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重点

发布时间:2015-06-29 19:19: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学语文课外练习(修订)

一、《大同》

1.选择题

1)《大同》一文选自是 ( C )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答案: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D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答案:

2.填空题

《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 guan

3.翻译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4.思考题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说明其中主要修辞手法。

答:

a. 文字谐韵,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都注意谐韵。

B. 铺陈对偶。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造成铺张扬厉的气势。

C. 对话起兴。文章开头安排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情感与感性,造成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七月》

1.选择题

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A305 B300 C350 D298

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3)《七月》反映的是( C )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

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 D )。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

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A )。

A.内容 B.地区 C.音乐 D.作者

2.填空题

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 春秋 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 、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 大雅 小雅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 《七月》

5)《七月》全诗以 时间 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生活状况。

3.简答题

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1)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

4.思考题

1)结合《七月》,将周代农民一年的劳动生活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的概括。

答:见笔记。

2)《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答:a.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b.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

c.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

d.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

三、《故乡的野菜》

1. 选择题

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散文作品的是( B

A.《胡同文化》 B.《大淖记事》

C.《故乡的野菜》 D.《翠湖心影》

2. 填空题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 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集 《邂逅集》 《羊舍的夜晚》 《晚饭花集》 ,散文集 《蒲桥集》 ,文学评论集 《晚翠文谈》 ,以及 《汪曾祺自选集》等。本文《故乡的野菜》,选自 《汪曾祺全集》

3. 简答题

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答:艺术上,首先汪曾祺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第二,行文结体自由,笔之所至,不主故常,不事机巧,不落窠臼,像本文就是把故乡的几种野菜一一说过,不假雕饰,自然作结,深得散文之“散”的精髓。

第三,语言表达趋向非抒情化。由于感情的淡化,自然影响到文章的语言和修辞,因而,语言多白描,少夸饰的修辞。

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选择题

1)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 C )

A.《史记》      B. 《汉书》

C.《资治通鉴》      D. 《三国志》 答案:

2)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是(B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相如      D. 司马懿 答案: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通过( A )方式进行叙事的。

A. 对话      B. 议论

C. 铺陈      D. 对比 答案:

2.填空题

1)“侵暴吾地,系累吾民”中“系累”的意思是(  捆绑或俘虏   )

2)“制国有常,利民为本”的“常”的意思是(  纲常  )

3)课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 《资治通鉴》 )。

3.简答题

结合课文,简要介绍一下赵武灵王为了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所采取的策略。

答案要点:抓住朝中要臣公子成为突破点,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4.思考题

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赵武灵王的理由:a.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b.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c.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a.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b.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五、《晋公子重耳之亡》

1.选择题

1)《左传》属于 C 体史书。

A.国别体 B.纪传体 C. 编年体 D.其他

2)“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是 B

A.狐偃 B.司空季子 C.赵衰 D.贾佗

3)对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齐。适,适合。

B.有人而,罪莫大焉。校,抵抗。

C.浴,而观之。薄,逼近。

D.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的一句是 A

A.秦伯纳之。

B.离外之患。

C.奉匜沃盥

D.子盍蚤自贰焉?

2.思考题

1)唐人刘知几《史通》认为《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文章第二段描写重耳和妻子季隗的两句对话,寥寥几笔就使形象活灵活现。试分析文中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答: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的特点。对话可见重耳内心的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的忠贞。重耳对妻子的信任不够坚定,然而自己说话又言不由衷

2 在流亡途中重耳是怎样与各国君主交往的?在这一过程中重耳的性格和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答:描写有详有略,反映出重耳的性格不断成熟。如“乞食野人”的故事,发生在他刚离狄,开始周游列国之时,遇事粗暴,“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他流亡生涯结束前夕,遇事冷静,洞察幽明,当楚成王一再问他“何以报我”时,他的回答是“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囊犍,以与君周旋。”态度不卑不亢,表现出重耳对晋楚日后必争的预见和决不牺牲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

六、《伤逝》

1.选择题

1)以下集子不是鲁迅小说集的是( D )。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答案:

2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是( C )。

A《祝福》      B《药》

C《伤逝》      D《一件小事》 答案:

3)“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 C

A《阿Q正传》    B《祝福》

C《伤逝》      D《孔乙己》 答案:

4《伤逝》中的主人公是( A )。

A.涓生、子君     B.迅哥儿、闰土

C.华老栓、夏瑜    D.涓生、阿随 答案:

