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笔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发布时间:2019-08-21 00:09: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笔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年高考考点分布】

易错点1 不能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科技

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这表明当时的火药

A.已用于军事和战争B.开始用于民俗活动

C.主要是起助燃作用D.主要是配制中药材

【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火药用于军事和战争的时间而错选A

【正解】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古代四大发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民俗活动”,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 材料反映的是用“伏火矾法”制成药物助燃,C项正确。

【易错点击】

四大发明的重大作用及对四大发明在东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认识

1.作用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对四大发明在东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认识

1)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强大,在此基础上的封建制度于明清时期又进一步强化。

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这样的先进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先进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难以推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

2)四大发明传入西方,正好赶上西方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进程,为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此,西方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则逐渐衰落。

【即时巩固】

北宋时期,印刷业是播扬文化的中心,书籍大多刊印于杭州,从流传后世的宋版本来看,也多出于江南地区。这种情况说明北宋时期

A.文化中心南移趋势开始出现B.文化中心南移趋势明显

C.江南地区文化氛围浓烈D.江南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的文化,意在考查学生论证和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化中心南移趋势开始出现”说法错误,A项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由材料“多刊印于杭州……也多出于江南地区”可知,北宋江南地区成为播扬文化的中心,文化氛围浓烈。故C项正确。【答案】C

易错点2 不能准确把握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

【易错典例】

汉末至五代时期,西王母会君故事与当时盛行的帝王求仙故事相结合,衍生出精彩的仙话小说,并成为文人诗文中常见的题材。宋代以后,西王母会君故事进入固化和衰落期。这一变化

A.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的内涵

C.有利于摆脱世俗生活的政治束缚

D.源于其脱离了通俗文学潮流

【错解】A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的主旨,材料反映的是西王母会君故事进入固化和衰落期的社会背景,需要结合宋代市民阶层壮大这一史实来分析。

【正解】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变化的分析能力。材料与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无关,故A项错误。西王母会君故事不符合市民文学的发展潮流,最终逐渐走向固化和没落,故B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宋代以后,市民文学盛行,西王母会君故事在传承过程中,其精神内涵逐渐固定,宋代以后未能与通俗文学中盛行的元素相融合,也就脱离了通俗文学的潮流,故D项正确。

【易错点击】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1.变迁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特点

1)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4)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和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

5)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

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

【即时巩固】

明代小说、戏曲等都特别昌盛。在短篇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其中出现了一些以描写男女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从社会层面讲,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表明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政权并立

D.反映了广大知识分子对理学的不满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小说、戏曲昌盛的经济基础但与社会层面无关,排除A;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政权并立并非此时的特征,排除C;当时只是部分知识分子对理学不满,排除D项。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适应社会需要的小说、戏曲繁荣起来,故答案为B项。

易错点3 不能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易错典例

从文字结构来看,商朝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即所谓的“六书”。这主要说明商朝甲骨文

A.与古代书写材质相辅相成B.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符号

C.体现了古汉字的写意性特点D.是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错解】B。【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区分发现最早的文字符号和文字。

【正解】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故排除B项。写意性是草书和文人画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甲骨文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故D项正确。

【易错点击】魏晋、唐代、两宋、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1.魏晋时期

社会的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随波逐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唐朝

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两宋

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也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4.明清时期

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

【即时巩固】

下面是宋代绘画作品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名人绘画作品已具有品牌化B.社会风俗已成绘画主流题材

C.宋代绘画创作的世俗性增强D.宋代画家以出售作品来谋生

【解析】本题一史料切入考查宋代绘画艺术,突出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熟食店张挂名画、绘画作品在市场出售和“工画村田乐”“往画院前易也”,说明宋代绘画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欣赏来看都具有大众化倾向,这是绘画世俗化的体现,C项正确;仅凭一则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名人绘画作品已具有品牌化,A项说法不正确。材料中只有“工画村田乐”体现了社会风俗性,B项错误;D项材料依据不足。【答案】C

