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色龙 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20-02-24 10:49: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社会背景,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3.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社会背景,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课文导入】

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它的名字叫蜥蜴。蜥蜴俗称变色龙,它逃避天敌的绝招是——保护色。变色龙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和温度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皮肤的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了一篇短篇讽刺小说,名字也叫“变色龙”。《变色龙》的主要人物名叫奥楚蔑洛夫,他和动物变色龙一样也有善变的技能。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奥楚蔑洛夫在万变当中却有不变。他有哪些“变’?这些“变”中哪个是不变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社会背景,整体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品味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3.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等。主要戏剧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其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2.背景透视:《变色龙》作于1884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沙皇专制统治。

3.相关资料: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特点

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在对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却又深刻地触碰到每一个读者的灵魂。其小说大多情节简单、人物不多、主次分明,语言精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案一个场面,几个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预习反馈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记一记词义。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三)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个狗咬人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6-27):描写了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断案”时的五次“变色”。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2829 奥楚蔑洛夫审案结束。

五、精读品味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无精打采”把门人格化,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句中的“钻”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钻”字富有表现力,写出人们聚集之快,人们的无聊心态——以看热闹为乐。说明在沙皇时代,极端的专制统治造成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病态现象:贫穷落后,愚昧麻木,无聊透顶,却又不甘沉寂。

3.“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

【答案】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官腔十足、装腔作势的性格特点。

4.“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句中的“咳”“拧起”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咳”了一声,“拧起”眉头,只用了两个词,这位警官的官老爷架子、装模作样的丑态就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

5.“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这是第三次写到军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答案】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将奥楚蔑洛夫凌弱畏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6.“那就用不着白费工夫再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不假思索,立即表态,唯官是从的性格特点。不变的是狗,变的是人,变的是对狗的评价,不变的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本性。

重点品析第24-29段

7.“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赏析“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好处。

【答案】“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神态配合语言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一副庸俗势利的市侩嘴脸被勾画得淋漓尽致。

8.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恐吓”写出沙皇走狗的真面目。“裹紧大衣”,是第四次写大衣,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力图逞威风,对自己的“表演”也不无难堪,所以裹紧大衣灰溜溜地走了。“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与开头呼应。

9.阅读方法解密: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

结尾句(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1)总结全文;(2)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照应题目或回应前文。

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直白类的结尾作用一般是:(1)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卒章显志,点明中心;(2)深化、升华主旨,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悟或情感。

含蓄类的结尾作用有: (1) 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省;(2)文章戛然而止, 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3)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在分析时,要仔细阅读文章,对照常用的作用,结合课文最后一句(段)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本文的结尾段还是在讽刺奥楚蔑洛夫,结构上,与文中穿、脱大衣相呼应,也与开头“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相呼应,使结构更完整。

10.重难点小结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高潮和结局部分。这一部分是奥楚蔑洛夫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变化,第五次变色。特别是奥楚蔑洛夫跟狗直接对话,讨好小狗,可见警官的变色“伎俩”之高超,尽显媚上欺下的丑态。而从围观都的“笑”中可以看出,民众更是更是丧失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也失掉了对弱者的同情心。 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既与开头相互照应,又增强了讽刺效果。

六、研读探究

1.【难点探究】本文作者用“变色龙”作为小说的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因为本文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断案的过程中,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五次变化。“善变”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和处世策略,作者以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地改变肤色的变色龙作比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更富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如果狗的主人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的主人,中饱私囊;如果狗的主人是将军或将军的哥哥,他就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变色龙” ——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欺下媚上、趋炎附势的代名词。

阅读方法解密:标题含义分析法。标题往往能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答题思路一般是:(1)分析表层含义。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答题时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的内容、点明的对象);(2)思考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指标题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答深层含义时应抓住题目与主题的关系,往往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有的形象地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思考。分析标题的含义时,一定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题即要分析标题的比喻义。

2.【难点探究】本文作者在文中四次写到军大衣,请分析这件军大衣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案】①交代身份,暗示背景。作者开篇即提到“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巧借这件“新的军大衣”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军大衣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暗示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性格,暴露丑态。文中第二次、第三次写军大衣都是因为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让奥楚蔑洛夫有些措手不及,他急忙借用脱、穿大衣的时间来思考如何巧妙应变。由此,把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丑态暴露无遗。最后一次,审案结束后,他威胁赫留金一通后“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这里的裹大衣的动作,是掩饰其不光彩的表演的动作,透着灰溜溜的尴尬。由此,作者借这四次写军大衣,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③连缀情节,前后呼应。本文先以军大衣揭示人物身份,又以军大衣为掩饰让主人公有思考的机会,从而引出其态度的转变。由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生出许多枝节,使得故事的情节自然流畅、前后呼应、浑然天成。

七、归纳总结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这篇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讽刺了腐朽黑暗的沙皇专制统治,批判了其反人民的本质。

3.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巧妙的构思、辛辣的讽刺。

奥楚蔑洛夫每次刚对狗咬伤人一事表示他一定要依法严办时,马上就出现新的情况,使他陷入尴尬之境,而他就立刻摇身一变,作出相反的表态;他刚一作出相反的表态,马上又出现新的情况,又使他陷入尴尬之境,而他又立刻摇身一变,改成另一种腔调。就这样,他翻来覆去地改口,不断地变化。 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其态度也发生了五次改变。小说运用巧妙的构思、生动的描写,对这个专横粗暴、厚颜无耻、见风使舵、奴性十足的沙俄警官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幽默辛辣的嘲讽。

(2)反复出现的细节,使人物形象和主题更加鲜明。

文章中四次提到军大衣,在一脱一穿之间串联情节,凸显人物,暗示主题。

八、拓展延伸

1.“变色龙”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你知道下面这些与动物有关的绰号比喻什么人吗?

铁公鸡:吝啬小气的人。

地头蛇:当地恃势称霸的人。

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

寄生虫:不劳而获的人。

笑面虎:外表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

纸老虎:貌似强大凶狠、实则软弱无力的人。

千里马:才华特别出众的人。

老黄牛:勤恳工作、任劳任怨的人。

2.国学经典诵读: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颜渊》)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坏人,使人们接近道,怎么样呢?”孔子说:“你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你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物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九、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bea824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c.html

《6.变色龙 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