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整理

发布时间:2020-10-28 23:05: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婚姻制度

血缘婚:原始社会中同一原始群体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妹)发生两性关系,排斥亲(父母)子(子女)通婚

群婚原始群婚是人类祖先实行的一种两性偶合关系

伙婚伙婚又称亚血缘婚,伙婚制家庭亦即普纳鲁亚家庭。一群兄弟和不是自己姐妹的另一群女子通婚,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男女之间互亲密的伙伴”

普纳鲁亚家庭: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同样,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兄弟,与其他集团的一群女子互相集体通婚,妻子们也互称“普那路亚”。由这种婚姻关系产生的家庭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婚原始社会时期,成年男女双方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不牢固的夫妻关系,属于个体婚

专偶婚:俗称一夫一妻制,指一对不同族属的男女,通过社会、政治的媒介,建立了带独占同居性质的牢固持久的婚姻关系。具有不可离异性和男权至上的特点形成以父系家长

母权制:指按母系或女子血缘关系计算继嗣关系和继承财产关系的氏族、家庭制度

父权制男性统治,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

导民婚配:管理婚姻的官员(大司徒媒氏等)用婚姻的礼仪去教化百姓,帮助他们及时嫁娶,以减少社会上的怨女旷夫倘若男三十、女二十尚未婚嫁,政府就要督促其婚配

嫁娶有媒封建聘娶婚把媒妁之言作为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并以法律的形式对媒的履行做了严格规定。凡是不经过媒人沟通而自由结合者,都属不法,社会不予认可

父母之命:父母之命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子女的婚姻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可以嫁娶

同姓不婚:西周重要的婚姻政策。西周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唐代,同姓共宗禁止婚配;明、清法律严禁同宗婚配,对同姓不同宗则开禁

妾:指陪嫁的女子,古代诸侯娶妻,女方多以兄弟女和新娘的妹妹为随嫁即媵。媵实为上古姐妹共夫婚俗的遗存后,媵制消失。妾在先秦和秦汉时是指女奴,后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可以像一般物品那样进行买卖、赠送、交换和赏赐

婚姻六礼:汉族传统嫁娶的礼仪,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起源于周代,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也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必经程序

注:六礼内涵

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

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

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方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

请期:男方携礼至女方家商定婚期

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

七出古代丈夫遗弃妻子七条理由分别是不顺父母(对公婆顺从侍奉不周到)、无子(婚后不育)、嫉妒(妻子丈夫淫乱或广置妻妾不得不满)、多口舌(对家庭事务发表独立意见或按自己意愿行事)、淫(妻子与他人通奸)、有恶疾(夫妻之间一方患有恶性传染病或难以痊愈的疾病)和盗窃(除本意外还包括妻子自主的处分夫家财产)

三不去古代离婚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休妻的三种情况。妻子因娘家无人,没有归处不能去;和丈夫共同为过世公婆服丧的妻子不能去;娶时男方贫贱,日后富贵,不能去

贞节观四层内涵:治好家内,以敬顺为德夫死不嫁,从一而终;不淫乱;处女贞。三大要求:女性婚前不与异性同居,保持童贞;婚后只与丈夫同居,保持妇贞;夫死不嫁,保持从一之(注:贞节观单方面要求妇女注重操行,表现出明显不平等

三从四德古代妇女言行举止的基本准则,“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改嫁指已婚女人离婚或丧夫后嫁给另一个男人。儒家曾大力倡导寡妇不许改嫁,但古代离婚制对妇女改嫁有一个从宽容到严格限制的过程。明清以前公众舆论未把改嫁视为非礼宋代理学谴责改嫁,但法律仍明令允许改嫁;明清时期禁止妇女改嫁,对寡妇受节采取奖励政策

服饰文化

服饰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既是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民族共同生活的记忆史。服饰的构成要素是织物、样式、色彩、图案和配饰。除了具有护体、御寒、美化等功能外,又是职业标志、阶级标志、信仰标志和礼仪标志

麻织以大麻和苎麻等各种麻型纱线为纺织材料编织经、纬纱交织的织物的工艺过程(注:升古代计算麻织物纱的单位,,每升为80根经线,升数多则织物细密 发展过程:上古时代已用手编织物制衣;新石器时代中期已有原始纺织手工业商周麻织技术很高,发明了浸沤发酵法,对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

丝织:通过养蚕、缫丝织绸编织成丝织物

(注丝绸服装是最代表中国服饰文化特色的传统服装。中国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发展过程P91-92)

棉纺织将棉花、丝绸等棉原材料利用手工或者机器将其织成一块完整的布(P92-93)

