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布时间:2013-06-03 08:36: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问题及解决策略

盐城市一小 综合部 吴婕

摘要: 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但是和谐的亲子关系还需经受住一次次亲子冲突的考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中 亲子关系是子女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而由于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无可避免地会与产生亲子冲突。但亲子冲突并非一定是坏事, 处理得当, 可以增进冲突双方的了解和情感, 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 亲子关系 家庭 冲突 交流

一、 前言

亲子关系就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接触最早、持续影响时间最长的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促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但是和谐的亲子关系还需经受住一次次亲子冲突的考验。

亲子冲突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在目标观念需要意见期望上由于彼此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双方在认知行为情绪上的矛盾或对立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所占比重也大不相同,在温暖支持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分歧较少 而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经常互相抱怨对相互之间的分歧采取回避态度冲突较多而且家庭气氛对亲子冲突有持续影响即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会经常互相抱怨信任和情感亲密的家庭环境为成功解决亲子冲突提供了舞台而强制的恶意的家庭环境下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常常会失败 亲子冲突达到失常的地步已有研究表明,至少有80%以上的家庭存在亲子冲突,经历频繁亲子冲突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生理和心理症状,亲子冲突的水平与青少年的反社会和亲社会的行为都有着很高的相关,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等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因此,关注亲子冲突,探索应对亲子冲突的策略,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亲子冲突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家庭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与时代同步,家长的教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开始强调科学教养观念,然而有的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多了几分急功近利的浮躁,加之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当前家长教育观念充满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功利与理想的冲突与选择,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反映出一些带共同倾向性的问题,亲子关系也随之受到较大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冲突不断加深,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成效。目前亲子冲突有以下类型:

(一)言语冲突

语言冲突主要是指亲子双方因在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激化而采取的语言上的对抗,表现为相互争吵或恶语攻击,较常发生在母亲及养父母与子女之间,而且子女往往是语言冲突的主动发起者。

【案例一】

有一次,学生小娟约了同学一起去试听培优的课程, 可母亲觉得事情有些可疑, 就要求跟她一起去, 这使得感到遭到母亲监视, 很丢脸, 因此对母亲大发脾气:“你干嘛跟我去,成天到晚干涉我,你就是不信任我!”母亲:“我是你妈,我有权利管教你,我今天还就非得跟你去!”小娟:“妈妈最讨厌了,我讨厌你!”

【案例分析】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还是处于权威地位,父母过分干涉,限制孩子的言行他们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一旦孩子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争吵就随之而来。他们会过早为孩子定向不准他们贪玩不准串门交往把早期教育变成学电脑,唐诗、学英语、弹钢琴、学书法、跳舞蹈使孩子过早脱离童趣世界丧失了同龄儿童的横向交往整天处于长辈交往的纵向亲子关系之中

(二)行为冲突

行为冲突则是继语言矛盾产生后发生的更为激烈的冲突,表现为拳打脚踢,甚至用物体攻击,通常是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由于达不到预期目的而表现出的一种不理智行为

【案例二】

班上小明喜欢收集飞机模型,业余时间喜欢看飞机画册,动手做模型,但在其父母看来,平时业余时间还应以看书为主,飞机模型纯属浪费时间,强制规定小明看书。小明很不服气,与父母产生言语冲突,父母更是恨铁不成钢,激烈的争吵后,小明受到往往又是一顿棍棒教育,小明父母的矛盾也越来与激烈。

【案例分析】

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对的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严厉惩罚可能会物极必反。但是孩子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信任。“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理念的延伸,它往往酝酿出许多不可以预料的后果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稍有反抗轻则怒斥一番重则棍棒相加,拳脚相助,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家庭缺少温暖和乐趣使孩子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变得难以驾驭自卑、悲观厌世、自欺欺人这也导致亲子冲突愈演愈烈。近几年接连发生的孩子频繁离家出走“好学生”杀死亲生父母的惨痛案件就是对一些错误的儿童教育方法敲响的警钟。

(三)隐性冲突

亲子冲突的隐性冲突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冷暴力”、“冷战”、“软暴力”等,表现为拖沓、逆反、缄默、回避、自闭、离家出走等等,是一种隐匿性冲突。

【案例三】

小阳是班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也努力过,但成绩并没有太多提高,为此他也很懊恼。小阳父母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对小阳的学习成绩非常在意,在家对小阳更是严加管教。每当小阳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犯了错误时,父母对小样的态度就会变得很冷淡。即使小阳想与父母沟通,看到父母的态度,也是“有话说不出”,久而久之,小阳越来越叛逆,就是喜欢与父母对着干。

