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弃妇诗

发布时间:2018-07-02 02:48: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经中的弃妇诗

读《诗经》有感

诗经中的情歌,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诗经》时代,是我国情歌的黄金时代。

而诗经情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生动地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相爱的,当时有哪些恋爱和婚姻习俗,而且,还在于它为后世的情诗创作提供了“赋、比、兴”等艺术方法。这些艺术方法,对我们当代的爱情文学创作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而今天我主要探讨的是诗经中的弃妇诗。古代的妇女,似乎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她们唯一的希望,是嫁给一个可靠的丈夫,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是,就连这个最起码的要求也很难实现,许多女子在结婚之后就遭到的丈夫的遗弃,成为弃妇。

《谷风》(邶风)、《氓》(卫风)和《小弁》(小雅)是诗经中三首比较著名的弃妇诗。可以说这三首诗都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一、弃妇诗的内容——古代弃妇的悔与恨

古代妇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不能自主、没有任何地位,这是她们遭遇婚姻不幸的主要根源。婚后,她们以辛勤的劳动改善了家庭生活,却反而使丈夫在较富裕的情况下,有条件另寻新欢。或者是婚后只因丈夫听信谣言而惨遭抛弃(小弁)。《谷风》和《氓》这两首弃妇诗,相当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妇女遭受婚姻悲剧的经济根源。离开了经济地位,妇女的婚姻是没有保障的。

《氓》这首诗作为弃妇之辞。全诗第一、二章写恋爱和结婚的巾帼,第三章写对恋爱和结婚的追悔,第四、五章写自己的美德和男子的负心,末章表达了她的悲痛心情和与之决裂的坚定态度。正如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所写到“这是一首弃妇诗。诗中的女主人悔恨地叙述自己的恋爱、结婚的经过和婚后被虐待被抛弃的遭遇,但她并不徘徊留恋,抱着“亦已焉哉”的决绝态度,表现了她性格刚强和反抗的精神。”

《小弁》这首诗是弃妇的悲歌。她之所以被遗弃,是因为丈夫听信了别人的谗言。至于谗言是什么,我们虽然无从知道,但从弃妇的反复陈述中,我们知道她是清白的。弃妇被赶出家门以后,因为娘家的双亲均已去逝,因而无家可归,她愁绪满怀,悲痛欲绝。诗开头就羡慕寒鸦归家,又说桑、梓乃父母所种,对他要恭敬,哪有不瞻望、依靠父母的呢?显系对父母有留恋之情。但是父亲却听信谣言,驱逐女儿不收。诗中又有雉鸣求其雌。“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显系对丈夫的责望之词。本诗情文并茂,细腻地抒发了自己被放逐的忧愤哀怨,或兴或比,或反衬,或寓意,手法多变,布局精巧,很有艺术感染力。

《谷风》此诗写的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妇女,诉述丈夫的无情和自己的痴情。本诗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弃妇的不幸遭遇。首章从即将被抛弃说起,二、三章叙述被弃,四、五章追述婚后的生活,六章以早年的恩爱岁月结尾。诗中的这位弃妇对抛弃她的丈夫委婉地诉说、曲意地规劝、痴情地望其回心转意。她的诉说催人泪下,只可惜感动不了喜新厌旧的丈夫。

二、弃妇诗中的艺术手法

1)“比”的艺术

对于《诗经》中的“比”,朱熹解释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就是说,所谓比就是打比方。

如《氓》(卫风)诗中,弃妇现身说法,向未婚的女子诉说自己的惨痛教训:

吁嗟鸠兮, 无食桑葚。 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弃妇用斑鸠贪吃桑葚,因为吃醉了而落入猎人设置的罗网这以具体现象,来比喻姑娘相信了男子的花言巧语而坠入情网这一抽象道理。

2)“兴”的艺术

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又叫“起兴”,往往在诗的开端,就是朱熹说的“先言他物”。

如《谷风》中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中先以“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起兴,是说泾水和渭水相比之下才显得浊,泾水在止而不流的时候也是澄清的,可见不是真浊。言下之意是说自己同新人相比之下显得丑,自己的容貌若不和新人相比也不见得丑。再说丈夫沉溺于新婚之乐,不肯和自己同居。

诗经中的情歌,是《诗经》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诗经》中的弃妇是去相当深刻的反映了古代妇女在没有经济保障的情况下,遭遇被弃的现象和其中的深沉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d81fb59804d2b160b4ec0b5.html

《诗经中的弃妇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