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A股貌似是个奇葩只跌不涨

发布时间:2014-05-29 12:02: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外媒称A股貌似是个奇葩只跌不涨 735万户股民已离场

减少字号默认字号加大字号

7位大牛如何战死在股市20140424 15:28   来源: BWCHINESE中文网   网友评论(人参与

  【推荐阅读】新华社质问:曾经对股市充满热情的股民们都去哪儿了

  世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但A股貌似是个奇葩。

  IPO以一种说不上光彩的方式再次走到中国投资者面前。就在近日,证监会突然开闸IPO预披露,公布28家拟上市公司预披露名单。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这直接导致今天两市的又一次大幅下挫。沪指跌1.52%。连续不断的下跌、新低,似乎终于让A股众望所归的迎来了人气的谷底。就在最新的一个数据:目前有可比数据的1063家上市公司股东数量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达到735万户股民离场。

  世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但A股貌似是个奇葩。很难想象,为何房子限购、股票少发、通胀回落、减息、经济见底……股市还一个劲往下跌?股民为什么还大量流失?

  这不仅是A股和股民的十万个为什么,同样对于证监会恐怕也是个不解之谜,新的肖钢带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证监会的改革不可谓不卖力,尺度不可谓不大刀阔斧。然而今天的数据实打实的宣布这种改革并没有让市场买账。

  稍有专业知识的人会这么想:A股为什么屡创新低?股民为什么流失?主要是股市没有了赚钱效应,资金自然会撤出这些难以赚钱的大盘股,而从中转移出来的资金,很自然是去买了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事实上保本的理财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小盘股去年股东数量增加的原因。

  也难怪,这两年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大爆发超过10万亿、信托理财产品增势超过几十倍也达到10万亿、保险理财产品增长乏力也至少有10万亿,这些理财产品大爆发的时间对应的正是股市的大暴跌。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产品近年来收益不佳受托资产规模大幅萎缩、券商资管产品也极度缺乏竞争力都超不过1万亿。

  敢说股市下跌跟这些理财产品无关么?基于这样的实情,与其说沪深股市是在去散户化,不如说是被边缘化,亦即在当下资本市场的大格局中,投资者开始变得保守起来,更多地倾向于固定收益市场,而与此同时,他们在渐渐远离股票市场。

  确实如此。但有外因也要有内因。当资金远离自己就去怪外人,就不能去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么?

  A股为什么缺乏吸引力?本质问题不正是在于A股自己么?

  这几年来,A股吸引力不断地丧失,与近年来市场公平制度建设进展缓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甚至错位了市场的需求高度相关。这其中,IPO实际上恰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A股的IPO,说到底实际上是整个监管层态度的一个缩影。

  前年IPO暂停,瞄准的是IPO对于整个市场的扩容压力。IPO暂停之后,证监会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新股发行机制,简直可以说是改得无暇他顾。对于影响A股的其他诸多结构性因素的改革非常有限。直到今年年初IPO重启,大盘再度一落千丈,证监会纳闷,我明明改得很用心,为什么市场就是不给面子?

  实际上,整个IPO的暂停重启过程,我们看到的就是监管层对于A股现状的无所适从——妄图用一个单一的政策改革,来推动全局性的变动,这种做法,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都是幼稚的。

  改革的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特性,与全社会惟GDP数据马首是瞻是一样的道理。新年以来的各个改革,看似是完善A股的交易模式,实际上,证监会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儿,无非是进一步的圈钱合理化:IPO我改的这么卖力难道还不够资格圈一笔吗?优先股你们喊着要了这么久,我放出来了,难道银行等发行方还没资格圈一笔吗?地产再融资,我这可是救市救经济于水火,难道还没资格圈一笔吗?

  证监会错误的以为,只要把理由和排场弄得够堂皇,圈钱之下的A股就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反应——这是什么样的逻辑?而结果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只重规模不及其余的市场,一个拥有大量筹资之后资金运用效率极差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其未来其实明白不过,那就是终将失去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投资者无法赚钱,甚至机构都难以赚钱,而上市公司还在不断的圈钱扩容,更不用说其中带有明显的政策需求——比如地产企业再融资,比如前段时间优先股差点改成大小非的征求意见稿,再比如七部门联合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企业IPO的文件。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证监会还是更高级的行政部门,事实上做的都是一件事儿——最大化的运用股市资金盘活经济,大家看到的都是A股的唐僧肉,上市企业要圈一笔,扶贫政策要圈一笔,地产产业要圈一笔,贪多嚼不烂的银行业也要圈一笔,美其名曰补充资本金,实际上是借助新增资本来撬动底部沉淀的坏账。

  这个时候,还要问为什么A股跌跌不休,绝对是一个太过讽刺的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的经济是华尔街主导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下,资本是真正的市场模式运作,政府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倚重超出想象。而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造就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完备体系和政府对其的高度尊重。