上衣:衣指上衣(P93详细介绍朝代上衣形制)

下裳:商周时期下身穿的衣服称为(详见P93)

:始于春秋时期一种服制,尊卑共服,面料为丝帛。款式是上窄、下宽、束腰、交领、右衽、曲裾(大襟小祛(袖口

特点:上衣下裳连为一体,且无男女式样区别。整体上窄下宽,与后世的袍呈筒状不同。多系腰带,腰带上不及肋骨,下不髋骨

胡服本是适于骑射的戎装,特点为上衣下裤,上衣款式为直领、对襟、窄袖、开衩。

佩饰玉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佩饰,腰带是古代重要的带饰,以纹绣为饰的香囊和佩巾,用五色丝缕编织的彩缕也是古代流行的佩饰(建议详见P96)

首饰:发饰、耳饰、项饰和手饰的统称

发饰常见簪、钗、胜和步摇;耳饰有耳瑱、耳环、耳坠,环形或球形通常称为珥、珰,在耳环下垂挂珠玉、宝石的称为耳坠;项饰有串珠(用珠类串珠的项链)、璎珞(用珠玉缀串在项圈上);手饰包括指环(约指、戒指,作为定亲信物)和手镯(钏)

面饰: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物。主要有粉脂、眉黛和贴花子等,有浓抹和淡妆之分。(画眉、浓抹、淡妆、贴花子内容详见P97)

冕:周代贵族戴的冠,是最高级别的帽子,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可以戴,只用于敬天祭祖、朝贺册封等典礼活动。

(形制:下有冕圈,称为武。冕圈上覆有木板,叫做延,延表面糊有上黑下红的布帛或丝帛,黑代表天,红代表地……详见P97)

弁:一种仅次于冕的男式皮质礼帽,自天子至于士在一般的正式场合都可戴用。弁主要有爵弁、皮弁之分 形制:上锐下广,如两手相合状,缝合处缀以五彩玉石。

冠服制度:P97-99

幞头:用葛或绢帛裁成四方巾,两个巾角向前系住发髻,另外两个巾角在脑后系结,使之自然下垂

冕服:周代帝王和官员的朝服。头戴有垂旒的冕,身穿绘有纹饰的袍。

品色服制度:以服装色彩区别品秩的高低。(注:书上只有品色服制度,书后只有品色服,但百度只有品色服制度)

朝服:在朝受事或祭典礼仪时穿的服制,服式多为宽衣大袖,华丽尊贵。

公服:官员在职公事或接待宾客时穿的服制,纹饰简约

丧服:死者亲属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衣帽服饰

五服制:中国古代丧服称为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服制。

饮食文化

主食:中国传统主食是谷类,谷是禾本科粮作物的总。(建议详见P101)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稷、麦、;另一种指、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书上并无五谷释义)

副食: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副食为菜肴。

六畜:家畜类的马、牛、羊鸡、犬、豕

园圃业始于春秋战国时,农民家中种菜、种水果小园子详见P103)

烹饪(P103,主要是各时代的烹饪发展)

菜系地方风味。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杨菜

饮食器具包括陶器、铜器、金器银器、玉器、漆器、瓷器器具上雕缕纹饰。

茶文化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书上并无定义,详见书P105)

制茶工艺:古人:口生食茶叶,以后以水煮茶叶饮;周代把茶叶晒干,以随时水煮饮用;三国时期,制作茶饼;唐代,蒸青和炒青法。

民间茶俗:婚姻以茶为礼,把茶作为纯洁、忠贞和婚姻恒久牢固的象征客来敬茶;以茶祭祀

茗:品茶P106(

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书上无定义,详见P106-108)

酿酒业:独立而庞大的手工业部门(详见P106-107())

饮酒习俗:节日饮酒,体现群体之间分享、庆祝、纳吉、驱邪、敬祖等亲友情结和信仰礼俗;人生礼仪活动饮酒;以酒待客,劝客饮酒

饮食礼俗:详见P108-109(太多了打不完

饮食禁忌:饮食是忌讳的用餐行为。忌用长短筷、杂色筷、断筷认为是凶兆;吃饭时忌讳插筷、舔筷、叨筷、拔筷,认为不;筷子交叉而放“交叉十字用餐时将筷子颠倒“颠倒乾坤用餐时拿筷子敲打碗筷“盏敲不文明。双手夹筷合手而拜“拜筷对佛神的亵渎。

饮食疗法:通过饮食调理以治病养生(特点P109倒数三段)