易错点4不能全面把握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

【易错典例

在明清两代总共四千四百多种戏曲作品中,清代作品多达二千四百种,而且传奇与杂剧并重,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更是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之后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据此可知,清代戏剧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要求B.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继续发展并且成就辉煌D.缺乏爱国精神

【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不能准确解读材料,材料反映的是清代戏曲作品多,戏剧成就辉煌。

【正解】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戏曲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和明代相比,清代戏曲作品多,而且传奇与杂剧并重,这体现出清代戏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生殿》和《桃花扇》更是成为“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之后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说明了清代戏剧在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清代市民阶层的要求,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强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清代戏剧是否缺乏爱国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易错点击】全面认识京剧的形成

1.形成因素

1)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乾隆帝时,徽班进京,为京剧形成创造了条件。

2)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其形成提供了舞台。

3)广大艺人们的努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2.艺术特征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唢呐等弦乐器和鼓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

4)表演按照一定程式进行,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即时巩固】

清代陈彦衡曾说,“今日之皮黄由昆曲变化之明证厥有数端”,徽、汉两派唱白颇有昆曲家法,徽班老伶无不擅昆曲,“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此又由昆曲变化之确实证据”。这说明

A.皮黄为昆曲另一名称B.戏曲艺术间相互借鉴

C.皮黄直接由昆曲派生D.江南是各戏曲诞生地

【解析】本题考查京剧和昆曲,材料中的“皮黄”是京剧的称呼,其余昆曲为不同剧种,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京剧是在徽、汉两派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皮黄由昆曲变化而来,并非直接由昆曲派生,C项错误;宋元以来,北曲已经存在,昆曲、京剧均有吸取其长处,故D项错误。【答案】B

【纠错笔记】

【记忆点一】正确认识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之处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在近代却走向衰落;西方科技后来者居上,超越了中国。这固然与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关系,但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技严格地讲是经验科学,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总结,在揭示现象背后的原理方面则很薄弱;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将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

4.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记忆点二】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呈现差异的表现

1.原因

1)经济上: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压制。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商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

2)政治上:绝对皇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国内设置重重关卡;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绝对的权力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这是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深层原因。

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落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对外关系: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一次又一次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5)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

2.差异的表现

1)经济上:中国依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并有了较大发展。

2)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没有产生新的阶级力量,而西方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已经产生了资产阶级且力量不断增强,展开反封建斗争。

3)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思想界万马齐喑,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记忆点三】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

1)起源及发展: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2)演变: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3)总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

1)发展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主要书体

【记忆点四】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编定《诗经》推行德行教化,屈原以《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纠错大通关】

1.有专家在研究宋代某佛经文本后,指出该经中“有的字存在中间断折或者极为薄俏之缺象”,应与某种字模“质坚性脆,易掉边角,断划破裂”有关。由此可知,当时

A.印刷术水平十分落后B.印刷所用字体不适应字模

C.已出现了活字印刷术D.雕版印刷术实用价值有限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刷术。由材料可知,该专家认为,该经书的这种情况应该与某种字模“质坚性脆,易掉边角,断划破裂”有关,而字模是活字印刷术的特点,故选C。虽然材料中指出了这种字模的缺陷,但并不等于印刷术水平十分落后,故排除A项。该专家并没有说是字体原因,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活字印刷术,不是雕版印刷术,故排除D

2.“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的说法源于《后汉书》中的“刊章捕俭”,王幼学等人认为“刊章”为刻印“榜板”之意。结合历史语境可知,“刊章捕俭”即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拘捕这些人,是为“正解”。这主要说明

A.历史事实离不开历史解释 B.汉代版印技术尚不够成熟

C.历史解释离不开特定环境D.版印技术已用于公文印制

【答案】C。【解析】本题以雕版印刷术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史学研究能力。由题干材料可知,王幼学等人脱离历史语境将“刊章”理解为“刻印‘榜板’之意”,并由此得出“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的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宦官专权、胡作非为,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时有督邮张俭上书告发大宦官侯览仗势欺人之恶行。侯览大权在握,有恃无恐,并唆使朱并诬告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别立名号,图谋不轨。朝廷借此“刊章捕俭”,到处张贴榜文,抓捕张俭等人。结合历史语境可知,“刊章捕俭”意为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拘捕这些人。综上可以得出,历史解释离不开特定环境,所以选C