【案例分析】

隐性冲突通常表现为子女与父母长期没有互动,更没有语言和感情沟通,互冷落,属于一种谁也不愿意先理谁的对峙。隐性冲突比外显冲突所带来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父母变得寡言、没表情、不理人时,子女感到更可怕,父母也同样有此感。长此以往,孩子往往比较孤僻、不合群, 不善与人交往,面对困难则表现出退缩、懦弱、逃避等不良心理状态。

三、亲子冲突的利弊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遭遇冲突(包括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是很自然的,而且所有的冲突,也都可能产生好与坏的结果,具体由当事双方所选择的解决方法而定。亲子冲突也不例外

(一)亲子冲突的存在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目前研究者赞同亲子冲突对于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有影响部分学者认为亲子冲突有利于个体的发展Holmbeck Hill(1988)在精神分析与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亲子冲突的适应性意义的解释。他们认为冲突通过个体心理内部活动过程及个体间的互动过程促进了个体对发展变化的适应。在个体心理内部水平上,冲突可以增强个体自主性。同时在以亲情为依托的亲子关系中通过尝试解决冲突问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沟通能力、控制负性情绪的能力、以及理解他人意图进行换位思考的能力。由于亲子之间的差异,儿童不可能总是顺从于父母。而这种不顺从往往拉开亲子冲突的序幕也恰恰给儿童的社会化带来契机。作为多种亲子互动状态的一种行为类型亲子冲突实际上体现了亲子之间的磨合。这个过程在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同时也加深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让父母在实践中尝试各种教育方式以适应自己的孩子。

2.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是受社会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对自身的稳定的看法。库利认为自我首先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家庭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增强, 亲子之间的冲突也明显增多。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8给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特征。每个阶段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小主意”决定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这时儿童的意愿就会与父母的意愿会产生冲突,这也正是儿童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但一般的父母不太懂这些事情, 他们不会有这种敏感心态, 他们通常以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亲自冲突愈演愈烈。

3.有助于帮助父母发现育儿过程中的不足

借着亲子冲突的机会,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将其纳入考虑范围;然后统合双方的需求状况,确定两者的差距与连接点;再认清使用胁迫等手段迫使孩子屈服不是好方法;继而尽力找出双方都同意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在解决冲突过程中,学会了解彼此的需求及如何满足这些需要;双方的感受体验得以澄清,状况得以分享,彼此关系更融洽;增进彼此平等和谐的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和对问题的预见能力;使亲子共同成长,对自己更有信心,也敢于做一个忠于自己尊重别人的人。

所以,在亲子冲突这一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面前,父母无需逃避或盲目自我责难,若能找对对策,实现平等和谐的对话,实现心平气和地倾听和理解,通过共同的学习和探讨,达到某些共识,妥善处理冲突,进而缩短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障碍,是既可以使家庭教育有的放矢,也能促进初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亲子冲突的隐患

亲子关系是一生的关系, 如果不能和谐相处,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很痛苦。频繁的亲子冲突会造成父母的情绪低落, 工作效率低下;同时给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的亲子关系

据研究表明,儿童与成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垂直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垂直关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安全和保护,也可以使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不过在亲子冲突情境中由于双方体力的悬殊和父母的权威甚至专制意识儿童往往处于弱势、易受伤害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家长情绪失控而导致儿童严重伤害的案件就时有发生。尽管家长事后都非常内疚甚至悔恨然而对于已经造成的伤害一切都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而言亲子冲突就名副其实地成了亲子关系和谐与恶化交的十字路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人们重视亲子冲突的及时有效化解以维持和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避免因冲突升级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2冲突频率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及行为障

碍存在一定联系。临床家庭中的青少年比非临床家庭中的青少年报告了更为频繁和紧张的冲突,那些离家出走和企图自杀的青少年与父母间常具有较高的冲突水平。

四、 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亲子冲突属于一种人际冲突。引发人际冲突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亲子冲突也不例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亲子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关于亲子冲突产生原因的分析中, 早期的以霍尔和弗洛伊德为代表。霍尔用复演说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他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疾风怒涛”sturm and drang)、充满了内部和外部冲突的时期而他们正是在经历了各种的冲突与更替之后才最终复演成为人类文明中充满“个性感”的一员。弗洛伊德则从生物学角度用其“性欲发展理论”把儿童时期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对其今后的人格和亲子关系发展都至关重要,并特别指出了青春期也就是其“生殖期”由于力比多的剧增导致儿童情绪冲动多变,从而产生亲子冲突当前产生亲子冲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AThomas&S. Chess)曾进行一项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 主要考察儿童是否具有先天的独特性以及这些独特性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托马斯等人的追踪研究发现, 婴儿在出生的最初几周内就已完全显示出了不同的气质特征, 且这些气质特点与父母的个性类型无系统性相关。另外, 早期的气质特点在儿童成长的后几年里趋向于保持相对连续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随着个体的成长,他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社会的了解已经具有相当的程度往往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父母再把自己当成小孩子看待 就如【案例一】中的小娟一样,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越来越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独立自主,他们渴望有一个不受干扰的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其中充分体验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苦恼和快乐。为此,他们有时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希望私下默默地收藏和品味自己的小秘密但在父母的心目中,他们一直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认为不成熟,还需要保护。这时,父母忘了孩子是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过分的干涉导致孩子种种不满情绪,与父母之间的言语冲突随之而来

