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12-24 17:55: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巡视和巡察工作特别重视,在加强和改进巡视巡察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68月,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党内以法规形式第一次正式提出开展市县巡察工作。20177月,中共中央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市县党委巡察工作作出更明确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巡视巡察工作依纪依规向纵深发展。巡察工作作为中央和省委巡视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勇气,

一、县级巡察工作现状

2018年,在国家的机构改革中,已经明确把巡察部门作为各级党委的常设部门,通常内设几个巡察组,组长和副组长一般固定,组员在巡察组调剂或在县内抽调。在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县委负责,在镇(街)、和县直单位开展为期1-2个月左右的的巡察。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一般是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担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纪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担任组员等。在巡察组人员配备方面,每次巡察时根据巡察任务来安排巡察组的数量,相应安排巡察组组长、副组长及组员,巡察方式主要有查阅会议记录、听取汇报、列席会议、个别谈话、实地考察等,巡察主要体现,职责是发现线索,对有价值的线索内容按程序移交给纪委办理,巡察不负责对后续相关问题的查办,巡察程序主要是召开动员会、查阅上报材料、反馈会议、督促整改等环节。

二、县级巡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巡察方法较为固定,问题线索难以找准

1、巡察方法欠灵活。在进驻单位进行巡察时,巡察组一般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话、列席三重一大会议、查阅相关资料、受理举报投诉等较为固定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比如列席会议时,参会人员提前知道,往往会议内容和程序都有设计和安排,也难以发现问题。在查阅的相关资料时,有些被巡察单位在巡察组进驻之前,早就对资料和票据进行了把关和处理。笔者参与的两轮县委巡察共开展个别谈话62人次,查阅资料780份,发放调查问卷56份,但采取走访暗访、实地深入了解少之又少,测评结果参考价值不高,有唯程序而轻成效的情况,发现一些共性和面上的问题较多,有时较难发现实质性的问题。二是巡察定位不准。巡察也还算是一项新的工作,有些巡察干部还分不清政治巡察和业务巡察的界限,对政治巡察概念把握不够精准,把政治巡察等同于一般监督检查,蜻蜓点水,找不到工作着力点,较多的了解面上整体情况,较少能深挖细究突出问题;较多关注业务方面问题,较少发现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问题;较多反映一般性问题,较少去揭露违纪违法线索。定位有偏差,巡察成效自然不明显。三是对巡察存在认识不足。个别单位很难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要求上来,认为巡察组是来整人的、找茬的,不配合开展工作。加之巡察组一般是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巡察,巡察组要求被巡察单位事先准备一些基础性材料,很多都经过把关处理的,巡察组在进驻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有些失真,影响巡察效果。

(二)群众参与度不高,真情实情难以巡到

巡察组进驻单位后,一般张贴巡察公告、媒体宣传报道、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措施来方便群众与党员干部的知晓,并广泛参与,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有时收效并不大。

1、社会关注不够。群众对电视、网络等新闻报道关注度不高,观看公告主动性也不强,对巡察工作知晓程度低,氛围不浓,多是听说,没有真正了解其实质。

2、缺乏必有的信任。在以往的巡察时,发现很多群众对县级巡察存在较多顾虑,对知道的一些情况不愿、不敢反映,对巡察组存在极大的不信任,害怕反映后问题没有解决反而遭到打击报复,主动来反映问题情况少,有些主动反映的也往往是提出个人诉求,还有是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些是本身个人之间存在恩怨,说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或捏造事实问题反映,又无法查实。一些党员干部对巡察组开展的例行谈话存在心里戒备和事不关己的心态,不讲真话、只讲套话,不讲问题、只讲成绩,有的讲问题也有所保留,明显避重就轻,增加了了解真情实情的难度。有的干部本身就是违法既得利益的一员,故意袒护和隐瞒对有问题的人和事;有的单位民主氛围缺乏,公平公正受到一定压抑,长期缺少讲真话的氛围;有些知情人存在观望、持疑、犹豫情绪,对巡察的公信力信心明显不足。