  反观国内,资本市场从来不是经济主导,中国的经济主导是政府行为和实体经济,资本市场成了一块华丽的遮羞布,一块不大但又颇具分量的唐僧肉。

  正是这种差异下,政府和企业的思考模式,根本不是如何盘活证券市场来盘活经济,而是如何利用证券市场的剩余价值来盘活经济,因此,也就最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幕幕闹剧。

  无论如何,资本市场仍然是维持了一个市场化的基础,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化,以及对于中国眼下证券市场运作体制和经济地位的明晰,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资本远离这一财富的绞肉机。而最终,也就是我们看到的,A股每况愈下的市值和惨淡的人气。

  过去两年A股持仓账户减少逾300万户,2013年末约六成上市公司股东人数下降。曾经对股市充满热情的股民们都去哪儿了?

  A股活跃投资者减少

  截至418日,已披露2013年业绩报告且有可比数据1749家上市公司中,有1054家公司股东数量较上年下降,占比超过六成。

  而过去7年有可比数据的1066家上市公司,2013年末股东数量合计创下四年新低,较期间最高峰的2010年减少近一成。而股东数量降幅最大的,多为业绩优良的主板蓝筹公司。

  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另一组数据更加耐人寻味。2013年末A股票账户总数较2011年末增加了587%,但同期剔除休眠账户之后的有效账户总数减少了571%

  另据统计,2013年末A股持仓账户总数为5385万户。而这项指标在2011年末和2012年末分别为5694万户和5514万户。也就是说,在A股账户总数逐年递增的同时,选择零持仓的账户数量两年内增加了309万户。

  两个截然不容的视角,结果却十分相似:A股市场活跃投资者的规模日渐缩水。

  以往同学聚会、亲友聚餐,三句话一过总免不了聊起股市。这两年,身边的人不再热衷炒股,不少人甚至选择了销户。上海股民郑咏琪说。

  中证登的另一些数据或许可以给郑咏琪的感慨提供印证。截至2013年底,有6339%的股票账户在过去一年中不曾参与交易。今年48日至11日的一个交易周内,参与交易的股票账户数为947万户,而两年前的几乎同一时段,这个数字为1833万户。

  去散户化还是边缘化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A股股民减少或是去散户化的结果。

  自诞生以来,A股市场就带着散户为主的鲜明印记。个人投资者比例过高,以及由此形成的追高杀低、盲目跟风的不良习惯,令这个拥有过亿投资者的庞大市场充斥着投机气氛。

  这也成为近年来管理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动因。从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到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信托计划、阳光私募,形形色色标榜专家理财的投资产品,的确怂恿部分散户离开了股市。

  然而,去散户化似乎并不能成为活跃股民规模缩水的全部理由。

  数据显示,继去年年末重上3万亿元大关之后,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创下346万亿元的新高。在这个看似光鲜的数字之中,依赖互联网金融崛起而迅速膨胀的货币基金占据了417%的巨大比例。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扣除货币基金这一块后,其他种类基金规模实际上是下降的,特别是股票型基金,已经连续几年处于净赎回状态。如果说去散户化的目的是要让个人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来投资股票,那显然与现在的局面对不上号。

  这只能说明长期低迷的股市正渐渐耗尽投资者的热情和耐心。桂浩明警告说,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市场,自然交易清淡、乏人问津,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将令其逐渐失去定价能力与融资功能。

  A股需要有效制度变革

  资深业内专家对于边缘化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由于种种原因,A股正逐渐丧失其对投资者应有的吸引力。

  从200710月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点,到如今徘徊于2100点下方,上证综指在过去近七年中大跌三分之二。而在大批上市公司相继通过IPO登陆的背景下,沪深股市总市值由当时的约275万亿元缩水至如今的2428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416日,相继披露2013年度业绩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351家推出了分红预案。其中116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的一年期定存利率。这意味着超过九成的上市公司未能为投资者提供超过银行存款的收益水平。若再算上众多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这一结果令人倍感无奈。

  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股市难以提供相应的收益,活跃投资者数量减少、资金外流就成为必然。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说,从这个角度而言,提升市场回报、提振投资者信心已成当务之急。

  多位市场人士呼吁,提升股市回报水平,不仅需要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比例,建立持续回报股东的机制,更需要在完善股权结构等方面多下工夫,包括降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以避免不合理的高溢价发行,减少减持套现压力及财富分配的不公。

  恢复股市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远不止于此。完善规则体系,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健全法律制度,杜绝欺诈上市、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为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撑起维权保护伞……

  对于股市而言,制度层面内部变革的质量,远比投资者数量的增减来得更为重要。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左剑明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cd7c983186bceb19e8bb52.html

《外媒称A股貌似是个奇葩只跌不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