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叫嚣(2.隳突(3.日蹙(4.谨食之(5.腊(之以饵(6.募有能捕之者7貌若甚戚者(8熙熙而乐9.孰知赋敛之毒(10.以俟夫观人风者(11.呼嘘毒疠(12.号呼而转徙13.吾恂恂而起(14.视其缶(15.则弛然而卧(16.悍吏之来吾乡(17.鸡狗不得宁焉(18.哗然而骇者(19.当其租入(20.吾嗣为之十二年(2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22.几死者数矣(.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当其租入(2.貌若甚戚者()3.谨食之()4.吾嗣为之十二年(5.募有能捕之者()6.往往而死者相藉也()7.以俟夫观人风者()8.更若役(9.黑质而白章(10.曩与吾祖居者(11积于今六十岁矣12殚其地之出13则弛然而卧14寒暑(
三.区别下列多义词的不同含义。1.已】①可以已大风②则久已病矣③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若】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②更若役()③貌若甚戚者(④若毒之乎(
3.【食】①谨食之(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4焉】①永之人争奔走焉。②今其室十无二三焉。③时而献焉5【以】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而吾以捕蛇独存()③以尽吾齿。④以啮人(6【乎】①若毒之乎(②叫嚣乎东西(7居】①居十日②曩与吾祖居者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毒】①若毒之乎(②赋敛之毒有甚是蛇(9.【赋】①岁赋其二(②复若赋(10【而】①黑质而白章(②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恂恂而起(④时而献焉(11【之】①悍吏之来吾乡()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⑤君将哀而生之乎(⑥太医以王命聚之()⑦言之,貌若甚戚者(⑧若毒之乎(12【是】①吾祖死于是(②吾尝疑乎是(
③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13【于】①余将告于莅事者(②积于今六十岁矣(③吾祖死于是(④苛政猛于虎(14【生】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15.夫】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②夫大国难测也③荷担者三夫16其】①当其租入②专其利三世矣③视其缶17【自】①自吾氏三世居是乡(②自三峡七百里中(③一板已自布字(④其印自落(18【为】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③故为之说(19【疠】①可以……瘘疠()②呼嘘毒疠(20【入】①当其租入()②竭其庐之入(21【岁】①岁赋其二()②积于今六十岁矣(22【观】①今以蒋氏观之()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四.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两个词,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君有疾在腠里
B.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C.叫嚣乎东西吾祖死于是五.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君将哀而生之乎:3.殚其地之出;4.竭其庐之入:5.岁赋其二:6.乡邻之生日蹙:7.时而献焉;8.以尽吾齿;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例词古义可以已大风则久已病矣虽鸡狗不得宁焉汪然出涕向吾不为斯役以尽吾齿黑质而白章
七.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A.非死/则徙尔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今其室/十无四五焉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八.翻译句子。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译文: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译文: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4.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九.填空。
1.捕蛇者说》的体裁是选自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除了柳宗元,还有2.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句子3“蒋氏”用对比的方法回答作者向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说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请用原文回答:
1回顾过去,六十年以来,乡邻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2)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邻们的情况怎样,而蒋氏的情况怎样:4.蒋氏悲痛的哭诉中,核心的一句话是什么?答:5《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怀7.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相对比;以他”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和“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和乡邻“”相对比;以他的“”和乡邻的“先死”相对比,说明捕蛇的“幸运”
8.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十二.文章内容阅读理解。
1.从《捕蛇者说》全文看,第段是描写和记叙,第段是议论。其中第段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段叙述蒋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论打下了基础;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点出主题。
2.文章第一部分交代了,分三层来写。先交代,再写,最后
3.课文开头第一句说:“永州之野产异蛇”,接着从三方面对这种蛇之“异”进行描述。请你指出这种蛇哪三方面“异”,并用原文具体说明。6分)
1)蛇之异:2)蛇之异:3)蛇之异:4“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B.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C.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但比“毒”的含义更丰富D.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
5.永洲之野这种蛇有巨毒,可是“永之人”却争着去捕捉这种蛇,其原因是(A.这种蛇对人和草木极有害。B异蛇虽有毒,但可以用来治病。C.捉到这种蛇可以抵他的税收。D.用这种蛇可以养家糊口。6.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异蛇之毒”?
答:7“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8.怎样理解文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
答:9.课文第四自然段文字所表达的蒋氏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悲愤难忍B.痛不欲生C.愤怒控诉C.哀而不伤10.对“安敢毒耶”理解不当的是(A回应上文作者的提问(若毒之乎)B用反问句委婉表示捕蛇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C这个问答出人意料,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D暗示了不敢怨恨捕蛇一事,是因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11“余闻而愈悲”“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两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2.作者由疑又到信,其中原因是(
A.作者亲眼见到的事实B作者亲耳听到了许多事实C.蒋氏的血泪控诉D孔子的观点十分正确13.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答:14.出自“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句的成语是,多用来形容

15.读课文第四段句子“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这些句子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对比是为了说明(此空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16.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问题。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蒋氏捕蛇十二年,“几死者数”可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心态?其中又蕴涵着他怎样的情感?)
答:2)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在常人看来,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何“甘”之有?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这样写,蕴涵着他怎样的情感?)
答:17.蒋氏是否真的不怨恨捕蛇这件事?
答:18.柳宗元写蒋氏沉痛的诉说意义何在?
答:19.文章中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这句话?
答:20.本文的主旨是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但文中的蒋氏却“弛然而卧”“退面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你是如何理解蒋氏的“甘”和“乐”的呢?请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答:21.柳宗元是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为什么他能写出《捕蛇者说》这样揭露赋敛之毒甚于毒蛇的文章呢?
答:22《捕蛇者说》一文引孔子的话“苛政猛于虎也”作结,说明柳宗元和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上有何相通或相悖之处?
答:23《捕蛇者说》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反映了柳宗元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24.文中的“虽鸡狗不得宁焉”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样是写鸡鸣狗叫,你觉得两者反映的现象有何不同?
答:25蒋氏的一番哭诉,将乡邻与自己60年经历_____________有力地揭示了___________26.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表明写作意图的同时,还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观念?请从文中再找一依据证明自己的看法
思想感情:依据:思想观念:依据:27本文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记述,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这一感情?(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28.按通常写法,本文开头应写赋敛之毒,点名全文中心,现在一上来却先极言蛇之毒,这样布局用意何在?

答:29.写作上最突出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写了两方面对比:异蛇之毒与捕蛇之险;捕蛇者与
交赋者。而后者的对比有表现在多个方面,具体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dd8b4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c.html

《捕蛇者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