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2015-01-07 12:3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设计题目

柱下独立(联合)基础设计

学生姓名

所在院部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班

土木工程

设计要求: 按照以下所给资料进行基础设计。

1、设计资料

1上部结构资料: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 mm×600 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

1 柱网布置图

2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一般组合)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一般组合)

A

内力

恒载

活载

右风

内力组合

M

11.4

3.48

25.23

18.8

N

992.73

171.4

-14.7

1508.1

V

-6.32

-1.93

-8.67

-10.42

B

M

-9.14

-2.67

28.38

-14.96

N

1179.1

260.73

14.7

1847.3

V

5.14

-1.49

-10.53

5.48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考虑地震)

A

内力

恒载

活载

右风

内力组合

M

11.4

1.75

347.58

467.63

N

992.73

85.65

208.48

1565.08

V

-6.32

-0.97

-111.36

-153.52

B

M

-9.14

-1.13

350.84

443.77

N

1179.12

130.14

138.22

1750.8

V

5.14

0.73

-130.18

-162.19

(3)场地条件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土层起伏不大。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在地表下2.5m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46m/s。场地为稳定场地,场地类别为Ⅱ类。自上而下土层分布如下:

杂填土: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粉质黏土:厚0.9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粉质黏土:厚2.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淤泥质粉质黏土:厚2m,承载力特征值

⑤强风化砂质泥岩:厚3.0m,承载力特征值

⑥中风化砂质泥岩:厚4.0m,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1 场地物理力学指标

层号

天然重度

孔隙比

黏聚力

内摩擦角

˚

压缩模量

抗压强度

承载力特征值

17.2

19.3

0.65

34

13

10.0

130

19.4

0.62

25

23

8.1

185

17.5

1.10

18

7.3

2.7

95

22

20

25

3.0

300

24

15

40

4.0

620

4)材料:混凝土等级C20C30,钢筋HPB300HPRB335级。

2、设计内容

设计柱下独立基础,包括确定基础埋深、基础底面尺寸,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确定基础高度、进行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编写设计计算书。

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施工图,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计算书(A4)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2)确定基础底面尺寸,验算地基承载力;

3)对基础进行抗冲切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高度;

4)对基础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给基础底板配筋;

2 设计图纸(A4A3)

1)基础平面布置图

2)基础配筋图

要求分析过程详细,计算步骤完整,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应具有条理性,图纸整洁清晰。

参考文献阅读:

[1] 华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基础工程(第二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1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工作计划:

课程设计时间:5天。

其中:

1、布置任务、熟悉设计资料0.5天;

2、确定设计方案、计算2天;

3、整理设计说明书、绘图1.5

4、打印并上交设计说明书、图纸1天。

任务下达日期:2013 1216

任务完成日期:2013 1220

摘要、关键词…………………………………………………………………1

1.设计背景……………………………………………………………………2

2.设计方案……………………………………………………………………4

3.方案实施 …………………………………………………………………11

4.结果与结论 ………………………………………………………………18

5.参考文献 …………………………………………………………………19

6.附件 ………………………………………………………………………20

柱下独立(联合)基础设计

要:根据相关的柱网布置、荷载、地理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设计一桩基础,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的基础的结构型式、材料与平面布置;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d ;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经深度和宽度修正,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作用在基础顶面荷载 F 和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基础的底面积;计算基础高度并确定剖面形状;若地基持力层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则需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进行配筋的计算并配筋;最后绘制施工图。

关键词:独立基础 联合基础 基础埋深 底面尺寸 基础高度 配筋 施工图



1. 设计背景

1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 mm×600 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

柱网布置图

2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一般组合)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一般组合)

A

内力

恒载

活载

右风

内力组合

M

11.4

3.48

25.23

18.8

N

992.73

171.4

-14.7

1508.1

V

-6.32

-1.93

-8.67

-10.42

B

M

-9.14

-2.67

28.38

-14.96

N

1179.1

260.73

14.7

1847.3

V

5.14

-1.49

-10.53

5.48

横向框架柱内力组合(考虑地震)

A

内力

恒载

活载

右风

内力组合

M

11.4

1.75

347.58

467.63

N

992.73

85.65

208.48

1565.08

V

-6.32

-0.97

-111.36

-153.52

B

M

-9.14

-1.13

350.84

443.77

N

1179.12

130.14

138.22

1750.8

V

5.14

0.73

-130.18

-162.19

场地条件:拟建建筑场地平整,土层起伏不大。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在地表下2.5m,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46m/s。场地为稳定场地,场地类别为Ⅱ类。自上而下土层分布如下:

杂填土: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粉质黏土:厚0.9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粉质黏土:厚2.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淤泥质粉质黏土:厚2m,承载力特征值

⑤强风化砂质泥岩:厚3.0m,承载力特征值

⑥中风化砂质泥岩:厚4.0m,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1 场地物理力学指标

层号

天然重度

孔隙比

黏聚力

内摩擦角

˚

压缩模量

抗压强度

承载力特征值

17.2

19.3

0.65

34

13

10.0

130

19.4

0.62

25

23

8.1

185

17.5

1.10

18

7.3

2.7

95

22

20

25

3.0

300

24

15

40

4.0

620

2.设计方案

2.1 荷载计算

基础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标准组合。

+0.9(活k+k)或恒k+k,取两者中大者。

轴线为计算单元进行基础设计,上部结构传来柱底荷载标准值详见8-14

1)边柱柱底

+0.9(活k+k):

kN·m

kN

kN

k+k

kN·m

kN

kN

由于恒+0.9(活k+k<k+k,则组合采用(恒k+k)。

2)中柱柱底

+0.9(活k+k):

kN·m

kN

kN

k+k

kN·m

kN

kN

由于恒+0.9(活k+k<k+k,则组合采用(恒k+k)。

3)基础连系梁

设计基础连系梁底面与基础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连系梁设计截面尺寸为:,则连系梁传来荷载标准值为:

kN/m

4)底层墙

底层墙高包括两部分。一是首层框架梁底至,高度为:3.6-0.6=3.0m;二是至基础连系梁顶面,高度为:4.9-3.6-0.4=0.9m。则底层墙重为:

以上: kN/m(墙体采用轻质填充砌块,

以下: kN/m(采用一般黏土砖,

基础连系梁、底层墙传来荷载标准值为:

(与纵向轴距离0.18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柱A、柱B下基础所受荷载标准值如下(见图9.1)。

9.1A、柱B基础受力示意图

A基础:框架柱传来的竖向力kN

底层墙、基础连系梁重kN,偏离纵向轴0.18m

基础顶面传来的柱底弯矩kN·m

基础顶面传来的柱底剪力kN

B基础:框架柱传来的竖向力kN

底层墙、基础连系梁重kN,偏离纵向轴0.18m

基础顶面传来的柱底弯矩kN·m

基础顶面传来的柱底剪力kN

2.2 选择基础埋深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取第层粉质黏土作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设基础在持力层中的嵌固深度为0.15m,室外地坪标高同天然地面,则室外埋深为1.45m,室内埋深1.9m(室内外高差0.45m)。土层分布及基础埋深示意图如下:

9.2 土层分布及基础埋深示意图

2.4 确定基础底面积

1A

1)初估基底尺寸

由于基底尺寸未知,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先仅考虑深度修正,持力层为粉质黏土,查得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地基承载力修正值:

kPa

d按从天然地面算起,加权土重度,其中杂填土容重17.2 kN/m3,粉质黏土取19.3 kN/m3,黏土取19.4 kN/m3

基础受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

基础底面积:

<3.0m

m m

2)按持力层强度验算基底尺寸

回填土和基础重: kN

基底形心处竖向力: kN

基底形心处弯矩: kN·m

偏心距: m

基底压力: kPakPa

基底最大压力:

满足要求。

3)按软卧层强度验算基底尺寸

由于,所以需进行软卧层承载力验算。

软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kPa(地下水位以下土取浮重度)

软卧层顶面土的加权重度: kN/m3

已知软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软卧层承载力修正:

kPa

,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软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kPa

软卧层承载验算: kPa <kPa

所以满足要求。

2B

1)初估基底尺寸

BC轴间距仅3mBC柱分别设为独立基础场地不够,所以将两柱做成双柱联合基础。

因两柱荷载对称,所以联合基础近似按中心受压设计基础,基础埋深1.9m,如图9.3

9.3 B-C柱联合基础埋深示意图

基础受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 kN

基础底面积:

m>3m,尚需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宽度修正, =0.3

kPa

m

2)软卧层承载力验算

由于,所以需进行软卧层承载力验算。

软卧层顶面土的自重应力:

kPa(地下水位以下土取浮重度)

已知软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软卧层承载力修正:

kPa

基底压力: kPa

(此处将原地面标高-0.450m至室内地面标高±0.000范围内的填土作为外荷载加入。)

,查

kPa

软卧层承载力验算: kPa <kPa

所以满足要求。

3.抗震验算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工程需进行地基抗震验算。内力取表8.15数据,采用荷载标准组合:恒载+0.5(雪+活)+地震作用。

1A

上部传来竖向力: kN

底层墙重 kN

总竖向力 kN

上部传来弯矩 kN·m

底层墙产生弯矩 kN·m

弯矩 kN·m

柱底剪力 kN

2B-C)柱

上部传来竖向力: kN

底层墙重 kN

总竖向力 kN

3A柱基础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基础形心处竖向力: kN

弯矩: kN

偏心距:

<

(根据现行《抗规》,150 kPa<=186kPa<300 kPa,取

kPa

满足要求。

4B-C)柱

kPa

满足要求。

3.方案实施

采用C30混凝土();HPB300 级钢筋(N/mm2)、HRB335 级钢筋(N/mm2);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3.1荷载设计值

基础结构设计时,需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进行计算,预估基础高度600mm

A柱:

kN

kN·m

B-C柱:

kN

kN·m

3.2荷载设计值

1A

1地基净反力

kPa

kPa

2)基础高度

柱边截面

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见图9.5

要求:

mm

则, mm

已知柱截面尺寸:

由于, (破坏椎体落在基础平面内部)

所以,

偏心受压,取

冲切力: kN

抗冲切力:

所以基础高度满足要求。

变阶处截面

基础分两级,下阶,取

冲切力:

抗冲切力:

满足要求。

3)配筋计算

计算基础沿长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Ⅰ截面(柱边):

柱边净反力:

-截面(变阶处):

比较,应按配筋,现于2.5m宽度范围内(平行于长边方向)21ϕ12@125,并置于下层。

5 基础剖面尺寸示意图

计算基础沿短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按轴心受压计算,前已算得

-Ⅱ截面(柱边):

(注:平行于短边的钢筋放在长边钢筋上方,所以存在有效计算高度差12mm

-Ⅳ截面(变阶处):

比较,应按配筋,现于3.0m宽度范围内(平行于短边方向)布置16 ϕ 12@200,并置于上层。

2.(B-C)柱

,初选基础高度(等厚)。

1)基底净反力

前已算得

(2)冲切计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de1f18c700abb68a882fb51.html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