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品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S版《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好奇心,要在“已知”中追求“未知”,学会探索与发现。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的句子,了解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教学难点;
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予人们的警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拉曼的简介;搜集有关“散射”“拉曼效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疑趣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大海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 2、欣赏大海美景图,有什么疑问?
3、有一对母子对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产生了疑问。课件出示人物对话,分男、女生朗读这段对话。
4、从这对母子的对话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的男孩?(强烈的好奇心)谁为小男孩解答了这个问题?(拉曼)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真的是这个答案吗?
(设计理念:由大海的图画导入,先给学生一个视觉享受,然后说感受,接着引出疑问,疑问层层深入,与男孩的好奇心吸引拉曼的兴趣、思考一样牵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与欲望。
二、了解事因,认识人物
1、课文从描写小男孩的句段入手认识拉曼。过渡:是的,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充满强烈好奇心的男孩子,他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吸引了拉曼的兴趣,给了拉曼一系列变化。
2、除了母子对话这段话,请你找出课文中有关描写男孩子的句段,标上记-可编辑-
精品
号,思考他引起了拉曼的哪些变化。
3、小组讨论,指名反馈。 (根据学情出示学习以下几段。
1)第一处: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对母子之后,拉曼忽然对自己的解释产生了疑惑……他的心不禁一震。
A这段话中拉曼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展示课件第八屏)指说,引读。(产生疑惑——深感愧疚——不禁一震。
B拉曼对男孩的解释出自于谁?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重点理解“闻名于世”“大科学家”“有权威性”等词语的作用。拉曼对什么产生了怀疑?(有什么疑问?)带着疑惑读一读这句话。
C再读这段话,拉曼深感愧疚是因为他从小男孩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什么问题?(自己缺乏好奇心。“好奇心”在这儿指什么?(不断探索的精神。)科学家失去“好奇心”,结果会怎样?你从中感受到拉曼的什么品质?(反思、勇于改错……)(拉曼愧疚的原因是:因为“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这一解释是英国大科学家瑞利提出来的,而且几乎所有的人也包括拉曼都认可这一解释。拉曼为自己没有像男孩儿那样提出“为什么”而感到愧疚。
D“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男孩儿那些源源不断的问号使拉曼敏感地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丧失了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因此“他的心不禁一震。这“一震”使他警醒,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那么重要。
带着疑惑、愧疚带读一读这段话。
2)第二处: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使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真是“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拉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吗?联系全文想想:“男孩儿的问号”代表什么?(好奇 心、问题意识等。你从中看出拉曼是怎样的人?
3)第三处: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子的故事,在不断地提醒人们: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
A齐读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再读这句话,回顾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拉曼没有放弃对“已知”的好奇-可编辑-
精品
心?哪些地方证明了“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
(设计理念:好奇心使拉曼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感悟好奇心对拉曼的作用。对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拉曼的思路以及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解析经过,深入人物
1.过渡:有好奇心,本来是小孩子的天性,但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子, 却让拉曼有了新的发现,让科学家拉曼产生努力探索的动力。
2.读读拉曼的研究过程,说说拉曼在研究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用“——”画出来。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理念:在学生研读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时,通过默读、思考,让学生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之后,举例说明科学家失去好奇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好奇心的作用,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
四、认识事理,升华人物
1、读完课文,你认为拉曼获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有好奇心,有反思意识,有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2、引导学生列举中外科学家因具有好奇心而获成功的例子,进一步体会科学发明需要好奇心的道理。
1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落地。好奇: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下掉?长大研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成为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2)瓦特:看到水壶里的水开了,问壶盖为什么不断跳起来,思考,后来长大后发明了蒸汽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3)北宋大科学家沈括:读白居易诗歌《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思考: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到深山寺庙游玩时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注:桃花一般3月盛开。
3、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会带来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的可怕后果。
李比希——《床头上的标签》1826年,李比希从法国的《物理和化学年报》上,读到了法国青年化学家波拉德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吃了一惊!波拉德从湖水中提取食盐之后,往剩余的母液中通进氯气,得到红棕色的液体。他知-可编辑-
精品
道,那红棕色的东西大概是“氯化碘”。 光是“大概”不行。波拉德决定证实一下是不是“氯化碘”。在实验中发现,那红棕色的东西不会分解,而且有一股刺鼻的臭味。波拉德还发现,在海藻提取了碘的晶体以外,还发现了红棕色的液体。波拉德经过仔细研究,断定那红棕色的液体是一种未发现的化学元素。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法国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称为“溴”。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臭”的意思。
李比希看完论文,直跺脚,后悔莫及!为什么呢?几年前,曾有一位商人,拿着一瓶从海藻灰中提取的红棕色的液体,请他鉴定。他没有深入研究,却告诉商人那是“氯化碘”,贴上了标签。就这样,由于他的粗心,想当然,坐失良机,错过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
波拉德由于发现溴,他的名字载入了化学史册。李比希勇于改错。他把那张贴在样品瓶上的“氯化碘”标签,小心地取了下来,挂在床头,作为教训。他还常常把它拿给朋友们看,希望朋友们也能从中吸取教训。后来,李比希在自传中谈到这件事时,曾这样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4、学生再举日常学习生活实例,了解好奇心的培养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设计理念:列举世界名人充满好奇心的收获,缺乏好奇心错失机会的事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有好奇心,要有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好奇心的培养对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
同学们,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并且不断探索。
(设计理念: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
六、布置作业
1、搜集相关格言、警句及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到采集本上。 2、阅读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从他们的事迹中受到教育。 七、板书设计
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男孩 拉曼 问号 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知”中追求“未知”
-可编辑-
精品
好奇心、不断追求、勇于探索
(设计理念:板书设计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主旨。

总评:文章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学生们在研读课文中,感悟到好奇心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小组合作探究男孩的问号,了解拉曼的心路。在默读思考中感悟:拉曼的成功除了好奇心外,还有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拓展环节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对自己有所启迪和教益的句子,再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思考“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树立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e74f102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7.html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