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阅读经典打开自己

发布时间:2019-05-30 20:09: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阅读经典打开自己

目录:

1.人民日报:最是经典润人心

2. 光明日报:用经典诗词培根铸魂引领风尚

3. 工人日报:腹内诗词千百首,均与谋生不相关

4. 人民日报金台论道:心智成熟需要经典滋养

5. 阅读经典 打开自己

6. 说经典

7. 快餐式”“碎片化阅读风行的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8. 光明日报:今天我们如何来读经典

9. 致经典:国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

正文:

人民日报:最是经典润人心

于溟跃

2019052905: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一段时期,舞台作品诸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大型演出《美丽中国·古风国韵》,电视综艺作品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经典咏流传》、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均备受观众喜爱。无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面向大众打造的高质量音舞精品,还是由电视台重磅制作、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综艺节目、商业性演出,都选择了大众化的角度和方式去呈现经典,虽性质不同却殊途同归,起到普及经典的作用。它们构成了文化消费市场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打造更多文化艺术精品,广泛传播和弘扬文化经典,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呈现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效果。《美丽中国·古风国韵》将中国古典诗词乐舞等进行全新编创,把中国古典文化瑰宝以精美的现代舞台展现出来;《经典咏流传》以公众人物演绎中国古典诗词为主,带领人们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而《声入人心》音乐会则走进全国十余个城市,向当地观众展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经典,以流行的、大众化的方式呈现西方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新的文化现象,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愿意对文化经典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起到了陶冶大众情操的社会美育作用。

  文艺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甘霖。而文化经典作为其中的核心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具有深邃的思想性、艺术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精神需求,起到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各民族文化经典都是一座座丰厚的审美富矿,代表较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包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和诸多经典艺术元素,具有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因熟知文化经典而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能够超越民族、地域、时代等因素的限制,而产生永恒魅力。

  毋庸讳言,当今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度的商业包装,也让快餐式文化消费占据了不小市场。有的人静不下心,有的人缺少时间,致使文化经典有时很难走入人心,无法全面深入地发挥其润物无声的美育功用。对此,我们不妨将文化经典与当代流行、通俗元素充分融合,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文化经典在大众中广泛传播,激发起大众的兴趣,带动更多人自发地对文化经典进行深入了解。其中,将文化经典蕴于当代影视艺术文化之中,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助推文化经典的普及与传承,都不失为一种良策。

  期待作为阳春白雪的文化经典,不仅能顶天立地,而且能铺天盖地,从而春风化雨、丰厚心灵,繁荣文化、滋养文明。

光明日报:用经典诗词培根铸魂引领风尚

康震

2019041108:18  来源:光明日报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春夜喜雨》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诸如《山高路远》《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沁润人心。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被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哺育新时代的青少年,让他们健康、阳光地成长成才。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更是全社会对古老中国智慧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展现。例如,热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通过现代化手段,在思想立意、文化内涵、节目形态等维度上既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鲜活的时代内涵、鲜亮的时代色彩,也让古老文化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人们在经典诗词的引领下一边重温古代文化的创新魅力,一边潜移默化地开阔思想,重塑道德理念,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添油助力。

  应当说,经典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词语,更在于其内涵深厚、立意深远。《长歌行》里的惜时之意、《山高路远》中的乐观进取、《千字文》展现的人间百态、《乡愁》道出的家国眷念、战歌《无衣》嘹亮唱响的军魂……优秀作品无一不是直抵人心,让荡气回肠的情感、波澜壮阔的胸怀、矢志不渝的信仰,一遍又一遍荡涤人们的灵魂,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注入更加充沛充实的文化元气。

  一曲《乡愁》曾让很多人不禁落泪。面对绵延的乡愁,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到故乡、想到童年,想到那些回不去的人和事,想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世态人情。再比如,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上海校友合唱团用《登鹳雀楼》歌以咏志,表达他们一生致力于让祖国更上一层楼的无怨无悔,两鬓斑白的他们迸发出火热的少年燃力,令人敬畏,亦让人深受鼓舞。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照进生活、经典诗词鼓舞人心的力量所在。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中华民族是长于抒情、长于吟咏诗歌的民族,从古至今,我们的民族都在以诗的语言来领悟自然,领悟人生和生命。诗词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它不应也不会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当时时刻刻活跃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借由歌声合成、语音识别等新技术的新玩法,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这一全新概念也促使更多人加入到经典传唱人的行列。当我们在自发传唱、自发传播诗词经典的时候,我们也都是对生活有情、对社会有情、对国家有情的有情之人,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我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我们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引领当代文化风尚。

