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五校学高一语文月联考试题讲解

发布时间:2017-07-12 16:15: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05月份联考试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乐总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在春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B.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的创作活动,年节的味道比现在浓。

C.如今,年节的文化空间已经被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充斥,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

D.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及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民间艺术比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更健康,因为后者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而前者则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

B.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在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社会作用,如南方许多地区耍板凳龙的习俗,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C.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在春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D.有人提出的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显然是无力的,因为它很难对抗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也不契合国情。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民间艺术的创作构思是极具想象力的,在造型上,它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B.虽然现在的年味淡了,但春节回家过年在民族文化记忆中仍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这也是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

C.作者认为,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就一定会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D.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新年节艺术,我们也应该学会与时俱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保全者五百家。

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贞麟力白其诬。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月及为首者。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其理枉活人多如此。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

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十二年,旱,谓父老曰: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贞麟曰: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立令除之。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旱,祷雨未应 值:遇到

B.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 隙:隔阂

C.徒月及为首者 坐:犯罪

D.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 期年:一整年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B.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C.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D.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贞麟疾恶如仇。在任安徽凤阳推官时,严惩了为非作歹的讼师,使州郡风气纯正。后来又惩治了诬陷他人的土猾范之谏。

B.黄贞麟善于断案。在吴月一案中,捕快因索要钱财不得而诬陷百姓为吴月同党,黄贞麟查得实情,惩治了捕快,释放了被诬陷的人。

C.黄贞麟爱护百姓。任直隶盐山知县时,因发生旱灾而下令免除部分赋税,又永远革除不合理的摊派,并请求减免山西闻喜邑的徭役。

D.黄贞麟处理政事有方。盐山多盗贼,黄贞麟就制定牌甲互相救护制度,一旦有警报,全村人就半守半援,使偷盗现象一天天减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5分)

译文:

2)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8.这首诗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9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句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好,请找出来并试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国家的耻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挂鸟

刘泷

夜雪下得从容,小山村像铺展开的宣纸,收拢了一地的梅花。

老两口起得早,她做饭,他扫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山沟袖珍,叫凤翅坡。别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条沟仅剩老两口。

他叫她老伴,她叫他当家的。这么多年,习惯了。

见他扫雪呢,她嗔道,当家的,咋忘了自己的营业?

是呢!他拍下额头,扔下扫帚,碎步跑到沟里去。

沟里场院边一块向阳的坡地上,有两片像渔网那样的挂鸟网。鸟网的线绳为土褐色,挂在两根坚硬的檩条上,张网以待。当然,人撞上无所谓,鸟撞上肯定走不了啦。

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早要跑到这里。他不是捉鸟,而是给鸟放生的。

唉,孩子拴的网,老人不好违拗,只好出此下策。

腊八那天,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了。姑爷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不减,开车拉鸟网,要挂鸟。而且,居然当天真有两只呆头呆脑的山鸡挂在了网上。

傍晚,姑爷把缚住双腿的山鸡扔进汽车后备厢,说去城里给领导进贡。行前,姑爷嘱咐,爸,妈,精心些,有飞鸟挂网,就给我们攒着啊。

也是,这个地方偏,林草茂密,那些鸟,什么喜鹊、啄木鸟、布谷鸟、山鸡、斑鸠、野鸽子、蜡嘴、金翅、红嘴蓝尾鹊,很多,不时在天空和林间飞过,花花绿绿的,很迷幻,很热闹。

自打有了那两片网,好像电视上说的百慕大三角,飞机呀船呀到那里就失踪了。鸟呢,到这里也仿佛航船遇到了礁石,搁浅了。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只鸟倒挂在网上,挣扎。

第一次,是只野鸽子挂在了上面。老两口抓住它,曾有过一番犹豫。后,他说,老伴,你看呢?

她说,当家的,我看,那什么,放了吧。一个带翅儿的哑巴物儿,好歹是条命呢?

