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发布时间:2019-02-28 05:5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

【篇一: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txt>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 ()或答人简札( )()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 方(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讴:这里是歌唱。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未穷青之技( 秦青弗止( 响遏行云() ...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百喻经》) [注释]①益:增加。爽:败坏(口味)返:同,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 2)缘有盐故 ..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初一课外文言文参考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

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书遂大进(终于 平生于书 对于)或答人简札(有时 )(书信

2.译文 稍微有些不满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满足。

得很大的进步。 二、铁杵磨针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1、去(离开 方:(正 想要) 还: 回去)

2 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3、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4

日攘一鸡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那就减少点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

1、解释加点字: 1、(这 )( 做法)2、已( 停止)

2、译文: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译文: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译文: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四)薛谭学讴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1未穷青之技(学尽 秦青弗止(不 响遏行云(遏止

2.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演唱的本领,他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自认为把师傅的本领完全学尽了

4.启示:答:学习没有止境,要谦虚好学,不能够浅尝辄止

5、有,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五、《愚人食盐》

(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1(1) (2)原因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

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篇二:《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

txt>目录

1.愚人食盐

3.王右军诈睡

4.戴震难师

5.曾子杀猪

6.千金市骨

7.高帽子

8.赵威后问齐使

9.学弈

10.永某氏之鼠

11.魏文侯从谏

12.原谷谏父

13.截竿进城

14.陈太丘与友期行

15.乐羊子妻 16.子产不毁乡校 17.习惯说 18.陈实与梁上君子 19.割席分坐 20.临江之麋 21.木兰从军 22.《李将军列传》(节选) 23.当止不止 24.《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节选25.工之侨为琴 26.三人成虎 27.郢书燕悦 28.赵普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遂自念

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

其患。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至于他家()更为益盐() ..

既得盐美缘有盐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译】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愚人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译】

4.从愚人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改变已经

2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就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被盐所害。

3语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或者,动作:

人无智,便空食盐。”②他以为菜的味道好,就是靠盐,于是只吃盐,不吃菜。

4.启示: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

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

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卞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

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

而有刺两虎之名。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管与止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

小者必死 ()而有刺两虎之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者,甘饵也

【译】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译】

3.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答】

4.概括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

1卞庄子(代词)那么小的老虎

2人是老虎最美好的食物。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就是

一举而能获得两只老虎了。

3.文章的寓意:智慧带来胜利和荣耀 事半功倍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4.启示:我们做事情要运用智慧,善于观察,仔细思考,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可以提高效率,甚至是事半功倍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

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注】王右军:王羲之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

叛晋,后被诛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方忆右军未起() ..

相与大惊曰()及开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

【译】

信其实熟眠

【译】

3.王敦为什么认为不得不除之

【答】

4于时人称其有智,你认为王右军的智表现在什么地方?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答】

【参考答案】

1不满一起等到

2王羲之睡醒,已经听到他们谈论的话,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

3.因为王敦与钱凤商议的是叛逆的阴谋(便言逆节之谋),一旦泄露出去可是要灭九族的,所以如果睡在帐中的王羲之知道此事,必是要除去的。

4.睡在帐中的王羲之无意中听到了王敦与钱凤商议叛逆的阴谋,知道没有活路了,不满十岁的他没有惊慌失措,就佯装出熟睡的状态(假装呕吐弄脏脸和被子都全然不知),骗过了王敦与钱凤的眼睛。这是他机智过人的地方。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也?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蕴蓄者久矣( )日数千言不肯休( )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

【译】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译】

3.文中戴震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与《论语》所提倡的哪些观点相一致?请你各列举一句。

【答】

4.塾师为什么把戴震评价为非常儿

【答】

【参考答案】

1积蓄,积累每日,每天距离这些

2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的?

老师无法回答,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啊。

3.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

4非常一词蕴含对比,说明戴震与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敢于质疑,凡事都大胆的问一个为什么;不盲目听从,能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意思对即可)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彘:小猪特:只不过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

顾反为女杀彘()子而不信其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

3.对于该不该杀猪,曾子和他的妻子持不同的观点,试分析他们各自的理由。

【答】

4.由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子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答】

【参考答案】

1跟随,返回于是,就

2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开玩笑罢了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交给他欺骗啊。

3.曾子的妻子认为不该杀,理由是说杀猪只是跟儿子开个玩笑,好哄孩子回去,不让他跟自己去集市,不必当真。曾子认为该杀,理由是答应了孩子的事要实现,否则没有办法教孩子诚信。

4.曾子是一位言而有信(诚信,诚实)的父亲,同时他通过细小之处以身作则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教子有方。

【篇三: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一、不死之药

【原文】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a)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练习】

1、下列句子中的表转折的是(

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

2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

3、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2

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原文】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练习】

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亡何,其友亡。(2)且父未尝语我也。 ..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 ..

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原文】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门户),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

2、下列句中的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用法相同的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四、陈万年教子

【原文】

【注释】

咸:陈咸,陈成年之子。戒:同,教训。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

欲杖之 ()具晓所言() ..

咸叩头谢曰 ()大要教咸谄之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句子:

大要教咸谄也。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五、陈元方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师,学习。

【练习】

1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

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的意思是(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翻译句子。

弱者抚之以仁

4、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原文】: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严:敬重。具待:具,备办;待,接待。《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闻准入相( )(2)咏适自成都罢还 ..

3)准莫谕其意(

2、翻译句子:

此张公谓我矣。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

七、楚人学舟

【原文】

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注释】

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亟:突然。犯:碰到。柁:同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

2、解释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1)解释下面句子。

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2)杜子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楚庄王不攻打越国的?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九、楚子发母(节选)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日:士卒得无恙乎?”对日: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日:将军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日: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士卒得无恙乎? ( ) ②子发于是谢其母。()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d9c0c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0.html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