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学习中“一”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2-07-26 10:39: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琵琶学习中“一”的重要性

摘要:从自身学习琵琶的现状入手,阐释我个人对于琵琶学习中“一”的认识。所谓的“一”就是一种“合”的思想,强调统一。表现为不单一练习一种技法;不只会弹一类曲子;不只追求一种音色,从而形成练习时“整体的一”。开拓自己学琴的眼界,形成一种带有均衡之美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琵琶 “一” “ 整体的一” 技法 音色 曲种

引言

琵琶,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奇葩之一。在器乐文化生态大系中,中国的琵琶艺术百经磨砺,犹如一棵常绿的春藤,枝繁叶茂、千载如荫,始终保持着生存与发展的活力。中国琵琶艺术发展的漫漫历程,是一幅五彩斑斓的,闪烁着文明进程之光的绚丽长卷。它充满了文化之美;充满了历史之美;充满了人性之美;充满了大师巨匠们精神才情的创造;充满了中华文明的风韵神髓。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动态的、开放的、有序的、具有无限活力和无限发展可能的美的历程。

从诗词到绘画,从小说到传奇,从民间到宫廷。中国琵琶经千载历练,沉淀风骚,熏染风流,呈示出一种气象万千的华美、和谐、凝重与大气。这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器乐演奏形式,赏心的动态表现,悦耳的音响,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理念,是我们心灵家园中极为高贵的精神花朵。

琵琶是一件外来乐器。早在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六世纪之间(我国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便植根于肥沃的神州大地。它通过勤劳、智慧的中华各族儿女的精心浇灌,和古老文明的乳汁哺育,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至今。现已成为一件我国出类拔萃的民族乐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表现力最为丰富的弹拨乐器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件具有神秘感的乐器,并选择学习它,以此作为对我国丰富历史文化学习的开端。对琵琶艺术的探求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一种文化的探求,以及对一种方法和规律的探求。

本文我将以自己学习和练习的历程,向更多的人诉说,琵琶学习中究竟应该采取一种怎样的学习状态,以及一种怎样的学习方法……

一、对“一”的概念性解释

这里的“一”已经超越了我们固有的对一的认知。“一”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单位,亦或者也不仅仅是一个计数单位。我将它看作是一种“合而为一”的概念,其实就是一种“合”的思想。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统一、融合的同义词。强调的是一个学习者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练习、实践、总结,从而达到在琵琶学习中的融会贯通,而后达到所谓的“九九归一”的一种学习高度。所以这个“一”是一个宽泛意义上的概念,是从琵琶学习的根源上进行阐述的,它又表现在练习时的“整体的一”,心态上的“一心一意”。它要求学习者在对琵琶的学习中,始终提醒自己不孤立的进行学习,不偏执或偏重学习的某一方面,应做到统筹兼顾,才是琵琶学习的真正捷径。

如果把“一”看作琵琶学习的指导思想的话,那么“整体的一”就是琵琶学习中练习的精髓。“整体的一”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琵琶学习以及练习中,不仅要注重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的训练与固定,而且还要注重音色音质的培养与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组织与表现。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这几点,才是从全局上把握住了对琵琶的学习,才是做到了学习练习中的“整体的一”。

学习时我认为“一心一意”也非常重要。我个人把它形象地称作是学习琵琶的敲门砖。“一心一意”在词典里的解释为:“心思、意念专一”。很显然它是告诉学习者不管学习任何东西,最重要是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专心致志。才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最优效率,以及得到最大化的学习收获。下面我将谈谈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真正落实这几个“一”。

二、实践中如何把握“整体的一”

1.不固执于一种技法的练习

唐宋以来,琵琶形制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现今式样。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可以用于表现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或钢弦。

琵琶的技法包括基本技法和表现性技法两大类,两者互相关联。基本技法是表现性技法的技术基础与依托,而表现性技法又是基本技法在音乐中所自然展示的形态。基本技法有包括左右手系统的基本动作,其中又主要以右手系统的基本动作为重。

琵琶左手主要指法:按音(按音、断音、虚按)、泛音、吟音(用左手指在按弦中产生摇曳弦音的技法。可归纳为“左右摆动”与“按放揉动”两大类)、滑音(分为推、挽、纵起类和拖类两大类)、虚音(捺、带、擞)、绞弦与并弦。

