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08 06:36: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请下载支持!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易经》 在很多人眼里,《易经》中尽是一些玄之又玄的唯心主义学说,又或是一些有如八股文一般的陈腐论调,希望通过今天我的抛砖引玉,给大家对《易经》的认识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今天的内容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要想了解《易经》,首先自然应当了解何谓“易”。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易经》中的核心内容八卦,最初是由我们的祖先伏羲所作,他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画出了八个象征天地间八种重要元素的八个符号,是为八卦。当然,也有传说,说伏羲是从河图洛书之上获得了启发而作八卦,这个并不可考,但也充分体现了八卦的神秘性。到了中古时期,周文王在前辈们的基础上,在原有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的基础上重新演绎了六十四卦,为每一卦写了卦辞,在他之后,他的儿子周公(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又为三百八十四爻撰写了爻辞,至此《易经》的卦形便有了文字内容,图文兼备,为《易经》的成书奠定了基础。至于《易经》之后的演变过程,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己下去查阅一些资料,在此不作赘述。
这里为大家列出了“百度词条”对《易经》的描述,仅供参考。但在此我想说的是,百度、谷歌之流,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尽信,选择性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当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常态。
就我个人认为,《易经》应当是中国古代人对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客观规律进行总结的一部著作。而用以占卜预测什么的只是后人对古人意图的曲解。
下面我们继续回到刚才的问题——何谓“易”?
“易”可算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因为甲骨文就有“易”字出现,如下图。 而在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如下:阴阳具矣为易,化繁就简为易,蜥蜴变化为易,寒来暑往为易。当然,世间流传的说法自然不止这几种,但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易”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神秘的文字之一,自然是怎么都能解释得通。
抛开这些纠结,我们来看看《易经》的基本元素——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爻”之所以为“爻”,自然也不是古人就这么信手拈来,由于时间关系,不在此做详细说明。
孔夫子在《系辞传》中曾言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是观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因为前面说过)易是阴阳,阴阳为太极,太极又生出阴阳;易是化繁就简,化繁就简为太极,太极生出阴阳,而阴阳为四象生八卦,却又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过程。仅举两例,我们就不难得知,“易”就是一生生不息的独立世界,又或者说,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易”
下面这些,就是由“易”衍生出来的四象、八卦,这些都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中,故只是将其列举出来,不作详细解说。总而言之,宇宙就是一部《易经》,各种现象都包含其中,由以上八个单卦表示。这八种卦象相互对立,各分阴阳,相互组合又变化出无法穷尽的各种状况。
前面说到,“易”是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立世界,它并没有由哪一个“主宰者”来创造,而是由自然界本身不断地生成、逝去、再生成、再逝去。而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的基本方式周而复始地存在。就像春夏交替,秋冬循环,“易”始终在那里,而我们也都在那里。
前面还说到过,“宇宙”是一部《易经》,这绝不是谁谁谁在信口雌黄胡说八道,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奇点在大约137亿年前爆炸而不断扩散至今而成。爆炸之初,空间成分中以“中子”“电子”及“中微子”为主。之后,随着空间的
请下载支持!
扩散及温度密度的不断下降,原子逐渐出现,而后渐渐形成各种元素,进而形成今天我们都够感知的宇宙。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孔圣人在《系辞传》中提到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么一对比,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宇宙的发展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由最初的“奇点”爆炸而来,最终必然还会回到“奇点”的状态,为下一次大爆炸而准备。
我们撇开宇宙爆炸,回到我们身边。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就在于,那所谓变化之理,说到底也就是大自然的生生之道。在大自然的变化生成之道中有一种有序化的规律,这种有序化包涵着生命的目的性。而天地间的万物都是由天地即自然界给予的。这种生生不息、天地造化就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
所以孔夫子在《序卦》中还提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又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又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一切都是一环套一环的生化关系,人人都懂得,只不过先被孔夫子提出来罢了,所以人家是圣人,而我们是凡人。这一点也提示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还要善于总结问题。(这是题外话。
前面讲了奇点的大爆炸,也降到了太极生两仪,两仪分阴阳。这一阴一阳两个字一出现,又上升到了和“易”同样的高度,这两个字太经典了!试想,正负电荷学说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而阴阳两仪的道理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咱们祖先的阴阳两仪比起来,西方人那点小聪明真是弱爆了。
我们来看下一个话题,一阴一阳之谓
“道”为何物我们姑且不去讨论,毕竟老子都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单说阴阳——阴阳是《易经》的总体指导思想,它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它对许多具体的事物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下面两张图很清楚的为大家展示了各种对立的阴与阳,同时阴阳又是事物本身同时具有的两种性质。例如前面说到的正负电荷学说,从图上我们看到,氢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宛如一个微观的太阳系,亦如一个太极。

所以说,无论是某件事物本身,或是两件事物之间,只有在阴阳调和的情况下才能和平共处。一旦阴阳失调,便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问题,进而引发灾难。
近年来,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人把这些灾难归结于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目前,地球正如同一个正当壮年的人,怎会如此草草了结漫长的生命。事实上,正是我们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索取,破坏了地球上阴阳平衡从而导致了眼下这一切悲剧。同时,战争也是这场悲剧的一场重头戏,若是地球上各国或是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保持着一种动态的阴阳平衡,又怎么会发生如此悲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阴阳也属中国特有。《易经》是中国古代圣贤窥得天机之作;阴阳是自宇宙初生以来便即存于世间的经典法门。在我国,也许并非人人研习《易经》、识得阴阳,但《易经》中的精髓部分——“阴阳之道,却是代代相传,潜移默化的成为中国人思想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这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很容易体现出来。我们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也说有仇不报非君子;我们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也会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因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所以任老外他如何聪明,到中国碰上擅长于阴阳之道的中国人,也必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便是中国人特殊行为模式的一个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表面上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f2d5df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3.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