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8-06-30 08:52: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有专家曾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合作是幼儿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来愈成为家庭的核心,使幼儿形成惟我独尊、自私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管是在幼儿园里还是在家中和小朋友完耍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孩子不会合作,他们会你争我抢自己喜欢的玩具,独自游戏,不与同伴交流。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借助各种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以真正适应时代 

  一、交往是合作的基础,应积极创设交往机会,让合作能力在交往中得发展。 

  幼儿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能懂得合作,才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而当前大部分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很少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再加上日益增多的独生子女及日趋单元化的住宅,减少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机会,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提供交往机会是前提。 

  1、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精神环境。 

  一方面家长与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幼儿的小主人翁精神,放手孩子,让孩子走出去;或把别家的孩子,社区的人们请进来;在公共场合介绍幼儿,引导幼儿主动与人接触。另一方面,教师与家长要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如教师可引导孩子讨论:和别人在一起时,怎样做是大家喜欢的?怎样做是大家不喜欢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内容,以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 

  2、幼儿园提供交往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幼儿进行交往的桥梁。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内容的不同,幼儿在尝试一起玩的乐趣中,合作能力也会获得发展。于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合作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为幼儿开设了娃娃家、表演区、小医院、图书区等活动角区,并及时更换角区材料,充分为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如:在学习歌曲《秋天》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捡落叶,搜集布、毛线、水果网袋等废旧材料,要求幼儿协商,共同创作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画。孩子们很感兴趣,马上讨论,商量怎么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用什么材料好,然后分工,开始作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互相交往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了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再如,再过快乐的圣诞节中,我们组织了如何让圣诞树美丽起来这一活动,小朋友对这次的活动很感兴趣,有的准备做铃铛,有的准备做星星,还有的小朋友准备做礼物盒。可是小剪子、胶棒只为两个幼儿准备一套,这可怎么办?教师就引导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于是他们在讨论后,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小伙伴,各自动手忙起来了。有的画,有的剪,有的粘,如何让圣诞树美丽起来给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也提供了积极合作的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合作意识。 

  3、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合作的实际环境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成人应首先做到处处为幼儿做榜样。如:教师在拿着大挂图给幼儿讲故事时,一个人是很难办到边拿着挂图边翻挂图,正当教师想办法时,另一教师走上前给予了帮助。教师相互协作给幼儿讲完了故事,教师的合作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他们也相互合作办起了故事展示会,有两人一组的,还有三人一组的:有的给小朋友讲故事,两个人拿着大挂图帮忙翻,下面听故事的小朋友都听的津津有味。  

  二、结合游戏,让幼儿得到发展 

  游戏是一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能让幼儿感到愉快的活动.为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教师请小朋友每人从家中拿一件玩具,启发引导幼儿如果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办. 

  例如:我们班组织里一次"娃娃家"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辉辉拿着锅子在前面跑,苗苗再后面追,我走过去问怎么回事.辉辉说"我想当妈妈炒菜,她抢我的锅子."我说"你想当妈妈炒菜,应该和苗苗商量呀,不要抢,这样小朋友才会给你呀."他点点头,一会就和苗苗玩了起来. 

  三、环境上营造合作氛围,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环境能美化、装饰幼儿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发挥出教育功能。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有目的地营造合作的环境,使幼儿身处其中,受其熏陶,感受到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比如:在音乐区,可选择热闹的音乐伴舞场面:小动物为小朋友敲鼓,打锣;小朋友们则在有节奏地音乐声中唱歌跳舞,合作的非常快活!这样的环境使幼儿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他们相互协商,有的当小乐手,有的当小舞蹈演员,有的当歌星,在有伴奏有歌曲有舞蹈的快乐氛围中,融入了他们相互合作的眼神与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四、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调动幼儿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巩固幼儿合作行为的关键 

  幼儿游戏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尊重幼儿的活动意图指导幼儿,鼓励幼儿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活动后的肯定性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欲望,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 

