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现代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发布时间:2020-06-23 22:37: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M,1简述现代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1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风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目标。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简述教学过程中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

5制定德育目标得主要依据是什么?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

6如何正确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此观点出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当代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最新思想。 2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在学校,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平等参与、积极互动、合作与建构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和积极互动。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7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8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3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9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0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抓好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中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1榜样法以他人的高尚道德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12运用榜样法的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13联系中学生年龄特征,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是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的得到发展。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

1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15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6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是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7认知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平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18教室布置作业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作业内容要符合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9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0教学的一般任务教授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1班级授课制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4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2班级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良好的人际关系。

2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4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25促进儿童发展遵循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6建全班集体的标志共同的目标2有一个团结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3有为集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4良好的人际关系。

27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教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2给缺课和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3对成绩优秀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增加作业的难度,扩大知识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4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28“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的策略指导意义树立新的智能观和学生观2改革课程内容,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更多机会3提倡运用情境化学习评价方法4设计适应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5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使他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各种智能发展的特点。

29课程评价步骤确定评价对象2设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运用评价工具广泛的收集课程系统的信息4处理评价资料5作出评价结论。

30学校德育主要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31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师生都应做好充分准备2教学目标要明确3教学内容必须正确4教学原则、方法要得当5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清晰、生动6教学过程要组织的合理而严谨7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要好。

32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集体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最关心的两件事情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如何使学生听从班主任老师的管理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化程度较低。班干部往往被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比较听话、比较遵守纪律的学生“承包”,形成了班干部“终生制”的管理机构。

33班级管理问题解决办法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4教师基本素质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5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6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7课程文件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2教学大纲3教材与教科书

38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的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4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41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42教学的任务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4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43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制管理。

4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起来2树立教师为了学的观念3重视学生主题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发展。

45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向导、选择、激励、评价、协调作用。

4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统一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7学生和老师的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48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

49中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50经济发展,教育要先行1教育先行是当代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使科学知识与人组合,同时实现科学知识的生产。在科技知识广泛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现阶段,教育对于生产、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2教育是为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教育工作效益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必须先于教育的发展。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在发展教育,而是要使教育的发展在适当程度上优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准备好适当的人才。3教育发展要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教育先行绝不意味着教育可以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不是教育消极等待经济条件,跟在经济后面,而应当在现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使教育的发展先走一步,为经济发展做好人才的准备。教育先行正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推进,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先手功效。因此,教育绝不能滞后于经济建设,而必须超前于经济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a0fd003169a4517623a32e.html

《1简述现代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