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9-03-15 12:57: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作者:赵宽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第11

        [ ] 目前,国家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来讲,首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其次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

        [ ] 工匠精神;高职;培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83-01

        创立至今已有346年历史的同仁堂,一直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立业之本,一丝不苟做好药,将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2015五一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了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动人事迹,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独特的匠心筑梦。有着工匠精神的人,不管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会视之为一种信仰,力争做到最好,绝不浅尝辄止,更不会敷衍应付[1]20163月,工匠精神首次写入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5月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上,提出了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活动主题。

        作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我们要好好想一想怎样学习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2]。在教育部网站上有篇名为《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的评论文章,认为工匠精神应该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和坚定的专业操守。我们高职的学生,大部分经历高考来到高职院校,其对专业的选择是比较盲目和随意的,很多新生对专业缺乏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就更加谈不上对专业的喜爱和执着,毕业以后换工作、换行业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据我们有关统计数据,毕业五年后还从事原专业的学生能达到60%已相当少见了,但是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高职学生专业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学生在前期很难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3],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老师做好专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爱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把专业最美的地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爱上专业,这是培养工匠精神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不爱自己专业的人,是不可能在这个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的。评论文章中提到的精益求精这个词中有两个,我觉得第一个要求我们在实验实训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有关实验标准、生产工艺技术,熟练地进行操作,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或合格的实训产品;第二个的要求更高一个层次,要求我们能够优化实验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或者针对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全新的产品要求,制定出可行的生产方法,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对高职学生来说,在校学习阶段做到第一个,是一个可行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错了;而第二个,可以看做是学生仰望的星空,工作后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我认为,对高职学生来说,工匠精神还要求我们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严谨、规范、有序。例如,当我们高职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技能的时候,也就是职业素养养成的关键时刻,此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应当做到工具摆放井井有条,实验桌上物品多而不乱,药品取用规范,烧杯、试剂瓶排列呈一直线、标签统一朝外等,这些基础的技能操作,就好比是解放军战士搞内务,看似简单枯燥,但是对提升战斗力来说,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反之,如果这方面的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工作过程中,材料随意摆放,经常找不到工具,无论其技能多么高超,其工作效率必定是低下的,更谈不上工匠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8dd3f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22.html

《浅谈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