设: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6、拓展阅读,感悟诗情。

老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1)学生自由读诗,用心去读,注意诗的节奏,体会诗份情。

2)读着这样的诗句,此时此刻,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

想象,用心感受那画面。

3)把感觉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4)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军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这一盼

就是……

5)百姓盼啊,望啊,等啊,一等就是65年,整整65年啊!

同学们,

6)此时,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份心情呢?学生用一个词来

形容此时的心情。(悲愤交加、悲愤至极)

7、学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过渡: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靠谁呢? (王师)

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呢?(王师)

可此时的王师在做什么呢? 老师出示《题临安邸》。   8、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诗,理解诗意并思考:这时的统治者在做什么?

9、老师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

10、就知道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此时,你的心情

如何?

11、一起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12、带着这份愤怒读好:但悲不见九州同。

13、生命即将结束,作者始终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

 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过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理解“无”和“乃”,了解通假字。

14、并且一再叮嘱,一再叮嘱,一再叮嘱……

  生读:王师 / 北定 / 中原日,家祭 / 无忘,家祭/ 无忘,家祭 / 无忘 / 告乃翁,告乃翁……

五、总结升华,再悟悲情。

  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

伴着陆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

  学生再读《示儿》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体会诗人悲愤而终的无奈。

这样教的道理 《示儿》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临终之作,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不但有历史意义,也值得引以对学生爱国情感的熏陶、激发。在引导学生读诗,解意、悟情的基础上,引用相关的几首诗进行互文整合,加之背景穿插,语言渲染,情境创设,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地被诗人的爱国深情所感染,为情所动,使这位伟大的诗人、这首成功的诗作和这份深厚的真情,永远驻足在孩子们的心中,并影响着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业或预习

1、预习:课前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

2、作业:

1)假如你是陆游的儿子,你会在亡国之后对陆游说些什么?

2)课外搜集并阅读陆游的其他诗作和南宋其他诗人的诗作。

自我评价

对于诵读,我们还远远做得不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在诵读和背诵方法加以指导和引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916c6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5.html

《示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