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电视剧的“城市想象”

发布时间:2021-02-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电视剧的
“城市想象”
关键词: 现代化 世俗化 传奇化 城市
[ 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社会转 与城市改革的兴起, 电视剧便参与当代文 化的“城市叙述”,开始了“城市想象”, 当然,电视剧的“城市想象”随着社会变化 而变动, 期的“城市叙述”注重宏大叙事, “改革”、“现代化”是基本主题;但随着 社会继续变革,世俗化的“城市叙述”兴起; 而随着城市发展, 一些电视剧越来越倾向于 虚构一个“城市传奇”。 本文即通过一些电 视剧的典型文本,描述从一部“现代化认 同”,转变为“世俗化认同”,进而再走向 “历史传奇”的电视剧城市叙述史。
1984 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 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决定,即《中共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个决定 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
外实行开放
的方针, 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 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邓小平在《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章中,也强调 “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 [1]
《决定》的意义堪比 1978 年启动农村 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因为从此改革 由农村转入城市,上海、大连等城市首先 “开放”,城市蓬勃发展起来;到了 20 90 年代,城市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后,中 国城市人口从 1978 10%左右, 上升到 30% 左右,到 1999年,全国城市数共 667 个左 右,200 万以上的 13 个,100 万到 200 的人口 24 个,50 万到 100 万的 49 个,20 万到 50 万人的城市 216 个。伴随着城市 发展,城市文化也相应地发达了,报纸、广 告和都市电影开始迅速发展, 繁华城市变成 了一个雷蒙 ?威廉斯所说的大熔炉,“各种 特殊文化引人入胜的视觉形象和风格并没 有消失,不止是民族语言、民族传说、音乐 和舞蹈的民族风格, 而这一切现在都经过 大都市的这种严峻勘验, 它在重要的事实方 面不止是大熔炉,而是一个本身紧张的、爱 视觉上和语言上令人兴奋的过程, 从中出现

各种异常新颖的形式。”这个“大熔炉” 为各种“异常新颖的形式”的产生提供了 条件,即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创新的资源,新 兴的中国大陆电视剧也很快把目光转向了 城市,有学者甚至认为在 1989 年前后,农 村题材的电视剧便已经退居边缘位置, 这样 的说法当然有些夸张, 因为乡村题材的电视 剧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仍然占据了主导潮流。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庄园之梦》 、《血 疑》和《上海滩》等欧美、日本和香港电视 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 让大陆观众看到了一 个不同于乡村社会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
其实,电视媒体本来就和城市生活密切 联,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于城市的最初认 识、想象便是来自于电视广告和电视剧,日 本《血疑》让乡村观众在热烈向往大都市的 同时,也深刻感受了“城市病”。在苏州作 家朱文颖的一篇小说《水姻缘》中,女主角 沈小红结婚前曾对未来生活有一段“美好 设想”,而这种美妙设想便来源于电视: “沈小红对自己的婚姻有过一些想象。她的
这些想象多半是从电视广告里得来的。 很大 的房子,雪白的窗帘被风吹起来。身穿白裙 的漂亮主妇笑着忙里忙外。然后楼下传来了
汽车喇叭
声,是成功的西装革履的丈夫,手 里拿着一件礼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中, 城市的街道、商店、楼宇、风景和故事越来 越为观众所熟悉,大陆电视剧也开始了自己 的“城市想象”,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 中国大陆电视对于城市的想象方式是不同 的,早期的“城市想象”怀着一种“现代化” 的憧憬,“现代化认同”是这一时期城市电 视剧的主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少小 开始摆脱“现代化”的宏大主题,转而描写 平庸的“日常生活”,“世俗主义”的城市 故事逐渐占据了主导位置;不过,近年来, 在电视剧的城市叙事中, 除了大量城市世俗 故事之外,还有一种更个人化的电视剧类型, 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城市传奇”,这类电视 剧追求一种现实和世俗之外的“传奇故 事”。
一、《乔厂长上任记》:城市改革与“现 代化叙事”
1980 年电视剧在中国还没有普遍, 但是 一部反映工厂改革的小说和电视剧却引起 了轰动。 1979 年第 7 期的《人民文学》 蒋子 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这篇小说之所以引 起巨大反响, 是因为它恰逢其时地塑造了一
位工厂改
革家乔光朴,这位改革家辞职,离 开政府机关“能上能下”的经理职位, 到重 型电机厂当厂长, 目的是要使得电机厂面貌 一新。 “小说的引子”是乔光朴一次开会的 “发言记录”, 个“发言记录”大谈“现 代化”, “现代化”可以说是这篇小说出现 频率最早的词汇了,并且,乔光朴将“现代 化”和时间紧紧连在一起“时间和数字是 冷酷无情的,象两条鞭子,悬在我们的 背。”“先讲时间。如果说国家实现现代 的时间是二十三年, 咱们这个给国家提供机 电设备的厂子,自身的现代化必八到十年内 成。……”“现代化”是主人公奋发向上 的动力, 甚至和个人命运深刻地联系在一起, 像李欧梵对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追 求“现代性”的评价一样, 《乔厂长上任记》 “对个人的信念与一种狂热的民族主义结
合在一起, 那是出于一种着眼于使民族富强 目的。”
不错,我对电机厂是有感情的。象电机 这样的企业如果老是一副烂摊于, 国家的 现代化将成为画饼。 我们搞的这一行是现代 化的发动机, 而大型骨干企业又是国家的台
柱子。搞
好了有功,不比打江山的功小;搞 不好有罪,也不比叛党卖国的罪小。过去打 仗也好,现在搞工业也好,我都不喜欢站在 旁边打边鼓,而喜欢当主角,不管我将演的 是喜剧还是悲剧。趁现在精力还达得到,赶 紧抓挠儿年。
小说在 1980 年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同样引起巨大反响, 电视剧中的乔光朴由着 话剧和电影演员李默然扮演, 而这也是中 国大陆最早涉及到城市改革题材的电视剧。 无论是在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现代 化”被看作是唯一合理目标,可悖论的是, “现代化”并不能立刻实现, 它需要通过改 革来实现,但改革总是指向未来,它本身是 否正确实际无法证明。 于是在小说和电视剧 中,改革的正确性是通过乔光朴的行动来体 现,主人公乔光朴扮演着一个自上而下的、 强有力的“改革者”形象——一位“卡里 斯玛型”的领袖人物,他领导着改革,做 果断,胸有成竹,并对未来了如指掌,他所 设想的“改革方案”,总是符合未来需要。 但如果仔细深究电视剧和小说文本就会发 现,这位“卡里斯玛型”的改革者必须手握 大权,独断专行, 才可以实施改革方案, “改
革”是否成
功,也取决于他所掌握的权力大 小,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工人,即使他再有想 法,也绝不可能实现改革目标。所以在电视 剧中,这位改革者不仅是领导,而且年龄也 已经 52 岁,而李默然扮演的乔光朴在电视 剧里看上去起码 60 岁,这样的年龄选择, 似乎是对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的隐喻。
这篇小说和电视剧引发了“改革叙事” 的风潮, 1980-1986 年间,出现了大量类似 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 这些题材按此“宏大 叙事”逻辑展开,通过一个车间、一个工厂 和一个城市, 反映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变化是 这类题材的共同叙事模式, 故事的基本结构 通常是这样组成: 一位颇有抱负的“卡里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7ee30c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a.html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电视剧的“城市想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