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1)

发布时间:2017-02-18 09:42: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我国古代文教政策的特点

(1)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

(2)古代文教政策统治阶级统治政策的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政策是一致的;

(3)古代文教政策一般鼓励官学发展的同时,多数朝代也允许私学的发展;

(4)古代文教政策注意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选用的关系,尽量做到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与选用人才的官吏制度的统一;

(5)古代文教政策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古代文教政策强调教育工作应该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2、了解中国古代官学制度发展演变概况。

教育的起源与学校的产生

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4.国家机器的产生

奴隶制的官学制度

夏、商朝的庠、序、校西周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

1.两汉是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时期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立“太学”

2.隋唐是封建官学制度的完备和昌盛时期 唐朝的“二馆六学”

3.宋元明清是封建官学制度进一步发展并走向衰落的时期

(1)入学资格逐渐放宽2学校类型增加与教学内容的扩大3学校管理的发展4封建末世,官学名存实亡,成为科举的附庸。

三、了解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兴起和发展,评价其历史贡献和现实启发价值。

古代私学包括家传师授两种形式,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私学,指的是聚徒讲学。

私学的兴起1.私学兴起的必要性:(1复杂的政治斗争,需要兴私学、养士人;(2官学废弛2.私学兴起的可能性:(1生产力的发展;(2士阶层的出现;(3文化学术下移

私学的发展私学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墨为显学),盛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稍见衰落,但比之时兴时费的官学,仍显兴盛。以后历朝历代,几不间断。

对私学的评价 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人才、传承文化贡献巨大,它的作用甚至比官学大。

四、了解中国书院制度兴衰史,掌握书院在教学和组织管理上的特点及其对今天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启发意义。

书院的性质和起源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唐代官办书院以藏书、校书为主,私人设置的书院以个人读书治学为主。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到五代末期才形成,到北宋初发展成为较完备的书院制度。

书院制度的兴衰

1.北宋—书院的兴盛(六大书院)北宋初年兴起的书院不久相继衰落(北宋四次兴学运动重点都是发展官学) 2.南宋—— 书院的极盛时期原因:1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书院的兴盛;2官学的衰落(四次兴学收效甚微);(3名师巨儒讲学为书院树立了威信;(4印刷业的发展为书院发达提供了物质条件 3.元—书院多但水平低书院虽多,但管理和讲学水平低,官方控制严,书院特色不突出。 4.明 — 书院由衰而 明初重点放在兴办官学、提倡科举方面,洪武至成化100年间,书院沉寂王守仁、湛若水对书院由衰转兴影响巨大。 最具代表性:东林书院成为政治中心 5.清— 书院逐渐官学化,成为科举的场所后为学堂所代替

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1、实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2、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争鸣 3、实行开放式教学,不受地域限制 4、教学方法上采取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集众讲解、激疑问难相结合,强调躬行实践 5、师生之间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缺管理意义)

5、了解中国古代取士考试制度的发展演变,重点掌握科举制的产生、发展及对科举制的评价。

(1)取士制度发展演变1.养士制度(春秋战国)2.察举制(荐举制)(汉)1贤良方正:为中央选拔上层人才三公九卿选举→天子策试2孝廉:为地方选拔人才;以郡为单位,按人口比例,每年推选若干人3.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又称九品官人法。始于魏文帝(曹丕)。由中正官依据管辖内人物的品行定品(共分九品),三年一变。小中正→大中正→司徒→尚书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弊端:只看门第不分贤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中正官徇私4.科举制

科举制

1.科举制的产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设置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科举是分科选举的意思。其特点是通过逐级考试的办法挑选人才。

2.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原因):1隋唐是我国封建专制国家的再建和发展时期,急需大批官吏 2阶级的变化,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利益诉求 (3)加强中央皇权的需要

3.科举制的发展

1隋:开始2唐:形成较为完备的考选制度乡试(州县)→省试(尚书省)最后还须经吏部试,才能授官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最常行的是明经、进士。考试内容:儒家经典《五经正义》。考试形式:帖经、墨义、策问、诗赋。

3宋:科举制进一步加强首先,严格考试,增加殿试;其次,增加录取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4明:进一步发展,八股取士5清:清初采取八股取士,清末逐渐废除科举改革科举内容→减少录取名额→停止科举

4.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1政治上,把选考和任用之权由地方集中到中央,通过科举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人才。2打破了豪强地主垄断教育的局面,调动了士子学习的积极性。3考试取士,使选拔人才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科举制在当时是首创的,在我国古代是起过积极作用的,对亚洲、欧洲的文官考试也是有影响的。