二人把那鸽子放了。鸽子仓皇地钻入云层里。

之后,习惯成自然。每天早起,到网前巡视一番,即使抓到味美的野鸭子,他也是轻轻地拍下它的翅膀,放飞。

一些大鸟都是鸡叫时分出窝活动,这时候天还很朦胧,星星也很迷离,鸟们最容易挂网。这就逼着他早起。第一遍鸡叫,他就站在网前,一是防止鸟挂,一是防止野猫呀山狸子呀对挂网的鸟儿下口。

那天,他从网上抓起了一只难得一见的八哥。这八哥毛色漆黑,额冠前耸起一撮儿俏皮的黑毛,瞪视着一双橙红色的眼睛,竟然人似的无奈地叹着气。八哥因逃命心切,过分扑腾,一只翅膀受伤,像折损的伞翼,耷拉着,并涔涔流血,染湿了羽毛。

他把八哥捧回家,把它伤口抹上药面,把整个翅膀和身体包扎在一起,将养起。

一个星期后,八哥痊愈,放它飞去,竟悬在半空振翅,对他喊一个字,好!!

他说,怪,它不走了!

她说,当家的,这鸟儿挺招人稀罕,会说好呢,留下给咱做伴儿吧?

小年那天,老两口又是蒸年糕,又是蒸豆包,忙昏了头。晚上,顾不得封好煤炉,就睡下了。岂料,半夜时分,二人中煤熏了。胸闷,憋气。她爬起,却栽倒了。他呢,要爬到地上去开门,竟摔到了地面,动弹不得。八哥急了,飞到她身边,喊,好!!又飞到他身边,喊,好!!见两个人没有动静,它飞起,满屋子转。好在,有一孔窗户是用报纸糊的。八哥便一头、一头去撞那窗户的报纸。报纸开裂了,一股风刮进,八哥也奄奄一息蜷缩在地面。

后半夜,老两口醒过。望着窗棱上凌乱的八哥羽毛,他说,哎呀,是八哥救了咱!

此后,虽然一直虚弱,但他依旧拄着棍子去给找死的鸟儿放生。

初一一大早,姑爷开着车回了。姑爷把汽车径直开到鸟网前,摘下了三只悬挂的沙鸡。姑爷跑进家门,炫耀地说,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今天就让这沙鸡当过年的下酒莱!

姑爷又满屋转了转,问,怎么,一个腊月,你二老没有攒下几只飞鸟?

他说,攒什么攒,你们嘴馋,我们嘴就不馋吗?吃了!

中午,炖好的沙鸡端上餐桌,闺女和姑爷吃了几块,连喊好香。又问,爸,妈,你们怎么不吃?

见老伴转过脸去寻找八哥,他咽口唾沫,说,我们过年吃素!

八哥瑟缩在窗台上,噤若寒蝉。

他抓过它,走出屋去。一抖手,那八哥竟然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选自《光明日报》,2014117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以简洁传神的笔触描写了山沟里老两口挂鸟又放鸟的故事,反映了猎杀野生动

物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善良人性的赞美、乱吃野生动物的不满。

B.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时,姑爷开车拉了一张鸟网,要挂鸟,说是要给领导送礼,

这表明姑爷虽然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仍然不减。

C.小说写了四个人物:老两口和小两口,其中闺女这个角色所用笔墨最少,形象

和性格都很模糊,无法判断其对挂鸟的态度。

D.老两口中了煤熏动弹不得,八哥竟然不顾危险用头去撞纸糊的窗户,鸟儿的这一义

举感动了老两口,这也是他们过年不吃鸟肉、放飞八哥的原因。

E.第一次抓到只野鸽子,当家的在老伴的建议下放了它;后治好了八哥,也是在老

伴的建议下留下它做伴儿,老伴事实上才是真正的当家人。

2)作品中的当家的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前半部分穿插了对山沟的景物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第一次放飞八哥时,八哥是喊着不走;后却是头也不回地飞走了。作品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种__________的伟大呵!

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 ,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随着一声 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A.惊心动魄 心惊胆战 惊天动地 B.惊天动地 心惊胆战 惊心动魄

C.惊心动魄 惊天动地 心惊胆战 D.心惊胆战 惊心动魄 惊天动地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多世纪。

B.有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C.演讲是一种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用语言来传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收到感染听众,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D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是否准确恰当,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作为人民币的重要防伪特征,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设计了两条安全线。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有利于公众识别。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A.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B.位于票面两边的磁性全埋安全线和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

C.位于票面两边的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

D.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16.下图是法律援助中心名为携手同心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揭示其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朱自清看到的,是别样的荷香月色;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普普通通的一株株枣树,郁达夫感受到的,是故都的清、静、悲凉;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陆蠡发现的,是生的欢喜,是向往光明的自由的心……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以为常的地方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高一年级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D(“主要原因”无依据)

2A(原文说的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这里扩大了范围。)

