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强化题

发布时间:2012-03-27 08:23: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词语的理解及运用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

2、 能够对同义(近义)词进行区别和辨析。

3、 结合具体语境对词语进行动态的理解与感悟。

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相关解读:

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正确理解常用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理解和分析一篇文章的基础。词句理解指的是,根据阅读文章的具体语境,通过推断、分析等方法,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这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中考回望:

12001年深圳中考第10

“研究人员发现真正能产生扬尘的是一些干旱农田和退化牧场”句中的“一些”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答:

22001年深圳中考第15

①年复一年,奇迹总是带着音响和香味从我身边经过,我爱着、祈求着这种奇迹--却始终没有理解;现在,奇迹已在眼前,但我却没有看见它是如何来临的,我看不到幼芽的外衣如何裂开,看不到第一道温柔的泉水如何在阳光下微微颤动。 ②突然间,到处是一片繁花似锦,树上点缀着明晃晃的叶子,或者是一朵朵泡沫般的白、公花,鸟儿欢唱着在温暖的蓝天上划出一道美丽的弧形。 A 虽然我不曾亲眼目睹奇迹是如何来临的,但是奇迹确实已经变成了现实,枝叶繁茂的树林形成了拱形,远处的山峰在发出召唤。 B 去尽情享受新一年的春天吧! ③我觉得,每一个新的春天总比上一个更为美丽,但是也总比上一个消逝得更为迅速。从前,我还是一个孩子时,那时的春天多么的漫长,简直是没有尽头!而今年的春天却多么的__________________;春天匆匆的脚步,让我追寻这瞬间的奇迹。

15题:第一段最后一个词“颤动”用得生动、传神。请联系“颤动”一词前的词语“第一道”、“温柔”、“阳光下”、“微微”,写出该词语运用的妙处。(3分)

32002年深圳中考试题 说明文阅读第9

据测定,每15亩绿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产生600公斤氧气。

据测定,在绿化地带空气中灰尘的含量比非绿化地带要减少一半以上。

9题:文中两次出现"据测定",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42002年深圳中考 议论文阅读第12

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为他们建立必要的档案,这个档案是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你的可信度的。这样,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公司才好聘用你……。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于这个文明社会。

12题:第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用概括的语言回答)(2分)

答:

52002年深圳中考 文学作品阅读第1620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第16题:"全心全意""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

  答:

20题: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62004年深圳中考第16

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

多年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从南方遥远的打来电话,问我,你那儿天气怎样?我说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她说我这儿花开得正艳,火红火红的,人眼呢。然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问怎么不说话了?她笑了:我正对着话筒在吹一朵红红的凤凰花呢。你闯到它的香味儿了吗?

外公同刚刚过完七十大寿,他问我,你还回家过年不?我留了今年最好的茶叶,足够我们过一个惬意的冬天了。我说不回去了。他沉吟了一下,你那儿真应该比呵气成冰再冷一些的。我问为什么?外公慢条斯理地说:这样你的话一出口,;就可以冻成冰了,你把它寄回来。我们想听的时候,就用火烘烤,一定要用文火,滴滴答答,把你的声音拉得好长好长,可以慢慢地听。如果实在等不及,就一把大火,出一片春天来。

16题:请你仔细品味第①段的“人眼”和第③段的“出一片春天来”中的两个“烧”字,分别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_

72005年深圳中考第1314

③有了鸟的树就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

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木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鸸的歌声和舞蹈?



13题:在下面的横线上解释第⑥段中“婀娜”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

婀娜:

14题: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3)

答:

82006深圳市中考第14

爱,有时是一种错误

⑴这样开始新的一天,已经六年了,只是今天,略有不同。

⑵在朝霞甩下的水袖里,忽地有了一片晃眼的色彩,温柔地旋开细嫩的花瓣,在秋天里微微地颤动,草地一下子灿烂起来。

⑶父亲催促我快些,我也只好收回眼神。奔向学校。

⑷一天很快地在挂念里过去了,再见到它们时,太阳已在遥远的地方等待落下,而那些花儿,褪尽了初绽的青涩,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高大的棕榈投下灰暗的影子,而花儿们却如同太阳一般抵抗黑暗,在影子里依旧晃眼。

14题:解释第⑷段加点词“灼灼”在文中的意思。(2分)

答:

考点小结:

1、 理解词语的浅表含义(词汇义)

2、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及其它特殊含义

3、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

4、 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5、 比较词语的意思

6、 理解一个词语的多个义项

常见题型:

一是找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指代内容,多是一些指示代词和数量词等,如“这、这些 、那、那些、其、之、此、它、是等。(此种类型的题目比较简单,本学案不做分析)

二是品味词语。一般有三种问法:

1、指出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或妙处。

2、把该词语换成其它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3、把该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这一类题所选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三类。

第二课时

做题指要:理解的角度及方法

一、从词语的修辞作用来理解词义—— 修辞表现法

在文段里或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义有时需要从词语的修辞作用结合词性角度(如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形容词的形象性)来探究。

譬如比喻和拟人就是增强生动性、形象性;排比加强气势;反复起强调作用;夸张突出所夸对象的特征,等等。

例句1:“如果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湖北荆州考题)

分析:

例句2:幽雅的歌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又飘出“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分析:

牛刀小试

练习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答:

练习2: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答:

练习3: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答:

二、从词语所处的语境来理解词义—— 语境综合法

语境综合法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上下文。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其本来的意义,但很多词语的词义在文章中往往会因为上下文的关系而有所变化。此时词语的含义可能是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引申义、深层义、特定义等。理解文中词语含义,不是单纯的解词,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有时甚至要联系全段、全文来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将词语的含义具体化。

例句12007年重庆中考卷第14题,要求理解黄金屋试金石在文章语境中的含义。

分析:从老华侨寄书给拟资助的学生这件事中,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根据这个语境,就能分析出这里的黄金屋的具体含义: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再根据老华侨寄出书后等待回音的一系列行为,看文章中写道: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这里的试金石只是个比喻啊,是把寄出去的书比喻为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物。

例句2 ……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分析:

例句3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分析:

牛刀小试:

练习1:过后,娘赶忙给先子做饭,热几个掺菜叶的窝头,再做一锅玉米面疙瘩汤,想想,又狠心放了一勺荤油,很幸福地看先子吃得很香的样子。

答:

练习2: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风中颤动它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草望也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它有汁浆。

答:

练习3:有些戏迷,张罗着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

答:

三、从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来理解词义—— 褒贬分析法

很多词语富含感情色彩,但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是固定的,带什么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它所处的语言环境。词语的褒贬其实体现着作者的感情好恶,处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感情色彩真实传达了作者的心理感受。做此种类型的题目要观察词语在语境中使用时感情是否协调统一,还是有明显的偏离变化从而隐含着某种“言外之意”,明确了作者使用该词的态度和真实意图后,我们再结合语境推敲它的意义,看一看写出了作者对所写对象的什么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赞美、歌颂、表扬、喜爱、鄙视、批评、厌恶)

1、《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描写在日本的清国留学生盘着长发辫浪费时日的丑态时写道:实在标致极了。

分析:

2、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

分析:

牛刀小试:

练习1:那些认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胜利”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艾奇逊是不拿薪水上义务课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

答:

练习2:朱自清《背影》中“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哎,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答:

练习3:人小心大,排行最小的我,贪婪地盯着那盘放在磁碟子里的橘子。昏暗的灯光下,橘子光芒四射,引诱得我口水一阵阵在胃里翻江倒海

答:

四、从词素与词素的构成分析—— 本义推断法

本义推断法即根据词语原本含义,推断它在文中的含义。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无论它是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还是深层义、引申义、特定义,都是在词语原本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所以,对于文章重要词语含义,我们虽然不能按词典解词的那样去理解,但也不能完全抛开词语的原本义不管。原本义是理解的根本。要根据词语中词素的组合理解原本含义,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才能推断出词语在文中的确切含义。

例如:2007年江西省中考卷第22题,要求理解油柴竟然的含义。

②四合木高3050厘米,成簇生长。根节上生有白色的毛根,有光泽或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肉质,圆润翠绿,表面有一层白毛。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花期56月。在荒原上,它的长相可算得上是植物中的“美人”人。四合木果期是79月,果实为蒴果,四深裂,形成像四个小翅膀一样的结构,很多资料把它称为“四翅油葫芦”。有些人也把四合木称为“油柴”。这种植株含油量大,即使新鲜时也极易燃烧,当地牧民喜欢将其砍来当柴烧。近几年,由于保护措施到位,砍伐四合木的事情已经不见了,“油柴”这个词已很少被提及。四合木还是长寿植物,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分析:

牛刀小试:

练习1:鲁迅洞察一切,与反动派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答:

练习2

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ihu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晶”的具体含义是:

“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3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是一个字;这个字的字义,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更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于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从三到万》)

 1段中的“终南捷径”一词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

2段中,有一个与第1段“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意思相近的词语,它是_________



第三课时

强化练习:

1 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本段中加点的“那个”能否换成“冰激凌”?请说说理由。

答:

2、“是。。。。。。您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本段加点处作者为什么用“拍”不用“打”?请说说理由。

答:

3、 那时侯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孩子也能用秫秸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象自己也了天。

品味本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4、 答:

5、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她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的遗弃么?

请结合语言环境,解释“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加点的词。

答:

5、“清晨3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句中的“尖啸”好在哪里。

答:

6、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答:

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

答:

7、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

本文段加点的“噎”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答:

82007浙江温州中考12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

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答:

92007浙江金华中考第8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3分)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答:

102007江苏连云港中考第21

①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第①自然段中,作者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请品味这句话中“浸”字的妙处。(4分)

:

112006浙江省中考第8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李兴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⑤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答:(1

2)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答:

12 2006北京中考(大纲卷)第16

更妙的是这位朋友唱完、换气的当口,四周竟出好几声来。于是他又接着唱,这回是《甘露寺》的乔玄乔国老,劝孙权留神,别杀大耳刘备,尤其一段西皮流水有味道: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这段西皮流水确实如潺潺流水,韵味丁冬,令人不能不叫一声。马派的唱腔甜润流畅,做派潇洒飘逸,由于在浴池里,所以除了唱功之外,别的无法欣赏,这位票友的做派如何只能待考了。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点的字都写出了什么。(3分)

 答: 

 

132005长春中考第23

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终于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风迎着她吹,使她的身体摇摆,仿佛那风略微大一些就会把她刮起来,她走到我们的篓子前,看起来想站住,但风使她动摇不定。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终于挨到了集上”一句中“挨”字的含义。(3)

答:

14、揣摩词义

……这种好事因为在台湾从未发生过,我十分高兴地去赴宴。原来菜都是校长家的厨师自己做的,清爽利落,很有家常菜风格。也许因为厨师是汕头人,他在诸色调料味中加了一碟辣酱,校长夫人特别声明是厨师亲自调制的。我嫌那辣酱稍甜,但还是区用了一些。因为一般而言广东人怕辣,这碟辣酱我若不捧场,全桌粤籍人士没有谁会理它。广东人很奇怪,他们一方面非常知味,一方面却又完全不懂“辣”是什么。我有次看到一则比萨饼的广告,说“热辣辣的”,便想跟朋友一试,朋友笑说:“你错了,‘热辣辣’跟辣没有什么关系,意思是指很热很烫。”我有点生气,广东话怎么可以把辣当作热的副词?仿佛辣本身不存在似的……   (文/张晓风)

在下面的选项中,任选两项,揣摩加点字的含义。

1酱:

2妹子:

3)他的手段真够的:

15、品味文段中加点的字

老板边自卖自夸边把苹果往袋子里装,中年汉子说:“你别忙装,你这苹果了,我不买了。”老板脸上顿时晴转多云,斜着眼睛把这个脸色苍白、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汉子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极为鄙夷地说:“我看你这个人才了!”

答:

162005湖南常德中考第16

旅鼠是北极草原上的老大,它们的生育速度实在太快了,一胎最多可以生20只,20天就可以成熟。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大到把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的程度。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死亡!主动的死亡是最好的方式。

    这时,旅鼠摇身一变,颜色从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鲜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但是狐狸们、猫头鹰们怎么努力也吃不光所有的旅鼠。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1)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

    制造:

    (2)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

    腹葬:

172005河北中考中考第11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文章第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8、“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过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文中“亟待”一词改成“需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19请你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答:

20、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个,说说加点字在表达上起到的作用。

据计算,从1860年至197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增加了10%

答:

⑵到2040年,将升高2℃。

21、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答:

2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气象卫星为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的实时云图,大大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每年减少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358230eefdc8d376ee3213.html

《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强化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