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4)

发布时间:2019-01-02 18:11: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南商道的嬗变:从南方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

杜韵红

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与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日用器皿等,在横断山的高山深谷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繁盛,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现在的人们对于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然而从中外资科中不难查阅到相关记载。英国人哈维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等著作中谈到,公元前二世纪以来,中国经缅甸的商业通道有: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亲敦江经曼尼坡至阿富汗。商人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学者方国瑜据战国楚墓出土的“料珠两件”推断,此类物品应是从古道由印度传来,古道最迟于公元前4世纪已开通。南方这些早期的商道,主要以丝绸贸易居多,因此,学界习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当然,南方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运输丝绸的商贸通道。

晚期,南方的商道则更多以茶叶、马匹等贸易为主。在民间,“茶马互市”雏形约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唐代形成了特定规则,互市的情形也多见于史书记载。唐宋时期,喝茶之风日盛,茶叶也逐渐进入藏区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因康藏属高寒地区,平均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人体需要摄入大量高脂食物以补充热量,藏民主要以糌粑、奶类、酥油、牛羊内为主食,蔬菜极少,肉食的消化成了很大的问题,且糌粑性燥热。而茶叶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茶叶既解油腻,又防止燥热,在长期的生活中,藏民形成了喝酥油茶的习俗。

宋初沿边州郡“市马”成为定制,大规模的茶马交易形成,西北藏族地区成为宋朝马源的主要基地,北宋前期先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司、买马司,后合为茶马司,其后又在成都设都大提举茶马司。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到明代,茶马政策又得以恢复,朝廷在西南、西北大量设置官营茶马司,朱元璋曾立法令禁止私茶出境。到了明朝后期,私茶贸易大量增加,禁令越多走私越甚,利益也越大,茶马互市也达到了极为繁盛的时期。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球”“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督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清初,为大量扩充战马的需要和获得茶马交易带来的巨额税收,清政府推出了严苛的贸易管控措拖,茶马司推行“茶引制”,并在相关政策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正十三年,朝廷在云南实行“云南茶法”:朝延准许在云南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而且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国饼状,每个圆饼重七两,七个圆饼为一筒,每筒四十九两,每筒征税银一分,每张“茶引”可买三十二筒答,上税银三钱二分,这些永为定制。茶法实行后,收税、过关检查较为方便,统计茶的重量只用数数即可。不接定数量做饼茶的茶商、茶农会受到严格惩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南早期商道的开通时间已难以考证,但根据战国楚基的考证结果推断,最迟不应晚于公元前四世纪。

B.西南早期商道主要是用丝绸来换取缅甸、印度和欧洲等地区的物品,所以学界称它为“南方丝绸之路”。

C.西南早期商道的贸易中缅甸是必经之道,它是三条主要贸易路线的中转站,贸易地区最远可以达到阿富汗。

D.西南商道晚期主要贸易品是茶叶和马匹,所以又被称为“茶马古道”,民间的茶马互市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初具形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马古道的贸易区域主要在藏区和川、滇地区,历史上它繁荣的原因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战争方面的。

B.茶马古道的形成有地理方面的原因,康藏高寒地区对茶叶的需求可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西北藏区马源充足可以提供内地需要。

C.茶马贸易不限于西南的茶马古道,朝延设置茶马司兼及西北地区,茶马司设置的目的主要有规范贸易、控制走私、扩充战马和征收贸易税收等。

D.茶马贸易制度应便利贸易和便于管控,清代的“茶引制”就是范例,推行之后就成“定制”;“引”是官府发给茶商用来量化贸易额和税额的贸易凭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马古道经历了从民间贸易到官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从自由贸易到用法令制度管理贸易的过程。

B.作为从早期的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贸易的区域从印度和阿富汗等国家到康藏等地区,范围在逐渐缩小,这跟丝绸和茶叶适用地域的范围大小有关。

C.元代废止宋代的茶马治边政策,只能说明这种政策不再实行,并不能说明是因为当时民间的茶马贸易已经绝违才取消的。

D.茶马古道的贸易品不限于茶和马,这些商品的交换不但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例如饮茶习俗和藏区文化结合就形成了地域特色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夕阳时分