工人日报:腹内诗词千百首,均与谋生不相关

兰德华

2019022208:11  来源:工人日报

  2019年春节期间,被誉为综艺节目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黄金时段连续10天播出,为广大观众奉上一场诗意盎然的新春文化盛宴。本季节目,参赛选手中出现的一个新势态令人惊喜和感动:越来越多实力选手来自平凡工作岗位和人群。让人们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与影响已经逐渐在平凡人之间蔓延开来。

  除了教师、大学生、公务员等群体外,选手中还有工人、保安、出租车司机等,涵盖了30多个行业。他们中有把所有业余时间都交给诗词的超市生鲜售货员,有每天爬楼56层、用诗词自我鼓励的自来水查表员……这些腹有诗书的实力选手,让平凡人的诗意人生在面向全国观众的舞台上尽情绽放,定格成我们这个时代特殊的精神剪影。

  这不免让人们想起上一届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快递小哥雷海为。人们惊艳于一个工作如此繁忙的送餐员,竟能诵读近千首诗歌,更为雷海为争分夺秒钻研诗词的痴迷精神所鼓舞。而今年,雷海为不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平凡人为我们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

  清代词人项莲生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为无益之事是文人墨客的小情趣,但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要想做这样的无益之事,需要更多的执着与坚持。

  从点燃观众对诗词的热情,到点亮平凡人的诗意人生,《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节目的初衷和预期。尽管只有一个冠军,但这个舞台是所有参赛选手乃至观众心动和闪耀的起点。

  对于多数选手而言,参加诗词大会可能并不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还会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周围人给予他们的鲜花、掌声也会日渐淡去。然而,即使回归平凡的生活、清淡的日常,我想他们的内心必是富足而有力量的。

  当他们开车在送货的路上时,当他们在卖生鲜的工作岗位上时,当他们攀爬楼梯查看水表时,当他们在万米的高空为乘客服务时,那胸中涌动的诗篇与文化韵味,必会让每一个看似庸常的日子熠熠生辉,让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有一场独特的盛宴与狂欢。

  腹内诗词千百首,均与谋生不相关——那些诗歌不只为比赛而背诵,更为生活,为了精神与信仰。致敬那些在平凡工作中坚持梦想的人们。

人民日报金台论道:心智成熟需要经典滋养

  

2018080204: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怒斥曹雪芹“现代感太强,不古风”,怒斥老子《道德经》“看不懂”,要求作者“再练练文笔”,赞美《水调歌头》“写得比林夕好”,表扬《资治通鉴》“写得不错”,勉励作者“加油更新”……最近有网友整理了各大网络平台上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留言,浏览一遍后不禁为一些年轻人的文化素质感到忧心。现实说明,如果一个人始终沉浸在网络阅读中而疏离经典文化,就难免出现知识结构的缺陷,难免闹出说“曹雪芹写得不够好”的笑话。

  听网络音乐、读网络小说、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用网络订餐……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正是这样生活的。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须臾不可离开。但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化的若干特点对于人的成长不利。人的成长既是身体的成熟更是心智的成熟,而心智的成熟离不开经典文化的滋养。经典文化专注于世界与人生的根本性问题,文字与内涵都比较深刻,需要耐心品味,反复思考,才能有所收获。网络文化以速度见长,是追新逐异的文化,不停地更新是其基本发展模式。一个习惯了在网络上冲浪的人往往很难再集中注意力投入艰深的文本阅读。毕竟和几秒浏览一条微信或一则短视频相比,长时间阅读需要的注意力要高出几个数量级。网络阅读实际上是“浅阅读”,就像一位学者所说,沉浸在现代数字化媒体之中,“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我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传统的阅读方式需要投入专注力,是典型的延迟满足,而网络文化是即时满足,只要投入其中立刻就会让人产生欣快感,但代价是容易丧失耐心和专注。