3、巡察时间太紧。按照市县巡察流程,一般一个县直部门进驻了解阶段可能就1-2个月,少的时候,有时一个单位可能就只有20多个工作日,当遇到有下设二级机构较多单位时,巡察时间就更紧张了,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对被巡察单位完成巡察情况的掌握和梳理甚至是定性,导致巡察工作变得是争分夺秒赶进度,跑马观花走流程,出现浮在面上听情况,蜻蜓点水找问题,一些细节性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三)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巡察质量难以保证

1、部门之间联系不够。现在许多地方在巡察组进驻之前,虽然要求与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信访举报、财政、审计、税收、公检法等部门联系,但有些单位在落实这项事情时,没有认真查找相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移交,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其实,有些单位在专项巡察中就被发现一些问题,但没有重视并整改,让巡察组错过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

2、系统内研究不多。市县、区巡察办之间、巡察组之间虽然有些工作上的交流,但一般没有搭建起信息互通平台,进行业务经验交流少, 对一些好的作法,不能及时总结并进行推广,从而更好推进工作的开展,多以各自为阵。 

3、有效信息来源不全。巡察进驻之前,一般都会制定详细的巡察方案,巡察中往往按既定的方案按部就班的去开展工作,很少进行灵活处理,真正走出办公室,去注意听取街头巷议民谣顺口溜等,从这些信息中去发现和收集有价值的线索,充分运用到巡察中去。

(四)巡察队伍素质不齐,尖兵功能难以发挥

1、人情关系难抗拒。县委巡察组在本县范围内开展巡察工作,要完全排除人情的干扰,很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难。在全县范围内,很多人相互之间都很熟,有的就在一个大院子里上班,经常碰面,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有的可能之前就是同事或还会有沾亲带故。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到公事公办,有些干部抹不开情面,认为巡察是得罪人的事,宁愿做老好人,也不愿得罪人。有的被巡察单位在巡察组进驻前,就开始想办法接触、拉拢巡察组干部,联络感情,或找关系打召呼,使我们巡察干部在工作开展时就会受到很多影响,被围猎的风险不可忽视,拉关系”“说情风”“糖衣炮弹都是巡察干部难以回避又必须抗拒的风险点。

2、抽调人员立场难坚定。参与巡察的干部有很多是临时抽调的人员,虽然抽调时强调要做到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但很多时候原单位从事的工作无人接手,经常还要兼顾原单位的工作。巡察任务又非常繁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有些抽调干部多少存在临时工的思想,没有用心去发现问题、寻找线索,巡察中重程序、轻效果,重形式、轻内容。

3、巡察人员业务能力欠强。参与巡察人员有很多都是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的,来之前虽然进行了精心挑选,但相当部分抽调人员没有参与过巡察,虽然熟悉相关业务知识,但对巡察工作方法和技巧运用不好。巡察中怎样去发现问题线索、开展谈话、撰写巡察报告等方面有时两眼一抹黑,无从下手,结果出现方向找得不准,问题查得不细,重点摸得不清等情况,特别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和定性等方面就更把握不准,让巡察效果大打折扣。

三、推进县级巡察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探索,提升巡察工作效能

1、探索灵活多样方法。在巡察中要能做到精准的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要牢固树立有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就是渎职的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巡察方式和手段。

在巡察过程中要做到普遍问题综合治理,突出问题要重点突破。要改变以往简单地以谈话、听取报告和接信访举报来问题的方式,多运用实地检查、分对象召开座谈、明察暗访、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等方式,要主动作为、主动出击,深入挖掘重要信息、重要问题和重大案件线索。

2、开展工作要重点要突出。巡察工作是政治巡察,开展工作时要结合中央巡视工作突出的四个着力的要求,紧扣全面从严治党,紧盯三大问题,紧抓六大纪律。在四风问题上,要盯住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发现顶风违纪行为,制定符合本地的巡察工作重点的方案,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

