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布时间:2023-03-19 00:33: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哈尔滨市新成学校许嘉怡
俗话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印度谚语告诉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儿童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什么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大而言之,不外乎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人文习惯。具体地讲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日常的得体着装、合理饮食、按时作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学习姿势、课前的认真预习和课上的专心听讲、作业的规范书写、知识的梳理整合、考试后的自查自纠等;良好的人文习惯包括与人交往的日常用语亲切、自然,行动彬彬有礼、大方、端庄,比如见到师长能面带微笑主动问好;遇到比自己年龄小的冲撞自己能宽宏大量,容忍他人;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追跑打闹,自学遵守公共秩序等。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万物皆有法,有法天下和”,因而在学生还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情况下,做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为他们制定些规章制度。当然这些制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强制性,会使他们觉得不“自由”,而时不时触犯,但是做为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老师或班委)只要能开诚布公地以理服人,久而久之,守纪守规会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为,这也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了。制定了一日常规。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将学校的常规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就应要求他们养成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等良好习惯。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进而养成尊老敬老的美德。通过“三自”教育,使学生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班级的小主人,培养他们自理、自立、自爱、自尊的生活能力。
二、因势利导相互监督
在班里多以守纪较好的同学为例子,大张旗鼓进行表扬,这是所谓的“榜样引路”,也可以举一些违纪违规带来不良后果的例子,这是所谓的“警钟长鸣”;正反面教育兼而有之,因势利导比空洞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学生有了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欲望后,教师要发动他们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班纪班规,改正一些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使自己能健康成才。
三、学科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d4ad1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f2.html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