  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超过7亿,如果年轻人从小没有接触过经典文化而一直沉浸在网络之中,就难免会出现浅薄幼稚、缺乏专注和耐心等问题,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怒斥曹雪芹和老子的笑话也就在所难免了。

  网络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一次伟大进步,但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取其利而去其弊,让网络成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助力而不能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随波逐流。在欣赏网络文化的同时切不可疏离经典文化。

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一个没有经过经典洗礼的心灵不会是强健而丰满的心灵。在网络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年轻人应有足够的自觉,主动补上经典阅读的课程,用坚实的经典阅读“对冲”网络阅读的缺陷,使自己走向成熟。

阅读经典 打开自己

光明网 18-08-1613:24

传统学问有正义、集解一类的方式。正义又名,也称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集解则是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何晏曾说: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裴駰则说: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豫是有益,悉皆抄内。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号曰《集解》

多数人以传统正、解的方式阅读经典。但跟传统以经解经的方式不同,在正解之外,本书称为和解。《我们的经典》一书有离经叛道之处,即是对经典的注解不仅只依从于自家经典,如一些儒生们习惯的只能以儒家经典来注孔孟;编者从经典的文句、义理等出发,联接古今中外,让读者看到一段经典话语下,有孔子、老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黑格尔、鲁迅、胡适、罗尔斯、汤因比等经典作家们在互动、对话,在辩难、阐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既是传统图书的新成果,又鲜明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精神:万物相互联接。

在网络阅读当令的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近于奢侈的人生体验。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轻阅读、快悦读、消费式阅读、网络阅读等等,纸质经典阅读似乎已经过时,我们从网络上随时可以猎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墨子等经典人物的言行事迹。但要返回到纸质经典阅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更是他对自己的责任。

在从前的传统社会,无数苦难大众终生劳作不得温饱,连进学堂的机会都没有。无数寒门子弟的心愿是:我要读书!今天的文明在整体上已经迈过了短缺、匮乏的时代,知识大规模下移,使任何一个旅居偏远地带的人,都能随时阅读;只要有一手机在握,他就可以连接人类文明的图书宝库。

网生代享受的文明福祉是空前的。但跟文明史上那些传媒介质咸与维新的革命有所不同,网络阅读并不会取代纸质阅读。跟专家们预测的网络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相反,纸质阅读仍是今日人类个体最宝贵的生活内容。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网络精神,我们当知在网络时代,新的革命不是推翻旧的、取代旧的,而是对旧的包容。即使从小生活在无纸化的新一代人,他们的大脑皮层有异于上代人,他们仍会向传统归队,会获得纸质经典阅读的生命成就。

对纸质经典阅读的乐观不仅是源自网络精神,网络的共生精神跟古典文化的认知一致,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甚至说,古典文化未能实现的梦想今天由网络实现了。网络不会推倒纸质图书,更不会解构经典阅读。更为重要的是,在共生的网络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对习惯无纸化的网生代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修行。

谈论网络阅读和纸质经典阅读的差异还为时过早,一般人理解的网络阅读多不走心,是刷屏,是走马观花,是采集狩猎等等,并非网络阅读的本质,网络阅读同样能够求知问学、明心见性。但从网络的角度理解,纸质经典确实过于沉重、晦涩、凝固了,过于安静了。纸质经典乃是用纸质把人类流传千年的文明精神封印了。这些先人的精神文化血脉,如仅仅靠网络阅读是不足以消化为阅读者自身的资粮的。现代人要打开人类的文明精神、听取先贤们的深刻思想,仅仅靠网络的音频视频介质去阅读听取是不够的。在打开封印的文明之旅中,尤其是在跟先人对话并滋养自身的修行中,专注、精纯的纸质经典阅读几乎是不二之路。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著名大学的阅读榜上,占前一二十名的仍是古往今来的人类经典。

