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地质概况

发布时间:2012-04-26 22:41: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巴彦淖尔地质及矿产资源概况

巴市地质特征是地层发育完整,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据统计到1985年底,全市共有各种矿床和矿点(包括共伴生)431处。其中大型矿床37处,中型矿床45处,小型矿床100处,矿点249处。

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48种,估算地质储量的有3种。根据国民经济对矿产工业的利用情况,将矿产分为9类:燃科矿产有煤、油页岩;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钻、金、银;稀有、稀土金属及分散、放射性元素矿产有铌、钽、铍、锂、铷、褐帘石(轻稀土)、镉、镓、甸、铀、钍;特种非金属矿产有水晶、冰洲石、白云母、金云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菱镁矿、蓝晶石、萤石、硅石、熔剂白云岩,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硫、磷、含钾岩石、盐(盐池)、芒硝、明矾石、蛇纹岩;工艺美术石材矿产有芙蓉石、佘太翠、玛瑙、玉髓;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有石墨、蛭石、石膏、滑石、石绵、水泥灰岩、沸石、膨润土、珍珠岩、陶瓷长石、陶瓷石英、瓷石、透闪石、粘土、石榴子石、大理石、花岗石。

全市矿床成因类型有沉积型、变质型、岩浆型、热液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风化型等7种。

市境有原煤矿产地20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1处,小型7处,其余均为矿点。

煤炭资源情况: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位于我市的白彦花煤田,是未开发的整装煤矿,详查储量90亿吨,是低变质程度优质褐煤。南隔黄河与相邻的鄂尔多斯市以水权置换的方式取得了30亿吨的煤矿开采权。距我市200多公里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TT矿)煤炭储量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为优质炼焦用煤,世界紧缺煤种,神华集团正在联系合作。周边乌海市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

主要煤田有5处:

乌拉特中旗白彦花煤田  位于乌兰察布盟达茂旗白彦花苏木和巴市乌拉特中旗桑根达来苏木境内。煤田东西长80公里,西、中部宽20公里,东部宽214公里,在中旗境内面积330平方公里。煤层最大厚度28.1米,最薄0.95米,一般厚5—10米。灰分26.07%,挥发分43.27%,发热量3 994大卡/公斤,含硫2.36%。可做为火力发电和生活燃料用煤,储量894 350万吨。

乌拉特中旗巴彦呼都格煤田  位于海流图镇西北48公里的川井苏木的巴彦呼都格嘎查和沙布格嘎查。煤田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23公里,面积约25平方公里,煤种为褐煤,全矿区有10层煤,以3号、2号煤层为主体,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532米,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4.26米,属厚煤层。灰分15.1624.12%,发热量为31995 073大卡/公斤,含硫0.9512.64%,含磷0.0580.0087%,储量15 749.32万吨。

乌拉特前旗营盘湾煤田  位于明安乡营盘湾。东西断续长25公里,南北宽  3公里,面积35千方公里。共分5个勘探区:即营盘湾矿区、裕盛公一西官井矿区、五分子一七分子矿区、二分子一十一分子矿区、陈三沟一大罗沟矿区。煤种属低变质阶段之不粘结、长舀煤及褐煤。灰分一般大于25%,含硫在o.5%以内,含磷0.005—0.0019%,发热量7 000大卡/公斤以上。储量6 955.3万吨。

乌拉特中旗温更煤田  位于温更苏木所在地,煤田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探明7层煤,煤层总厚7米,其中3号、5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3号煤平均厚度2.2米,5号煤平均厚度1.06米。煤种为弱粘结煤。一部分为气煤,灰分19.5%,含硫0.66%,发热量为7 672大卡/公斤,挥发分29.28%,储量为3 590.7万吨。

乌拉特前旗拴马桩煤田  位于大佘太乡东北7公里处的拴马桩沟中。煤种为无烟煤,储量4 182万吨。

矿产资源富集。巴彦淖尔市处于全国著名的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开采。已发现煤、铜、硫、铁、铅、锌、金、银、稀土、石墨、石灰石、硅石等矿产68种,绝大多数矿床集中分布在获各琦、东升庙、炭窑口等五个矿区。其中硫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铅、锌、铜储量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分布集中,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矿山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毗邻我市的蒙古国南戈壁省矿产资源富集,其中塔本陶勒盖煤矿和奥云陶勒盖铜矿是世界级的超大型优质煤矿和铜金矿床。我市的甘其毛都口岸是中国境内距离两矿最近的口岸,也是开发利用两矿的最佳通道,对北开放前景广阔。