  1、认真观察,发现幼儿合作的火花,给予及时引导。 

  教师加入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幼儿游戏,是一种最有效、最自然、幼儿最欢迎的指导方法。如:在积木区,听到一幼儿对另一幼儿说,你帮我搭个弓形门吧!老师仔细一看,此幼儿面前摆着转盘、”“攀登架木马”……全是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于是一一幼儿园老师的身份很高兴的说:呀,这么多的好玩具,孩子们肯定很喜欢,我们幼儿想全部买下来,好吗?……怎么运到我们幼儿呀?教师积极的投入的指导,激发了孩子搭建的兴趣。于是一幼儿拿起了积木插起了汽车,有的幼儿搭起了公路,有的搭起了交通岗,有的继续当玩具制造商……,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顺利完成了合作,而且合作得很愉快! 

  2、幼儿无合作意识的情况下,教师及时介入,按照事情的常理常规,有意识地引导。 

  幼儿在活动中,有需要合作的时候,但却往往意识不到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按照事情的常理常规有意识的引导,效果是很好的。如,小班幼儿开展了彩色印花活动,五彩缤纷的作品吸引着幼儿,他们玩的很投入。但老师在指导时发现,幼儿在印完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染料桶滚下桌,印手印时碰翻碟子,染料洒一桌子……于是老师就主动介入,对一刚印完手印的幼儿说:你印的真棒,我帮你调色吧!…..我俩合伙办个印花纸厂,怎样?你是印花师,我是调色师,好吗?教师的介入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印花的兴趣,他们也学着样,有的专调色,有的专印,忙得不易乐乎! 

  3、公正及时的评价,巩固幼儿的合作行为。 

  为培养孩子的合作行为,我班开展了分享活动,请大家把自己的心爱的物品与大家一起玩。每次分享活动后,我都会引导幼儿说:今天你带了什么玩具?你和谁一起玩啦?玩的高兴吗?为什么?给幼儿更多的机会把自己在分享活动中的合作行为和合作后产生的愉快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对于一些好的做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巩固了幼儿的合作行为。又激发了幼儿再次合作的强烈愿望。 

  幼儿在活动时,有时会表现出一些不合作的做法,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讨论来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如:一次在表演区活动时,老师发现几个幼儿都争着当猫和画眉鸟,都不想当狐狸和公鸡,在整段晨间活动时间里,他们始终在争角色,而没能去表演。于是教师就利用晨间谈话时间,与幼儿展开了讨论:玩表演游戏时,怎样选角色,大家才会玩的高兴?有的幼儿说:剪子、包袱、锤,谁赢了谁当!有的说:每个小朋友都演一演,谁表演的好谁演!有的说:轮着演”……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出了不少好主意。通过这次评议活动,孩子们意识到了要想玩的好,玩的高兴,就必须相互协商、合作。果然,在以后的表演游戏过程中,他们再也没有争抢角色,相互协商角色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五、实现了家、园、社区资源的共享 

  家园合作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家长们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比如开展主题活动我爱幼儿园,孩子们在寻找有关素材时,他们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通过不同途径寻找资料(图书馆、书店、家里的画册、上网咨询等),回到幼儿园与同伴们交流、共同体验分享的快乐。 

  六、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 

  家园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也有利于成人的提高。在交流与分享中,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之间相互对话、思想碰撞、智慧结合,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对人、对社会的理解。在组织家长社区小组活动时,我们根据孩子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充分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素养,分别开展了合作、分享、竞赛等活动。家长们在有意识地参与组织、指导、分析过程中,增强我也是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了解当今幼儿教育以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创造性)为核心的幼儿全面发展要求,同时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获得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教师在家长社区小组活动中的录像中可以发现,孩子在社会中的个性表现,在家长交流中获得家教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工作。 

  面对21世纪的竞争,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项艰巨、必须的工作,我们必须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7619990b4e767f5acfcecf.html

《合作能力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