跟一般阅读有所不同,经典阅读是一种对自己的打开,是把自己从外在的世界中找回来。这一特征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读进了经典、读出了自己。有人拿着书一目十行,有人拿着书心不在焉,这些阅读都非对经典的正当态度。经典并非咳风唾地的时语或明日黄花,而是文明演进的界石、台阶。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这些界石、台阶需要我们去一一领略。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经典是如同信徒做礼拜一样听闻福音的方式,更是我们成全自己、安顿自己的方式。遗憾的是,现代人容易忽略经典,容易倾向于在网上冲浪去获取知识。但用网友们的总结,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传统社会的读书,首先是调心。礼闻来学,无闻往教。没有对自己心的把握,机械地认字识文,是难以读好书,难以打开自己和经典的封印状态,更难以获得智慧。如同中西贯通的大儒马一浮先生所说,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读书,事半功倍。随事察识,语语销归自性。然后读得一书,自有一书之用。不是泛泛读过。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不然,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马一浮先生还说:读书如人行远,必假舟车。舟车之行,须由轨道,待人驾驶。驾驶之人,既须识途,亦要娴熟。不致迷路,不致颠覆,方可到达。故读书之法,须有训练,存乎其人。书虽多,若不善读,徒耗日力。不得要领,陵杂无序。不能入理,有何裨益?

《我们的经典》以华夏经典为经,以其他文明经典为纬,构建万书之书的格局,正是希望给读者提供有效的轨道”“舟车。笔者曾经有过在国外旅行生活的经历,对其很多酒店房间放置经典的做法很是欣赏,也从中获得阅读之乐和教益。而关于国民阅读的倡导是近年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既有我国国民对经典文化的疏离问题,也有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较为低下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大家从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生活中有所解脱,使浮躁的心得以安顿,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显然,阅读经典仍是方便,安禅制毒龙,借用孟子的话,经典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经典的传统出版形式,要么是经典文本的直接再现,要么加上专家的导读,或各家各派内部的以经解经。本书则是面向社会读者,以跨界域跨门派的方式呈现经典的多维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在书中聚会,既是经典的复调、多声部的发现,又是读者的嘉年华,是话语的狂欢。

善待经典,善待自己的人生百年。

说经典

梁衡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它们是永远的参照点。

  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后人时时的想起、品位、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提琴曲《梁祝》中爱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

快餐式”“碎片化阅读风行的今天,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中国财富网官方 04-2608:45

今年423日,是第24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最初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更多人阅读和写作,尊重人类文明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很显然,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保护版权的范畴,它更多地具有促进人的读书兴趣,让人们掌握好的读书方法、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营造全社会读书氛围的符号意义和功能价值。

读经典:”“国家灵魂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经典是”“国家、民族灵魂的重要载体,也是链接美好生活的重要桥梁。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各个学科和知识领域都有经典。而”“国家之魂的必定是文学、国学和理论经典。

要让这些经典”“灵魂,从而使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首要一步就是要让这些经典走出深闺、走进寻常百姓家。对于普通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来说,读经典无论如何都是一项苦差,更难谈常读常新、真读真用。因此,研究经典的阅读规律,探索阅读和阅读推广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增强个性化、可视化和互动性,如何打破读学经典的小圈圈,进而向基层拓展、向楼宇延伸、向群众靠近,切实摆脱经典读学中小和尚念经——口无心的窘境,显得格外迫切和必要。

学新知:经典融进现实的重要桥梁

从理想化方面讲,读经典不能太功利、不能太有目的性,主要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读。但是, 读经典特别是读理论经典,就要悟原理学新知,不仅要学思践悟,还要细照笃行,灵活运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然而,现实中真正把经典融进现实的毕竟是少数。经常会出现读经典要么躲进书斋、阳春白雪两耳不问窗外事;要么急功近利、现学现用,寻求片言只语,囫囵吞枣、丢失自我、贻误实践的现象。这两种倾向都要不得。我们知道,经典必定是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它不仅包括原著,还包括后人不断注释、注解和解读的次生文献,这些都凝结着作者、研究者、宣传者和实践者的智慧和思想,它们也是通过实践检验、修正,再检验、再修正的结晶。读经典时,若不作深入、细致和理性的思考,就会食而不知其味,就难以知其,更难谈所以然从而缺乏干事创业的思想动力和实践本领。