2.填空题

1)鲁迅《伤逝》的副标题是 涓生的手记

2鲁迅《伤逝》最早收入他的小说集 《彷徨》

3)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要从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开始。

4)鲁迅《伤逝》的主人公喊出了个性解放的呼声:“ 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5)《伤逝》的写作年代在 1925 1925年)

3.简答题

1)简析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

答: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当时所处的封建、守旧、冷酷、庸俗、无聊的社会环境,和所面临的生存(经济)压力。但二人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尽管他们因相爱而同居,从精神到物质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却过于狭窄,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置,以至于在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了新的人生的动力,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为此,作品提出了“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同时,涓生、子君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忽略了环境对个人爱情生活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乏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作品由“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点题之笔,提出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问题。

七、《我有一个梦想》

1.选择题

马丁·路德·金曾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B

A1963 B1964

C1965 D 1967

答案:B

2.填空题

美国将每年 3 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作为“马丁·路德·金日”。

答案:3

(马丁·路德·金是除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之后的以全国法定假日来纪念的第二个人。)

3.简答题

如何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主张”?

答案:马丁·路德·金受甘地主义和基督教教义影响很深,是一位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强调在争取黑人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不应干违法的事,不能让“创造性的抗议堕落成为暴力行为”,必须要有“用精神力量对付武力”的崇高境界。这里的精神力量在他看来,就是要以基督教宣传的“博爱”、“仁慈”来感化黑人的敌人并使之放下屠刀。

4.思考题

马丁·路德·金擅长用整句构成排比,试举例说明排比在本文中的表达作用。

答:可以增强表达的语势语气、铺排内容。

排比句的使用在文章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跳姗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瀚海的贫困孤岛上。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向隅而泣……”“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光大道的时候。现在是使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的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亚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佐治亚去吧;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吧……”“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我梦想有一天……”

马丁·路德·金用一连串结构成分类似的句子将演讲的主旨层层深入,引领听众在反复吟诵中体味内涵,感悟作者一颗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拳拳之心。全篇使用了近七处达三十多个排比句式,将排比这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极至。

八、《陶然亭的雪》

1.选择题

1)下面哪篇散文不是俞平伯的作品( A )

  A.《故都的秋》      B.《清河坊》

  C.《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D.《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答案:A

2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对《陶然亭的雪》特点的描述(D  )

  A.本文不仅是一种情绪的抒发,还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C.本文笔触细腻、文风清丽。

D. 文章语言既具口语化之自然,又形象雅致。 答案:D

 (3)以下都是古人描写雪景的诗句,不属于唐代作品的是(C

A.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答案:C

2.简答题

俞平伯先生兼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于一身,他的散文既有诗的韵致,又有散文的冲淡恬美,还兼有学者的理性与绵密。请从书中找一两个例子。

答:如“累累的坟,弯弯的路,枝枝桠桠的树,高高低低的屋顶,都秃着白头,耸着白肩膀,危立在卷雪的北风之中。上边不见一只鸟儿展着翅,下边不见一条虫儿蠢然的动(或者要归功于我的近视眼),不用提路上的行人,更不用提马足车尘了。惟有背后已热的瓶笙吱吱的响,是为静之独一异品;然依昔人所谓‘蝉噪林逾静’的静这种诠释,它虽努力思与岑寂绝缘终久是失败的哟。死样的寂每每促生胎动的潜能,惟万寂之中留下一分两分的喧哗,使就烬的赤灰不致以内炎而重生烟焰;故未全枯寂伪外缘正能孕育着止水一泓似的心境。”

3.思考题

1)说明作品所传达的人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感情。

答:作品表达的基本感情,是对自然的向往和企慕,还有地往事的怀念和追忆。文章从开头到结尾,从现在到对往事的追忆,都蕴涵着强烈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的许多感慨。

2)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成功吗?选择朱自清、冰心、何其芳等任一作家的作品加以比较。

答:朱自清和冰心、何其芳等作家的语言,或华丽或婉约或含蓄,呈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相比之下,本文的语言更自然质朴,平淡亲切,生活化强,哲理寓含在平淡的叙述当中。

九、《回答》

1.填空题

1)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除北岛之外,其他著名的“朦胧派”代表诗人还有舒婷顾城海子江河等。