消极影响:

1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学校逐渐变成科举的附庸。2养成只重记忆不求义理的不良习惯。(应试教育);(3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

六、孔子教育思想述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足食、足兵、民信为立国三大要素(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2、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3、关于教育目的(1)学而优则仕;(2)教育目的是培养是“士”,士的标准是“君子”。

(3)君子的条件:一是要有道德修养,二是要有治国安民之术

4、关于教育内容:(1)“四教”:文、行、忠、信(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二)孔子教育内容的特色及其评价:

1、教育内容体系较为全面。 虽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但其教育内容体系中既有道德教

育,也包含文化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既考虑社会需要,也考虑学生人格形成。

孔子编修的《六经》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包含文学、政治、伦理、艺术、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这是孔子在古代课程建设方面的重大贡献。

2、教学内容中宗教成分很少,着重现实中的人和事。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亮点。3、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较差。4、有忽视自然科学知识和轻视生产劳动技能的倾向。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立志乐道;2、自省自克;3、身体力行;4、改过迁善

(四)关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教学原则体现了教与学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规律。在今天依然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但孔子的启发式是比较原始比较简单的,主要采取相似性联想,这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方面是有作用的,但也不能作过高估价,毕竟单纯运用类比法,不善于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正是儒家思维方式的一个缺点。

2、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学与思比较,学占首位,学是思的基础。

3、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注意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4、因材施教

这是宋代朱熹总结孔子有关思想提出的教学原则,反映了孔子教学的主张。(“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因材施教首先是要了解学生。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才能、性格了如指掌。

因材施教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5、博约兼顾“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雍也》

孔子主张首先要博学。其次要由博返约。此外,孔子教学思想中还重视到了循序渐进、虚心求学、学以致用等问题。总之,孔子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是非常丰富的,他在古代教学思想史上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他的一些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句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总结,批判地继承这一珍贵的遗产。

(五)关于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首创私学,扩大教育对象范围2、重视教育,论证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3、主张培养“君子”,提出与世袭制相对立的原则 ——学而优则仕4、整理典籍,保存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了教材建设——诗、书、礼、乐、易、春秋5、重视道德教育,提出系统的德育原则。6、创立教学理论,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7、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

七、墨子教育思想述评。

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薄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十大主张。

墨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强力教人以改良社会重视教育与环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2、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贤士”或“兼士”,成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

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厚乎德行——有道德 辩乎言谈——能言善辩,奔走说教 博乎道术——通晓治国之道

3、关于教育内容

1以“兼爱”为中心思想,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2墨子重视《诗》、《书》、《百国春秋》的教学,更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学、几何学、力学、光学、热学、声学等)的教学。3墨子的教学内容比儒家更为广泛,其重视科技知识的教学内容观大大突破了“六艺”的范畴。4墨家在科技研究和科技教育上的创造与贡献在科技史上和教育史上闪耀着独特的风采。“伟大的科学教育家”

5但墨子提出“非乐”的主张,虽有“节用”之意,却不加分析地反对音乐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和美育的作用,这是片面的。

4、教学思想

1关于教学过程论

墨子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他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也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他的认识论基本上属于唯物主义。

“亲知”---- 直接经验 (“身观焉,亲也”)“闻知”---- 间接经验 (“传授之,闻也”)

“说知”---- 通过推理而得到的知识,属于理性认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2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强说人”的主动精神(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

积极主动“劝教”、“说教”。“虽不叩必鸣者也”“不强说人,人莫之知”这种“不叩必鸣”的精神,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合理内核,也体现了教师以教人为己任的精神

“述而且作”的创造精神(不同意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

且作”。他认为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出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也。”)

“察类明故”,注重发展逻辑思维(所谓“察类明故”,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分析事物的异同、因果关系,通过类比,探明原理。 他提出“以见知隐”,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可见的现象推测内在的本质。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有重大意义他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

是墨子教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约驭博在博与专的关系问题上,墨子强调以约驭博,反对博闻杂识。“事无始终,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这与孔子由博返约的主张略有出入。此外,墨子也提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等原则。

5、德育原则

1重利与贵义统一2言行一致3强力而行

简评:做为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另一位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墨子在教育教学上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十分丰富且极富特色(如:重视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思维训练,重视实用技术培养,重视创造精神等),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增添一份光彩其思想中也存在片面性,需要加以认真研究。