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紫金矿业集团控股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10月,注册资本3.75亿元,现有总资产27.6亿元,员工2500余人。地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是国内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自治区重点工业企业,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企业,也是首批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审核的8户铅锌企业之一。公司的20万吨/年锌冶炼工艺采用热酸浸出低污染沉矾除铁湿法炼锌工艺,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锌锭22万吨、硫酸40万吨的产能,年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发现世界罕见露天玉矿,这里的珍贵玉石已被中国地质界、石材珠宝界知名专家正式定名为佘太翠 大佘太露天玉矿已探明储量4.19万立方米,形成于18亿至24亿年前,玉石储量之多、块度之大、硬度之高及质地之致密都十分稀有。它的发现引起国际珠宝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地质博物馆已将玉矿的样品收为国家馆藏品。在当今世界玉石储量日益萎缩的趋势下,这个储量极为可观的玉石矿床,被专家称为尚未面世的石材瑰宝

玛瑙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境内的巴音戈壁苏木西北部沙漠中,面积6平方公里,是干涸的湖床,湖内玛瑙石裸露地表,浅黄,浅红,遍布湖底,大者如拳,小者似豆,晶莹透亮,光彩夺目。离中蒙边境线仅几十公里。湖周围有起伏不断布满火山石和奇形怪状风化石的山脉,也有平坦的荒漠草原和砂石遍野的戈壁。

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的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钱方等命名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石林是一种新型的地貌景观,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石林相对高5~20m,座座石峰,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花岗岩石林由燕山期花岗岩形成,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这些节理裂隙为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奠定了基础。第四纪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形成了众多的冰川遗迹,如山脊上发育了由花岗岩构成的冰川遗迹刃脊和角峰,这些冰川遗迹也就是花岗岩石林形成的雏形。同时,花岗岩受到冰川和流水侵蚀,特别是长期强烈的寒冻风化及风蚀等作用,在内、外动力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今独特的花岗岩石林。北大山花岗岩石林以其独特地质特征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

我区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草场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是廉价的饲草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生长季节及年度变化的不平衡使天然草场的饲草供应极不稳定,给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脆弱性,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天然草原对改善气候条件起善重要的作用。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东校乌兰察布盟,西联阿拉善盟,南至阴山山地,北交蒙古人民共和国,总面积 7750万亩、其中牧区拥有面积 7400万亩,可利用面积 5700万亩,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前旗、磴口县两个半农半牧区旗县和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两个牧区旗县,统计为乌拉特草原。草原以干草原、荒漠草原为主。主要植物种类有针第、蒿类、红砂、珍珠、锦鸡儿等。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冬季漫长( 6个月),夏季短促( 50天)春秋各 70天。

据巴彦淖尔市林业局统计,2005—2007年三年间,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增绿10万亩。2005年,巴彦淖尔市率先在乌兰布和沙漠推出冷藏苗避风造林新技术,造林时间从过去的4月份延长到9月份,延长期达5个月,变一季度造林为三季造林,同时先后推广了柴草网格、高压水打孔植苗、深坑栽植、开沟栽植等20多项治沙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据统计,2005—2007年三年间,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增绿1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九十年代末的45%提高到现在的153%,治沙面积达到了120万亩,有效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

巴彦淖尔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264平方公里,横跨4个旗县,是国内罕见的集山脉、沙漠、湖泊、河流多种地貌单元交汇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有美丽富饶湖泊的自然景观资源、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根据公园的总体布局、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和规划主题,划分为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三盛公、恐龙化石、花岗岩石林和乌梁素海5个园区,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科普教与和美学价值。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历经多次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最终形成了北部高原,中部山地、丘陵,南部平原的地形地貌。

巴彦淖尔历史悠久。原始社会时期,巴彦淖尔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巴彦淖尔属九原郡。汉武帝时期,改九原郡为五原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和水利建设。此时,巴彦淖尔大地已是阡陌纵横,鸡犬之声相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彦淖尔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了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共同创造了河套文明。

现在的巴彦淖尔,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东接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人口176万,聚居着蒙、汉、回、满、鄂温克等20多个民族,2004年国家批准撤原巴彦淖尔盟设巴彦淖尔市,现辖一区二县四旗,市政府设在临河。

巴彦淖尔市地处以京津为龙头的呼(市)-包(头)-银(川)-兰(州)-青(海)经济带上,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北与蒙古国有369公里长的边境线,是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包兰铁路和110国道横贯东西,丹拉(丹东-拉萨)高速公路穿市而过。临哈(临河-哈蜜)铁路与临策(临河-策克)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有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经济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9.5亿元,增长21.5%;财政收入达到15.6亿元,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910元和3518元,增长13.1%和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7亿元,增长45.5%;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40.8亿元,增长37.6%。

巴彦淖尔是一方富饶的热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阴山山脉从巴彦淖尔腹部呈东西走向穿过,北部为乌拉特草原,是富饶的天然牧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道口岸位于乌拉特草原的乌中旗境内,是连接蒙古国、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草原上盛产牛、马、驼、羊,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白驼,是国内外少有的珍奇畜种。

