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郑光祖散曲特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试析郑光祖散曲特色
郑光祖是元代晚期的戏剧家,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代四大家。他的生卒年限虽不十分确定,但戏剧界基本确认他是与乔吉同时代的戏剧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先后谢逝后,到了元代晚期,郑光祖就是元代仅存的独树一帜的大戏剧家之一,在全国都有广大影响。元学者钟嗣成在其编著的《录鬼薄》中说他“公子所作,不待备述,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皆如其为德辉也。”名誉之隆,可想而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直到现在就我们所知,郑光祖的名声是建立在杂剧基础之上的,作为元代晚期最著名的戏剧家,其实他的散曲创作也十分著名,颇具特色,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现在我们就抱着全面评介、研究郑光祖的态度,对其散曲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从中发现其散曲创作特色,这对我们弘扬元代文化,继承元代文化,重视散曲创作,无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郑光祖其人及戏剧成就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人,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修习儒业,曾在大都(今北京)进行戏剧创作活动。随着元代后期北方戏剧的衰败,他流寓杭州,以儒业补路吏,义无反顾踏上仕途,未得升迁,难以施展抱负,终因“为人正直,不妄与人交,故诸公多鄙之”而退出政界,继续戏剧创作,晚年在杭州病故,火葬于西湖灵芝寺。在钟嗣成《录鬼薄》成书之前(即1330年)他已病逝。他一生所创杂剧18种,今仅存《虎牢关三战吕布》、《醉思乡王粲登楼》,《迷青琐倩女离魂》等5部,散曲今存小令六支,套数两套。
郑光祖的散曲留给我们的很少,这就显得他的散曲创作更为珍贵。我们现在就以他的部分散曲及个别剧曲为例,对他的散曲创作做一下较深入研究。二、郑光祖散曲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郑光祖散曲典雅流丽,元学者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曾引用过他的曲文,称赞说:“美哉,德辉之才,名不虚传。”元学者钟嗣成说他“乾坤膏馥润肌肤,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解翻腾,今是古,词坛老将伏输。”明初学者朱权所著《太和正音谱》更称赞:“郑德辉之词,如九天珠玉,其词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乎九天,临风而生珠玉,诚杰作也。”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他:“清丽芊绵,自成馨逸,与关、白、马均不失为一流。”如此等等,对其文笔及文词给予了很高很多的评价。我们认为,这些评价都是客观正确的,都是从一个角度对郑光祖的文词、语句进行了评价,但就他的散曲创作而言,我们认为这些评价仍然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郑光祖散曲创作不仅表现在文词方面的卓著,更多的是表现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的开掘和运用,称他为散曲大家,或元代晚期散曲创作的优秀代表作家,一点也不为过。我们首先看一下他散曲创作的思想性。1、怀才不遇,抒发欲建功立业的情怀

郑光祖青年和中年时代,都是在尽力追求步入仕途,为官做宦,经国济民。在元代不采用科举制度录用人才的情况下,以吏入官,逐步提升是一个重要的进取渠道,郑光祖就是采用的这一办法,但在最后他却不得不退出政界,他“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宏愿无奈只能落空。因此,他在散曲和剧曲中不免要抒发这一情怀。在[双调]蟾宫曲这支曲子中,他描写的是一位天涯游子,骑马挂剑,在萧萧秋风中,在山谷古道前行的形象。凄凉的秋景衬托出游子的怀才不遇,政界的落寞,道出了对故土深深依恋:“离人又在天涯!”这是末句,我们不竟要问,游人在天涯游走,他在干什么呢?骑马挂剑,当然不言自喻,他在想干一番事业,然而,我们通过凄清的秋景描写,就知道游子在政界的失败,“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正是对游子失意的描写,