(二)形成合力,提升成果运用水平

1、扩大巡察宣传力度。要加强巡察工作的舆论宣传,加大巡察宣传教育和公示力度。在认真做好巡察前期准备工作、规范工作程序、严格保密纪律等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平台、张贴公告等多种方式公开,扩大巡察工作知晓率,以便更多的能收集到有效信息。

2、强化实地调研。巡察过程中,巡察人员应当对查阅材料中和谈话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到实地去了解相关情况,很多时候在突击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线索,比如在开展党支部活动情况,有些单位经常上报的材料和活动记录等资料很全面,但和党员个人记录本进行对比时,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党支部活动浮于表面,材料造假问题严重,有很多活动并未真正认真开展,而只是做些文字方面的记录。在工程项目中,有些实际数量与资料中数量不相符,一比对就很容易发现问题。

3、精心设计谈话。进驻到被巡察单位前要认真查阅被巡察单位相关资料,先了解掌握一些情况,应充分结合被巡察单位的工作流程、权力运行轨迹、政治生态环境,特别是干部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来拟定谈话内容提纲。要让谈话对象在相互交谈时能有话说、有事讲、有问题反映出来,并且相互之间能够产生共鸣。在谈话中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随时补充完善谈话提纲,不断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对谈话对象进行细致分类,要做到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必谈,参与重大项目的和知情人必谈,在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必谈,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谈话范围,从而更有利地发现问题。同时要积极接受群众约谈,巡察组随时随地接受干部职工和群众之,顺应基层群众的要求,随机选择时间和地点。同时,采取一对一谈话方式,变高高在上”“冷漠以对平等和气”“促膝长谈,让基层群众放下顾虑,对巡察组敢说话、说实话、讲真话,在与干部群众唠家常”“掏心窝中发现蛛丝马迹。

(三)确保效力,提升利剑震慑作用

1、做好充分准备。从多方面去了解被巡察单位相关情况,巡察组在进驻前就要积极主动与组织人事、信访、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联系,了解被巡察单位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选人用人等方面的反映和举报,逐一梳理,登记造册并建立台账。

2、多渠道收集信息。要多注意从民谣”“顺口溜”“街头巷议等信息中收集群众反映的情况,对反映强烈的一些共性问题要特别予以关注。对首轮巡察或专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要进行分析研判、依规处置、督促整改,特别是对涉嫌违纪行为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固定证据,并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办理,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巡察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开,增强干部群众对巡察工作的信任和信心。

3、开展精准巡察。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巡察单位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巡察方法。如对领导班子的巡察,重点要突出个人事项及作风巡察,查找是否有违反廉洁纪律的事项发生,同时关注是否存在班子不和谐互相拆台的事情发生;对一般干部的巡察要重点放在检查完成工作情况和是否有侵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及政府形象的事情。

(四)强化队伍,提升巡察权威形象

1、选优配强巡察力量。建立健全巡察干部人才库,从严把好巡察干部入口关,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巡察办负责人,精心挑选配强巡察工作人员;在组建巡察组队伍时,要充分协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督查、财政、审计、信访、司法等部门,让敢于坚持原则、有担当、业务强、有能力的干部参与到巡察工作中去。

2、强化队伍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对巡察人员加强思想教育,严格按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做到一身正气。对不敢直面困难,不敢担当的老好人应给予教育。对失职和渎职的应给予纪律处分,坚决不能在巡察队伍里出现灯下黑。提拔使用敢于担当、刚正不阿的干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消除业务盲点。

3、阻断各种干扰要素。针对基层熟人社会、宗族势力、人情困扰等实际问题,通过灵活运用交叉巡察、专项巡察、延伸巡察等方式,破解关系网、说情风的干扰。特别是就县级而言,说情风、关系网是巡察顺利开展的绊脚石,建议从市级巡察人才库中抽取人员,对全市巡察人才进行集中培训授予资格,并由全市统筹采取县市交叉巡察方式来加以破解。另一方面,灵活运用机动巡察、专项巡察、点穴式巡察、回头看巡察和延伸巡察等方式,集中力量突破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短时间内扩大覆盖面,集中发现和弄清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6516251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25.html

《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