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许昌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12题;共24
1. 2分)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 围歼 信笺 缄默 草菅人命 兼收并蓄
B . 汲取 亟待 慰藉 嫉恶如仇 佶屈聱牙 C . 惬意 怯懦 窃取 锲而不舍 雕栏玉砌 D . 绚丽 汛期 驯服 徇情枉法 出言不逊 2. 2分) (2020高二下·莆田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协调 纠纷 交往 矫枉过正 B . 监察 消费 隐敝 绝无仅有 C . 干燥 震撼 闪烁 融会贯通 D . 珊瑚 溶化 聚合 开诚布公 3. 2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人利用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为厂家做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是“忽悠”民众,还是“谋财害命”,与雇凶杀人有何不同?
B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即使是发达的文明人,仍然——像原始人一样——是他自己时代和地域的囚犯”。
C .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等。
D . 英国《每日邮报》刊文称,连日来的气候异常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20年至30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
4.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1 14

A . 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 缺一不可。 B . 虽然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 .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 . 本来行路难,如件件在意,就更束缚了自己的脚步。要想走好,对有些事情不以为意倒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5.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英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方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优秀科学家、企业家的回归。
B .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随着新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困扰中东部地区多日的雾霾天气将逐渐消散。
C . 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浑然不觉地参加到狂欢行列,是在文化上进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原因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沉沦。
D . 网银的安全跟用户的使用习惯大有关系:用户要用正确的网址访问银行网站,尽量通过输入网址而不是链接登录网站,网址放入收藏夹,使用结束后安全退出。
6. 2分) (2016高二下·林芝期末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大地。(拟人) B . 他长得像女孩子似的。(比喻)
C . 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引用) D . 我们该怎么办?勤奋用功是唯一的出路。(设问)
7.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的发展也是连续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到那时,现代音乐也将以一种主流音乐为方向!
①整个西方音乐在21世纪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前迈进 ②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场音乐革命的推动下

2 14

③多元化、一体化现象必将越来越多
④从出现到繁荣,再到消失,音乐也遵循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⑤不过有一点世界终将以一种符合全球的文化为主流 A . ①③⑤④②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④②①③⑤ D . ③⑤④②①
8. 2分)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养生丧死无憾 B .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C . 老大嫁作商人妇 D . 吾从而师之
9. 2分) (2019高一下·沈阳期中 与例句画线词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 积善成德
C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 . 谨庠序之教
10. 2分) (2019高一上·佳木斯月考 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A . 客何为者?
B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 14



D . 张良是时从沛公。
11.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定西番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
A . 词的前三句,运用点面结合手法,“紫塞月明千里”从大处落笔,从“面”的角度写北方边塞;“戍楼寒”“金甲冷”则着眼于“点”的角度。
B . 上片借“紫塞”“月明”等戍地之景,营造荒凉凄冷的意境。塞外荒凉,金甲冰冷、戍楼苦寒,征人梦苦,跃然纸上。
C . 通过梦回长安、凝望高天的细节描写,表达戍边将士对远在长安的统治阶级的不满。一“冷”一“寒”,把将士的情感融入景中,表达对边关艰苦生活的厌倦。
D . 下片写梦醒后所见所闻,天阔星稀,白雪漫漫,夜漏声残,画角呜咽,以惨淡凄寒的景象渲染乡思愁情。 12. 2分)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下列对《长亭送别》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A . “云”是道白,“旦”这里指正旦崔莺莺,“快活三”“朝天子”是词牌名。 B . 长亭别筵上,美酒佳肴不如“土和泥”,反映崔莺莺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C . “相思泪”化用苏东坡的名句,典雅蕴藉;“这壁”“那壁”等口语活泼自然。 D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了崔莺莺骄傲自满,看不上“虚名”“微利”。
二、 现代文阅读 (2题;共26
4 14

13. 6分) (2017高二上·和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5 14

(选自20173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
1 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知音”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 B . “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 C . “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的文本辨识力也很敏锐,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D . “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 . 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C . 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二者的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 . 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知音”与创作者在生活中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为“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 . 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 . 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金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全部被淘汰。 D . 知音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却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没有释放出来。 14. 20分) (2017高二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奋发的朝气无关“保温杯”
①这几天,保温杯突然火了。缘起只是一位曾经“摇滚”,如今已年过半百的乐队鼓手端着保温杯喝水的照片,
6 14

