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0-05-03 12:17: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四、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氮代谢过程。氮随饲料等有机物质进人养殖水体,其沿二条途径转化:一是残饵碎屑经细菌分解,氧化为氨基酸,继而通过氨化作用生成酮酸;二是饲料经鱼类吞食、吸收并在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下放出氨,氨氮(NH3-N)对鱼类毒性很大,浓度超过1mg/l时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其可被需氧微生物(亚硝化单胞菌等)氧化而生成亚硝酸盐(NO2-N),此时的亚硝酸盐对鱼类具有相当毒性(应小于0.lmg/l)。在另外一种好氧微生物(如硝化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盐被进一步氧化生成硝酸盐(NO3-N),硝酸盐是含氧水系中氮代谢的最后产物,对鱼毒性最微,承受浓度有时可达200mg/l以上,但浓度太高也会影响鱼类生长并呈现毒性,原因是某些硅藻和藻类(如小球藻)会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另一路径是进行厌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菌处理,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N2O,并以氮气(N2)形式向大气释放,问题是在有氧养殖水体中营造厌氧环境的困难和经济性差。

而硝酸盐恰是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形式,鱼菜共生技术正是通过水栽植物固氮作用,将氮结合到有机化合物中,从而以植物的同化吸收将氮代谢末点联接起来,产生了营养物质再循环的生态效应,既节约用水成本,又可收获无污染的鱼菜绿色产品。

图1:鱼菜共生池塘物质循环流程图

五、技术路线

(一)蔬菜栽培技术路线

1.浮架制作工艺

(1)PVC管浮架制作方法

通过PVC(110管)制作浮床,上下两层各有疏、密两种聚乙烯网片分别隔断吃草类鱼和控制茎叶生长方向,重庆引育种中心是按照2m*4m和4m*4m两种规格进行制作,各地可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条件,按照移动、清理、制作、收割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规格浮架

此种制作方法适合于任何养鱼池塘。

要求:各示范点尽按照标准、统一、实用、美观的原则,尽可能采用PVC管制作。

(2)竹子浮架制作方法

选用直径在6cm以上的竹子,首尾相连,按照竹子的长短固定成三角形(防止变形)。或者编制成60cm*80cm*20cm规格的竹篮。具体形状可根据池塘条件、材料大小、操作方便灵活而定。

此种制作方法适合于非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

要求:由于此种方法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美观性,在非示范点可采用此种工艺。

(3)其他材料浮架

凡是能浮在水面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做浮架,如稻草、废旧轮胎、泡沫、废旧塑料瓶等,可根据经济、取材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浮架。

2、栽培蔬菜种类选择

这里所说的蔬菜并不单单指吃的蔬菜,还应包括观赏用的花卉、喂食用的饲草等。

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

一般选择的品种有空心菜、水芹菜、丝瓜、水白菜、青菜、生菜等。推荐选择空心菜,因为其生长旺盛,产量大,净水效果好。

3、种植面积的选择

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比方说,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多少菜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也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础

重庆市引育种中心试验结果表明,在亩产800kg以上,1.2米水深的池塘可栽种15-20%池塘面积的蔬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蔬菜种植的比例应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水体的大小、养殖鱼类的多少合理确定。也就是说,鱼多则面广,水深则围宽。

表1:重庆市水产引育种中心鱼菜共生池塘检测指标对比表

检测指标

检测日期

试验塘120%

试验塘115%

对照塘(0%

 

DO

mg/l

 

5.30

6.25

6.15

4.51

6.10

5.42

5.31

4.33

6.20

5.16

5.20

4.11

6.30

4.96

5.11

3.98

 

NH2-H

mg/l

 

5.30

0.13

0.15

0.20

6.10

0.10

0.13

0.21

6.20

0.09

0.11

0.19

6.30

0.08

0.08

0.18

 

H2S

mg/l

 

5.30

0.04

0.05

0.05

6.10

0.03

0.03

0.06

6.20

0.03

0.02

0.06

6.30

0.02

0.01

0.05

 

pH

 

 