李琼

建国之后连绵不绝的政治运动中,林同济逐渐中止了政治学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转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并尝试以五拍素韵诗体的方法翻译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及《麦克白》。尽管他的一生充满挫折,屡遭迫害,内心浸遗着苦痛一一抱负难以实现,始终不得志,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与述求。即使后来几乎完全致力于莎剧的研究,也依旧寄托着他当年的执着——为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研究莎学是形式的改变,深层中对民族文化的忧虑与使命感依旧。为了实现这一宏图,“四人帮”被粉碎后,他以“烈火烬中再起风”的乐观精神,活跃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中。如果说抗战时是他的“第一春”,那么这时则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可惜来临得有些晚且过于短暂了。

被打为右派时,在身心受到双重重创的困难条件下,以数年工夫完成的“‘SulliedIs the Worda Note on HamletCriticism”终于于19801月在《外国语》发表。尽管当时这一争论已达成一致,但林的文章仍引起了国内外莎学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因此,19808月林同济临时得到莎士比亚年会的邀请赴英参加“第十九届国际莎士比亚讨论会”。林同济成为建国后第一个参加国际讨论会的学者。三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讨论的主题为“莎士比亚关于人物塑造的方法”。由于赴会仓促,来不及在会上提交论文,林同济仅在闭幕会上赋诗赠给大会:

独摇灵光镜,摄来万像真。自然无碍趣,四海一家亲。

尚友群贤集,遄飞壮思新。兰亭今古意,中座抚频频。

前四句写莎翁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奇才,后四句写莎学讨论会的盛况,以兰亭修禊事为衬托回到中国文化方面来。

赴会前林同济接受了不少采访,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记者为了表达他的敬意,彬彬有礼地称林同济为“著名的莎士比亚专家”,可能是林同济想起了《sullied之辩》一文不允许发表之事,他激动地回答说:“你听说过有哪位莎士比亚专家连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都没有发表过?算了吧,叫我老学者就行了。”事实上,林同济常谦虚说“专家”一词闻之“汗雨湿背”,爱“老学者”这个称谓。此时他已少了年轻时的“狂”,更平添了一份“真”。

林同济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直言的个性赢得了盛誉。从英伦返国后,林同济即接到自己的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哈佛大学等赴美作学术演讲的邀请函。未作休顿,辗转赴美,在甚多的邀请会、聚会应酬之余,林同济勤勉于演讲的准备,同时还为画家朱屺瞻、关良、刘旦宅、程十发等与美国朋友洽商为其在美举行画展,致力于中美文化的交流。年逾七旬的林同济常常忽视自己的年龄与身体状况,过分紧张地工作。在伯克利成功的第一讲《莎士比亚在中国:魅力与挑战》使得第二回演讲吸引了更多的听众,座无虚席,许多人还从头站到尾。在最后提问回答中,林同济主张要温和的改革,中国再也历经不起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他认为暴力革命必导致另一种暴力,如此循环,必伤国家元气。在《中国思想的精髓》一讲的掌声中,在哥伦比亚,哈佛,耶鲁等大学还在热烈期盼他的演讲时,林同济的身体终于经受不住如此的操劳,因心脏病突发,于19801020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四岁。

林同济竟还是“一位纯粹的中国传统文人,一介本色书生”,纵然他超越了传统表层的意象,却依然受到其深层精神的支配,仍是年幼时时常朗诵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灵魂的双重性,使他深陷焦虑、苦痛,又使他一生都不甘“孤寂”。

林同济的身上一直散发着贵族的气质,他的这种独立人格支配其行为,曾使他“荣”,却也让他“惧”,他的一生似乎总是与时代“不合节拍”,与风行时论相背,某种程度上好似他崇拜的偶像尼采一样,终其一生都与孤独为伴,像很多不幸的天才一样不为时人理解,不免让人有“生不逢时”的感叹。(节选自李琼《林同济传略》,有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

A.林同济是一个以学问自娱的人,他用五拍素的诗体的方法翻译《哈姆菜特》和《麦克白》,参加国际研讨会用题诗的形式表达惭愧之情。

B.林同济学贯中西,学养深厚。他的莎翁研究能够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思想的精髓”的演讲也赢得热烈的掌声。

C.林同济是一个热忧、谨慎的人。他为中国画家与美国朋友洽商为其在美举行画展,对记者尊称为“专家”小心冀翼地及时作出更正。

D.本文记叙了林同济晚年“第二春”的忙碌和猝然去世,既表现了他“烈火烬中再起风”的乐观精神,又促人深思其悲剧发生的原因。

E.本文重点介绍林同济的莎翁研究情况,却能以小见大,折射出特殊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独特的风骨。

5.文章结尾说林同挤“终其一生都与孤独为伴”,从林同济研究莎士比亚的相关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哪些“孤独”之处?请简述事实。(4分)

