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4-12-28 21:11: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爱的艺术》

[]艾希里·弗洛姆 李建鸣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4月第1版,20131月第15次印刷

爱是恒久远

很薄的一本书,可是我看了很长时间。因为时间零散,也因为我本身该看看这本书。谢谢李玥蓉借书。

第一天看书的时候看到那一句“大多数人以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的时候就愣了。自己总是借口找不到对的人来说没有谈恋爱的原因,其实可能只是为了掩饰我不会爱的事实。不会爱,不止是不谈恋爱,还有很长时间对很多人的不开放。没有意识到根本问题的时候,我想改变状况很多时候采取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例如发发读后感,其实这样最多也就让大家记住有个人在我生命里的某段时间喜欢给我讲她的感悟,如此而已,没有真正交汇的生命,最后还是只是过客,真正的过客。

关于孤独

弗洛姆说每个个体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孤独感,一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之后的与世隔绝感,摆脱这种感觉通常有三种方法:

第一是不同形式的纵欲。在短暂的极度兴奋中世界消失了,于是和世界的隔膜也就消失了。这个逻辑解释与我之前所能想到的摆脱孤独的方法刚好相反,我认为与世隔绝是摆脱独孤的方法,因为当你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比较的对象,只剩下自己的时候也就没有孤独感了,可是弗洛姆的逻辑却是当你脱离世界的时候,不只与你不同的人,世界之中除了人之外的其他东西也一并消失,甚至连自己的存在都不再真切的时候,独孤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种是同一组人保持一致,然后告诉自己人人都如此生活,以找到一种归属感。总有一部分敏感的人会意识到这种一致性的虚假,于是反而开始往另外一个极端走——强调个性张扬,其实人本来就有差异性,这个不争的事实何须不停强调呢?这种强调更多的是一种对环境中政党等所要求的一致性的反抗;

第三种是创造性劳动。当我们感受到自己能够去改变去创造的时候,价值感的产生驱逐了孤独感。这种和谐统一是在人与物之间实现的,从人必然与周围人发生联系的角度来说,这种摆脱孤独感的方式不是长远的。

两个人之间真正的结合,也就是爱情,是打破孤独的最深刻的方法。这种爱情是成熟的爱情,是一种“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的爱情,而非“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的爱情,这种爱情的前提是一种广义上的爱的能力的具备,一种对这个世界这个时刻的接受的能力,一种不以回报为前提的付出。

爱是艺术,却不简单。

关于自恋与自爱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自恋与自爱的差别。

第一个差别是在于二者的出发点。自恋是从个体的独特性出发的,像纳西瑟斯迷恋自己不同于常人的美貌;自爱从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平等性出发,接纳、爱自己就像接纳和爱其他的人一样。

第二个差别在于二者的对象。自恋者和自爱者都是爱自己,可是自恋者的爱其实是一种不愿改变、拒绝接触的充满恐惧的爱,即不愿意自己身上的美消失,不愿意自己不美;自爱者爱的是真实的自己,爱里面有开放和坦然。

第三个差别在于自恋者和自爱者对待世界的态度,前者自闭戒备,后者开放警觉。

没有批判,诉说而已。

关于信仰、信任与爱的对象

“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这一段关于信仰能力与信仰对象的表述与弗洛姆关于爱的能力与爱的对象的表述颇为相似。信仰什么、爱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着两种能力,这种说法于我而言像是一个励志箴言。想起从前看过的一个故事,盲人琴师问他的师父,他何时能够重见光明,师父给了他一个锦囊,告诉他弹断一千根弦的时候再打开看。多年之后,琴师终于弹断一千根弦,让旁边能看见的人打开锦囊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其实于琴师而言,最后能否看得见可能不如怀抱希望四处弹琴的煎熬与修行来得真实。故事很好,弗洛姆也说得很好,可是问题在于问题还是没有回答。

弗洛姆还提到说“认为爱情是一种同所有人相关,而不是只关系到一个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不同形式的爱情在爱情对象方面没有差别”。这是与我相同的观点,可是弗洛姆只有这一句话,并没有深入。于是乎,我也只能说说自己想象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了:首先,爱情的对象不是商品交换,找对象不是在物质层面和性格层面上像螺丝钉找螺丝帽,然后两个人相敬如宾,公平正义地尽义务。可能会玄虚,可是我相信爱的对象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契合;其次,关于找对象的标准。据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人类的集体潜意识里也有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种共有原型,前者不可避免会受后者影响。难以解决问题时候的辩证法出场了:这个标准可以建立在人格意义上的共有性和个人意义上的独特性的统一上······

信任的无限放大就是信仰。而信任意味着了解一个人的核心态度和他的爱,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这种信任的范围扩展到人类范畴,那么信任就可以成为一种信仰。“我深信,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一定会像孩子学走路一样使自己获得信仰”。这是弗洛姆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支撑之下的爱,即使隔了时间与空间,隔了文字,仍然可以让书面前的我充满感激。

信仰在商业时代的失落。当整个社会已经被商业化,非个性的公正与交换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念。我们的信仰和宗教也变成了一场交换,我们去拜神,希望神保佑我们,当事情发生改变的时候我就接着拜神,当事情没有解决更加糟糕的时候我更加卖力地拜神或者换一个神接着拜。拜神不是出于深切的信任,而是出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我们信的是我们的利益,可是利益因为其多变性和复杂性又不能或者说不适合成为信仰,于是我的精神深处最需要确定的东西依旧很飘摇,物质世界里的喧哗与骚动让人更沉醉也更迷茫。

产生信仰需要勇气,需要承担风险和准备遭到痛苦和失望。可是我还是想要产生信仰。

关于集中与当下

看完《新世界》以后的一段时间状态很好,后来又慢慢丧失了充满愉悦与幸福的状态。前段时间回想没有找到要点,看到弗洛姆关于爱的实践中的集中时明白了。活在当下,对此时此刻发生兴趣保持关注,集中体会自己与周围的人事联系,充满感受性地专注和警觉,如此就可以慢慢进入一种安宁喜悦的状态。

关于自己读书的方式

我习惯读书前先假设这个作者讲的所有东西都是对的,等看完书有整体印象之后再批判。如此读书方法感受会比较深刻。可是只适合于大神级别的,进得去也出的来的人。道行不深,沉迷就很容易,另外对于书中缺失的内容更难以察觉。

许多朋友都是看书之前先有自己的想法再去读书,这样更容易实现批判地吸取,却有可能因为过度清醒失去深刻感受的机会。

各有利弊,自选吧。

还有关于不同类型的爱,和爱的起源,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论述也有所启发,从前在《超越自卑》中已经有所思考,此处不再赘述。不过关于宗教信仰的发展与母神、父神的论述是第一次接触,在看完佛洛依德的《图腾与禁忌》之后或许会有新感受。

另外弗洛姆与马克思对于人类全面发展的共同愿望也很有意思。慢慢体会。

爱是恒久远,且行且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59c89af61fb7360a4c6508.html

《佛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