如果说这支散曲还不足以说明其抒发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的思想的话,郑光祖在其剧曲《醉思乡王粲登楼》第三折中则就写的更为直白,在《普天乐》中他写道:“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气呵做了江风淅淅,愁呵做了江声沥沥,泪啊弹做了江雨霏霏。”这段散曲借古人王粲登楼抒发其壮志未酬的思想情感,读罢令我们呯然心动,扼腕叹息,壮志未酬,赤诚为国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紧接着在最后一曲[石榴花]中,作者又写到:“则今山林钟鼎俱无味,命矣时兮。哎!可知道枉了我顶天立地居人世,老兄也恰便是睡梦里过了三十。”作者感叹到大业未成屈居天地的原因是:命矣时兮,活了三十,象是在梦中度过,抒发其壮志未成的思想情感是多么强烈!2、坚定追求爱情,尽吐寂寞情绪
郑光祖在尽力追求政治抱负实现的同时,还对美好的爱情进行了坚定执著的追求。在[双调]蟾宫曲·梦中作中,通过一位多情女子的内心描写表达了这一思想意图:正潇潇飒飒和银筝失留疏刺秋声,见希丢胡都茶客微醒。细寻寻思思:“双生,双生,你可闪下苏卿!”借双渐和苏小卿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真爱的追求,结尾“你可闪下苏卿”,是让双渐不要抛弃苏卿,这正是苏卿对双渐的追求,也是作者追求美好爱情的真实写照。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是郑光祖弘扬追求美好爱情这一思想的代表作。张倩女对王文举的以死追求,乃至最后团圆,数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后人。在第二折中,就是写张倩女死后灵魂出壳,追随王文举一同上京赶考。在《越调·斗鹌鹑》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倩女追求的心情是何等迫切和坚定:“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通过张倩女对爱情坚定的追求,实现了她们美好理想,留给我们后人一个美好的大团圆结局。
我们再看一下郑光祖散曲创作的艺术性1、情景交融,以景抒情
情景交融,以景抒情是元散曲贯用手法,郑光祖在这方面用的最多。需要说明的是,郑光祖在这方面的运用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写上几个景物,然后把思想情感说出就行了,

而是着重注意了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构造:一是根据思想情感的表达,构造景物,描写出意境。如要描写一个怀才不遇的天涯游子志不得伸,情又难诉的思想感情,该用哪些景物?对这些景物该怎样描写,才能表现出这种凄凉的意境?在[双调]蟾宫曲·游子中,作者就合情合理地构造了一幅包含秋水、长天、西风、寒鸦、断桥、茅舍、红叶、黄花等景物在内的深秋的图画。在着重描写景物、构造意境的同时,作者又把自己怀才不遇的凄凉心情巧妙融入进去,结尾用“离人又在天涯!”来表达,确是点睛之笔,使情与景融为一体。二是通过对梦境的构造来营造意境。用梦境来写作品,是作家们贯用的手法。作家们可以在梦境里自由舒展地来表达自己在正常情况下所不能表达的心里,从而起到很好的创造意境的效果。在这方面,郑光祖是行家里手。如在[双调]蟾宫曲·梦中作中,就是通过梦境的描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境界,从而突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追求。三是通过画面的构造创造意境。曲与画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元曲中的曲子,常常可以构成一个天然画面,通过我们对画面的阅读,来感受这种境界。在这方面,郑光祖更是优秀代表,他的不少剧曲和散曲,就是通过对画面的描写来构造出新奇的境界,在套曲[双调]驻马店·幺这支散曲中,他写到:雨过池塘肥水面,云归岩谷瘦山腰。横空几行寒鸿高,茂林千点昏鸦噪。目衔山,船舣岸,鸟寻巢。通过荷塘、山腰、云雾、寒鸿、茂林等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寂静淡雅的秋景图,通过这幅图画的描写,又为我们创造出了淡雅恬静的生活意境,让我们在这个境界中,去倾听女主人公的心声。2、借用古人,表达自身
郑光祖是元杂剧家,他的杂剧大都是历史剧,然而他并非为历史而写历史,是借古人之酒,浇自己胸中块垒。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便是明证。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郑光祖为数很少的散曲中,也有借古人说话的曲子。如他在[正宫]寒鸿秋第一支曲中写到:
“门前五柳江侵路,庄儿紧靠白苹渡。陈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明写陶渊明看破时务,不愿做官,实则是写他自己,是他自己思想的真实流露。3、刚劲清雅,南北为一