人制宜:根据食性和患者体质、性别和年龄差异,辩证施食,从而收到治疗或健身的功效。

因时制宜根据时令和水土不同,选择有利于养生的食物。

饮食有节:饮食种类合理搭配,不可偏嗜。

审美观:中国古典美学的产生于饮食有密切关系,审美快感最初来源于味觉审美欲求从属于物质欲求

中和观:中和观和谐统一视为宇宙万物的最高境界,主张经调而达到和谐,在多样中追求统一这一观念也体现在饮食中,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并通过饮食来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传递及强化亲情和友情

五行学说:一方面,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木水火土来说明各种物质的起源,一方面又从口味上将咸苦酸辛甘与五行相对应。

五味调和:对多样而丰富生动的物质加以增减调配,使其适中。五味指:咸苦酸辛甘

聚餐制:相对于分餐制,中国宴席采用聚餐制,认为聚餐制更利于情感交流,卫生则退居其次。

饮食娱乐:在传统群体饮食活动中,常常穿插各种游戏,既助酒,增添情趣,又展才华。(具体游戏详见P111

交通文化

战车:又称“兵车”或“戎车”,机动性强,进攻时具有摧枯拉朽般的威力,防守时排列成行,敌人也很难逾越。战国以前,车既是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是主要的作战工具。就其用途而言,主要有用于驰逐攻击的攻车和用于设障、运输的守车两类。

栈车:用竹木散材编制车厢,上有蔑席卷棚,前后无档,双直辕,驾一马,既可运货又可载人,是民间使用较为普遍的普通车辆。

安车:驾一马的小型坐车,比较安适,所以老臣和妇女多乘安车。战国以后,安车常驾四马,为了使行走更加安稳,常用蒲草裹轮。安车蒲轮,征聘贤士,对君而言用以表示礼贤下士,对被征聘者而言则是一种殊荣。

传车:古代驿站又称“传”,驿站专用的车子就叫做“传车”,用以传递消息、命令,也用作过往官员的备乘之车。

温车:是古代的一种卧车,设有帷幔和车窗,可以根据气温开闭车窗,以调节车内温度,后来也常被用来作为丧车。

轿车:一种马或骡拉的客车,有车顶,四周有帐幔,车的形状像轿子。用骡牵挽的轿车又叫“骡车”。

独轮车:出现于两汉之交,是一种手推车,中间只有一轮,由一人推行,既能载人又可装货,平原山地、大路小路皆可灵活便捷地推行,至今仍在部分农村地区使用。独轮车的发明是中国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制作和使用比欧洲早了10个世纪。

肩舆:即轿子,起初只作为山行的代步工具,并为普遍流行。宋以后出门盛行坐轿,轿子便成为除车以外陆行的重要代步工具。轿子种类多样,设帷幔的称“暗轿”,不设帷幔的称“亮轿”,皇家乘坐的称“皇轿”,官员乘坐的称“官轿”,用于婚礼的称“花轿”,清代有“八抬大轿”,是高级官员乘坐的轿子。

舆:古代车子的车厢,左右两侧有木板或护栏,后面栏板中央留有缺口,作为车门,供乘车人上下。

轼:设于车厢前部的横木,也可延曲于车的两侧,供人扶手或凭倚用。

辕:又称“辀”,单辕称“辀”,双辕称“辕”。汉代起,辕成为车杠的通称,而且马车大多为双辕,这是马车的一大进步。

辐:车轮的辐条,一般每个车轮有30根辐。早期的车辐为木制的长棍,一端接辋,即车轮的边框,一边接毂。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孔,车轴即插入毂中。

楼船:巨船在汉代称为“楼船”,船高达10余丈,因甲板上建楼数层而得名。船体高大,稳定性强,能在大江近海中劈波斩浪。

沙船:是航行于江苏、山东沿海的一种帆船,大型沙船的船帆可高达数十幅,载货量可达万斛,其船型或方头平底,或尖头尖底,结构牢固。

广船:广船产于广东,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福船:福船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称。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船体高大,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明代我国水师就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宝船: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为下西洋而建造的。它用有24个方位的罗盘针导航,用地图绘制技术探知位置海域,用铅锤测量水深,能昼夜计算航程。

内河航运:内河航运是相对于海上运输而言,一般来说,航线按照范围来分,分为内河航线、近洋航线和远洋航线,内河航线就是内河航运。唐宋元内河航运繁盛。

航海: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沿途到达30多个国家,开辟了多条航线,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航海资料。