善链接: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

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和使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障碍是阅读推广的终极目标。对于经典特别是理论经典,由于它特别强调实践性、指导性和时代性,不爱”“不会有困难的大有人在。一方面,读经典要有系统思维、抽象思维和坐冷板凳的工夫和功夫;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可利用的学习时间不断碎片化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主要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如何让经典适合当今阅读习惯和方式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链接一词充满时代气息。当前,网络阅读、电子阅读作为纸本阅读的有益补充,适应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阅读方式的未来。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手指侠键盘侠,要做到既不迎合,也不排斥。读经典首先要让年轻人触碰,通过触摸到它,继而喜欢上它,因此好的传播方式很重要。链接出自计算机用语,代表着快捷、方便和有效率,很容易让年轻人理解和接受。当下,许多经典文献都做成了分类清楚、纲举目张链接,这种按图索骥、多途径检索和统一检索的方式,既适应了人们边走边看的阅读习惯,又极大地满足了理论研究者的需要,是很好的发展趋向。

从两方面加强经典阅读推广

如何读经典?在这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示范。毛泽东以学功课(做笔记、做批注、写感想)、作工具、结合读史、结合实践的四种方法研读经典。他强调常读、精读、细读。他读《共产党宣言》不下百遍,年届六旬还研读英文版经典。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他两次向全党推荐五本经典著作。1964年,他提出高级干部要读30部理论经典。习近平经常谈研读经典的方法,指出要专心致志”“原原本本”“反反复复地读经典,要追根溯源,要通过细嚼慢咽去感悟经典的思想价值。他还经常撰文解读和推荐经典。《习近平用典》就是推广经典的很好形式。

从实践角度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经典阅读:

第一,经典阅读推广应强调多学科研究、多主体参与,不能仅仅依靠图书馆的力量。

以往,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主要由图书馆主导,少有其他领域的主动参与。因此,导致场内热闹场外冷,并总有隔靴搔痒之嫌。近年来,出版界、新闻界与研究者的合作探索对经典阅读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从2003年开始,出版界主导实施主题出版工程,许多经典普及读物以讲故事的形式把马克思等伟大人物拉下神坛,从生动的故事中还原出真实的。比如《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十问》和《马克思的20个瞬间》等著作的出版。此外,各大媒体的报网端微屏齐发上阵,各种H5、短音视频、VR全景等新表现形式频频出现,以及最近学习强国的推出,大大推动了经典尤其是理论经典的时代化、大众化。

第二,经典阅读推广应顶层设计,要有系统思维。

阅读推广的功能在于,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条件,以合适的方式,对阅读行为进行适度的干预和推进。当前,阅读推广存在方法单一和活动同质化现象,在策划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在操作上呈现较浓的商业气息,有的甚至由图书商、数据商主导,缺乏为什么做的理性思考,从而与既定的社会价值目标有所偏离。如果说以前的阅读推广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现在就要进行顶层设计零敲碎打可应对局部的、具体的、短期性问题,但不能解决全局的、系统的、长期性问题。从微观上说,阅读习惯和兴趣培养,从初涉、喜欢、深究,最终到真学、真懂、真信是一个渐进过程。从宏观来看,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让阅读蔚然成风等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施策,采取经典主题出版、图书销售排行、编制推荐书目、开展真人阅读、理论讲授、现场教学、环境渲染和实境模拟等在内的科学系统策略,形成立体、全面、系统的阅读推广架构,辅助应用新技术,让经典更加深入人心

人们常说,读书是个人之事,总觉得劝读徒劳无功,更觉得推广多此一举。但是,总有人在思考读什么、怎么读,如何让更多的人读书等问题,并做些知行合一方面的努力,以读书之风带动文风、民风的转变,这是一番大事业,意义重大。

光明日报:今天我们如何来读经典

朱康

2019040208:16  来源:光明日报

  据报道,教育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这里的关键词是替代,通知并非不让孩子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去读经典。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对经典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在国民教育的普及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今天我们如何来传承、弘扬经典?一些培训机构完全替代的极端做法究竟是否合适?