3C(“一定”绝对化,原文说的是“有可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

4C(应解释为“定罪”“判罪”)5A(据句意即可)

6C(“请求减免山西闻喜邑的徭役”发生在黄贞麟任户部山西司主事时)

7.(1)黄贞麟认为他们拖欠赋税都没有审验查实,不忍心让他们死在狱中,就让他们全部回家。(“逋”1分,“验实”1分,“悉”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2)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勘”1分,“惟官是责”2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8.开头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2分)。渲染出一幅雨后天晴,残云飘散,阳光灿烂的清新明丽的景象(2分),照应了文题“雨后晓行”(1分)。

9.“临”和“惊”(各1分)。“临”字生动地写出了夜雨之后,池水上涨水面愈加开阔,高树下临愚池的景象(1分),突出了高树这个主体,与下句雨从高树上因风飘落联系更加密切;(1分)“惊”字运用比拟手法,(1分)生动地描写了高树宿雨,经晓风一吹,仿佛受惊而洒落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愉悦。(1分)

10.(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5分)D A(选D3分,选A2分,选C1分,选B E不得分。)

2)(6分)①善良、有爱心:关爱鸟类,每天都去放鸟。②软弱、随和,迁就儿女:对孩子挂鸟、吃鸟的行为虽不赞成却没有阻止。(每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写出了山沟林草茂密、山鸟众多的环境,为“挂鸟”这一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②幽静而美丽的环境与老两口的善良与爱心互相映衬,使小说充满淡淡的诗意。(每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艺术结构上,八哥从喊着“好”不走,到后“头也不回地飞走了”,使故事情节跌宕有致,含蓄蕴藉。

②情感表现上,前文的不走突出八哥对老人关爱八哥、给八哥治伤的感激;后文的飞走突出八哥对吃鸟行为的恐惧。不走与走,都突出了八哥的灵性,使小说带上了一丝传奇色彩。

③人物形象上,借助鸟类的留和飞,表现了人们的关爱行动之美和残害行动之丑。

④思想内容上,通过鸟类留和飞的对比,表现了对人们关爱鸟类行为的肯定和对残害鸟类行动的摒弃、批判,能引发读者的反思,深化小说的主题。(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A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13B A项“近半个多世纪”不合逻辑;C项成分残缺,在“听众”后加“的效果”;D项两面对一面,可去掉“是否”。)

14D (前文先说“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后说“磁性全埋安全线”,从照应的角度考虑可排除AB;横线后面的“也有利于”,强调的应是“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由此排除C)

15.①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②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把握大致方向,放入上下文中符合语境,语意连贯,言之成理即可。)

16.答案:图标由盾牌、爱心、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和“法律援助”四个字组合而成。寓意:法律援助中心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体现了法律保障、帮助、亲和的一面和爱心的汇聚。(构图要素3分,寓意3分)

五、写作 17.参见2015年高考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材料的关键句是“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以为常的地方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关注自我的心灵世界,发掘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美。

“熟悉的地方”“习以为常的地方”这两个限制语把学生带回久违的、熟悉的地方和场景,也许是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子,也可能是日日走过的小桥,甚至是有点厌倦的校园等。“风景”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然界的风景,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即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等。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兼而有之。

【参考译文】曾公名叫易占,字不疑,姓曾,建昌南丰人。曾公在端拱年间己丑年出生,在庆历年间丁亥年去世。后来去世两年后下葬,他的坟墓安在南丰县的祖坟。生有儿子六人,曾晔、曾巩、曾牟、曾宰、曾布、曾肇,女儿九人。

开始时曾公凭借文章闻名,等到为官做事,又更加有名。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庄献太后采纳道士的建议修造乾明观,工匠数百人,建了几年也没有完成。曾公对道士说:“我替你建成它。”曾公替他募捐了一大半的费用,事情(工程)不久就完成了。如皋这一年饥荒严重,曾公努力向州里请求救济,并且越过大海购买米粮,救活了几万人。第二年作物逐渐成熟,州里想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唯独曾公不愿意执行,年末泰州各县百姓又有逃亡的,只有如皋百姓没有逃亡的。后来又修建孔子庙,劝勉县里百姓兴起学习风气。

后来被信州知州诬陷,仕途不顺,就自己辞官,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时议》十卷尤其在社会上盛传。《时议》这部书,借鉴往事,忧虑未来,不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困顿而放弃了为天下忧虑。“我的理念主张不能在政事上体现出来,就要通过文章表达出来,这些文章主张不能被当代人施行,就要把它们留传给后代。后代如果有践行我这些主张的,那么,我难道还是困顿的吗?”

