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海公益行动工作人员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8-09-16 21:53: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年青海公益行动工作人员心得体会

当9月的紫外线,突破了海拔4000米的束缚再次直射脚面的时候,我们终于抵达了青海果洛。因为阴天,没有见到想象中电脑桌面般的蓝天白云和青山黄土的强烈色彩碰撞,只有一口不是特别充足但是非常干净的呼吸再次提醒我们即将开始的一段意义不寻常的行程。

与青海的初次见面

当开始写下这篇断断续续的感悟时,我们已经在回程路上,发现此行对青海印象最深的不是当地的条件匮乏,也不是沿路目不暇接的自带滤镜属性的美景,而是当地民风的淳朴诚挚与孩子们清澈渴望的眼神。

01

“豪华”的花石峡镇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学

以前总听去过青海游玩的朋友说,青海很美,条件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贫困。

可是,此行的目的地果洛自治州玛多县,却是青海不折不扣的贫困县,而且,其中一些贫困山区的落后情况,远不是身在城市中衣食无忧的我们可以想象的。

玛多县近2.6万平方公里的占地,只有4所小学,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其中位于花石峡镇的一所小学。

值得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于一切,即使物资匮乏,也把能调动的有限资源,首先投入给了教育。

以前,从没有教室到多处漏风漏雨的简易土木教室,孩子们学习和住的地方都很阴冷潮湿,特别容易感冒,而且之前受不同程度地震的影响,花石峡小学旧址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已经无法继续使用。

所以我们此行去的花石峡镇藏文中心寄宿制小学,是后期建设并在2014年前后投入使用的,这个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一所学校,竟算得上附近最“豪华”的建筑。

2

一段意外的插曲

9月11日下午约14时左右抵达学校后,一段意外的插曲也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当地民众的淳朴善良。

我们在学校门口等到风尘仆仆从校外赶回的旦巴尖赞校长,见面只有不到10分钟,这位满眼血丝,一身疲惫的校长便又匆忙离校。

因为前一晚在返校途中,有两名学生走丢,当时已经过去将近17小时,在青海0度以下的夜里,两个孩子可能遇到的险境牵扯着每一位淳朴村民的心,全镇能出动的警察、村民、老师都自发地参与到寻找的队伍中,大家一宿未睡,持续搜寻着。

直到我们离开的途中,向导大哥通过朋友圈得知,两个孩子在距离学校几千米的山头上被找到,看着视频中孩子们一脸的不安和大人们满脸的欣喜,压在我们心头的不安才逐渐散去。

3

这里的落后

不只是环境资源,更多的是教育和师资力量

校长出发前,特意嘱托教务主任李起梅等几位老师接待我们。

因为正是午间休息时间,原本只打算低调入校的我们,一路被孩子们好奇欣喜的目光追随。

沿途不断遇到假装偶遇又在我们挥手时害羞跑掉的小朋友,让我们哭笑不得间更对这种淳朴自然的感情流露倍加羡慕和珍惜。

即使再三强调,我们此行不为宣传,只是想单纯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更不想因为我们的到来给学校和孩子们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但是老师们对我们此行还是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但召集学生代表发放了卡萌准备的爱心包,还不断向孩子们传达卡萌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在和老师的沟通中我们得知,这里的落后,不只是环境资源,更多的是教育和师资力量。

从前没有教室,孩子们就坐在石头上上课;书本不够用,大家就轮流翻阅;缺少体育设施,就只玩最简单的游戏……

即使现在硬件条件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限制,通讯相对落后,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能接受的教育也还是很有限,所以他们对知识也更加渴望。

4

即使只有只言片语

我们也要把美好的未来描绘给孩子们

但也正因如此,孩子们才更懂得珍惜,一份微小的善意就能让他们格外开心。他们也渴望像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看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所以,此行我们不仅只是带去了简单的生活必需品,还向全国的代理伙伴们征集了对孩子们的鼓励和期盼,即使只有只言片语,也要把美好的未来描绘给孩子们。

我们愿意做孩子们的眼睛,更希望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不同阶段的向导,让他们知道,在这一方天地之外,有值得去努力追寻的美好,有更多像卡萌伙伴一样的一群人,在牵挂着他们。

5

为了上学,离家近百公里

他们要比许多同龄的孩子承受更多艰难与跋涉

因为是寄宿学校,所以在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下孩子们回家的频率,在大家叽叽喳喳说起一周、两周一次的时候,旁边有一位小姑娘搂着一位个子小小的男生小声地说,“他差不多一个多月才能回一次,因为他没有爸爸……”

声音虽小,但是却直击我们心底,这一句没有爸爸的背后,包含的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无奈与坚强。

学校离家近百公里,因为偏僻不通车,孩子们往返大都需要家长接送,在家里条件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只有妈妈一人操持,分身乏术,甚至连一周见面一次都成为奢侈。

这不是个例,但却代表了很多贫困地区的现况。

为了生存,这些孩子们稚嫩的肩膀要更早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为了上学,他们的双脚要比许多同龄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跋涉。

向来不善言辞的我,更不敢再开口询问,看到小男孩眼里的落寞和强忍的泪意,甚至有一丝想落荒而逃的狼狈,我们想给予更多的帮助,但是却无意挖掘到孩子们柔弱的痛处,我只能牵起那双青海孩子特有的皲裂黝黑的小手,无声地心疼地握在手里……

6

公益的重点在于助人

按需所助才是重中之重

说起对未来的期待与梦想,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有的想做会计师,有的想做喜剧演员,还有的想做航天员,也有腼腆地说起不喜欢数学觉得很枯燥

虽然只有几个小时的相处,却无处不让我们感受到,这里的孩子拥有对生活最真实的热爱和憧憬,这里的老师拥有对孩子们最无私的呵护和坚守!

因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际情况,加之同行的伙伴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我们并没有在花石峡镇停留太久,而是带着不同的感动和收获返回了果洛。

在不断交流此行的收获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对于如何做公益,我们有时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捐款捐物才是公益,其实这只是对公益的片面理解。

公益的重点在于助人,按需所助才是重中之重。

而且,做公益时更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而做,因为助人不是施舍,更不是作秀和体现自我优良的工具。

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孩子们普遍缺乏的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和金钱资助,也不缺少对新事物的热情与期盼,而是缺乏对知识和新事物的获取途径。

所以,我们也呼吁爱心人士,在给予能力范围内的一些物质资助基础上,请给予贫困地区孩子们更多的教育支持和关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他们成长为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公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2aaee8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b.html

《2018年青海公益行动工作人员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