琵琶右手主要指法:弹挑类(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轮类、划拂扫撇类、摭分和勾打类(勾:用右手拇指肉触弦,取势向左勾出;抹:用右手食指肉触弦,取势向右抹进;摭:用右手拇指勾同时食指抹;分:用右手拇指甲向右挑,食指甲向左弹,两指同时触弦发音;扣:用右手拇指向左勾,同时食指向左弹;勾打:“勾打”又称“勾搭”,在实际演奏中,曾有各种不同组合形式。每组二声的是勾搭类最原始的演奏形式,其他各种都是由二声衍变引伸而成,其中又以每组四声的见用最多)。

正因为琵琶有如此丰富的技法,而难易程度又各不相同,因而造成学习时练习上的误区。只是执着的对某种喜欢的技法进行练习,或平日里只练习比较困难的技法,这些都是造成技术失衡的主要原因。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基本的技法就是高楼的地基,如果地基都没能够打牢固的话,万丈高楼又从何谈起。

在平时的练习与实践中,发现了一套我认为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我认为以下此套练习对基本技法的巩固和提高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基练程序:

(1)扫挑弹跳800次,扫拂200次。(时间分配约是前者八分钟,后者约二三分钟即可)

(2)打音练习 (要注意打音的质量,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意在锻炼左手指头的独立性及力量)

(3)不同节奏型的打板鼓

(4)24指活指练习

(5)三度音程的半轮、两轮一挑、四轮一挑及七点轮、八点轮。(要求发音干净、清晰、扎实。)

(6)长轮练习《北风吹》十遍(轮指发音干净,轮指速度由慢至快,最后两遍左右手分离,快轮慢弹。)

(7)打带练习

(8)左右手平衡练习曲

(9)长轮练习《将军令》(轮指发音干净,轮指始终保持中速,全曲要求练习时一气呵成。)

(10)刘德海先生《每日必弹》练习曲“左追右”

(11)刘德海先生《每日必弹》练习曲“大追食”

(12)d大调音阶20遍(由慢渐快,第二十遍时须达到个人最快速度)

(13)d大调快速弹跳练习曲

(14)回旋练习曲

这套基练程序,它几乎将琵琶全部常用且重要的技法囊括其中,在设计时正是秉承了不固执于练习一种技法的思想。将各技法分开交替练习,避免了在练习时的枯燥与乏味,即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又加强了双手的持久性。其次,所选用的练习曲均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作品。只要扎扎实实将这套练习落到实处,收获必定不小。

2.不偏执于练习一个曲种

在传统琵琶乐曲中,根据乐曲的格调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通常将琵琶曲分为“文曲”、“武曲”、“大曲”。

琵琶“文曲”具有写意性、抒情性的特点,它常以优美简朴而动人的旋律表达内心深处的倾诉,展示令人想往的意境。演奏细腻、轻巧。如《浔阳月夜》、《月儿高》、《汉宫秋月》、《塞上曲》、《青莲乐府》、《飞花点翠》等。

琵琶“武曲”是指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气势宏伟、结构较庞大的乐曲。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满将军令》、《汉将军令》、《水军操演》等。

琵琶“大曲”则是综合运用“武曲”、“文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不受格调的束缚。演奏上较为自由、活泼,风格新颖、欢畅。

“文曲”的情调清丽而婉转,偏重于左手柔美细腻的表达;“武曲”的情调则雄壮而激昂,偏重于右手坚实雄厚的力量。二者都各具特色,是我们在学习和练习琵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注重对“武曲”的练习,那就可能体会不到,琵琶除了拥有:“大弦嘈嘈如急雨”、“银瓶乍破水浆裂,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气势,也应该要拥有:“小弦切切如私语”、“ 子弦轻捻为多情”的优雅。只“文”不“武”就缺少一种琵琶练习中的气质,一种刚强、果断的美。亦或者只“武”不“文”,也同样的会缺失一种琵琶学习中的内涵,一种含蓄、内敛的美。所以,二者中缺了任何一个都是一种遗憾,为了追求琵琶学习与练习中的平衡与完美,就需要“文武兼备”。

3.不只拥有一种音色

任何一件乐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站住脚,并能流传到今天,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这件乐器在音色上独具魅力,艺术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能为反映现实生活服务。所以历代的演奏家和爱好者总是千方百计完善自己乐器所固有的音色,努力使乐器能够为反映现实生活而服务,能够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和理解。琵琶就是按照这样一个规律发展而来的。