驰道:交通的主要干道称为“驰道”。

驿站:传递文书者暂住的场所。秦汉以后,随着全国驿路网的建成,驿站也有了统一的建制。

驿道:设置驿站的交通大道称“驿道”。

车同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史称“车同轨”,各国原有道路经整修、改造、拓宽和联结,形成标准化的全国陆路交通网。

国家一统:政权一统、政令一统是国家一统的核心内容,交通一统是保证国家一统的基础。

政令畅通:行政命令可以很好的贯彻下去,古代中国历代政府都把道路是否通达、政令是否通畅视作体现政府行政效能的标志。

民族交流:P132倒数第二段(第二,道路的通达也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

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商品流入市场,促进了商业发展。

中外贸易:古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商业来往,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南北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为使南北漕运更加便捷,由水利专家郭守敬等划,在利用原有运河网络和自然河道的基础上,或修复疏凿,或另辟新道,开凿成一条北起通州、南达杭州的大运河。

传舍:驿站中设有传舍,只接待有差旅凭证的过往官员和驿卒,不留宿平民。

亭:亭作为交通设施始建于秦汉,这类设施遍布于道路和码头,为过往行人的休息、食宿和饯别提供了很多便利。

邮递系统:即有组织的邮传,形成于周代,当时交通要道已设有驿站,备有车马,以传递法令文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完整的邮驿系统,尤以军邮发展最快。

宗法制度

1、家庭: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2、家族:有至少两代人的夫妻关系及亲子关系连锁结合而成

3、宗族:有若干个同血缘的家族集合而成

4、家庭结构: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

5、血缘:家族血亲

6、姻缘:婚姻的缘分

7、血缘观念P49\50

8、门第观念:P49\50

9、孝悌观念P49\50

10、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

1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2、五常:仁义礼智信

13、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14、宗法: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亲疏,以及规定嫡、庶系统的法则。

15、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16、嫡庶:家庭、家族内儿子的次序

17、大宗: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

18、小宗:旁系庶子

19、嫡长子:正妻所生的儿子

20、封建秩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次序

21、封建等级:各地封建主之间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

22、国民性格:一个国家的国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

23、崇敬祖先:对宗族和民族祖先的崇高的敬意

24、尊重传统:对宗族和民族遗留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习惯的尊重

教育制度

25、官学:政府在中央和地方成立的教育机制

2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7、国学:西周时在中央的官学

28、乡学:西周时在地方的官学

29、学在官府: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庶民子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0、学在四夷:春秋战国时,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的一种现象

31、太学:汉武帝时创办的中央最高学府

32、中央官学:汉代官学中设在中央的教学制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

33、三舍法:王安石所创的一种升级考试制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仅限于太学

34、私学: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的统称

35、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36、启蒙教育:教授儿童最基本的识字写字的能力

37、蒙学读物:私学启蒙教育中的识字课本、历史知识读物、诗文选本

38、家训教育:古代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形式

39、书院: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

40、伦理本位:始于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涵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三纲五常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道德及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

41、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42、启发引导:就教而言,当学生经思考却不能透彻理解是,教师要启发引导,就学而言,则要求学生举一反三,从已知拓展到未知

43、学思结合:学习过程中要学思并重,相互促进,以提高自己的认识、思考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44、教学相长:人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通过教学会发现自己仍有困惑,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互动和互补的过程,教促进学,学有助于教

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3、向心型:周代的一种政治形态,周王拥有全国的土地和人口,通过分封制分给诸侯和卿大夫,诸侯必须承认周王的统治地位同时又要向周王尽义务,形成的一种众星捧月的格局。

4、中央集权:以皇权为中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到司法,从经济到军事,严密而垂直的官僚机构网络。

5、政治文化:从属于制度文化,由集权制度派生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

6、亲贤远佞:皇帝要亲近任用贤臣,而远离小人,是一种为君之方。

7、德治:是一种以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和身份制度为基础,将政治伦理化的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的君主统治模式。

8、以民为本:古代统治者认识到农业劳动力对农业国家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农业劳动力,是一种治国之道,这里的民是指农业劳动力。

9、制民之产:给人民固定的产业,使耕者有其地。

10、人治:依靠个人意志的作用来管理政权实行政治统治,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权威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主张。

11、法治:根据法律而不是个人意志来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人治相对。

12、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13、礼法并用:既重视德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不放弃法的制约作用。

14、德主刑辅:以道德教化为治理人民的主要手段,而法律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维护伦理纲常。

