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液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发布时间:2020-04-13 16:06: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极化液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应用葡萄糖-胰岛素-钾组成的极化液(GIK)能否获益一直有争议。Diaz等分析了2项应用GIK治疗AMI的临床试验,共23000例患者。分析6个月时的死亡率。结果发现GIK未使患者获益,还有可能使发病后3d死亡的风险增加。在校正其他混淆因素后,应用GIK治疗的患者血糖和血钾水平升高以及输液量增加,这些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2、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剪不断,理还乱

由右心房折返导致的心房扑动(房扑)常与心房颤动(房颤)相关,而房颤常来源于左房。Moreira等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评价消融右房房扑和肺静脉隔离对自发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正如所料,单纯消融右房可有效治疗房扑,但不能预防房颤。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与无房扑的房颤患者相比,有房扑的房颤患者经过肺静脉隔离治疗的效果较差。这一发现提示合并有房扑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有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心房,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监测证实有无房扑有助于更好的采取个体化消融策略。

3、 院外心肺复苏是否需要人工辅助呼吸?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将心肺复苏(CPR)时15:2的按压与通气比改为30:2,目的是尽量不中断胸外按压,是否需要口对口的人工辅助呼吸仍有待阐明。近期Cirulation杂志连续发表了3篇相关文章。

Ewy等在猪的模型上比较了在除颤前进行连续不中断胸外按压和常规的30:2按压与通气比对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发现连续不中断按压组的动物24h存活率高,神经系统功能也较好。

日本Iwami等报告了一项院外发生心脏骤停者的CPR成功率。研究人员共分析了近5000例被目击的心脏骤停。在15min内接受由急救人员进行的传统CPR或只行胸外按压的CPR,结果发现两组患者达到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存活率相似,在4-5%之间。心脏骤停超过15min的患者预后较差。Bohm等报告的瑞典心脏骤停注册研究评价了15年间旁观者对11275例患者进行标准CPR和只行胸外按压的CPR的结果。约10%的患者接受了仅有胸外按压的CPR。两组患者1个月时的存活率无差别。

以上三篇文章的结果是一致的,均支持在心胴复苏旁观者不愿意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仅进行胸外按压的做法,但在胸外按压时如何进行通气还需进一步研究。

4、 噻唑烷酮类药物增加心血管风险又增加新证据

     已有临床试验的证据显示噻唑烷酮类药物(TZD)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但在真实世界中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还无数据。Lipscombe等为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TZD的安全性,对加拿大健康数据库中服用TZD和其他降糖药的159026例患者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试验。在校正基线的心血管危险和糖尿病持续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服用其他降糖药的患者相比,单用TZD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AMI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这种风险似乎仅限于罗格列酮。其中心力衰竭的风险是对照药物的1.6倍,心肌梗死的风险是1.4倍,全因死亡的风险是1.29倍。

5、 心肌梗死后预测风险的无创指标

心肌梗死后无创风险评估研究(REFINE)入选了300例ST段抬高的心肌梗 死(STEMI)且射血分数(EF)<50%的患者,在发病后3周和12周进行运动和静息的T波电交替(TWA)试验,信号叠加的心电图(SAECG),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RS)试验,心率变异性和心率震荡(HRT)。3周时以上指标无预测作用,而在10-14周时,HRT异常、运动TWA异常和8周时EF仍<50%的患者的死亡的风险升高了5倍,阴性预测值高达95%。这些反映自主神经张力和致心律失常的基质异常的指标在心肌梗 死后的危险分层方面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131252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3.html

《极化液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增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