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非智力因素?

发布时间:2011-06-26 10:19: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理解“非智力因素”

舒青童话

自联合国“21世纪全球开智计划”以来,“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已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它由哪些因素构成?这一概念是如何缘起的?它与智力因素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对我们基层的老师来说,还不是十分明了,虽然我们的老师写了诸如“……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的作用”等不少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文章,但从内容来看,对“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有的甚至还不清楚这一概念为何物。因此,有必要就“非智力因素”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些说明。

一、“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历史: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从其孕育、产生、发展到今天,已近百年的历史了。

上世纪初,智力测验蓬勃兴起,为智力因素概念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早在1913年,维伯对一组测验和一些评定性格、特质的评价进行因素分析,他从中抽取一个名为“W”的因素,称之为正直性或目的的恒定性,认为它是一种与智力有关的因素。几年后,朗克斯和琼斯也证实了另一种与智力有关因素的存在,他们称之为“P”,指被试的心向或定势中表现出来的绝对变化的倾向。1935年,亚历山大在其《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在智力测验中,人们忽视了很大一部分因素,但它们对智力测验的结果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为XF因素。X因素是一种决定个体的兴趣,是“关心”因素,E因素是气质的一个方面,它与成就有关系。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仅用智力与能力不足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学生学习失败的原因。他在该文中首次使用“非智力因素”这一词。

韦克斯勒在亚历山大的启发下,于1940年提出了“一般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指出非智力因素应包含先天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部分。指出:智力不能与个性的其他部分分割开来。1950年他又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慧》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比较具体地分析了内驱力、情绪平衡、非常性等非智力因素。根据他的观点,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气质和人格因素。心理学界一般将韦克斯勒的这篇论文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并作科学研究的标志。1958年,他又指出智力是“结果”,因为它不仅局限于智力因素,而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到了1974年,韦克斯勒又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作了进一步说明:

(1) 从简单到复杂的各个智力水平中都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 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

(3) 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功能,但对后者起着制约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心理学家诺曼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各认知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已经比较明朗化),提出了“关于认知科学的12个问题”,这12个问题是:信念、系统、学习、意识、记忆、知觉、操作、技能、思想、语言、情绪、发展、交互作用。这12个问题构成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基本构架。

我国“文革”以后,各级各类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发智力”的口号是十分响的。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成为当时社会各行业特别是教育战线的共识。然而过于偏重“智育”,强调“德育”不够。由此一大批有识之士,大力宣传和呼吁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与此相适应,又建议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和专著如王极盛在《心理学探新》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人才成功的因素》,李志在《陕西教育》198112期中发表的《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吴祖元在上海心理学1981年年会论文集发表的《智力的涵义再谈》,燕国材于1983211 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以后,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在我们教育界逐步盛行起来。

二、非智力因素的界定: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一直备受争议,我国学者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提法也很多:如“心理品质”、“价值因素”、“非智力心理因素”、“非智力个性因素”“非认知因素”、“品德因素”等。有人称“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个性结构中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但却制约整个筹备或认知活动的心理因素”。其中,表述比较明确的,我们认为有两种,一种是燕国材先生所表述的“智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知活动和各种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这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的。”“从广义而言,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总称为非智力因素。”燕国材教授就“非智力因素”这一问题出版了专著,影响相当大,很多人都沿用他的观点。二是林崇德先生所表述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的特点有:(1)它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2)非智力因素是个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3)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4)非智力因素只有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发挥它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

不论学术界如何争议,如何有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非智力因素是一种“心理因素”。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它不完全等同于所有心理活动,希望我们老师自己仔细去体会、分析、辨别。

另外,林崇德先生“非智力因素只有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发挥它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的观点本人是无法苟同的,如“情感、意志”等等因素,并不一定在智力活动中才会产生。相信大家看了下面的“非智力因素结构理论”后就会与我有同感。

三、非智力因素结构理论:

关于非智力因素结构中的要素各说不一,有人认为是三种,有人认为四种、五种乃至12种以上,现暂列几种如下:

申继亮先生认为非智力因素由三个种类组成:(1)个性倾向性;(2)情感和意志;(3)气质。

杨昌勇先生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1)一般心理水平的价值意识;(2)观念水平的价值意识;(3)与之相适应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心理背景。

郑希付先生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1)个性;(2)情感;(3)意志;(4)自我意识。

庞蔼梅先生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1)兴趣;(2)需要;(3)动机;(4)情感;(5)意志;(6)性格;(7)态度;(8)理想;(9)信念;(10)世界观。

燕国材先生认为非智力因素包括三个层次:(1)从广义上讲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总称为非智力因素。(2)从狭义上讲,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3)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10项因素,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自信心、自尊心、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好胜心。他还为非智力因素理论定出了一个核心思想,即“一个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获得成功),“一条假设”(一般说来,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水平往往差别很大),“一个公式”(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A=f,即学习成功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

林崇德认为除心理过程的“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中的“能力”外,其余的一切心理现象,只要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且决定智力活动的效益,均可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就是说,非智力因素是指导与智力、能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智力、非能力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讲,非智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过程;(2)意志过程;(3)个性意识倾向性(主要为理想、动机、兴趣);(4)气质;(5)性格。

根据上面诸多专家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是除智力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讲,它只包含了心理因素中的部分要素。即与智力有关的心理因素不在非智力因素之列。

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相互关系

我们研究非智力因素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具体概括如下:

(一)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

其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虽然智力因素中先天的成分较多,但智力的发展始终受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提高智力水平。例如,一个人的责任感、坚持性、自信心、勤奋等会影响到其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会阻碍智力水平的提高。

2)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表现。智力活动是通过成就活动表现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如果一个人智力水平一般,然而学习欲望强烈,情绪体验深刻,学习刻苦,自我意识水平高,性格坚强,意志坚定,他就能获得超过其智力水平的成就来。相反,如果一个人智力水平较高,然而非智力因素很差,那么就会对智力的发挥起干扰或妨碍作用,致使智慧无法在认识活动或完成任务中正常地显现出来。

3)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的某些弱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优势能够弥补智力因素方面的不足,结果在学业、事业等智慧作为上,有可能后来居上,成为力争上游的强者,获得较大的成功。成大业者不一定有超常的智力,但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远大的抱负、博大的胸怀。

(二)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因素制约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正是由于人们对各项事物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人们才清楚了人与外物的关系,产生了对外物的需要,由此产生了动机、兴趣等;在此基础上,情感日益丰富完善,意志品质也得到形成和发展,并相应地形成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不管是哪种非智力因素,也不管是优良的,还是不良的,归根到底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智力水平决定一个人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与第一点相适应,一个人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与其智力水平是有很大关系的。学习动机的正确与否,动力的大小之分,学习兴趣的广度与稳定性及其效能;情绪体验的深刻程度及主导心境的情况;意志行动的目的性、坚韧性、自制力及克服困难的快慢、难易;性格的各个特征的组成及其好坏之分都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及智力水平密不可分。我们不难设想,面对同一问题,面对同一事物,面对同一难题,面对同一困难,不同智力水平的人表现是大不一样的。

3)智力活动的效果可以转化为非智力因素。归因理论研究表明,人对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推理和归因转化为新的动机,加强或削弱日后的行为。认知的结果可转化为动机,杨可以增强求知欲与好奇心;也可转化为情绪;也能影响活动目的及行动动力的调整;同时也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体系,这都说明了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及制约作用。

(三)两种因素的相互联合与共同作用:

智力因素可视为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可视为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在完成每一次智力活动中,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没有操作系统,智力活动无法贯彻完成;没有动力系统,智力活动也难以维持和坚持下去。可以说既没有不包含非智力因素的智力活动,也没有不体现智力水平的非智力因素。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两者的合作情况,两者协调一致都处于最佳状态,那么会得到最佳发挥;两者不协调,则会使成就水平大打折扣,最差的一个层次是两者都处于最劣状态,即智力水平低,非智力因素又很差,其人的成就水平是不难想象的。

这篇文章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结合有关资料整理而成,希望能对我们的老师有所帮助。

OO八年六月二日于雁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ce92d384254b35eefd34c6.html

《如何理解非智力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