职官制度

1、职官:古代文武百官的通称

2、宰相制度:古代一种为官制度,执掌朝政,统领百官的中枢官员负责辅佐皇帝,开始于秦,止于明。

3、三公:秦汉时期,对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中央政府最高官员的称呼,位同宰相

4、外朝:汉武帝后,以丞相为首的行政机构。

5、内朝:由皇帝的侍从、随员、宠任的外戚及近臣、尚书等官员组成的行政机构,由于可以自由出入皇帝身边,称为内朝

6、尚书制:执掌传达诏令等事伴于皇帝左右的内朝行政机构,是宰相制度在汉代的又一变迁。

7、谏官制度:唐朝的一种监察制度,由给事中、左右散骑、谏议,拾遗、补阙等谏官组成,分别集中于中书,门下两省,其职责是驳正政令之违失

8、都察院制:明清时的一种监察制度,主纠察内外百司职官

9、郡守:郡的最高长官

10、县令:郡下所设县的最高长官

11、州牧:汉代时,中央将地方划分为州郡县,州的最高长官称州牧

12、刺史:隋唐时,州的最高长官

13、节度使:唐代在边镇地区设都督府,长官为节度使

14、行中书省:元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15、达鲁花赤:元朝时。地方除原有的三级长官外,另设的由蒙古人担任的官职,通常是各地的真正掌权者。

16、总督:清代将全国划分为省,总督是省的最高长官,管辖一至三个省,总览辖区的行政、军事、监察

17、巡抚:同为省的最高长官,主管一省的军政刑狱

18、文官制度: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的一种以儒者出身在各级政府执行政务的官僚制度

19、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20、官僚制度: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

21、政治人格:从事政治方面工作的人员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22、主奴意识:在官僚体系中形成上下级的严格的尊卑关系中官员亦主亦奴的自我意识,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下级对上级产生一种类似奴仆对主人的恐惧感。

建筑文化

历史文脉: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及历史渊源

半地穴式:挖地为穴,形制或方或圆,四周从穴口斜撑椽木交于中心立柱头,上覆草筋泥灰,并在顶端束之成结

夯筑: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基础、墙和台基时的主要技术,指靠人力用工具将土一层层砸实的建筑方法

砖瓦

瓦当:建筑檐头简瓦前端的遮挡,用以庇护木质屋檐不受风蚀,防止屋瓦渗水腐蚀屋瓦下的木料

木结构

斗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都城:(封“邑”之城。而大城为“都”,小城为“邑”)指国家(包括诸侯国)的首都及比较大的城市

台榭:中国古代将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称为台,台上的木构房屋称为榭,两者合称为台榭

宫殿: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四合院: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的民居代表,方形平面,房屋围院而建,兼有“墙”的功能,成“四合”形制

佛寺: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佛骨),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

佛塔: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

石窟寺: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画

里坊制:是唐代典型的城市布局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

街巷制 :由“里坊制”演变而来,取消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

苑囿:指划定一定范围的(如墙垣等),具有生产、游赏等功能的皇家专属领地

皇家园林:供皇帝游憩或处理政务的宫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私家园林: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

紫禁城: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

坛庙: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

民居:普通居民的住所

中轴线: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

布局: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和谐性、内向性、阴阳、曲折含蓄、疏密相间、天趣、诗情画意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见121~125页。

科举制度

1.科举: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选拔人才的取士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

2.世袭制:周代的官吏录用机制,国君和宗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爵位和食邑,官爵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世袭制又称“世卿世禄”制)

3.选贤任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一种代替世袭制的新取士机制的官吏录用原则)

4.察举制:汉代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所以又叫“举荐”

5.征辟制:汉代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

6.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有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负责考察各地人士,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种、下下9等,每10万人举荐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

7.明经科:在唐代科举中的常科和制科的诸科目中,最受士人重视的两门考试科目之一,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

8.进士科:在唐代科举中的常科和制科的诸科目中,最受士人重视的两门考试科目之一,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者为甲第,唐玄宗时又将诗赋列入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9.秀才:明清两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

10.举人:明清时,乡试取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11.进士:元明清时,会试取中者叫“贡士”,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12.院试:录取秀才的考试

13.乡试:录取举人的考试

14.会试:录取进士的考试

15.殿试:(本由皇帝亲临主持,但实际只是虚设御座)决定新进士的名次排列的考试

16.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

17.文官制度:对文官的官吏任免制度

18.教育:

19.儒家经学:传统儒学在汉代经改造而形成的经学化的儒学

20.诗文创作:

21.行卷:士子们在应试前,向名公贵人投献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

22.策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23.负面影响:思想的同化和僵化,主体意识的丧失(P65-P6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bff28dde80d4d8d05a4f7b.html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