在元代,无论是杂剧和散曲,在北方其风格是刚劲有力,豪迈辛辣;在南方其风格是清雅明丽,纤瘦隽爽。而郑光祖由于先在北方生活,中年时代又到南方生活,直到老去。因此,他的写作也就同时将南北风格融为一体,成为自己独特的一种艺术风格。试看[]驻马听秋闺:“败叶将残,雨霁风高摧木杪,江乡潇洒,数株衰柳罩平桥。露寒波冷翠荷凋,雾浓霜重丹枫老,暮云收,晴红散,落霞飘。”正是将南方的刚劲与北方的清雅结合在了一起。而在杂剧《醉乡思王粲登楼》中,我们完全可看到郑光祖将南北散曲揉合在一起的新的创作风格,试看第三折剧曲[普天乐]所写的:“楚云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气呵做了江风淅淅,愁呵做了江声沥沥,泪呵弹做了江雨霏霏。”该支散曲正是把北方的刚劲和南方的清雅相揉合在一起的典范。4、以诗作曲,曲里见诗。

以诗作曲是元作家贯用的手法,在郑光祖笔下更是突出,他写的曲子几乎都是用诗的语言来写,如前边我们举的《醉乡思王粲登楼》里的曲子便是明证。事实上,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代,人们都对他曲词的高雅精美给予了热烈赞扬,对他的语言成就评价之高也超过元代其他作家,说他以诗写曲,实在是名符其实。三、郑光祖对后世的影响
郑光祖是在白朴、关汉卿病逝多年后(约30年)在山西大地上又崛起的一颗全国级的戏剧名家,是元代戏剧大家的最后一个,同时他为数不多的散曲也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继白朴、关汉卿后,又一位推动元散曲发展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曲作品可以说是元散曲成熟的标志,向他20年后元散曲大家乔吉代表的散曲巅峰也大大靠近了一步。归纳起来,我们认为郑光祖对后世的影响应该在三个方面:1、文词精美绝伦,用文学影响后世
郑光祖是元代重要作家,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的文词精美绝伦,元学者周德清、钟嗣成、明学者朱权、何良俊、近代学者王季烈、王国维等,都对他的文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之所以成为元代四大戏剧家之一,也与他的文词精美有很大关系。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他的文词“清丽芊绵自成馨逸,与关、马、白、均不失为一流。”说得极为中肯。可见他的戏剧文学包括散曲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2、渴望建功立业,用政治抱负影响后世
在郑光祖的杂剧和散曲中,除他的文词精美打动我们外,再打动我们的就是他那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应该说他在青年和中年时期都不是逃逸现实的江湖隐士,他在积极追求仕途上的进步和成功,渴望能得到高官施展抱负,这与元代的很多作家如白朴、乔吉等是不同的,倒是与罗贯中在这一点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他去杭州以儒补吏,希望能升迁的情况下,政界的互相倾轧与竞争,使他这个文化巨匠极不适应,很快败下阵来。但他并不就此甘心,由此写出满含政治抱负的《醉思乡王粲登楼》这一名剧,以及[双调]宫曲·游子等散曲,可谓是对“壮志不得伸”的抒发。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无疑对后世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待人诚厚情深,用高尚的品格影响后世
从有限的资料可以看出,郑光祖在元代堪称德艺双馨的戏剧家。《录鬼簿》中说他“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故诸公多鄙之,久则见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可见待人情厚这是他有别于其他戏剧家的品格之一。而演艺界称他为郑老先生,更是对他的尊敬和爱戴,是他长期在戏剧界耕耘的结果。后人把他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为元代四大戏剧家,除了艺术之上的原因外,与他在元代后期的人格上的这些影响也有很大关系。郑光祖是元代著名戏剧家,他的创作成就是元代后期戏剧开始衰落后的又一顶峰。从他所创作的散曲作品看,是元代散曲成熟时的重要体现。而他无疑是元代散曲创作中影响较大的一位作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ba523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38.html

《试析郑光祖散曲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