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09 23:41: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注释的阅读,能讲出这个故事,并积累文言词语含义。

2 通过朗读、资料补充、对老妪语言的品析,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理解杜诗反映百姓之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3 能背诵文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朗读,感受战争之苦。

一、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公元7551216日至7632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同唐王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让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甚至皇帝都迁离了国都。

诗人杜甫从洛阳前往华州,这时的安史之乱进入了极为复杂的时期,杜甫看到“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景象。

安史之乱让国家民不聊生,为了应对战争,许多地方开始不断征兵,抓起了壮丁。杜甫经过了新安、潼关、石壕这些地方,亲眼目睹了这些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写下了感人心扉的《三吏》、《三别》。

二、文章品读

读一读《石壕吏》师读、生自由读,关注课下注释

1)故事讲述,理解文意

讲一讲这个故事。

掌握、板书以下字词:

投:投宿

逾:越过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一何:多么

且:姑且

存者:活着的人

已:停止

更:再

惟:只

裙:泛指衣服

应:应征

绝:消失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读一读

强调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暮:日落时分,傍晚。

夜:晚上

到底是暮还是夜?为何要安排这个故事发生在晚上?

生谈。

晚上原本是百姓劳累一天休息的时候,却被抓,战争让人不得安宁;

晚上说明军情紧急、军队要人要得很急;读出紧张气氛

夜晚寒凉,家人分别更见凄凉、悲惨,读出凄凉之意

有一个字写出了官吏抓人时的紧张形势:“逾”,翻墙而逃。老妪原本以为这样就得以保全老翁,却没想到事情却有另外的发展。

2)品老妪的语言

A集体读一读老妪的语言,结合注释,理解含义。

根据老妪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这家人共有几口人?6+1=7人,显然为了保全老翁所以她对老翁只字未提。那么,根据文意,谈一谈余下的6口人各自的生活状况。

生谈。目的在于理解老妪的话的意思,理解战争之苦。

1)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点评:家破人亡

苟且偷生

关注:存者且偷生 苟且地活着(活着不该充满希望的活着吗?)生活太苦,活着比死去差不了多少

每每念及儿子的不幸,母亲心中悲苦,读出母亲痛失儿子之悲。

多生朗读。

2)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评:子幼孤苦

衣不蔽体

读出其苦,三生读。

设想:官吏逼迫交出壮丁,于是老妇人痛陈了自己三个儿子中两个已然双双战死,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老妇人又会在怎样一种情况下才会说出、暴露家中还有一个儿媳的事实呢?

生谈:官吏的逼问。如何逼迫?如何问?

生谈、补充:

这恰恰应证了前文一句话:吏呼一何怒啊!读一读。

故而老妇人此时不仅有失子之悲痛,更有担心儿媳被抓,孙儿不保,家庭彻底破亡之恐惧。

读出战战兢兢的恐惧。

读一读

老妇人说年老体衰但却主动服役。显然之前似乎也能隐隐看到官吏的凶狠逼迫。

3)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点评:年老体衰

生读。

这一家人家破人亡、苟且偷生、子幼孤苦、衣不蔽体、年老体衰。文中找一个字概括他们的生存现状了。苦

妇啼一何苦。(读)读出家破人亡之苦,读出苟且偷生之苦,读出子幼孤苦之苦,读出衣不蔽体之苦,读出年老体衰之苦。

这家人在生活的贫困中挣扎,随着老妇人的主动请缨,姑且保全了儿媳和老翁,今夜如此,明天呢?明天这个家,谁又将被抓去?

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延伸:生离死别、家破人亡、故园荒芜,苦的何止这一家人呀!你看,杜甫的笔下

1)新婚的黎明,夫妻匆匆忙忙的分别:

莬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新婚别》

2)黄昏路旁,老夫妻的生死诀别: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垂老别》

老伴闻说我要上战场,她睡在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

明知道这是生离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

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仍然听见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

2)荒凉故园,独自无人可以告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无家别》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

杜甫经过了新安、潼关、石壕这些地方,亲眼目睹了这些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写下了感人心扉的《三吏》、《三别》。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尽的苦难,正是杜甫想要表达的。

4)听读全文,体会其苦其忧。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从文中来的。

总结:学习了本文,能背诵,积累了词语,理解了杜甫诗歌中反应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

四、理解作者情怀

1、既然这些语言中有官吏的参与,为何杜甫却要省去官吏的话,而只写老妇人的语言?

搭桥:在“苦”和“怒”之间,杜甫侧重哪一方面?原因?

生谈。

点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2、听读《石壕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c3dd558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c.html

《《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