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发布时间:2019-07-17 08:12: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作者:周华银
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5

         内容摘要: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中国文学中传统的互文。互文是中国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现行《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文、诗词里就有不少篇章中运用了互文,互文因其存在历史悠久,使用源远流长,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基因。掌握互文修辞方法,即获得了阅读传统文化典籍时解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互文 修辞

         互文是中国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有别于西方文学中的互文性理论(人们有时也简称互文性互文)。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中国传统的互文,互文之即交错、交互、参互之义。顾名思义,所谓互文,即参互成文互文见义,又称互体互备,也叫互辞,现行大、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文、诗词里就有不少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的实例。

         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的主要载体,厘清互文源流、掌握互文的特点、常见运用情况和表达作用,在阅读、理解传统文化典籍中这类语句时,根据互文的特点,上下文结合,按照事理逻辑去理解它,极为重要。可不妨这么说:互文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因,掌握这种修辞方法即获得了解码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互文修辞方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一些作品。比如《黍离》,就是运用互文非常成功的范例之一。《黍离》使用了互文见义法,诗歌每章对应的前四句明显属于互文见义,其第一、二句互省。诗里各章前四句可整体理解为:彼黍之苗离离,彼稷之苗离离;彼黍之穗离离,彼稷之穗离离;彼黍之实离离,彼稷之实离离。行走的脚步沉缓,我心中忧愁不定,昏昏如醉,哽咽难言。《黍离》全诗每章首两句为起兴,凡三章,结构相同,仅换六字,反复吟咏,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兴亡之忧思。作者通过选取黍稷随时序推移,述其”“”“产生的变化,来转换情景,表现随时光流逝,压抑的心绪——“忧思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而互文修辞方法的运用,更使得《黍离》避免了重复,语言精炼,音韵和协,节奏整齐,意象纷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4fdd3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0.html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