阴山南部的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称,现有耕地1000多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溉区。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独具特色的河套优质小麦、葵花、河套蜜瓜、苹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等名优产品,是全国著名的绿色产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巴彦淖尔市境内地貌神奇,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68种,铜、锌、硫铁等矿产储量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全国著名,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矿山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富足。黄河流经我市345公里,黄河水年均过境流量316亿m3,年引黄河水量在50亿m3左右,地下水开采量达18亿m3。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农牧业生产的命脉,而且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巴彦淖尔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从秦汉开始就是著名的古战场、农垦区、游牧区及民族聚居区。悠久的文化和特定的地域,造就了巴彦淖尔特有的历史古迹,孕育了灿烂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

乌拉特草原埋藏着古生物的遗骸——恐龙化石。在一亿两千万年前后的晚白垩纪时代,这里曾是恐龙的家园,在乌拉特中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区,中国考古人员与加拿大、比利时等国考古队进行过三次发掘考察,获得了大量古生物资料。其中,发掘到的原角恐龙、甲龙和鸭嘴恐龙属世界稀有。还有乌龟、禽鸟及爬行动物、野生植物化石,对研究地质演变和生态发展变迁及物种更迭进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阴山山脉横跨东西340公里的山地和草原石壁上,镌凿着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以其形象的艺术形式记录着人类历史。北魏郦道元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于史籍的第一人,在他记述中所描述的鹿马之迹正是阴山岩画。阴山岩画以其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丰富,堪称中华民族古代艺术的瑰宝。

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是古长城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战国时期,长城就延伸到了这里。《史记·匈奴传》记载:赵武灵王迹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如今在乌拉山南麓发现的长城遗迹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27年所建的赵长城,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长城遗迹。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御外侵兴筑万里长城,阴山北坡之上的长城遗迹就是秦将蒙恬所建,在巴彦淖尔市境内长300多公里,由石块垒砌,是现存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

乌拉特草原上南北并行东西延伸的长城遗迹,是汉武帝时期抵御外侵修筑的边防线,是当时汉王朝最北防线。

巴彦淖尔市辽阔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数十座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城址,它们形式、布局、规模、建筑方式各异,分布于各个地区。高阙塞:战国时赵武灵王修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关塞之一,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九原郡址:河套地区最早的郡治。汉武帝时期,改九原郡为五原郡,其下设有十六县,本境内就有四县。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鸡鹿塞、光禄塞等。

巴彦淖尔市有极具考古价值的恐龙化石、阴山岩画,有尘封久远的秦汉长城遗址、古城址,还有大量的古墓群,以及代表佛教文化的古代庙宇。阿贵庙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唯一的红教建筑。在巴彦淖尔市现有的600多件文物中,从最原始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青铜器和铁器,从早期的手制彩陶到精制发达的瓷器均有发现,其中还有国家一级文物精品。这些民族文物的保留与发现,更进一步展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纵观河套文明孕育和发展的过程,河套文化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彦淖尔的文明进程与中华文明共生共荣。

草场资源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和用好草场资源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的根本问题。同时这也是关系道保持草原自然生态平衡的大事。我区人工、半人工草场还不很发达,绝大部分地区还基本处于自然放牧,靠天养畜的状态。因地制宜、防止草场退化、稳定、优质、高产地发展草原畜牧业,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做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能力低下的问题。从 2002--- 2008年,巴彦淖尔市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项支撑,产业拉动,城市统筹加强领导等综合措施,紧紧抓住退牧还草这一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有利机会,大量转移人畜,实现草畜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在长达几年的退牧还草工作中,在广大畜牧业工作者的难苦努力下,积累和摸索出了许多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在这里我概括地谈谈几种效果较好的措施及退牧还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基本情况

我区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草场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是廉价的饲草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生长季节及年度变化的不平衡使天然草场的饲草供应极不稳定,给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脆弱性,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天然草原对改善气候条件起善重要的作用。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东校乌兰察布盟,西联阿拉善盟,南至阴山山地,北交蒙古人民共和国,总面积 7750万亩、其中牧区拥有面积 7400万亩,可利用面积 5700万亩,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前旗、磴口县两个半农半牧区旗县和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两个牧区旗县,统计为乌拉特草原。草原以干草原、荒漠草原为主。主要植物种类有针第、蒿类、红砂、珍珠、锦鸡儿等。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冬季漫长( 6个月),夏季短促( 50天)春秋各 70天。