宝元年间,李元昊反叛,契丹也派军队逼近边境,天子非常忧虑,下诏天下有能进言献策的都不要有所隐瞒。在这时候进言献策的人都一致用派军队应对来进言,唯独曾公认为“天下的安危只不过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安定罢了。如果我们内部安定,来自于夷狄的边患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自己不稳定,忧患就在眼前,那些夷狄又哪里值得一提呢”?于是上书议论了几件事情,认为如果事情不这样,以后会怎样,不久,结果都跟他说的一样。曾公遭到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曾公所写的十几万字的文章,论述的都是天下的大事,古往今来存亡治乱的原因,至于他被冤屈并且陷入困窘,他却没有为自己写一个字。

进谏的人贵在说出别人难以言说的事情,作传的人却是有些内容不能写。读到那些简略的却能不丢失那些详细的,后世的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曾公侍奉亲老,心思细密,总能揣摩想象到父母的心意。好学从不懈怠,却不以闻名于世为目的。他遇见两位士大夫的丧事,将其中一人的灵柩迎接回来安葬,并且养育了那个人的遗孤;另外一个人,是宰相的舅舅,曾经做赞善大夫,死后三十年才发殡,墓葬损坏了,曾公替他修缮,又给宰相写信要求他把舅舅妥善安葬。

例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一声渺远却嘹亮的鸡啼中,熟睡的小镇打个哈欠,揉揉惺忪的睡眼,渐渐地苏醒过来。小镇繁忙而又安适的一天开始了!

我背上书包,蹑手蹑脚地下楼,生怕吵醒了仍在熟睡中的邻居们。

楼下阿婆依旧在烧她的煤炉。阿婆用蒲扇轻轻地一扇,那烟啊,就“倏”地冒了出来,在空中绕出柔曼的弧线,再绕着那棵老歪脖树盘上三圈,恋恋不舍地散去了。“哟,囡囡,这么早啊。今天要考试了吧,细心点,一定考得好的! ”阿婆见到我就笑开了,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得愈发像绽放的菊花,笑得呀,连袖口,裤管,肘弯都起了皱。“小心点,别呛着喽!”阿婆那用了几十年的蒲扇轻轻一挥,就把烟雾扇离了,我便在清新的空气中前进。

阿婆的煤炉和蒲扇是一道清新的风景。

远远地,我就望见那扇铁门打开了。那扇斑驳的铁门是个忠贞的卫士。岁月在它身上毫不留情地刻下痕迹,但它依旧矢志不渝地护卫者居民的安全。看门的老公公坐在歪脖树下喝茶呢,那个熟悉的紫砂壶该比我年纪都大了吧。碧绿碧绿的茶叶儿转着圈,跳着柔美轻盈的华尔兹,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公公今天怎么愈发早了,天还没全亮呢! ”“这不是为了给囡囡开门嘛,囡囡要中考了,公公给来个开门红!呵呵! ”公公也笑开了,露出了被烟熏黄的牙齿,连口里的茶都险些笑出来了。

公公的铁门和茶壶是一道温馨的风景。

早点铺的阵阵甜香充斥了整个小巷。早点师傅忙得像个陀螺似的,看到我,却停了下来:“小姑娘,今天中考了是吧,师傅给你准备了中考必备早餐!糕粽!祝你高中头榜哦!”师傅递过来早已准备好的早餐,厚实的手板在油腻腻的围裙上擦了擦,脸上便笑开了,连那憨厚的笑也是油光可鉴,亮闪闪的。我正准备掏钱,师傅叫住了我:“这次算我送的,可算为你考试出一份力了! ”说完便转身掀开蒸笼,热气腾腾的蒸气冲上屋顶,一股暖流也蓦然浸润我的心田。

早点师傅的油油的憨笑是一道温暖的风景。

一路走来,一路熟悉的风景,我把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风景涂抹成一树自开自谢的桃花,虽没有耀人的光华,可也自有一种温暖人心的深意和优雅。

我把这熟悉的地方,温暖的风景裁剪成美丽的图画驻于心间,奔赴茫茫前程也不害怕。

鸡啼三声,小镇在温暖的朝暾中,苏醒了。

佳作示例一(议论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我却说,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据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对“风景”一词的理解较片面.有人总把没有见到过的陌生的风景才看作是风景,而常见的风景却不算是风景,所以熟悉的孤松倚崖、杨柳拂岸、蜻蜓点水、大雁掠空,在他的眼里就不是风景.生在山区的人总向往大海的壮阔,总想见平原的辽阔,认为那里才有风景,原因就是那儿是个陌生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我们对风景的认识出了问题,不是没有风景的问题.

