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21 我不能失信(教案)

发布时间:2020-02-28 20:21: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1* 我不能失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宋庆龄的人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人物背景。

宋庆龄1893—1981)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生于上海。早年求学美国。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宋庆龄一直热心关注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她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2.教师过渡,引入课题。

1)过渡:宋庆龄是海内外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件事。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惑?

预设:①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②“我”不能失信于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可以把生字放入词语中帮助学生识记。如“耀”与“庆”可组成词语“照耀”“庆祝”进行识记理解,“叠”字可引导学生借助动作加以理解,“歉”可以与形近字“谦”进行比较识记。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测朗读情况,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课题中的“我”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

4.学生交流明确,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明确:“我”是指宋庆龄,“我”不能失信于小珍。在全家要出门之际,“我”突然想起来当天约了要教朋友叠花篮,所以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不能失信。

5.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填空:宋庆龄一家准备去爸爸的一位朋友家做客,但小庆龄突然想起要在当天教小珍叠花篮,于是说服父母,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质疑引入: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德呢?让我们一起深入到故事中去探个究竟吧。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然后同桌之间交流感受。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重点语句。

句1: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思考:这句话体现了宋庆龄什么心情?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预设:这句话体现了宋庆龄能去伯伯家开心激动的心情,因为伯伯家有可爱的鸽子,宋庆龄十分喜欢。后文宋庆龄为了不违背诺言而放弃去伯伯家这一事件与此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宋庆龄诚信的美德。

句2:“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思考:读一读宋庆龄的话,注意语气,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体会到了宋庆龄要留下来的态度十分坚决,尤其是“不行!不行!”,可见其态度十分坚决。她觉得如果因为自己失约让小珍扑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从“抽”这个动词可以看出宋庆龄已做好了留下来的准备。

句3:“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思考: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预设:这句话是宋庆龄对妈妈说的话,体现了她坚决不失信于人的问题处理方式让妈妈没有再反驳的理由,表明遇事不能明知故犯,要牢记原则底线,不能失信。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思考:你从宋庆龄的话中感受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对这两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预设:这两句话显示出转折关系。首先承认了“我”一个人在家是很没有意思,心情有一丝低落,但是话锋一转,因为没有失信,所以“我”并不后悔没有去伯伯家,即便很“没劲”,但也是充满意义的。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上句子,注意读出宋庆龄说话时坚定、执着的语气。

4.再读第29自然段,说说你从宋庆龄父母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读文理解,教师引导他们抓住宋庆龄父母前后的不同表现体会他们对女儿行为的理解和赞赏,同时明确宋庆龄的诚实守信与父母的教育有密切关联。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整篇文章,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预设:引导学生在朗读、评价中体会人物语气,读出爸爸慈爱、关怀的语气;妈妈亲切、赞许的语气;庆龄态度的坚决与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的自豪感。

6.引导学生说说对宋庆龄的评价,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守信的美德及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四、拓展阅读,升华感情

1.课件展示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总结、背诵。

2.教师总结:“诚信”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做人准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像宋庆龄一样,约定的事情绝不失信,做一个重诺言、守信用的人。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课外积累并背诵关于诚信的成语。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因此,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把握文中人物,运用人物之间的联系说故事。学生通过预习,很快就知道文中的主人公是宋庆龄,但在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的环节时,不够流畅。我先让学生浏览课文,仔细思考。学生第一次按自己的思路说完之后,我再教给学生一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抓住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来说一说。这里,说完方法之后,可以先让学生再进行思考,再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品读守信环节。引导学生站在庆龄、爸爸和妈妈的角度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先品读守信的句子,再品读想去的句子,然后再一次回过头来体会庆龄这么想去的心情下,却有那样的行动,从而体会到庆龄在多么想去的情况下最终因为和别人的约定没去这种信守诺言的品质的可贵。

3.品读妈妈的感慨和宋庆龄最后的反应。我首先让学生体会妈妈当时的心情,并且在这过程中指导同学们朗读;再抓住“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提问学生“妈妈为什么要笑呢?”。学生畅所欲言,最终明确因为妈妈被宋庆龄的这种守信的品质打动了,妈妈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感到欣慰。

4.交流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在这个环节,我并没有让学生简单说出“要向宋庆龄学习守信”的道理,而重在引导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或者朋友身上的关于守信的故事,从生活事例中渗透品德教育。

通过这节课,我有两点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课堂中所传授的不应仅仅是学文识字,做人的道理也应该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在本次课堂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0a2733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d.html

《三下语文21 我不能失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