6.文中哪些方面能够表明林同济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传统文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安贫

韩偓①

手风慵展八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

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②。

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注】①韩偓:唐末五代诗人,唐昭宗曾欲拜他为宰相,但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逐出朝廷。后来朱温篡唐,建立梁朝,韩偓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②蒲卢,又名螺嬴,一种细腰蜂,每产卵于小孔穴中。

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诗歌首联中的“风”指四肢风痹。“八行书”指信札。“暗”是形容老眼昏花,视力不明。“九局图”指棋谱。“手风”和“眼暗”,都写自己病衰的身体。

B.颔联就室内景物略加点染,进一步烘托出“安贫”的题旨。“野马”一句暗示时光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筠管”,竹管,这里指毛笔筒。

C.《新唐书·韩偓传》记载,一次朱温上殿奏事,侍臣们纷纷避席起立,唯有韩偓端坐不动,引起朱温的恼怒。这就是诗中自谓的“安蛇足”、“捋虎须”,也就是诗人致贫的来由。

D.尾联紧承颈联对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滥竽充数”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黑暗世事彻底失望、愿意隐退,满腔的愤懑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

E.《安贫》是唐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诗作将现实与回忆连成一片,这里的“贫”,一语双关,不光指经济上的困窘,同时也指政治上的失意。

8.诗作题为“安贫”,诗人真的安贫吗?这首诗反映他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9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沈阳齐贤街的名字出自《论语十则》中“ ”这句话。

《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

(五)语言文字运用(9分)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莫言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书法作品就频繁出现在拍卖场,并一度价格走高,甚至拍出近百万元的天价。

B.由濮存昕主演的话剧《李尔王》将于2017年元月上演,备受瞩目的李尔王的三位女儿,分别由著名演员赵倩、卢芳和青年演员万千惠饰演。

C.近年来,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将逐渐呈现出从“作品奖”到“作家奖“转变的趋势,获奖作家每每是在文学界耕耘或经营多年、本人在很高程度被“经典化”了的“名宿”。

D.“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祖先曾经如此“诗意地柄息”在这片土地上。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答案:

二十二

1.C

2.D

3.B

4.AC。(对一个计 3 分,对两个计 5 分)

5.①政治运动迫使他放弃政治学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转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②研究寄托着他为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而努力的愿望(对民族文化的忧虑与使命感)并不能被大家理解;③打为右派时,在身心受到双重重创的困难条件下兀兀穷年致力研究,处境孤独;④研究成果难以在国内发表。

6.①为理想鞠躬尽瘁:处境艰难时不放弃理想与与追求,坚定执着;②勤勉、温厚,富有使命感:宣传中国文化不遗余力,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交流;③有谦逊的情怀:面对“专家”的称谓觉得汗雨湿背;④耿直敢于直言:演讲中呼吁温和的改革,放弃暴力革命。(答对一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7.BDB中的“野马”指浮游于空气中的埃尘,语出《庄子逍遥游》。意思是:闲居无聊,望着室内的埃尘在窗前日光下浮动。D尾联,诗人在回顾自己报国无成的经历之后迸发出的一个质问:世界上怎会没有人将人才问题默记于心,可又有谁准备像齐愍王听竽那样认真地选拔人才以挽救国事呢?质问又带有那么一点微茫的希望,而更多是无可奈何的感慨:世无识者,有志难骋,不甘于安贫自处,又将如何!满腔的愤懑终于化作一声叹息,情切而辞婉。诗人的心情是矛盾的,并非彻底失望,愿意隐退。

8.不是真的安贫(1分),颈联中诗人敢于坚守礼法,触怒权贵。他感到自己虽愚拙,但报国不避艰危,(故表面以“安蛇足”自嘲,实际上以敢于“捋虎须”而自负)透露出他在颓唐外表下隐藏着的一片舍身许国的忠诚(2分)。尾联,诗人确实有感于世事黑暗,没有明辨贤愚的明君,人才只能沉默无言,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无奈。(2分)题作“安贫”,实质是不甘安贫,希望有所作为;但由于无可作为,又不能不归结为自甘安贫。表现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1分,一定要答出“矛盾心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A

11.AB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C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们”,而“贝母”应该是“被(人们)采集起来……D不合逻辑(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12.DA搭配不当。“要求”和“具有”之间应该有个词语作“具有”的主语。B语义重复。“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C不合逻辑。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老年职工”就包含男女,主宾构不成比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115c36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2c.html

《2017-2018学年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