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把风景理解得太肤浅,只把自然之景当作风景,而忽视了构成风景的人.老母亲深夜里在昏黄的灯光下,为儿子编织御寒的毛线衣;白花苍苍的老父亲站在村口向远方眺望儿女归来;在家照顾小孩、料理家务的年轻妻子,倚门思念异乡打工的丈夫,难道这些不是一道道美丽感人的风景?

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发现不了熟悉的地方中存在的美.罗素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看陶渊明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景色美不美?当然美.可是,对农村人来说,菊花,谁没见过?篱笆,谁不熟悉?你的家乡没有南山,应该有东山,或西山;飞鸟更是常见的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人总是抱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呢?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从熟悉的地方发现了美,才给我们留下了极美的诗歌.

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足够的热爱之心.陶渊明厌倦官场,热爱田园生活,因此,在他眼中出现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美景.如果我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感恩社会,我们就会发现农民耕田,工人炼钢,老师上课,警察站岗等等,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简评:本文构思巧妙,通过反驳常人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之说,层层深入地来论证中心论点.开头简洁毫不啰嗦,首尾圆合.由于对风景的认识深刻,所以立意不错.排比句的使用和诗歌的引用,使语言显得优美,读来没有了议论文中常见的枯燥乏味之感.

●佳作示例二(记叙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去年春天,学校放月假,我回到家乡,天是阴的,心是沉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回家之前的第 N 次月考,想不到自己的成绩还是在原地徘徊,感觉到有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我的心里.我不敢去见童年的伙伴,不敢去见关心我的祖父,不敢去面对村人的目光.我为了摆脱心中的苦闷,释放心中的压力,我走进了屋后那片熟悉的竹林.

竹林中有我不知名儿的鸟儿在鸣叫,那样的清脆,那样的悦耳,它是林中的歌手,在呼唤花草树木的苏醒.我仔细地观赏着根根挺拔苍翠欲滴的竹子,鸟儿银铃般的歌声,忽然,脚下不经意绊到了一块石头,险些摔倒.我低头一看,在大石头的下方有一个探出了头的竹笋尖儿,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破了坚实的地面,顽强地顶起了大石块.我在周围仔细寻找它们的身影,惊讶地发现有的从草丛中钻出,有的从树兜旁挤出,有的从岩缝中挣扎出来,我被这景象惊呆了:如此的顽强,如此的执著,如此的有信念.突然间有一种强烈的气息扑鼻而来.

是啊,当春风把竹林轻轻唤醒,春雨将竹林柔情地滋润后,整个竹林像是着了魔法似的,数不清的竹笋们,钻破沉重的大地,一个个顽强地钻出地表,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叶尖上带着水珠,饱吸甘霖,一个劲地你追我赶地往上窜.如果静听,竹林中断断续续地响起竹笋或拔高或脱箨的声音,那是新生竹子的一声声呐喊: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站在竹林中,我似乎看到地底下还没有破土的笋子,正在集聚着最后的力量,努力冲破大地和黑暗的重压.此时,我心中的那块沉重的石头慢慢消失了.

我回到学校,不再为一时的成绩而苦恼,不再为亲人的关心而担心考砸,我把同学的目光、老师的目光、旁人的目光,不管它们是真情的关注,还是奚落,都看成是给我的一种动力,我要沿着自己认定的路走下去,不管前面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我都得挺过去.因为,我心中有那一片世上最美的风景,那竹笋顽强生长的风景.

那片竹林,的确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幼年的我在那儿的掏过鸟窝,少年的我在那儿打过柴草,但我去年春天发现了竹林中动人的风景,意识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啊!

简评:“熟悉的地方也有(没有)风景”这个题目不太好写,不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但本文作者紧扣文题,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在高三学习重压下的心理变化过程,能给人以教育和鼓舞,内容充实而不空乏.文章以情感变化为线索,虽然情节不曲折,但有波澜,体现出作者较强的构思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92f2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0.html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五校学高一语文月联考试题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