2197810月,和诗人芒克创办《今天》,成为“朦胧诗”的旗帜人物。

3)北岛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散文

《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2.简答题

1)《回答》要表现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2)本诗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

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3.思考题

1)分析《回答》的精神特征及抒情主人公的人格形象。

答:a. 怀疑、理性和批判精神,以及对未来的信念; b.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战斗精神和青年战士勇敢不屈的人格力量。

(2) 谈谈这首诗意象创造的特点。

答:a.鲜明、独特和坚实;b.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c.通过意象表达感情。

(3)为什么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答:这是诗人的荒诞而又丑恶的历史与现实的冷峻概括,也体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勇敢的战斗豪情与牺牲精神。

十、《世说新语》六则

1.选择题

1)《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宋著名文学家(B  )

    A. 刘孝标     B. 刘义庆

    C. 刘向      D. 刘伶 答案:

  (2)下列作家中,没有给《世说新语》做注释的是(  C)

    A. 余嘉锡     B. 徐震谔

    C. 胡适      D. 杨勇 答案:

3)下列哪个门类,不属于孔门四科( D

A. 德行     B. 言语

    C. 政事      D. 容止 答案:

2.填空题

1)《世说新语》是刘宋宗室临川王( 刘义庆,刘峻或刘孝标 )及其门下文人所撰,今传本分为( 36 )篇。

2)( 鲁迅 )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筒瑰奇”。

十一、《春江花月夜》

1.选择题

1)张若虚现存的诗歌作品共有( B )

A1 B2 C3 D4

2)《春江花月夜》最早是由( )创作的。

A.陈后主 B.隋炀帝 C.张若虚 D.卢照邻

3)《春江花月夜》重点描写的是( C )。

A.江 B.花 C.月 D.夜

2.填空题

1)“初唐体”指初唐的七言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即其代表作。

2)称赞《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现代著名诗人是闻一多

3)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3.翻译题

翻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简答题

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1)以月为中心,月亮的意象几乎贯穿全篇;(2)春、江、花、夜皆为陪衬。

5.思考题

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十二、《秋兴八首》选二)

1. 选择题

①《秋兴八首》是杜甫在 ( C ) 时所作。

A. 成都 B.秦州 C.夔州 D.岳阳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正常词序为( B

A. 鹦鹉啄香稻粒余,凤凰栖老梧枝碧

B.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C. 香稻鹦鹉啄余粒,碧梧凤凰栖老枝

D. 鹦鹉啄余稻粒香,凤凰栖碧梧枝老

《秋兴八首》是( B )诗

A. 五言律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杜甫诗的艺术风格是( C

A. 冷艳怪丽 B.豪放洒脱 C.沉郁顿挫 D.清新自然

杜甫享有( C )的声誉

A.诗仙 B.诗神 C.诗圣 D.诗魔

2. 填空题

①《秋兴八首》中的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 描写了唐开元时长安的太平富裕景象。

丛菊 两开 他日泪,孤舟 一系 故园心。

十三、《八声甘州》

1. 选择题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宛约派的一项是:( A

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

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

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 答案:

对该词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不知道什么原因留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答案:

2. 填空题

 北宋时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的是号称“慢词”圣手的 因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 柳屯田 ,又因其排行老七,所以又称之为 柳七 ;开拓题材领域,突破音律束缚,创立豪放词风的是_ ;南宋初期豪放派的首领是 辛弃疾 ;词风力求典雅,代表格律词派的作家是 姜夔 ,字  尧章    ,号 白石道人

3. 翻译题

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4. 简答题

简述《八声甘州》的艺术成就:

其一,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该词上阕的“是处”与“惟有”两句动静结合,衰荣相对,又蕴含作者的忧愁。

其二,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地抒情。“潇潇暮雨”、“霜风凄惨”衬托出思归的凄苦。描写了这样一个具体而细腻的画面: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显得冷清萧条,落日的余辉照在高楼上。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

其三, 虚实结合,富于曲折变化。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这几句,本来是自己想念故乡,怀念恋人,却从对面写“佳人”渴盼自己回去。本来是自己倚阑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佳人”怀念自己,出于想像,本是虚写,却用“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具体的细节来表达其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倚阑凝愁,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则又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曲折,文笔富于变化,传达了难以表达的情感。

其四,语言质朴,纯朴流畅。如“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语言朴实,却能在平淡中见功力,在质实中现风神,在浑朴中出韶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7ae1ae0722192e4536f6f2.html

《大学语文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