  义务教育是法定义务。以其他内容的培训替代义务教育,这已经不是什么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了,而是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因此,不是哪个公民或机构愿不愿意接受的主观选择。该法最后特别规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适用本法。上述替代的做法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推广与我们当代的义务教育完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一方面,一些地区发生了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现象,这自然要不得;另一方面,认为现行义务教育中存在着不完善或有缺陷的地方就另起炉灶,这更要不得。

  经典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们智慧的源头活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如何传承经典?对以经典为代表建构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其中自然包含着从国民教育(含义务教育阶段)上将二者协调起来。

  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全方位融入到教育的各环节、各领域,指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体制化的教育内容上,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具有办学资质的各类社会力量在这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补充、辅助作用。规范化的体制教育与社会力量办学在这一方面是可以互补的。

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经典以及对经典的不断诠释功不可没。不过,应当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单单是靠一部或几部经典就能整体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典籍除了以外,还有大量的史、子、集以及各家学派浩如烟海的文化资源。近代以后,我们从先进的西学中取经;自五四时期始,中国共产党人又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实践方式等,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推动中国走向更加开放和进步的现代化道路。

致经典:国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

论道读人心 05-2820:26

一、何为经典?

经,原指织物上的纵线。典,则是春秋战国之前的公文体制。故而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过历史长河的筛选而流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经典是中国古代哲学义理的承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传承,是中华文化的沉淀。曾仕强老师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中国式管理。他认为中国人的问题,必须要通过专属于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来处理。

例如,当代社会之所以出现浮躁的现象,其实很大原因来自因碎片文化、快节奏文化、推荐制的兴起而导致的思想匮乏,而重读古学经典正是当下病症最为有效和直接的解药。

二、人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在程颐先生看来途径有三:读书,讲明义理;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何意呢?通俗点说就是阅读经典、反古知今和社会实践,而其中读书排在第一位,足见,读书的重要性。

其实说起读经典,人们普遍的感受大概分为几类。有的人可能对经典有所接触,但却因古文的枯燥、晦涩提不起兴趣。有些人则沉迷在一些包装成成功学的碎片经典中寻求心灵的安慰,而真正能够深刻感受到国学文化的力量,认真研读,并从中获益匪浅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对的心管理太过松散,普遍没有激活强烈的自我意识自觉,简而言之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想干什么。所以才会对外展现出一种随波逐流的状态,以及对国学思想所不屑的态度。而这也正是当代人的一大恶疾。

三、那么晦涩难懂的国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呢?诸子百家的思想又该怎么选呢?

首先,要讲个字,就是相信经典中承载的智慧。有人可能会质疑,诸子百家各执一词,到底该相信哪一家呢?

其实无论是先秦的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以及后来兴起的道家、汉代传入的佛家、宋明的理学亦或是王陆心学,没有一家的思想不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智慧,只不过各家思想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性。

而所谓信,是要让我们无论选择从哪一家的经典开始阅读,都不要一开始就带有批判的立场去切入,如果这样,那么你会发现文章中处处都是问题,根本读不进去。

我们应该带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尝试站在撰写经典的这些圣人的立场去感受作者的思想,品味作者的一笔一划,从而获取与自己的时代、处境相关联的智慧。

孟子称这种读书的境界为自得了。孟子认为人们在读书的时候不应死扣文字,而是要从书本承载的思想中获取关于自身心性的感受,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外展现出仁、义、礼、智的道德品质。

所以经典要读,却又不能去读。要读是要用心去读,不能去读是不能执着于文字。

朱子曾要求学者先知而后行,穷理而致知,以至于后世儒者体悟不深,全都执着于在书本句章上下功夫,而忘记了读书的本来目的,是改变自己。

程颐先生说过:传录言语,得其言,未得其心,必有害。在经典的文字中死扣,却不去用心感受加以融会贯通,那么对自己恐怕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有所害。

所以读经典,如果读完之后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没有变化,那么就是白读;如果读完之后一副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的样子,那就是死读。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能写出来的文字绝非圣人圣学的本意,文字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我们架起一座不受时空限制的桥梁,指引我们亲身去感受圣人的光辉智慧,最终学为所用。

四、这个时代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文化滋润的时代,而经典是历史的选择,是文化的传承,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文字虽是死的,但不论何时套用在人和事上,总能如同水一般灵活的适应万物,遇热而发、遇寒而凝、遇高而下,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读经典是我们与文化的亲密接触,是我们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为我们民族和国家挺直了脊梁。这个时代需要文化,更需要我们一同来举起这承载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

  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每一次重复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913d94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db.html

《2019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阅读经典打开自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