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学文档

发布时间:2023-10-05 17:04: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榜样≠偶像

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通过人们对崇拜人物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而产生光环效应,将其言行举止加以神圣化并神秘化。心理学还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的过渡性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心理认同和情感依附问题:即在个人在其认知、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榜样学习可以帮助人们通过模仿获得适当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技巧。榜样学习的基础是模仿和社会学习,其中替代学习能使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是否得到鼓励或惩罚而调节自我的行为。榜样教育在内地的德育中一向占有重要地位,它强调榜样应具有强烈而又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榜样范例是道育信息的承载体。在榜样的感召力影响下,人们可以自觉地产生“比、学、赶、帮、超”等行为。榜样教育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激励性等特点。
一般说来,偶像颇具理想性和幻想性功能,与个人的心理成长有很大关系;而榜样则多具实用性、现实性和替代性功能,其作用与年龄和性别无特别关系。偶像和榜样之间存在着一种理想化与现实化,浪漫化、理性化,绝对化与相对化的对立关系。

明星偶像通常具有年轻貌美、个性突出、充满活力、相当富有、反叛性强等特点, 并多以个人的流行性、青春性、情感性等特征吸引年轻人。明星偶像的“星味”会给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向往和幻想,明星偶像的出现与商业包装和推销密切相关,其包装形象往往完美于其真实形象。
我们看到:偶像与榜样不是截然分明的,也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缓冲区域,且有一定的重叠。 “纯偶像”“榜样型偶像”“偶像型榜样”“纯榜样”来表现其区域分布的特点。其中纯偶像主要包括“三星”人物,榜样型偶像主要包括政界、学界、商界的名人,偶像型榜样主要包括那些被赋予明星气质和
影响力的凡人,纯榜样主要包括家人亲戚、同窗好友、教师街坊等,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模仿学习的方面。此外,这四类人物的影响力与其实际存在还有一种反比的关系这即导致了青少年对偶像人物的存在想入非非而对榜样人物的存在视而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73ab2f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4.html

《榜样教学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