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

发布时间:2019-02-02 00:31: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

1、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2、纪晓岚对诗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细羽佳禽砖后死”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3、纪晓岚妙改《凉州词》

相传乾隆要纪晓岚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他在书写中粗心地将诗中的“间”字写掉了: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时候书写不用标点符号)。乾隆一看,当即指出来。纪晓岚知道掉字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他灵机一动说“我这是改写的一首《自度曲》”,当即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这才释然。

4、苏轼兄妹互嘲

传说宋代诗文大家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有应对的打油诗。兄妹二人长相各有特点,借此相互戏谑。苏小妹凸额凹眼,苏轼相阔络须。于是苏东坡作诗戏妹曰:“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很夸张地形容其妹额头之凸,眼眶之凹。

苏小妹也不示弱,作诗二首反唇相讥: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此首笑其兄满脸络腮大胡须,连耳朵和嘴巴都找不到了。然意犹未尽,又作一首讽其兄扁额马脸,眉间一尺:“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5、吕蒙正自嘲

宋代名臣吕蒙正出身贫寒,曾于春节时赊来猪头待客。猪头煮熟尚未起锅,债主即登门讨债,老吕囊中羞涩,结果债主将猪头拎走。吕蒙正作打油诗解嘲曰:“可怜可怜真可怜,煮烂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天天都过年!”将窘境与抱负尽皆道出,读来让人捧腹、心酸又生感慨。

6、三句半诗

在清朝的独逸窝退士所著的《笑笑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玩世不恭的潦倒文人。此人一生没有步入仕途,但为人乐观滑稽,是个少有的乐天派。有一次,他的家乡天旱,当地的太守宣布斋戒祈雨。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来讽刺:“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听说后大怒,将他抓来处罚,但是只要他用同样的格式写一首赞扬太守的诗,就免于处罚。于是他又写了一首十七字诗:“古人号东坡,今人曰西坡。若将两人比,差多。”(太守的大号叫西坡)

太守更加恼火,下令打十八板,发配云阳。他又写道:“做诗十七字,资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

临到去云阳时,他的舅舅前来送他,他的顽皮劲头又上来了:“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下泪,三行。”(其舅是独眼龙)

云阳太守早就听说他是个难得的才子,将他迎入大门,待为上宾,并且安排太守夫人作陪。太守夫人是一个美人儿,可惜是个大脚(古代衡量女子是否美丽的重要标准是小脚,所以有女子缠脚之事和“三寸金莲”之说)。酒席之间,太守又请他写诗。他旧病复发,又写了一首讽刺诗:“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后堂。金莲三寸小,横量。”此人玩世不恭,当然会倒霉。但是他嫉恶如仇的个性,到也叫人佩服。

7、妙改《得意诗》

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童生金榜题名时。”《得意诗》本来是五言诗,改诗者每句加了两字,成了七言诗,一下子就变得更“得意”了。

妙改《杜牧诗》:“清明节前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改:“节前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七言诗,每句减少前面二字,就成了一首很好的五言诗

二改:“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每句减少前面四字,便成了一首不错的三言诗。

9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0、祝枝山写批语

有一次,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作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拿给祝枝山看,看了以后,还要求祝枝山为他题词也许是以为名流在上面题词以后,文章就有身价了,他就有了炫耀的资本。祝枝山不好怎样下结论,只好在上面题了一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个小少爷一看,顿时心花怒放,他还以为这是祝枝山在赞扬他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他以为这是赞扬他的文章象黄鹂的鸣声一样清脆悦耳;“一行白鹭上青天”,他以为这是预言他将象白鹭一样“青云直上”。于是,他见人就把自己的文章和祝枝山的题词拿给人家看。别人看了之后,无不掩口而笑,只有他还蒙在鼓里。其实,祝枝山引用这两句唐诗作为一联来题赠他,自有妙处:“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露上青天――离题(堤)万里”。

11、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2、班门弄斧(典故)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领。

李白墓题诗一首

采石江边一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李白生前不寂寞,身后也不孤寂。安徽当涂采石李白墓,古今吊客不计其数。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留下了凭吊李白的诗文。有一人来到李白墓,读了前人留下的题诗,对这些诗作来了一个“总评”。清代赵翼<檐曝杂记>一书载:“采石李太白墓,过客留题甚多.有一诗云:采石湾头一堆土,李白文章冠今古.来的去的一首诗,鲁般门前弄刀斧。”据查,赵翼记载的这首诗是明朝梅之涣所作,题为《题李白墓》。此诗版本有多种,文字有较大出入.我比较了一下,觉得还是以赵翼记载的这一首为最精妙。

“鲁般门前弄刀斧”,梅之涣是否一子打倒一船人——贬抑所有在李白墓前题诗的人?恐怕不能这么看。在这句诗前面,梅之涣写道,“来的去的一首诗”,潜台词是,有的人其实不能做诗,也要在李白墓前逞能。用不大客气的吴语来说,就是“阿猫阿狗都留诗一首”。可见,梅之涣批评的,并非所有题诗的人,而是不会做诗而硬要做的人。

唐朝白居易也写过《李白墓》,诗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居易这首诗,梅之涣不会不知,他会说白居易也是班门弄斧吗?

13、翻译闹笑话

韩非子<说难>第十二中有一句:“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子妻胡君以娱其意。”结果有人翻译成:“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先把他的儿媳妇嫁给了胡国君主,以便讨好他。”其实这就闹笑话了,错就出在对“子”的理解上。我们现在说的“子”,常常指儿子,可是在文言文中,“子”经常指“孩子”,即,不只指儿子,还包括女儿。所以,这句话就应该翻译为:“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先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胡国君主,以便讨好他。”郑武公为了实现灭掉胡国的愿望,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把她当作讨好敌人的工具。其实就是美人计。投其所好,用美女来麻痹敌人,使其玩物丧志,结果胡国真的被灭了。这在古代是经常可见的。一字之差,“女儿”成了“儿媳”,闹笑话了。

14、欧阳修的故事——姑妄听之

1)、“修”与“羞” (此事真假存疑)

从前,有一个单科秀才,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文如锦绣,诗如莲花。四下张望,只有一个叫欧阳修的,能和自己相比。 一日,这秀才背起行囊,拿了一张地图,要对欧阳修进行文学访问。那真是,一脸得意,万种豪情。心想,定要访他个哑口无言,乖乖地亮出免战牌。 说话间,秀才来到河边,上船的时候,歪脑袋看见一棵枇杷树,好秀才,出口成吟:“路旁一枇杷,两朵大丫杈。 ——要说嘛,这秀才的前两句还是挺顺当的,可不知怎么,总是后劲不足,后面就憋不出来。 要说天下的事儿,就是一个巧。正巧欧阳修也来过河,随口说道:“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秀才一听,拱手赞道:“想不到老兄也会吟诗,对得还不错,不失我的原意。这可是诗人兴会了。”

说话间,船老大已经开船了,枇杷树渐行渐远,秀才见河中有一群鹅,有的鹅潜水,有的鹅灌水,诗兴又起,脱口念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话说秀才两句出口,又没词儿了。欧阳修顺口接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秀才大喜:“嗬!看来老兄肚子里还真有点货,竟能懂得我的诗意。那秀才大步流星,从船头跨到船尾,向欧阳修伸出双手,一边跑一边说:“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连忙把双手高高拱起: 修你也不知,你也不知修(羞)。

2)、醉翁逸事

虚心求教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行文求简

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db20baf551810a6f4248604.html

《与古诗词有关的趣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