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学工作案例100例(9)

发布时间:2018-06-28 23:47: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班主任教学工作案例100例(九)

 第五章 新课程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促进发展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新课程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的问题。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课程目标所确定的是面向国民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它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人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精神糖果  [案例]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的校长时,一次他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站在那里准备挨训。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诧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侮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选自《陶行知教育文集》)
  
  [评析]
   校长与学生间别致新颖的情感交流结束了,留下了一件教育的艺术珍品。这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往,而不是教育。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王友用泥块伤人,陶校长没有简单地用纪律制度去逼他就范,却从砸人事件中、事件后发现了王友的闪光点——诚恳的态度。陶行知用四块糖果来强化其闪光点,使批评教育的过程变成了其改过自新的强大动力。这四块精神糖果正是滋养王友心灵成长的维生素、营养品。谈话中陶校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感化他、暗示他、诱导他、开启顿悟、循循善诱,给他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修正的时间,激发王友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可见,四块糖果不仅了王友的口,更了王友的心。谈话的结果,大家不难想象。
    联系我们的教育,有些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教师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往往教师说得苦口婆心,学生听得心烦意乱,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的教师只满足于把心掏出来,而不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一片赤心置于学生的腹中,使其真切感到教师的关爱;有的教师虽有心谈心,却无意交心。这样的教师怎能获得谈心的佳效呢?
    面对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当用发现的目光看学生的世界。即使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教师也要信心百倍,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看到他的正直善良,看到他的纯洁的心灵天空。交流时,教师的话语应少一份、多一份、添一份。只有这样,师生思想上才会产生共鸣,感情上才能得到沟通,心灵将会碰撞火花来。
    当然,有时一次谈话便能打开学生心中的闷锁,使其顿悟。有时也会出现顶牛谈崩,以至久说不服、久感不化的情况。不良行为的反复,正体现了儿童有极强的可塑性。行为反复,不一定属于屡教不改;久谈不化,更不能断定其不可救药。要提携后进,鞭策先进;要根治病患,攻克顽症。还需要教师执着、坚韧,经得起考验,败而不馁,攻坚不已。那么,后进跃先进,浪子喜回头,思想之花璀璨,精神硕果累累,就将是个春去秋来的时间问题了。
    总之,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鉴别真理的过滤器。因此教师找学生谈话都应显示一种艺术,要体现一种意境和气韵,以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心灵;要饱含一种意蕴和哲理,以引起学生的思索,启迪学生的智慧;要奉献一粒精神糖果,以润泽学生的心田,照亮学生的人生。
    
  [思考]
  
    1、反思自己或同行对后进学生、问题学生、犯错误的学生教育经过,与同行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各列举一例),并借用成功的经验对失败的案例进行再研究。
    2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鉴别真理的过滤器联系自己的教育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美丽的圈套    [案例]            
  
  新学期开始,学校安排我任五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几乎不到一个学期就要更换一次班主任,有少数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他们专门和老师对着干,甚至有个别学生曾经制造过事端,让学校因担负连带责任而被告上法庭。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近乎残酷的训诫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造成破坏性行为越来越严重。
    我接班后最初不动声色,先观察并分析了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掌握了治理班级的第一手材料。在观察和分析中我发现有个叫王成的学生,不仅经常搞恶作剧,还三天两头地与男生打架,与女生逗贫嘴,对老师不讲礼貌,是扰乱班级秩序的头号人物。不过我也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是仗义。为了降住这匹烈马,我特意给他设了一个美丽的圈套
    一天放学时,我在二指宽的纸条上写了一句话: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然后,我把王成叫到办公室,把折叠好的纸条交到他手上,对他说:把这个纸条交给你的家长,让家长签字后明天早上再送给我,但送去和送回都不准拆开看。想想看,小孩子能不看老师和家长写的是什么吗?
    第二天,他第一个到校,喜滋滋地把家长写有孩子有进步,我非常高兴,谢谢老师的纸条交给我。那一天,我注意观察了他,一天中他特别规矩,也特别精神。我暗想:我的圈套奏效了!
   从此,我和每个学生保持单线联系,时不时地给他们一个纸条,上面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写有您的孩子热爱劳动您的孩子书读得很好您的孩子作文写得很棒您的孩子团结同学,讲文明、有礼貌,等等,并暗中与家长联系好,一定要写上鼓励性的回言,每次仍然要求学生不看纸条。
   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从未惩罚过任何一个学生,我们班不仅班级秩序井然,而且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纪律、卫生、文体活动样样争先。见此情景,老师们纷纷向我询问用了什么法术?我对他们说:我设了一个美丽的圈套,那就是……”
    
