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书籍推荐1

发布时间:2019-01-02 11:03: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临终关怀书籍推荐

1.死亡课

在那些冷峻而多情的医学叙事作品里,死亡呈现出独特的视角、鲜为人知的专业性、原汁原味的现场感,更有一种出人意表且引人深思的人间温度。

当死亡可以如此多情、告别有了“最好”,“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这样的诤言,已非文字表面上的触目惊心,而是一场由死亡主讲却直抵生命终极命题和心灵感动的特殊“死亡课”。

死亡,从来无法回避。但人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死亡课”来传授其中的道理,以不懵懂、不忧惧的姿态,坦然面对。

2.《死亡如此多情》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编中信出版社

“生命大结局——一个你不愿意提及却又无法摆脱的必然,它的阴影笼罩着你的一生。当你卧病在床,当你年老体衰,当你亲友逝去,对它的恐惧会悄然袭来。请你翻翻此书,看看这些医生的口述实录,想想他们内心的无奈、挣扎和感悟。也许你会重新认识生命的大结局,克服恐惧,淡然应对。”这道出了此书的意义。

《死亡如此多情》采访了百位医护人员,用叙事医学的手法描述了医者亲身经历的临终故事,还原一个又一个惊心又感人的生死现场,诉说关于死亡的种种“多情”,是一部颠覆传统生死观念的纪实文学。

阅读这样的人间真实,定会启迪读者去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

3.《长远看来,我们都已死去!》

[澳]肯·赫尔曼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书名是多么触目惊心。

但“死亡”这个词,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将来。它也是在各大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轮番上演的真相。

这是一本讲述发生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案例的书籍,也是一堂关乎死亡的课程。国际重症监护领域专家肯·赫尔曼教授直面内心深处,用饱满而真挚的笔调,记录了重症监护室内一系列“原汁原味的、躲在医院幕帘后的生死故事”,追问医疗救治的终极意义、生死命题。

这部医学专家的重症监护室守护笔记,被译成22种文字,令世界各地的读者感动落泪。它是一个有深度的医学叙事,更是许多有温度的“临终见证”——“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带领我们进入了重症监护的独特世界。在那里,最原始也是最深切的人类情怀,与最为先进的医疗科技一直在发生激烈碰撞”。

4.《最好的告别》

[]阿图·葛文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一本描述衰老和死亡的沉重之书,却受到了读者追捧,登上了各种畅销书榜单。

当病人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挣扎的时候,医生该如何去安抚他?医学不能实现他的欲望,但医生可以为他走向死亡缓缓摆渡。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为一本会讲故事、入情入理的医学读物,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沉重话题,《最好的告别》触动的不仅是医学思考,更是关于生命的探索。即不仅告诉医生们如何尊重生命、挽救生命,也告诉读者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正如读者所说的,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生死感悟

他或她,一字一句,垒起自己面对生死天堑的泪水与努力、艰辛与喜悦、代价与感悟。

生命冷却,却留下灼热的感悟,不绝地敲击读者的心灵。那是至为真切的对生命的透视、对死亡的对峙,具有沉甸甸的力量和震撼性。

生死感悟,都是不染尘埃的生命叩问: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5.《向死而生》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这是英国著名作家本森的亲身经历,濒临死亡又起死回生后的日记体感悟和思考。

曾经,他以文字为生;曾经,他只埋头于工作;曾经,他毫不关心家人……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倒下,病入骨髓,躺在床上,说不出,写不动……

渐渐地,他开始去体会亲情的温暖、发现自然的美丽、思考生命的意义、审视人类与人性的蒙昧……

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作家,在和病魔斗争的同时,写下了这本笔笔含情字字有痛的“死亡”日记。全书共有66篇日记,篇篇都围绕“死亡”这个永恒命题展开,作者结合自己病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不同的视角和事件切入,深入探讨关于心灵的成长、生命的意义等多种问题,引人深思和觉醒。

6.《妞妞》

周国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成长与死亡的相伴相行,让生命的话题变得尤为脆弱而深刻、凄美而惊心。

妞妞是作家周国平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女儿。作者以一个父亲的札记形式,真实记录妞妞成长的各种细节,他和妻子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幼女爱哀交加的心境,以及在摇篮旁、墓碑畔的忧伤生命思考,通过剖析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的过程来辨析人生的意义和情爱的真谛,写下了一个“感悟生与死的心灵之作”。