当事人今昔之间的对比,引起了对所谓“中年危机”的集体共鸣。
②有人认为,这样的共鸣反映出一种对中年心态的警惕。耐人寻味的是,热衷于关注这一问题的,除了加班之余自嘲一下的中年人,还有很多是以“九二中年”自诩的年轻人。中年的话题跨越了代际,正说明它所辐射人群的普遍性。
③平心而论,今天的中国社会,的确面临着现代化和老龄化等多重命题。一方面,近4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经济动力需要切换,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跨越;另一方面,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老化,也带来社会保障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假如不能在转型中完成相应的调整,那种担心失去竞争优势、害怕落后于时代的焦虑感确实可能蔓延开来,不管你是不是已经人到中年。
④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也证明了转型期社会心态与生理年龄其实没有必然联系。有人总结日本社会存在的“现代病”,高居榜首的是“海螺小姐综合征”,意思是说,动漫节目《海螺小姐》的播放时间为每周日下午,每当此时想到第二天要工作,就会感到十分忧郁。而“拒绝长大,希望一直停留于儿童时期”的“彼得潘综合征”,和感叹自己人生悲惨的“心之谷综合征”等,它们的高发人群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如何保持人生奋斗和国家发展的朝气和锐气,才是超越年龄、需要所有人去共同解决的问题。
⑤从这样的角度审视那些围绕保温杯的讨论,得出的并非悲观无奈的结论,而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迟缓、停滞、消沉的警醒。事实上,当下的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忙,觉得无数稍纵即逝的机会在迎面而来。但就大多数人而言,对“中国速度太快”的吐槽,并不妨碍时不我待的行动。那些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都不缺少一只只保温杯,不论它里面沏的是茶,还是咖啡。
⑥事实上,从改革开放按下中国发展的快进键开始,经济社会飞跃和治国理政的成熟组成了令世界着迷的“中国经验”;同时,中国老百姓勇于去不断突破自己的“中国体验”也独一无二。中国经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历史没有终结。“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唯有永不停下改革创新的脚步,才能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都想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中国人,拥有的不只是焦虑,更有一股永远只争朝夕的力量。
⑦这股只争朝夕的力量,借助新技术、新趋势带来的新契机,正在悄然改变中国。从一间间灯火通明的创新工作室,到蓬勃发展的电商平台,再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分享经济,很多人借助创新大潮,实现着人生梦想,更多人的生活因此而愈加丰富多彩。5年间,有多少新经济边界,因核心技术的突破、因对外合作的拓展而生长?又有多少传统行业,在改革创新中扔掉了历史包袱,重新找到了市场?
⑧无论是中国人的发展,还是中国的发展,都在悄悄跨越历史节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今天的国人正在更上一层楼。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除了要部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设定如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向往更好生活的中国人,无论青年还是中年,都将比过去更加忙碌。

7 14

⑨中年面临的问题确实比青年更复杂,但中年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握机会的资源和能力往往也更多更强。“到了这个岁数,喝啤酒都想放两粒枸杞”,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社会的真实生态。中国有2020,还有2050,还有伟大梦想,不失朝气锐气,不畏奋斗之苦,我们才不会错失这个非凡的时代。
《人民日报》______)年082305版)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 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 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砥砺奋进的重要性?

三、 文言文阅读 (1题;共11
15. 11分) (2019·晋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颗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热麦约食菱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 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8 14

B .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C .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D .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这种礼节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九宾礼”一样。
B . 兖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的部分地区。《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C . 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故可引申指“白色”,也可代指“丧服”,还可代指“书画”,有时也喻指“俭朴”。文中指的是穿上白色的丧服为义帝戴孝。
D . 九锡,即“九赐”,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象征最高的礼遇。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九锡”,后来“九锡”成了篡逆的代称。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荀彧富有才学,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颙见到他,称他有“王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他投奔曹操,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
B . 荀彧胸有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怀有匡正之心,选择英明的人去辅助;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为“胁天子以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C . 荀彧敏于决断,善于把握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顿军队做好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建议用奇计破敌,助曹操取得了胜利。
D . 荀彧性格刚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从忠贞德义出发,不支持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看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14

①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②“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
四、 诗歌鉴赏 (1题;共6
16. 6分) (2020高一下·惠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只欠翠纱红映肉① , 两年寒食负先生②。
[注]①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的“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②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看到的。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 B . 颔联描写了初春时节柳条娇弱,迎风起舞,妩媚多娇,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
C . 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上句侧重写静,下句侧重写动,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 D . 尾联提出“只欠”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故园美丽的海棠,忆景生情,顿生感慨。 2 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 句子默写 (1题;共3
17. 3分) (2017·西安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 14

3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在具体描述了自己从师向学的过程后,用________句做了概括。
六、 材料作文 (1题;共5
18. 5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阅读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 14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2题;共24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 现代文阅读 (2题;共2613-1
13-2
13-3
12 14


14-1

14-214-3

三、 文言文阅读 (1题;共11
15-1
15-2
15-3
15-4

四、 诗歌鉴赏 (1题;共6
16-1
16-2

五、 句子默写 (1题;共3
17-1
13 14

17-2
17-3
六、 材料作文 (1题;共5
18-1


14 1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f82d22e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e.html

《许昌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