  【评析】
   尽管我们很不愿意针对正在发展、成长着的中小学生提及差生后进生这样的字眼,但我们确实也回避不了这类学生的存在。虽然这类学生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他们经常表现出的对教育教学秩序干扰作用以及反社会倾向是不可低估的。既然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我们更不能排斥他们,那么我们就必须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他们的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更要有一颗匠心,抓准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有力动因。
   案例中的老师是睿智的,他能不动声色观察分析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掌握治理班级的第一手材料,从而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圈套。正是这美丽的圈套,使得一个个坏学生、一匹匹烈马发掘出自身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并在宽容、鼓励、赏识的氛围中得到发扬光大。
  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好言一句三冬暖,青少年学生血气方刚, 自我意识 、自尊心理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在生理、心理、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 更是如此。案例中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用其锐利的目光捕捉到学生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采取单线联系的独特方式,使学生由尊重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信心,由信心形成自律,进而激发起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慧眼的功效,更是匠心的魔力!
   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即好生一切都好,差生一切都差),用我们敏锐而友善的目光,独到而缜密的思考,真诚而无私的爱心,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思考】
  
  1、在你的学生中选择一位你认为最难转化的后进生,试着换一目光,换一种方式,看看是否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2、做一个调查:学生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学生最希望老师或同学了解自己哪个方面?家长眼中的孩子是怎样的?家长希望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形成家校合力?             
   爱,无声的教育  [案例]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良师。有一次他的一名弟子行窃,被当场抓获,其他弟子要求盘圭禅师把此人逐出,但盘圭没有理会。不久之后,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偷窃,又被当场抓住,众徒再度请求盘圭惩治,哪知盘圭依然不予发落。众徒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一张陈情书,表示若不将窃贼开除,他们就集体离开。盘圭读了陈情书,把弟子们全部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兄弟甚至连是非都还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即使你们全部离开也一样。
  热泪从那位偷窃者的眼中涌出,涤净了他的心灵,从此偷窃的冲动如烟消散。
  
  [评析]
  
  读到这则故事,我们不禁被盘圭禅师大慈悲的胸怀所感动。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在现实中,不管教育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但应该是他的核心。教育不能没有爱,可我们现在的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却逐渐偏离了这一核心。在我们现代有些老师的眼里,盘圭禅师无疑是傻的,他居然会放弃绝大多数好的生员,而去接受一个最差的生员;盘圭禅师也是一名最笨的教师,他不把精力放在能早出成绩、能提高自身知名度的窍门上,而是煞费苦心的去教化一个不值得教化的学生,多么迂拙!
  是的,比起盘圭禅师,现代有些教师是聪明多了,可是也就是这样的聪明,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根基。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盘圭禅师的故事不仅向我们告知了这样一个真理,同时也用它完美的结局证实了——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们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青眼有加,好的成绩一白遮三丑,既使有些过错或缺点也往往视而不见,认为瑕不掩瑜,但若换作问题学生,稍有不足,教师往往按捺不住心中的厌恶,大声呵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尤其是问题学生,犯错的机会更大。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予以适当的宽容。这里盘圭禅师给我们作了一个榜样。当然,宽容决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蕴含着教师对他的无限期望,它跟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在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掌握每一个人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像春风化雨一样对症下药。实践证明,以下方法行之有效:
   一、给予问题学生爱心。我国教育家夏丏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偏爱问题学生,他们更需要爱。
    二、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
    三、转化问题学生要持之以恒。问题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这是因为问题学生自治力差,易出现反复,那么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地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鼓励他,使之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凡事都要有个过程,要给问题学生一个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的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思考]
    1、如果盘圭禅师将偷盗之徒逐出师门,会出现什么后果?
   2、联系自己,谈谈在关注、转变问题学生工作中的体会。  