琵琶从一件外来乐器,慢慢成为我国的国粹乐器,经历了很漫长的历史变迁。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唐代 :由于处在一个兴盛的朝代,因此当时的琵琶音色较为豪放。“弦清拨刺语铮铮”,“琵琶写出关山道”,“尽出风协是拨声”等诗句中可看出其浑厚而较低沉,强劲的音色符合当时的审美意识。在唐代,琵琶是用拨子进行演奏的。正因为用若大的拨子弹奏,唐代琵琶的音色肯定是粗犷有余而细腻不显的。

(2)明清时期:从明清琵琶的形制和竖抱、指弱的演奏方法可看出,随着音乐向平民百姓走近,也就趋向于社会化、大众化。因此给琵琶音乐得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空。经过人们不断的努力、改革、创新,从而使其获得更加悦耳的音色,力求使琵琶的音色不断向细腻精致的方向发展。所以明清时期琵琶音色在唐代的基础上朝细腻精致的方向发展。

(3)解放初期:全国琵琶音乐的变化,已移至了上海地区,形成了近代几个主要的流派。如:“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平湖派”等。这些流派的形成使琵琶音乐风格趋于多元化。由于演奏者生活阅历、文化修养、思想性格、艺术才能的不同,加之各个流派也有其特有的音色审美,以及流派传习的区别。从而使琵琶在群体的不同阶层或同一阶层的不同人中间,由于艺术取向、审美情趣、琵琶演奏风格的不同,必然也就形成多种多样的音色。

(4)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以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创作及同交响乐合作的成功演出,标志着琵琶音乐实质性地走向世界。西方乐器进入中国市场后,人们开始喜爱新的音响,并且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因此琵琶的音色又有了新的发展。

而我认为这其中以刘德海先生的音色理论最与时俱进。也是我在练习中的音色指南。他说:“先走兼容之道求其共性,后在交融撞击中经优选求其个性,再竞争中迎接挑战力争立于不败之地。‘中和’之声无特色,故它具有更大包容性和更多适应性。”[4](p.60)他建议位于弦下端处(约复手向上6公分)进行演奏,其声不刚不柔,不虚不实,为“中和”之声。而当前不断涌入的“前卫”新潮音乐,演奏不协和的嗓音和稀奇古怪的音响,对很多演奏来说可能疏远了乐器最美的“中和”之声。他建议:“树立一个以和谐为本的‘中和思想’,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沉浮不定的人生,光怪陆离的思潮、五颜六色的风格,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他认为:“美,不属于‘文曲’的专利,‘武曲’也理应弹得很有美感。在琵琶‘噪音难免’的论断下,常把武曲弹得旋律不清、声音嘈杂,让人不堪入耳。把落后的不科学的东西误认为‘特色’实乃对美的偏见。”美,就是我们对音色追求的终极目标!

所以我认为,对于学习琵琶这样一件如此动人的乐器而言,就应该把它的音色发挥到极致。随不同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所遗存下来的各种音色,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应本着“拿来主义”的态度:“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从而形成“有强有弱”、“有骨有肉”的美妙、均衡的音色。也就是刘德海先生所提出的“中和”之声。“中和”之声正是对不同时代,不同音色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所不断练习追求的音色。也就是对不止拥有一种音色的现实写照!

正如刘亮所说:“一种方法、一种声音、一种流派、一种风格,一个缺乏变化的艺术面孔难以感人。”

三、“一”的思想对于学习的指导意义

学习的伊始,就应该要学会“一心一意”,这是在学习中难能可贵的精神指引。全心全意投入学习,真正发自内心的喜爱这门艺术,才能够体会到“一”

的独特魅力。只有真正做到了这几个“一”,才会逐渐悟出琵琶学习的真谛。

练习,虽是一件枯燥乏味之事,但如果能让自己将“整体的一”落到实处,每日认认真真完成,必然也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坚持之美、和谐、均衡之美。自然而然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会有大幅的提升与改变。

有朝一日,当你发现流转于两手间的音乐,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他人的时候,就会真正懂得究竟这个“一”给了你多少难以名状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技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8(1)

[2]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1)

[3]韩淑德,张之年.中国琵琶史稿[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2(1)

[4]刘德海.刘德海琵琶作品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0(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30b1310b4c2e3f57276333.html

《琵琶学习中“一”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