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学史

发布时间:2020-05-17 11:12: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砭石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针刺工具),主要用来切开脓肿,排脓放血,清除腐败。

2、五药:草木虫石谷

3、酒为百药之长,其药用:

1)最早的兴奋剂(低剂量)、麻醉剂

2)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驱寒气、消毒杀菌

3)作为溶剂可用来加工炮制药物

4)行药势(作为药引)

4、汤液的意义:

1)是整体观在药物学方面运用的具体体现

2)为提高疗效、减低毒性的深化研究创造了条件

3)为以后方剂学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5、《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医学分科: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6、《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

7《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8、《黄帝内经》的内容:

1)整体观念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人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

·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

2)阴阳五行学说在天地运动规律、万物变化规律、人体结构、医药学理论的运用

9《难经》强调“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首次提出命门之说。

10、《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

11、《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与成就:

1)创三品分类

2)总结药理

·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

·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

·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

·剂型理论

·服药时机理论

3阐述了临床用药的基本指导思想

4)正确分析和科学记载了大量药物的功效

12、《伤寒杂病论》分为记载外伤部分的《伤寒论》,记载内伤部分的《金匮要略》

13、《伤寒杂病论》被誉为“群方之祖”对方剂学的贡献:

1)提出了较为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

2)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因病制剂)

3记载了大量有效方剂

14、张仲景根据《内经》中有关病因的学说,把复杂的病因概括为三大类。

15、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主要成就与特点:

1)提出了体液生理与病理学说及气质、体质的概念。

2)提倡机体整体观和预防思想

3)把疾病看作全身性的反应

4)提倡医学道德修养

16、希洛菲利是记述解剖学的第一个人

17盖伦写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人体解剖的著作《论解剖规程》

18、南朝齐梁间全元起著《素问训解》,是注疏《素问》的开山。

19、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20唐代王冰注《素问》,著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或《次注素问》。

21、《脉经》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脉学专著。

22、《脉经》的主要内容:

1)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定位诊脉方法

2)归纳出常见脉象24种,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3)记录了多种危重脉象

4)总结脉象临床意义,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症治疗结合

5首开脉象鉴别之先河

23、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证候理论的专著。

24、《诸病源候论》的成就:

1)对疾病记载详细、广泛而准确

2)认识科学

3)叙证详确

4)内容新颖

(具体内容于书上61页)

25《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26、《新修本草》包括三个部分:《本草》(即《正经》)、《药图》、《图经》。

27、《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炮制学专著。

28、著名炼丹家葛洪著《抱朴子》,孙思邈著《丹房要诀》,陶弘景著《合丹法式》

29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是第一部临床诊疗手册,其中有关于结核、天花、沙虱病的记载。

30、被誉为“药王”的唐代孙思邈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31、《千金方》成就:

1)内容丰富: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各科兼备,载方6500余首。

2)认识科学

A、重视医德修养,对医德规范有专题论述

B、重妇儿科——专篇论述

C、重综合治疗——主张药、针、灸、按摩并用

D、重文献整理研究——《伤寒论》

E、重养生——调神、节欲、小劳

F、重药物研究——载药1105种,详叙采集、加工、性味、功效;重视外来药物;重视药物炮制和贮藏;重视道地药材的运用;发现许多有效药物

32《外台秘要》内容丰富:

1)最早记述“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

2)记述了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拔障术”

3)首次记载了用观察小便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重、进退。

33、龚庆宣著的《刘涓子鬼遗方》简称《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

34、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

35、晋代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并以原本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他通过对《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医书的综合比较,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著成。

36《针灸甲乙经》的内容:

1)厘定腧穴

2)创划线分布法,规范选穴位置

3)阐明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4)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经验,按病取穴

37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的专门主管机构,教授学生各种医术,开创和发展了学校式的医学教育。

38、北宋太医署改名为太医局专门负责医学教育;翰林医官院负责医药行政

39、翰林医官院职能:官方医生选拔、任用、派遣、调转,修订本草,校正医籍,编纂颁行医书,派医散药防治流行病,宫廷、军队、地方医疗等与医药有关的管理工作。

40、开设国家药局,初名熟药所,又名卖药所,后改名为医药惠民局。

建立了2所“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

411057年,“校正医书局”集中了当时著名的学者和医家,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考证、校勘和整理,历时十余年,对整理和保存古代医书做出重要贡献。

42、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首次对《伤寒论》全书进行注解。

43、唐慎微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最能够代表宋代药物学的发展水平。

44、《珍珠囊》药物归经、引经学说和脏腑标本用药式的讨论,为后世所遵循。

45、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的专书。

46、三部综合性方书:《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

47、陈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述了“三因致病说”: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生活不节,虫兽所伤,金疮折跌,畏压缢溺等为不内外因。

48、施发著的《察病指南》为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

49、杜本的《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最早的图文并茂的舌诊专书

50、《欧希范五脏图》简称《五脏图》是已知世界最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专书

51、《存真环中图》,简称《存真图》为局部解剖图

52《世医得效方》对颈椎与脊柱骨折创造性地使用“悬吊复位法”

53虞流《备急济用方》是在妇产科方面运用动物激素的专著,书中载有以全兔脑制成的“催生丹”

54、王惟一制成针灸铜人两具。铜人体同成年男性,全身刻有经络腧穴,并标有穴位名称,躯壳可拆卸,内有五脏六腑,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既可以作教具,又可用于对针灸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考试时铜人体表蜡封,体内灌水(一说汞)针刺时如中穴则水出,未中则否,可见它既是古代精密的医学模型,也是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的重要发明。

55、王执中撰的《针灸资生经》提倡“同身寸”法

56、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57、刘完素主要的学术思想是“火热论”,为“寒凉派”,治疗特点:寒凉泻火

58、张从正主要的学术思想是“攻邪论”,善用汗、吐、下三法,为“攻邪派”,倡导“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59、李杲的主要学术思想是“脾胃论”,倡导“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补土派”

60、朱震亨的主要学术思想是“相火论”,治疗特点:滋阴降火,理论创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滋阴派”

61、明代张介宾(张景岳)的《类经》是分类注释《内经》的完整本

62、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主要成就

1)集明以前本草学之大成

2)创立先进的药物分类方法

3)科学地论述药物知识

4丰富了古代自然科学知识

5)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医药文献

6)大胆纠正了既往本草学中的错误

63、主要由明代朱(木肃)参与编撰的《普济方》,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

64、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是一部论述脏腑结构和血证治疗的著作。

65、陈实功为主内外兼治的代表医家,代表作为《外科正宗》

66、根据《张氏医通》及《医宗金鉴》当时人痘接种法主要为:旱苗法和水苗法(具体内容于书上第131页)

67、英国人贞纳发明了牛痘术

68、吴有性,字又可,代表作《温疫论》,成就:传染病病因认识突破

69、《温疫论》对温病学的主要贡献:

1)在病因学方面倡戾气之说

2)在发病学中阐述了传染性、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多样性

3)治疗学——以物制气(特效药)

70、温病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

71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播的方式:

1)开办医院和诊所

2)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

3)翻译西医书与出版刊物

72、中西医汇通学派:唐宗海、朱沛文、张锡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f17e67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8.html

《中外医学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