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案 新人教A版

发布时间:2019-08-12 00:20: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案 新人教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234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本P8 练习题1.1 B组第1

课外练习 课本P8 习题1.1 B组第2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优秀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一、知识总结

1.判断三角形解的方法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这类问题分为一解、二解和无解三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几何图形加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进行分析.

设已知ABA,则利用正弦定理

,

如果sinB1,则问题无解.

如果sinB1,则问题有一解;

如果求出的sinB1,则可得B的两个值,但要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大边对大角等三角形有关性质进行判断.

2.利用三角形面积证明正弦定理

已知ABC,BCA, CAB,ABC,ADBC,垂足为D.

RtADB, ,

AD=AB·sinB=csinB.

∴SABC=.

同理,可证 SABC=.

∴ SABC=.

absinc=bcsinA=acsinB,

在等式两端同除以ABC,可得.

.

3.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换

对于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在进行恒等变形时,常常将正弦定理写成

A=2RsinA,B=2RsinB,C=2RsinCsinA=.RABC外接圆半径)

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把边和角的正弦进行转换,我们将在以后具体应用.

二、典型例题

1.若ABC(A2+B2)sin(A-B)=(A2-B2)sinC,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分析:运用正弦定理A=2RsinA,B=2RsinB以及结论sin2A-sin2B =sin(A+B)sin(A-B),

由(A2+ B2sin(A-B) = (A2- B2)sinC,

∴(sin2A+sin2B)sin(A-B) =(sin2A-sin2B)sinC=sin(A+B)·sin(A-B)·sinC.

sin(A-B)= 0, A = B.

sin(A-B)0,sin2A+sin2B=sin2CA2+B2=C2.

∴△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答案选D.

2.ABC,A=45°,BC = 45,最大边长为10,求角BC,外接圆半径及面积S.

分析:由A+B+C=180°及BC=45,可得B=4K,C=5K

9K=135°,故K=15°.那么B=60°,C =75°.

由正弦定理,

由面积公式.

点评:求面积时B未知但可转化为B=2RsinB,从而解决问题.

3.ABC,已知A=30°,AB分别为角AB对边,且A=4B=4,解此三角形.

分析:由正弦定理知.

那么B1=60°,C1=90°,C1=8B2=120°,C2=30°,C2=4.

点评:若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对角,如图可以看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2.

4.已知ABC的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并且tanA·tanC =2+,1)求ABC的度数;2)若AB边上的高CD=4,求三边ABC的长.

分析:(1)由2B=A+C,得B=60°,则A+C=120°,

.

(2+3)COsA·COsC-sinA·sinC=0

(1+)COsA·COsC+ (COsA·COsC-sinA·sinC)=0

(1+)·[COs(A+C)+COs(A-C)+COs(A+C)=0

- +COs(A-C)+COs(A+C)=0.COs(A-C)=.

|A-C|=30°.A+C=120°.A=45°,C=75°或A=75°,C=45°.

2)如图,ABC,由正弦定理得

A=8B=4C=BCOsA+ACOsB=4(+1).

同理,若ABC时,则A=4(3+1)B=46,C =8.

点评:这类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恒等变形有一定的技巧.由三个角成等差得A+C=120°,恒等变形的目标就是寻找AC的关系,用恒等变形的方法的观点对条件等式进行转化.

此题还可以由tanA·tanC =2+求出tanA+tanC =3+,运用韦达定理解出tanAtanC,这对综合能力的训练大有益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d3e6f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3e.html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案 新人教A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