二、 退牧还草是改变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退牧还草是严格控制裁畜量,实施围栏封育、禁牧、休牧等方法管理和使用草场。是一个长期性工程。从 2002年开始,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启动,到 2008年已完成禁牧面积 15800万亩,休牧面积 415万亩。具体措施是转移人口,转移牲畜,把退牧还草和退牧转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转移牧区人口,控制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到 2007年底,全市牧区累计转移牧户 2836户,转移人口 10173人,转移牲畜 50万头(只)。为了加速退牧转移进程。我市制定一整套的退牧转移规划并完成了此规划。这个规划简称为“一带、二山、一区”规划。

“一带”:是指中蒙边境 50公里范围内,其中,中蒙边境 30边境km范围内按功能区划设置为永久性禁牧区,实行一退永退,一禁永禁政策。该区域共涉及乌拉特中旗,后旗两个旗。中蒙边境 30 — 50km范围内禁牧期限为 10年。期满后指被恢复较好的地区可以作为人工打草场和划区轮牧场,恢复较差的继续禁牧,直到符合利用条件。一、二、三等草场按功能区划设置为季节性休牧区,休牧时间为每年的 41 630。休牧期满后,严格实行以草充畜,草畜平衡制度,严禁超载过牧。

“二山”是指乌拉山,二狼山山地草场范围内,该区域实行一退永退,一禁永禁政策。计划在 2012年年底人畜全部转移。

“一区”是指磴口县境内乌拉布和沙区范围内,该区域设置长期禁牧区,按计划 2015 50 %的人口实现转移,所有牲畜全部实行舍饲饲养。

三、 防治鼠,虫害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鼠害,虫害是???啊草原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市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变给鼠类及虫类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鼠虫害发生面积增加,仅2009年全市天然草原发生鼠害面积达 750万亩,其中乌拉特前旗 130万亩,乌拉特中旗 180万亩,乌拉特后旗 240万亩,磴口县 200万亩。主要危害鼠类为长主啊沙鼠,子午沙鼠,大沙鼠等。虫害发生面积为 45万亩。为了加强灾害防治,保护天然草原生态环境,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在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正在积极建立全市天然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目前已建成市级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站一个,旗县正在争取项目,并逐步完善牧民测报员队伍,已有 38名牧民成为首批鼠、虫害测报员。

鼠、虫害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及时预测预报,利用天敌,结合综合防治。虫害防治措施主要采用机械防治和人工防治。如飞机喷药,由于有了这些有利措施不仅预防了鼠、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也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四、依法治牧,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

草原生态保护是格长久性工作,作重道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不仅如此,退牧还草工作还面临许多实践问题和困难。要想克服困难完成此项工程必须依法治牧,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按照“加强保护,促进发展从草定畜,??草??畜,固地制宜承类指导,循序渐近,逐步推广”的基本原则,以天然草原地形,地貌特点为主,将全市天然草原可利用草场划分为山地,滩地,丘陵和沙地草场四大类。每个类型草原又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等级标准按该草场类型前五年平均生产能力测定。山地草场一、二、三等草场百亩适宜栽畜量为 3.5 2.3 1.7格绵羊单位。适宜栽畜量确定后由旗县人民政府公告,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由草原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执行。与此同时将行政措施,法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村民自治措施同步执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另外为了我市草原监督管理支队的建立也为草原生态建设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行的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机关要求市农牧局筹建了草原监督管理现支队,核定编制数 25人,各旗县也建立了监督管理站,实行垂直管理,目前各地在认真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草原监理体系,完善队伍建设,并选择情况熟悉,事业心强,群众威望高的牧民成为草原行政执法联防队员,从而全面加强草原行政执法和退牧转移成果管护,为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发挥保障作用。

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地处干旱少雨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的今天,尽管系取了以上几种有效措施,但仍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调查发现退牧还草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也很多,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一) 转移人口,牲畜较困难。草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做大量的说服动员工作,但仍多牧民仍然不愿意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草原,同时也为将来的生活问题担心。

(二) 转移后的安置问题较突出。安置移民是大家都关注的民生问题,我市安置移民总体目标是“移得出,稳得住,富起来”为此市政府做出大量的工作,也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但由于社会经济等许多因素,移民的长期生活来源,具体条件等问题仍然较突出。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我区代表提出的六条政策性建设中的建立草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提高禁牧,休牧的补贴标准,延长补贴年限,提高牲畜圈养方面的补贴等措施必将会给我们的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极大的政策扶持,同时也会帮助和解决我市退牧还草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

总之,保护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队巴彦淖尔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改革创新是有深远的意义。只要市政府能够大力支持生态保护工作,为广大农牧民着想解决退牧还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我坚信在全市人民和畜牧业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巴彦淖尔市在不久的将来会在河套大地上闪烁出翠灿的光芒。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506a2e915f804d2b16c19d.html

《巴彦淖尔地质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