5.30

8.50

8.50

8.70

6.10

8.00

8.30

8.40

6.20

8.30

7.90

8.20

6.30

7.60

7.60

8.30

4.蔬菜栽培技术方法

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栽种。

如pvc标准浮架可采用直接栽培法、营养杯栽培法和泥团栽培法。

直接栽培法指直接将植物茎秆(空心菜等)按20-30cm株距插入下层较密网目,即可成活,此法操作快捷、简单,但成活率相对较低,适宜面积人员少区域采用。

营养杯栽培法主要是花草培育杯,将杯内置入营养液或泥土(塘泥)按20-30cm株距放入浮架,此法成活率较高,但相对繁琐,成本也较高。

泥团栽培法主要是指将植物茎秆直接插入做好的小泥团(塘泥即可),按20-30cm株距放入浮架,此法成活率相对较高,操作也简单方便,成本低,建议大家采用此种栽培方法。

竹子浮架的栽种方法主要通过硬质绳子或者薄的塑料板将植物茎秆按合适株距固定其上即可。

竹篮浮架栽种方法相对更简单,直接将塘泥盛入竹篮,其上栽种,漂浮于水面即可。

栽种方法多种多样,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将植物固定好即可。

5蔬菜收割技术方法

每次采摘的时候应做好记录,包括收获池塘编号池塘面积、收获蔬菜面积以及产量、处理方式(销售或者投喂),销售收入以及投入量等。

如空心菜的收割方法,可以采用手摘、剪刀剪以及用镰刀范围收割。手摘、剪刀剪等方法选择性 ,采摘的蔬菜也均一,对长势也没有影响。镰刀收割,具有快捷、范围大,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选择性差,将成熟未成熟,全部收割,影响其后续生长和以后出售都不太利。

鱼菜共生蔬菜属水上生长,采摘的时候要下水,每次都划船、穿水裤下水费时费力,且天气炎热,操作人员容易中暑。有条件可以采用游乐船划动采摘,但价格投入较大,且不易管理。推荐采用废旧轮胎,中间固定木板或者放个大的水盘,操作人员坐着采摘。

6理化指标测定

各示范点应对池塘较为详细的指标进行检测,如包括透明度、溶氧、pH值、氨氮、总氮、总磷、亚硝酸盐等,非示范点对常规指标应进行简单检测,如透明度(黑白盘)、pH值和溶氧等。

(二)池塘养殖技术路线

养殖技术路线按照我们80::20养殖模式进行。

1.水源条件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 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规定池塘最好保持一定的透明度30cm以上。水源方便,水量充足。

2.池塘条件

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有效蓄水保持1.8-2.5米,面积2-10亩皆宜。池塘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

3.养殖模式

80::20养殖模式。即主要鱼类占总量的80%左右,搭养鱼类占总量的20%左右。

4.苗种放养

一般苗种放养前,就应分批栽种各种蔬菜植物,以保证系统运行后,就具处理水质之功能。

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进行用生石灰200mgl~250 mgl或漂白粉20 mgl带水清池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搭养鱼类的个体大小一般不得大于主养鱼类的个体大小。

假如说鲫鱼池塘放养密度:亩投放50~60 g的大规格鲫鱼种1500~2000尾,50~150 g的鲢鱼150尾,100~250 g的鳙鱼20~30尾,50~100 g的团头鲂100尾。

5.饲料投喂

做好日志:做好养殖日志,掌握主养鱼类的数、量、饲料系数及生长速度等。

饲料的选择:饲料是鱼类和蔬菜的主要营养源。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要求新鲜、不变质、物理性状良好、营养成份稳定;饲料加工均匀度、饲料原料的粒度符合饲料加工的质量要求。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和活动)原则,一般每天投喂3次。

6.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在整个成鱼养殖过程中,都是一项经常性、多方面、细致性的工作。要做到责任到人,专人巡塘,白天巡塘3次以上,观察水质、蔬菜生长情况、鱼类活动和吃食情况,检查有无鱼病等异常情况,晚上每隔2小时以内要巡塘一次,观察鱼类是否有缺氧情况,防止池鱼泛塘。

    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鱼种的来源、放养情况、投喂情况、防病治病用药情况和清塘情况等内容详细记录,定期做好鱼体抽样检查工作。

7.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常见病害用药处方,严禁乱用药,用禁药。

一般措施为:

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3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

鱼苗、鱼种下塘半月后,每立方米水使用1~2 g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

巡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埋入土中;

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 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30 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

六、测产

各项目区域应严格做好测产工作。

详细记录鱼种来源以及成鱼销售去向,定期(月)抽样检测鱼类生长情况,测算生长速率,投喂饲料量,测算饲料系数,每次采摘蔬菜均应有记录,蔬菜去向(销售或投喂),记录销售产量,销售收入,投喂数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72dd4a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a.html

《(完整word版)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