(二)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影响亲子冲突很重要的因素,以下几方面是从父母内在心理因素去探讨对亲子冲突产生的影响。

1.带有功利性的育儿观念

多数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在孩子身上寄托希望, 与孩子有不可分割的一体化感觉。这种观念使父母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导致在教育子女时, 往往对子女采取强制手段, 认为子女不好好学习就不能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据调查发现,现在青少年围绕学业、日常生活安排与父母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都是最多的。当前,如【案例二】中小明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对他们的心理世界却了解甚少,很少和他们谈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造成双方心理上的沟通发生困难。有的父母认为子女学习优秀就是给自己“涨脸”,子女的成功则是他们业余生活的“有利谈资”,也有父母因为觉得自己的子女没有别的孩子优秀,丢了自己的脸,就变本加厉的“苛求”子女,造成恶性循环,子女越来越厌学,父母越来越失望,亲子冲突也在无形中加深。

2.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地位等级关系

亲子间的等级具体来说就是家长认为在家中自己和孩子应分别处于怎样的位置, 谁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在这点上,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一直处于权威位置,认为在家里, 应该听从父母的, 父母说了算,父母的话总是正确的,子女就应该完成父母的命令。如【案例二】中的专制型的父母打着“都是为子女好的旗号”,对孩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与子女之间的缺少必要的沟通,不了解子女内心的想法,只是向子女一味的灌输自己的观念。而他们所代表的成人世界的疑问或批评非常容易产生与子女之间的互相对立紧张关系。在 “家长制”气氛较浓的传统家庭中,这种紧张往往会衍化成亲子之间的危机,言语冲突、行为冲突估计早已变为“家常便饭”。

3.父母的育儿焦虑

指父母在教养当中体会到的焦虑感,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管束、对孩子的期望等上面的困难感。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尤其是父亲为了维护自己在孩子心目

中的地位,会刻意与孩子保持相当的距离,因此过去和孩子的交流本来就不多,孩子越大越与父母有距离感,无法进行适当的沟通是许多父母意识中都存在的现象。如【案例三】中小阳的父母一样,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越大也不好管了”、“我对孩子常常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等,这种意识导致了父母“放任自流”的育儿模式。在这些想法的影响下,家庭“冷暴力”也越来越严重,父母对于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焦虑、矛盾、问题不加重视引导这也会造成子女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导致子女的行为偏差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这种焦虑必然影响其教育方式、方法,影响和谐亲子关系的形成。

五、如何理性应对亲自冲突

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未来,由严重的亲子冲突带来了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也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发现,冲突频率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及行为障碍存在一定联系。离婚家庭中的青少年比非离婚家庭中的青少年更为频繁和紧张的冲突,那些离家出走和企图自杀的青少年与父母间常具有较高的冲突水平。因此,家长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理性应对亲子冲突。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亲子冲突,要有耐心、决心和合适的教育方法,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有科学、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让他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家长进行的教育不应是“超前教育”,更不是“定向教育”或“智力教育”。

时代在发展,不管世间万物如何变化,它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处理亲子冲突如此,认清孩子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孩子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他们所要掌握的是更多的基础知识,我们所要做的是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不是某一侧面的片面发展。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家长应有一种平淡平静的心态,保持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家长应保持自己头脑清醒,去掉过多的功利目的和色彩,重温家庭教育乃至教育的内涵和真谛,对孩子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功利。

(二)尊重孩子,转变观念平等相处

亲子关系是一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不是一种单向的静态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血缘关系上形成的自然角色关系另一种是在后天交往中形成的家庭社会角色关系。自然角色是天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但家庭社会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父母与孩子各自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决定了其各自在家庭所处的地位也规定了其互相对待的态度。

1.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是一个逐渐成长和完善的个体,对子女成长中出现的一些行为,应当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并有意识的去帮助引导孩子

