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居探讨求证

发布时间:2023-11-30 10:5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白故居探讨求证

李白在白兆山故居地的确证一直存有争议,至今还没有一个较权威的定论。在千年以前,由于当时李白较低微的社会地位以及许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像这类小事在安陆地方志上少有记载,并因李白和许族的先后外移迁徙及社会的变化,其故居——初步认定——在唐朝期间即被毁废而弃为桃蒿世地。早自唐末宋期的许多墨客文人来白兆山追觅诗仙足迹,至今难见诗文明有注释,也许来去匆忙无暇与土著人士交流,历史久远便失去真相,已成千年之谜。
长期以来,当地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原白兆寺旁西南山脚下的“天花台”正是李白的故居地址,是白兆寺僧从李白或许族手中将其故居收购后改作了它用。其主要理由是:白兆寺历来香火盛旺不衰,庙殿不断改建扩增,至民国前期,其周边自山区大道以上的田地山河都是白兆寺庙产,“天花台”地居其视界的边缘;在历代传承的规定下,历为皇庙的白兆寺产业历史源远,其有关事务应是皇家的专权治管,只有与皇家有关联者方可靠近求获;李白妇祖许圉师是唐朝前帝宰相,许族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较高,同时也应是白兆寺的香资大户,在白兆寺的民寺结合处获取少许地皮理应不难;受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和迷信思想等约束,不论是建起或损毁,乡绅土民定不敢造次。正是有历代的传说影响,其地址的一部分仍保留至今——如果仅是依据传说的内容分析确证,总有臆断推测之嫌,难免世人语诛。
李白是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撰写他的传略,探证他的行踪住所,理应遵守生有所为,传从其据,据证有依的原则。因此,我在探证过程中十分注重李白在安陆行走的实证性,尤其他的有关诗文、时代环境及其地位、白兆山的名胜地理及一些物证。并对传说的真伪成分反复甄选比较。
目前,李白在安陆白兆山的故居仍无准址。愚受热爱感召,便将平生浅陋见闻中的有关研究心得罗列出来,谨与大家分享。或解人们的遗憾和渴望,更期解开这一令人十分费解的千年谜团。那么,李白故居到底在哪里呢?首先,必须请李白自己“说话”,既真实又有说服力。现录下李白的部分写景诗文。诗人居安陆初期年轻豪爽,
地较单纯,这段时期的作品多为直抒胸襟,余以其诗意情景描摹境象解之。(1《山中问答》诗句:“问余何故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此诗句告诉我们白兆山有一胜景处“桃花流水”《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此序题意又告诉我们,“桃花流水”的某处有一“桃花园”《春日独酌》中诗:“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此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依题意诗意分析,这是李白情绪低落时春日里的生活写实:在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日,庭院外的溪水和树木衬着白云蓝天清山绿草合着飘飘洒洒的桃花景相晖映,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李白独坐向阳处,低坐观近景,心生孤烦之感,一面想着心事,一面喝着小酒打发时光。当一轮明月从东南角的山石上跃上来时,他即醉卧在这芳香的花草丛中——在千年之前的庭居观念和春日气候中,“芳菲”的“绿草”之地不会是正门院外的稻场,只能是庭院南侧背风向阳的水岸边;能使“落花散飞”的地方应是开阔地或高坡地;“对此石上月”既表明东南方位是高山地势又表明李白是坐在靠墙的西北方位;“彼此皆有托,吾生独无依”除自叹政治前途外,此地此时当可表示诗人居所的四面空旷;“孤云还空山”意为居所周域谷旷深野;“众鸟归”表明居所周旁树木繁茂,祥和安谧的环境。符合诗意的居所应是在临近水河北岸的空旷山中,屋向是朝地势较低的西南方向。(2《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中句:“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此诗句点明李白喜遇知音的时节地点心情:在一个烟雨浸楼台时的晴日,友人的相遇有似虹霓杨辉。两人悠然的四处观景后便坐在过河的凉亭里谈古论今,获益匪浅。虽然脚下被山水冲大的回旋塘里水浅池热,但仍享受着近旁那些高大繁茂的松树下吹来的凉爽南风和沁脾草香。据考证,在“桃花流水”的下方有被大水冲成深浅各异的四口池塘,分别是“桃花池”“荷花池”“分水塘”和“学堂堰”。而历代传说中的“阁亭”也有三座,分别是“桃花阁”“分水阁”和“学堂阁”三座“水阁”时隶属于白兆寺田地上。离寺庙较远的“学堂阁”在古大道上,周边都是冷浸水中的沙滩和低洼地,宜杨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e9168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3.html

《李白故居探讨求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