    “杀一儆百不如悔过自新”  [案例]     

  “老师,快,不好了,糜兵的手臂被刘俊用剪刀戳伤了,血流了一大摊。学生嵇灵慌里慌张的冲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此时,已临近中午下班时间,我急忙跑进教室。教室里慌作一团。座位上的确流了很多血,不由的心头一阵紧张。糜兵已被同学掺扶着向医院赶去。我叫上刘俊急忙追上糜兵,抱着他跑向医院。此时刘俊已经意识到他行为的严重后果,吓得表情有点木然。
   到了医院,叫上医生,立即送手术室治疗。伤口虽深,所幸未伤及动脉血管,并无大碍。此时我松了一口气,掏出电话联系到双方家长,趁空闲我询问起事件的起因。原来在美术课上,老师临时离开教室,糜兵因侵犯课桌上的分界线遭刘俊用剪刀戳伤。班主任今天生病请假,同学们就去找到了我(任教该班数学)。发现刘俊十分紧张,我没有批评他。
    双方家长先后到达,难免把指责的焦点一起指向刘俊,尤其是刘俊的奶奶更是竖起拳头,而刘俊低着头,满脸通红,手微微颤抖,看得出心里十分恐惧。见此状我将刘俊奶奶拉到一边对她说:他已经知道错了,再骂多了,容易出问题,况且孩子十三、四岁了,善恶是非也懂得一点。刘俊的奶奶向我述说了孩子从小就争强好胜,经常和别人争执,从不肯吃亏。我想刘俊虽说目前成绩不太理想,但聪明好胜,不如因势利导让他自己悔过自新,把争强好胜的个性用到学习上来,岂不是一件好事。于是,我做了双方家长工作,协商了赔偿问题,安抚了大家的情绪。
    下午上课前,我找来刘俊,平静地对他说:老师并不想将此事上报校长室,也不想传遍学校,你赞成吗?
   刘俊诚惶诚恐到说:我知道错了,现在真后悔。如果这件事不宣扬出去,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好好想想,你觉得该做点什么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好胜心又强。我暗示了他。
   “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在班上前几名,再也不和别人吵架。糜兵休息期间的课我给他补。他信誓旦旦。
   “这是老师最想听到的话,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课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尽量少犯错误。刘俊已有悔改的决心,你们能原谅他吗?同学们都说能。此时刘俊热泪盈眶。
  现在刘俊即将毕业。自那以后从未与人发生摩擦,学习上虽有起落,但稍加点拨,成绩提高很快,为人也很热心,家长十分欣慰。
  
  [评析]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以注意学生个性,重视学生差异为基点,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运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这种理念。本案例中事件很严重。学生已感到后怕,双方家长一致指责。如果教师再进行责罚(责罚是一种刺人和不无危险的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大张旗鼓的杀一儆百,学生将生活在阴影中,心理压力多么重,要么不堪忍受做想不通的事,要么彻底反叛,教育毫无效果。无论哪一种,都是教育者不愿看到的,况且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有一定过错。
    在这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老师注意察言观色,探微学生心理变化,不直接批评学生,而让其在紧张的情境中去体验、感悟促使他悔过自新,同时抓住其争强好胜的特性,恰当地引导,给他创造改过的机会,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进步的信心。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这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教导过:教师是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不难看出,今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努力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尤为重要。
    [思考]
    1、写一个尊重学生个性教育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分析。
    2、做一次实验(或调查),以批评责罚的方法和激励引导的方法转化犯错误的学生,并对两种方式用相关得理论进行透视。
  