其行文的哲学意味,让人们在感叹一个具体生命生死的同时,也关注人类普遍的生命意识,将生命个体的悲剧意识泛化到人类的苦难中。面对一个幼小生命的凋零,周国平给出了他关于生命的意义、死亡、灵魂和超越这些基本命题的思索。

7.《此生未完成》

于娟著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于娟的一生,就是一本“未完成”的书。这名32岁的女子,是一名有着美好前程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在与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四个月之后,生命定格。

一年的生死折磨,她写下这些:她的病,她的一生,她的坚强和柔软,以及病中的众生相。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只是用自己肉躯的痛苦去换得人生的参悟,代价实在太大了。”生死边缘,她有了那么痛又那么平实的领悟:好好活着,好好爱护自己和身边每个人。其余的,“神马都是浮云”。

她用她年轻的生命,成就了这个“未完成”对他者的警醒与启思,让这个“未完成”深具意义。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书封上这句平实的话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

8.《恩宠与勇气》

[]肯·威尔伯著三联书店

美丽女子崔雅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计划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被发现罹患乳腺癌。

完美的邂逅,变成了随后五年漫长的艰难岁月。在这个厄运中,人们真的很难分辨谁比谁更痛苦——是饱受疾病煎熬的崔雅,还是咬紧牙关与她并肩作战的肯。正如人们说,“你也没法把《恩宠与勇气》当作爱情之书或者死亡日记,它是一种疾病与死亡的修行,从恐惧、愤懑与怨怼里,慢慢学会豁达、安详与慈悲。”

这个与病魔斗争的故事,最后告诉大家的是,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就像崔雅的终极理解,“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

生死之间,最值得追寻的是生命的意义。

具有了“意义”的指向,生的珍贵才真正得以存在与延续。这种意义是多向度的,文化上的宏阔丰富和生命体验的具体而微都不可或缺。那么,向文化名家们去探问其中的真谛,在光与尘中踏实体验生命的历程,便是殊途同归的方式。

比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他的人生就如同这一书名的代名词。死亡如此逼近,困难如同炼狱,唯“意义”不可舍弃。

9.《我的生与死》

马明博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今中外,无数哲人都在思考这个‘死’。我们普通,平凡,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哲人的思想去理解和感悟,他们睿智、严肃、沉着的态度会帮到我们。”读者十分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这部书的价值。

翻开书页,与读者面对面畅谈死生的是这样一些中外名家:鲁迅、冯友兰、季羡林、苏格拉底、托尔斯泰、叔本华,等等。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摆出不同的交流姿态,将自己对人生终极命题的慎重思考,郑重传递到读者的生命中。

那些人生的起伏、生命的温度、智慧的光芒,冲破时空的阻碍,汇聚在这本文化名家话生死的书中,就像筑起一个关于生死观的文化峰峦,雄伟壮,郁郁葱葱。读者一路攀登,终会有所悟。

10.《生命之轮》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重庆出版社

本书作者被视为“一个颠覆了世界对死亡和濒临死亡看法的女人”。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死亡和濒死经验的女医生、倡导临终关怀的先行者,她告诉众人“如何怀有悲悯的心对待生死大事”,以及“如何呵护好生,才能呵护好死”。

《生命之轮》是她在生命的余晖中回顾自己一生的真情告白,告诉读者关于生命的终极秘密:“死亡并不真正存在,人生最难的功课是学会无私地去爱。”

罗斯医生已经教会了世人如何才能安宁地死去。死亡不再是绝望,不再是失败,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更是“漫长的旅程前的休息”。对于如何看待必然来临的死亡,她的回答是:一个人如何死,要看他是如何活的。好好活着,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才是死亡教导我们的功课。

如今,罗斯医生和她的《生命之轮》又给人们上了一堂课,教人们如何才能活得好。

11.《活出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著华夏出版社

《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量1200万册,数字表述了它巨大的影响力。

此书作者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被视为“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他们全家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唯他和妹妹幸存。

死亡如此逼近,困难如同炼狱,弗兰克尔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为人们寻找绝处逢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富有光彩的见证。书中作者的视角既恳切又超然:立足自己的内心,诚实不欺;又以医生的专业冷静超越当时严酷的环境,不怨不怒。

这种生命的真切体验和科学家的冷静观察,一再激励读者去思考生与死、生命的价值所在。“弗兰克尔不只是二战纳粹集中营走出的待决囚徒,他用一生证明绝处再生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告诉世人,炼狱般的痛苦一经超越,枝头绽放的将是爱与希望的花蕾。”