2.转变观念

许多父母依照自己的预设模式塑造孩子,他们抱持的理由无非是:“毕竟。他们是我的孩子,对不对?”自认为拥有孩子,因而觉得有全力一某种方式“塑造”孩子,当孩子的行为违反父母预设的模式时,便觉得难以接受。相反地,如果父母视子女为独力个体事时,他们则较能接受孩子的独特性,允许孩子依天性发展。

在《预言家》一文中,作了很良好的阐释:你的孩子非真正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渴望延续下的产物。他们透过你而,但非你而虽然和你共同生活,但属于你。你可以把爱给他们,但别灌输思想,因有自已的想法:你大可以努力自己像他,但别设像你。因生命不倒退,也不会停滞在昨日。

父母不把孩子“属于自己的,也不是自我的延续,而是一个分离独特的个体这样便能改变父母的度,減少孩子行的不接无论孩子未展多不合乎父母的打算,孩子都有利依天赋发展是孩子不容剥夺利。睿智的父母能和孩子维持较轻松关系。他们视婚姻关系为首要,孩子在他生活中有重要地位,但是次要地位。这类父母似乎赋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自主。他的心力不投注在孩子身上;也投注在婚姻。因而,孩子的行或成就如何,就沒有那重要了。他们觉得孩子要自己的生活,应该给更多自由造自我。这类父母不常正孩子,或监视孩子的活、活动孩子需要援助,他们会伸出援手,但不强烈觉得干涉孩子的生活。他上不曾忽孩子,他们关心孩子,但不曾孩子忧心忡忡。他态度“孩毕竟是孩子因此他孩子是孩子接受了。孩子的不成熟或缺,他往往付之一笑而不痛心。

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家务劳动、消费、隐私方面, 还是在交友、子女的学业、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等方面, 家长都应当转变传统的家长制观念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子女相处子女也应尊重和理解父母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亲子冲突频率。

(三)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学会倾听,加强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两代人沟通并加深互爱的动力。沟通交流是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经常的沟通一方面能让子女感受到来自父母真正的关注和照顾另一方面又让子女遇到问题时能及时与父母交流获得父母的帮助这样,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容易被子女所接受。孩子是家庭的而希望,父母要腾出时间、花费精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父母应与孩子共同参加一些活动,如旅游、看电影等。在共同的活动中,家长应与孩子自然而然的交换看法,讨论各种问题,尽量避免孩子“汇报式”,家长高高在上“质问”、“声讨式”的谈话。

在亲子交往中不少父母不愿倾听子女说话发生冲突时, 更加不会倾听子女的声音不让子女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意愿许多家长还没有深入思考子女的要求是否合理时就断然加以否定和拒绝这样的没有理由的拒绝会使子女不能接受子女的话是对的要求是合理的家长应该接受子女的意见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即便子女的看法有偏差也不代表父母有剥夺子女说话的权利。父母应该倾听子女的声音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父母要善于倾听子女的倾诉,关心孩子的思想,理解他们内心的烦恼,并帮助孩子摆脱烦恼,给出建议。

当父母与子女有冲突时,父母应善于显出自己对孩子的关怀,理智心平气和地解决冲突。孩子如果遇到挫折,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孩子战胜困难的坚强后盾,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支持者,家庭是孩子小憩的港湾。这样,父母与子女之间就易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家长要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最主要的不是依靠别人,而要靠家长自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自我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机会永远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因而孩子的教育质量,技能培养,得到每个父母的日益重视。父母在家庭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懂得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校适当干预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具有较强组织性,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教育以及各项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并且可以成为架起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以此起到解决亲子冲突的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尊敬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通过各种情感体验,使青少年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提高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通过开设社会实践课程,青少年可以不断地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百味生,从而体谅和理解父母。其次,学校应提升素质教育理念,减少“高分低能”现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提高家长认知水平。最后,建立性心理咨询室,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青少年个体与父母之间具体的冲突状况,适时给予父母与子女恰当建议。

六、结论

对每个人来说, 家庭教育不仅是做人的摇篮, 同时也是终生教育的基础, 作为“第一老师”的父母, 可谓任重而道远。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中 亲子关系是子女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而由于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无可避免地会与产生亲子冲突。但亲子冲突并非一定是坏事, 处理得当, 可以增进冲突双方的了解和情感, 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父母要对亲子冲突应具有正确而全面地认识, 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技巧进行卓有成效地关键对话, 消除矛盾达成沟通, 使亲子关系更加稳固、亲密与和谐。这样,孩子的健康发展、家庭的幸福安乐必将成为现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b716d4e804d2b160b4ec06e.html

《浅谈亲子关系中亲子冲突问题及解决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