    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案例]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了,可同学们还未从午睡的状态中苏醒过来,个个萎蘼不振。这可怎么办?还用唱歌这种老办法吗?可能行不通。我灵机一动,问道:陈宏明,如果你家有小偷来盗窃,你拨打什么来报警?陈宏明是我们班一个活跃分子,平时能说会道,可那天还是在同桌的提醒下,才慢吞吞地站起来,而且一声不吭。我本想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就随便叫了一个人,没想到他答不上来。我笑了,全班哄堂大笑,个个变得劲头十足。只见陈宏明红着脸低着头。我又问全班同学:你们知道吗?告诉他。全班异口同声地说:“110我瞪了一眼陈宏明,他胆怯地说:我刚才说的就是110’,你们全在笑,没听见。我没说什么,示意他坐下。
    以后,陈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主动开口说话,不与同学玩耍,见到我就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我怎么能为了给全班同学提神,以刺伤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呢?岂不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陷入了沉思……
    
  [评析]
   反思我们的课堂,经常在不经意间犯下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错误。案例中的教师仅仅为了给学生提神而影响了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样做,僵化了师生关系,最大弊端是严重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指自己尊重自己,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它能催人上进,使人奋发,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弱点,在人们的行动中常常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使他精神压抑,离情寡欢,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呢?
    树立榜样,在感染中建立自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自尊、自强的事迹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感染,如大家熟悉的徐悲鸿学画、詹天佑建造铁路等,不都是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在激励他们吗?通过榜样的感染,使学生树立起坚不可摧的自尊心。同时,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和自尊心是学生自尊心形成的必要催化剂,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受影响最大。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自己自尊、自信与自重,才能去雕塑学生灵魂的自尊、自信与自重。
    表扬奖励,使学生在自豪中建立自尊。不少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赞许,但由于年纪小,难免出现错误,对此,不能过多责备他们,更不要讽刺、挖苦他们,而应该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创造机会,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小学生爱表现自己,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学生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
    关爱学困生,在被爱中建立自尊。对于那些令人头疼的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心疼,应该把自己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些在学困生身上。须知,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某些闪光之处。教师应给他们温暖和力量,给他们信心,发现、肯定并利用他们的闪发点,使他们在被爱中建立自尊。
  
   [思考]
    1、寻找自己或身边同行,有无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并研究改进的方法。
    2、写一个你自己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实例。
  
    证明你自己   【案例】   
    薛同学和王同学是我任教班级的两位同学。他们是同桌,王同学基础扎实,学习勤奋,头脑聪慧,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是同学们公认的学习尖子。薛同学学习较随便,课上很少发言,在班上属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可是每次考试,这两个同学的成绩都很优秀,有同学公开向我谏言:薛同学的成绩不真实。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附和,说实话,我也有点不太相信薛同学的考试成绩。当我目光移到薛同学身上时,看到他涨红着脸欲解释又恐不被人信任的无奈神情时,我没有以怀疑的态度质询他,却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的监考是严肃的,考风也是端正的,两位同学都遵守了考试纪律,我相信薛同学的成绩是真实的,不信的话,下一场考试让他单独座,证明给大家看!我很自然地一段话使薛同学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
    接下去一段时间的学习里,薛同学课上眼神专注了,发言也渐渐地多了,人也精神了很多。
    转眼到了另一场考试,我把这两个同学分离开来,可薛同学依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大声向全班同学宣布这一个消息后,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我再次看到薛同学眼中闪烁的泪花,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找薛同学交谈;你考出了优秀的成绩,证明了你是有学习潜力的,可为什么大家一开始不相信你呢?薛同学诚恳地说:我过去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的也不扎实,同学们自然不相信我,可自从老师给了我这机会,为证明给大家看,我学习下了很大的功夫,自我感觉有进步,现在对数学也渐渐有了兴趣,感谢老师对我信任,我将端正学习态度,做个优秀生。
  
    【评析】
    这是一个生活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对这种事情的处理,有的老师会以怀疑的态度,粗暴的质询,最终必然引发学生自尊受到打击,信心的丢失和心态的迷惘,其后果不言而喻。这里的老师却借同学的质疑,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激励的情境,暗含着一种期待,除了老师的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有一个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努力从多方面、多视角、多种方式去发现人,培养人,挖掘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成长中发展,生成,创新和发扬,彰显人性的完美和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样的教育更近教育的本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考】
    1、请你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
    2、你是如何理解教育应是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7502e29b84ae45c3b358c8b.html

《班主任教学工作案例100例(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