或许,在这个虚无日盛、意义式微的时代,这样不懈怠的生命热情,将成为一种格外闪亮的人生指引。(摘自黄玮《解放日报》)

12.直视骄阳

决不枯燥,决不深奥,决不做作,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泪流满面,让你豁然开朗,让你会心大笑——亚隆就有这样的本事,带着温暖和智慧,让你和他共同直面死亡。你可以不接受他的邀请,但一旦打开《直视骄阳》,走上对死亡的探索之旅,你就会得到启迪、陪伴和治疗——既然没有人能改变必死的命运,就也没有人不存在死亡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一直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它握手,因为向死而生教会我们活出意义,活在当下。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陆晓娅如是推荐。

13.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作者:简媜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简媜给老年找了个美丽的名字,银闪闪的地方,但实际上年老既不美、也不浪漫。

她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广泛地观照思考“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由周遭亲人的故事触及到整体社会层面,一路从肉身、人生、老化、疾病到死亡的生命现场仔仔细细彻底探勘,在问题间穿行并找寻出路,可说是一本全面探讨老年议题的“生死书”。

是一本生者的“完全手册”,老者的“百科全书”,病者的“照护指南”,逝者的“祈福祷文”。

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要随身一本携带以防万一,五十岁以下则应该每晚睡前翻读一章,日日砥砺。

完整涵盖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伦理亲情、社会参与、长期照护、临终准备与葬仪等层面,综观身与心的安顿。

这本散文集,分五辑,有贴近生活的亲情故事,也有诙谐幽默现场“live”,作者通过她从生活里观察和感悟的生死学,向读者娓娓诉说人世浮生的悲欢交集。全文一篇篇小故事,涵盖了健康、心灵、理财、寓居、亲情、社会、病痛、临终、殡仪等层面,反映当下老年化的社会,人们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态度与思想。

从初老、渐老、耄耋、病役到死亡,简媜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仔细勾勒“老人共和国”里的鎏银岁月,以深情至性的柔笔追想至亲晚年,娓娓述说人世浮生的悲欣交集及侍病伴老历程之爱憎孤寂,既见机智幽默的优雅自嘲,亦是急急切切苦口婆心的警世诤言——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每个人生都是一只装着悲欢离合的包袱,包袱里有各自的欢愉与憾恨。在她笔下,生老病死转化为一座蕴藏智慧宝石的矿脉,值得一生开采。

14.天蓝色的彼岸

作者:[]希尔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

小男孩哈利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它他加入了等待去天蓝色彼岸的队伍。但他还挂念着爸爸,妈妈,姐姐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到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告别,向他们表示歉意和深深的爱……

这是一本最适合在我们这个年代看的书。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各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中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死亡……

本书适合九岁以上所有人群阅读,他是呈送给所有善良心灵最好的礼物。本书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欧美和日本广为流传,感动了世界各地无数的读者。本书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并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的人性寓言”。(泰晤士报)

15.相约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莫里·施瓦茨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于是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上课。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

16.活了100万次的猫

作者:[]佐野洋子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皮花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猫曾经是国王的猫。猫讨厌国王,国王总是发动战争,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只冷箭射死了。国王捧着猫哭了起来,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把它埋在了院子里。

猫曾经是水手的猫。猫讨厌大海,水手带它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淹死了。水手用网子把猫捞了上来,抱着它大哭起来,把它埋到了一个遥远的港口的树下。

猫还曾经是一个魔术师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偷的猫、曾经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猫,它被锯死过、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背孩子的带子勒死过,不过,它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后来,猫就谁的猫也不是了。它成了一只野猫。它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它最喜欢自己了,漂亮的虎皮花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母猫们都想嫁给他,有的给它大鱼,有给它上等的老鼠,它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它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它一眼,一只美丽的白猫。它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它有点生气了,因为它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它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有一天,它在白猫的面前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100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它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它一直呆在了花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它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走掉了。它满足地说:“它们都成了出色的野猫啦。”“是啊。”白猫说,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它对白猫更温柔了,它想和白猫永远地活下去。

有一天,白猫在它身边静静地不动了。它哭了起来,从夜里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夜里,它哭了有100万次。一天中午,它的哭声停止了。它在白猫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cd26b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8.html

《临终关怀书籍推荐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