3.据记载,宋代造纸工匠多用杨桃藤、黄蜀葵等的浸出液制作一种“纸药”,它可以使纸浆变得更加均匀,纸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由此可知,宋代

A.造纸的工序更加完善B.活字印刷用纸已创制

C.造纸原料实现了革新D.纸张得到进一步普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科技,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并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纸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说明“纸药”有助于提高纸的产量和质量,也就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纸张进一步普及,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在造纸过程中加入了添加剂,并没体现造纸工序的变化。排除A项;宋代纸张的质量得到提高不能说明它是用于活字印刷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造纸原料,只说明在造纸过程中加入了“纸药”,排除C项。

4.有学者从“接受史”的角度,全面考查了关于一部明清时期小说主题的论争:明清时期强调从哲理或宗教层面上去解读;五四前后强调对其隐晦深藏的民主思想的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小说的社会批判性;新时期强调多元化研究。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四大长篇小说。由“从哲理或宗教层面”可知这部小说为《西游记》。《西游记》取材于一个传统的取经故事,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积极进取的精神,C符合材料的论述。

5.吴歌,又称江南小调,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它们以情为由头,或抨击时政,或将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这种现象

A.得益于宽松的社会环境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C.冲击了传统文化格局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意在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A项不符合历史史实,明清时期的政治和思想控制空前强化;B项说法错误;这些歌曲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冲击了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故选C项;吴歌的流行不能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项错误。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6.据考证,伏羲女娲作为华夏的始祖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普遍崇奉,这一信仰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不仅被文人当作创作的素材,也被普通民众用来保佑家人平安幸福。这一现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生活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D.传播了先秦的礼乐制度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近几年高考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本题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人们共同信仰伏羲女蜗,这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族群认同观念,故选B项。材料并未反映思想专制现象,故排除A项;C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故排除D项。

7.清代小说记载:商人吴某,有女求配。有一夜,吴某“梦龙戏爪水中”。而次日,一刚应试完毕的寒士拜访求亲,吴某“虽口诺而意未允”,但当寒士“濯手水瓮中,商以符所梦,欣然许之”。这反映出当时

A.商人对政治势力倾心攀附B.商人通过联姻步入仕途

C.商人行为以经济利益为重D.弃儒从商成为社会风尚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商人对政治势力的攀附心理,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商人的态度前倨后恭,原因是寒士的举动符合梦境中的吉兆,他认为该寒士应试可能成功,可能会做官,于是“欣然许之”,这反映出商人对封建政治势力倾心攀附,故选A。材料中该商人的行为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升政治地位,故排除CBD两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8.《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会对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两宋时期商业高度发达,政治上重文轻武,军事上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故而宋代出现了灿烂辉煌的思想和文化。材料“宋词、宋文、宋西、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以及“市井文化”等信息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加强,故D项正确;“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仅是宋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方面,故AC两项错误,排除;在历史上,中国曾有过几段辉煌的古典文化时期,如春秋战国、汉朝、隋唐、明清,故B项错误。

9.下图为清代画家石涛的《竹石梅兰图》,此画竹叶、梅花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富有层次。石头画法简率放逸,造型夸张。下列对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开创立体画的先河B.注重逼真摹写景物

C.作画状物不拘形似D.忽视主观情致神韵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根据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图片可知,石涛的《竹石梅兰图》属于山水画。画家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追求抒情写意,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描写,故C项正确

10.下面为明代朱权所著《太和正音谱》中元杂剧的分类。这说明元杂剧

A.情节曲折离奇B.题材十分广泛

C.内容较为生动D.反映底层生活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杂剧的发展。材料中未涉及元杂剧的情节,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当时元杂剧分为十二大类,结合具体内容可知其题材十分广泛,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元杂剧的具体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元杂剧题材广泛,并不仅仅反映底层生活,故D项错误。故选B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ae3c32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cc.html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纠错笔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