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

发布时间:2014-07-18 18:44: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

——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长春市中铁十三局职业技术学校 杨超群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文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体会以小见大和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的写法。

3.体会散文情、景、理的完美结合。

4.领悟作者对伟人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领会托尔斯泰墓的最朴素与最美的辩证统一

2.引导学生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以朴素的语言表现朴素美的文章风格。

2.领会文章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生研讨与教师讲析结合。

3.情感探究法。

4.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先为大家朗诵一段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同学们,这首诗是赞美哪位作家的?(学生回答)这首诗通过对比歌颂了鲁迅伟大的人格,如果用它来歌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也极为恰当。1928年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俄国旅行,拜谒了托尔斯泰墓,称颂它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托尔斯泰墓之“美”吧!(板书标题)

二、背景介绍

1928年夏天,苏联举行盛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茨威格应邀参加了这一庆典,并瞻仰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令他最难忘的是托尔斯泰的墓地,它是那样的平凡和简陋,简陋得让人震惊。以托尔斯泰的资财和地位、荣誉和贡献,比任何人都更有权利来显示他的高贵、富有,然而他却彻底挣脱了世俗的羁绊,义无反顾地去追寻平凡。托尔斯泰对自己墓葬的选择和设计,充分表明了他对功名利禄、金钱地位的彻底否定以及他对平民化理想的追求。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回归自然,不为声名所累,这蕴涵于墓地上的声音,始终回荡在茨威格的耳畔。他认为托尔斯泰质朴无华的墓地折射出他人生的魅力,“成为世界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墓地。”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2.教师总结: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19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带有总结性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四、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报社编辑。他早期致力于诗歌创作与翻译。欧战爆发后,流亡瑞士,从事反战和平活动。战后埋头写作。曾出访过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3年法西斯上台,他再次流亡,加入英国国籍,后辗转巴西,终因对欧洲前途的绝望而偕妻自杀。他一生中著有多种名人传记,突出再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用精湛的心理分析手法表现人物。篇小说《狼子野心》在这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其著名作品有刻画中产阶级妇女感情生活和不幸命运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及谴责法西斯迫害的《象棋的故事》等。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烦躁的心》。

五、分段朗读(找学生朗读、师生评析学生的朗读技巧并及时给予正音正字

1.正音正字

xiāo 荫蔽yìn bì 墓志míng

禁锢jìn gù 飒飒sà sà zhǒng

六、课文研读

1.整体感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1)用一句话概括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及作者的感受。

基本特征:朴素

作者感受:满怀敬意

2)筛选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墓的文字。

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像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2.研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本段共有8句话,先标上序号,然后说说这8句话之间有何联系。

先总述(a),介绍坟墓(bcd,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 efgh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提问:谈谈你对这句描写所体现的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的理解。

坟墓极为普通,逝者入土安,不劳顿他人,也无意让人凭吊,托尔斯泰墓的美在朴素。

作者为什么要写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

提示托尔斯泰对美和幸福的追求,使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之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七、本课作业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在写法及语言方面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品读赏析(继续研读第二段,师生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 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如何理解这句描写所体现的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

四个没有使死者生前淡泊名声的品格和坟墓的外观和谐统一,缀以鲜花,形成了一种朴素美。

2:托尔斯泰 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这一比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强化突出了托尔泰墓的平凡普通,正因如此,人们对他的感情才愈加深沉。

3:作者把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与托墓进行比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意在衬托出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中所蕴含的不平凡。人物英名盖世,坟墓却平凡普通,在这个似乎不相称的统一体中,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4: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二、课堂讨论

讨论题: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提示:其所以美,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极不相称,对比中让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普通蕴含着伟大。

三、中心思想(由学生归纳总结)

作者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地记住。

四、鉴赏要点(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研究,教师点拨指导。)

1.语言朴实,感情诚挚。全文共800字,十分简短;遣词造句,朴素凝练,绝无赘词。作者伫立墓前,萦思怀想,心灵的那份震撼自不待言,但没有铺彩陈文,他让我们感到的是有效的节制:情感的节制行文造句的节制。他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他为伟人这普通的墓穴所受的感动,从中体悟到的深刻哲理——多少情思、多少感慨,全部隐匿在平淡朴素的文字背后。因此我们说,感动作者的是那伟人墓的朴素,感动读者的除此之外,还有作者行文的朴素。如此,形式与内容、情与理的完美统一,使本文具有摄人心的力量。

2.寓理于景。本文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托尔斯泰墓地极其朴素幽静、简陋的环境。墓的朴素平凡和墓中人的伟大崇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对比,在作者内心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作者的笔端自然地流露出对托尔斯泰的无限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普通蕴涵着伟大,平凡衬托着高尚。人格的魅力能震撼人心。

3.寓情于景。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借助于对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幽静的描写,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远记住。

4.借助对比,突出托尔斯泰追求平凡、挣脱世俗羁绊、不为名声所累的人格魅力。文中将托尔斯泰的坟墓与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托尔斯泰惊人的朴素和惊人的魅力。

五、知识拓展:(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正确引导。)

通过本课文的学习,请你谈谈你对的认识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

你可能参观过名人故居或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树一屋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慨,请用300字左右写下你的所见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f9d677af45b307e87197ed.html

《世间最美的坟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