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杀四虎为什么不如武松打一虎

发布时间:2018-01-04 14:18: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逵杀四虎为什么不如武松打一虎?

武松打虎险象环生,令人毛骨悚然,每看一段,总感到老虎就在身边;而李逵打虎,简直是游戏:

那李逵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尽管杀了四只老虎,简直毫无悬念。

据这两段,可以看出作者对武松打虎的褒奖,和对李逵杀害的平淡,当然武松打虎和李

逵杀虎不同,二者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其一,武松打虎乃是梁山好汉与老虎的第一次接触,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总要细致入微的描摹,而人往往先入为主,自然对武松也就有了很深的印象。而李逵运气不佳,在后面,尽管杀了四只老虎,却印象不是太深刻。

其二,武松是醉酒后打死猛虎,注意是喝酒以后,当时的神智并不清楚,而能打死老虎,足见武松豪气干云;李逵头脑清醒,而且刀刀毙命,让人看不出武松和老虎交锋时的激烈。

其三,武松是赤手空拳,唯一的哨棒也走空了,看武松打虎让人心有余悸,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总是让人心惊肉跳,读者都替武松捏了一把冷汗;而李逵手拿腰刀,瞅准时机,结果了老虎。

其四,武松打虎乃是自己只知道艺高人胆大,而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逵杀虎是为了母亲报仇,多少带有赎罪思想。

其五,武松打虎,很壮烈,结尾很让人兴奋,空手打死猛虎扬名天下;李逵杀虎,老母亲命丧虎口,让人痛心疾首,结尾很惨烈。

另一种解释:

 这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小说中,谁是作者极力歌颂的正面人物?谁是他要鞭挞的反面人物?谁是陪衬?都是作者在构思作品时事先谋划好的。在《水浒传》这篇小说中,武松是作者施耐庵全力塑造的英雄形象,是作品的灵魂。而李逵不过就是个陪衬人物罢了。

    因此,写武松是用,突出武松是赤手空拳,且又喝醉了酒。那吊睛白额大虫是已经吃了三二十条大汉的,是突出其凶猛无比。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武松的打虎经过层层精雕细琢,细到武松的话语动作神态气息跃然纸上:  一,从酒保口中的三碗不过岗,极力劝阻不让武松喝酒到武松非要喝,一连喝了18碗酒。二,武松不听酒保的劝阻,非要上山,在山脚下看到树上贴有冈上有猛虎伤人警示,但不相信。三,再往上走看到县里官方发布的告示说冈上有大虫,须在中午要几十人结伴过冈。这时才相信这山上果真有虎,想回去又怕酒保笑话只好硬着头皮往上走。四,走到岗上,没有见到大虫,放下心来竟醉卧青石之上。作者层层渲染,步步深入,将读者带入那个特定的情境,恐怖的夜晚,不由读者不为武松捏一把汗。而猛虎的出现也印证了其凶猛无比:一,虎未到先听到阴风骤起,武松不禁打了个寒战,酒顿化作冷汗出了。二,一声长啸似半空打个霹雳。 面对猛虎,武松立显英雄本色。老虎一扑,一掀,一剪全被武松躲过,是说武松身手敏捷;老虎扑过来,武松后撤一步,其虎头正落在武松面前被他一把抓住顺势骑上身去,是说其眼疾手快;偷出一只手朝虎头打了五七十拳,老虎七窍流血而死是说其力量无比。在作者的浓彩重抹之下,打虎英雄武松活生生矗立在读者面前。

    相比之下,写李逵则用,他是手提一把扑刀,腰别一把腰刀。沂岭之上,其母口渴,他去取水,母亲被母虎吃了,他顺着血迹,钻进虎洞,先用扑刀杀了两个小虎,又用腰刀刺杀后退着入洞的母虎,再用扑刀杀死朝他扑来的雄虎。整个过程轻描淡写,廖廖数笔,作者写得无趣,读者看来就自然无味了。这就是为什么李逵杀四虎不如武松打一虎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62ef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7.html

《李逵杀四虎为什么不如武松打一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