8、董仲舒教育思想述评。

(1)“新儒学”的主要思想:1天创万物与天人感应2皇帝至尊与君权神授

3王道三纲与阳阴卑 4任德教与奉天法古

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1、独尊儒术;2、兴太学;3、重选举

性三品说和教育作用性三品:斗霄之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

关于知识和教学

以儒家六经为教育内容:“《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

教学原则和方法:1.“圣化”(适时、适量、适度)2.强勉努力3.节博合宜4.专一虚静

关于道德修养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严于责己,宽于待人2.强勉行道;“众少成多,积小致巨”3.“明于性情”;诱发学生天性中所美好的,抑制天性中所厌恶的

4.必仁且智; 德育与智育紧密结合

九、王充教育思想述评。

王充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求学、教授和著述,早年著有《大儒论》、《讥俗》、《政务》、《养性》,均佚,惟《论衡》存于世。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1.“天自然无为”2.“天不能故生人”反对天人感应

3.神灭无鬼4.今胜于古

关于教育作用——“在化不在性”

王充认为教育能够改变求学者的感情和本性,完善他们的才能和品德。通过教育,可以 “反情治性,尽才成德”。

关于教育目的——“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四等:“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指出“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王充最推崇是能著述立说的鸿儒且把培养“鸿儒”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鸿儒最大的特点是学问方面的通达。“通”即博览群书,“达”就是创造性运用知识,“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也”,鸿儒能“立义创意”他认为能通读的人世上到处有,但只有鸿儒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笔能著文”,“心能谋论”,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人。

教学思想

1.知识论——“学以求知”,“学问为力”

首先,王充认为知识是学习的结果。他否定“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知识论,主张知识来源于经验。他认为圣人是可以经过学习做到的,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其次,王充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这比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早了一千五百年。他说,“文吏以理事为力,而儒生以学问为力” 。 再次,王充认为知识即财富,知识越多,财富就越多。“圣人之言,贤者之语”是“治国肥家之术” 。王充的经验主义知识观比汉儒知识先验论更为科学、合理,他关于知识价值的认识让人耳目一新,但是王充所说的知识主要还是指儒家经典方面的知识。

2.关于教学过程

见闻为——开心意——效验 见闻为:耳闻、目见、口问、手做,获得感性经验;开心意: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效验: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伪。

3.关于教学内容——“博览古今,众流百家”

王充教学内容的特点有二是博通。他认为才高知大的人“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他提出的教学内容不仅囊括儒、法、墨、道等百家之言,而且包含天文、历算、地理、历史等知识。②是重视现实。他批评“世俗之性,好褒古而毁今”、“ 珍古不贵今” 。他用大量史实从不同角度论证汉代比前世大有进步,驳斥了今不如昔的观点。

王充主张的“博览古今,众流百家”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打破汉代五经独占教坛的局面,扩大教学内容,对改变当时死守一家章句的学风、培养多闻博识的人才和促进学术的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但他并不主张动摇儒家经典在传统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他所提倡的“博览古今,众流百家”,其主要目的还是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儒家经典。

(四)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1、学问思辨

2、求证存真他提倡要排除和贬斥虚伪的东西,保存和肯定真实的东西。王充主张打破师法家法门户之见,求真求实。他批判当时儒者只知遵守师法家法,致使盲目迷信师教,创见无一。他本人喜欢独立思考和探究,决不盲从一家之言王充在儒学神化的情况下,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羁绊,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倡导独立思考、求证存真的学习方法,对人们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冲破“信师是古”学风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

3、日见日为王充主张学习要“日见日为”,力学不辍。王充的日见日为主张指明了教学活动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进行,这与现代教学思想是一致的。

4、距师问难

“距师”就是敢于反问老师;“问难”就是进行反驳和质问。王充在宗法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提倡距师和问难,并亲自作出表率,其精神是相当可贵的;作为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值得重视。

5、佩韦带弦

教育者应在把握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施教,使其通过主观努力“成为完具之人”。王充认为急躁与迟缓,同样失去了中和,然而通过皮带和弓弦的提醒,他们都成为性情完美之人。尽管王充的“佩韦带弦”观点立论基础并不科学,但他注意到了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和性格特点,主张因材施教,具有一定的价值。

6、学为世用

他明确指出,治学的目的在治世济民,著书立说的目的在应用。尽管王充学为世用的主张侧重著述文章方面,但在汉代章句盛行、谶纬迷信成灾的情况下,他能主张并努力践行学为世用,实为难得。

王充简评:

王充一生不与时苟合,充满战斗的批判精神。唯物主义认识论、可变人性观和知识价值论是王充教育思想的精华,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主张,有不少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有许多见解和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相契合,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借鉴意义。应该看到,由于王充本人的阶级立场和历史时代的限制,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存在自相矛盾、不尽科学或错误的地方。不管怎样,王充在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十、朱熹教育思想述评。

教育著作:《小学》、《童蒙须知》、《近思录》、《四书集注》、《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将其著述辑为《朱文公文集》100集。

哲学观和关于教育作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教育的作用是“明理遏欲”

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圣人”。

掌握“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

15岁前:小学教育15岁后:大学教育小学、大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小学学事,大学学理”

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1.立志2.主敬3.存养4.省察

教学思想

1.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1自动和适时启发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3)教人有序不可躐等4知行相须5博学与专精结合

十一、王守仁教育思想述评

自称一生干了两件事:“破山中贼”与“破心中贼”著作:《王文成公全书》38卷

“心即理”、“致良知”学说与教育作用、目的论

心即理—教育作用在于存天理、去人欲 致良知—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道德教育方法: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4.贵于改过

“顺导性情”的儿童教育观

批判当时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训俗教化”的社会教育论1.实施军训;2. 改革风俗;3.增进道德

十二、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特点。

一、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开端与下限:1840年——1919年(1949)

二、中国近代教育史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1、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推封建教育之陈,出资本主义教育之新。

2、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地位:承先启后,连接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桥梁。

三、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特点

1、中国近代教育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而又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西融合的具体过程: 19世纪60、70年代——90年代:学习西语、西艺、自然科学和技术。(物质、技术层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调“西政”教育,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制度层次) 20世纪初——五四运动:提出科学与民主。(思想层次)

2、中国近代教育思想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紧密结合在一起。

13、了解地主阶级改革派改革教育和学习西方的主张。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改革教育活动

(一)抨击传统的封建教育;(二)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三)洪仁玕《资政新篇》:1、批判封建文化教育;2、学习西方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3、“德才兼备”的教育目的和“三宝”的教育内容(宗教道德(上宝)、科学技术(中宝)、 文学艺术(下宝));4、主张办新式学校

十四、了解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及“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一、洋务运动的“新教育”

(一)创建新型学校

1、外国语学校: 京师同文馆(北京1862)、广方言馆(上海1863)、广州同文馆(广州1864)、湖北自强学堂(1893)

2、工业技术学校: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堂(1865)、福州船政学堂(1866)、天津电报学堂(1880)、 上海电报学堂(1882)、湖北采矿工程学堂(1892)

3、军事学校:北洋水师学堂(天津1881)、天津武备学堂(1886)、 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江南水师学堂(南京1890)、 天津军医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5)

(二)留学教育

(三)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

1、“中体西用”的主张

“中学”:中国传统之学 经史子集

“西学”:西史、西艺(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政(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通商)▲ 西政非西方政治或政体

2、对“中体西用”的评价

“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15、了解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活动

(一)维新运动的教育活动1、设报馆;2、兴学会;3、办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 堂、 通艺学堂、浏阳算学馆、时敏学堂、务本女学、经正女学等)

(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八股文改为策论);2、设立京师大学堂;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4、派人出国游学;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

(三)废除科举制度

三个步骤:1、改革科举内容;2、递减科举取士名额;3、停止科举

(四)新学制的建立

1、壬寅学制(1902年)

2、癸卯学制(1903年)

十六、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和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1、创办革命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觉悟 《民报》、《苏报》、《中国女报》等百余种。2、创建学校,培养革命骨干(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大通师范学堂)

(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三、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

四、北洋军阀的复古教育

五、壬戌学制的建立(1922年)

十七、蔡元培教育思想述评。

(一)关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的世界观基础:“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

2、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

(二)关于“展个性,尚自然”的思想

1、“尚自然”与“守成法”,“展个性”与“求划一”是新旧教育的分歧。

2、为了“展个性,尚自然”,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启发式教学,提倡自动、自学、自己研究。

18、陶行知教育思想述评。

(一)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

1、“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的原因: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新教育的需要。

2、“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试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价值。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1)首先,“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生活及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他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普及教育的思想

1、普及教育的目标是:教一切穷人都得到教育,得到丰富的教育,得到民主的教育。

2、实施普及教育的主张:(1)要根据中国国情来制定普及教育方案;(2)要进行强迫教育;(3)要适应大众生活的需要和各民族的特点;(4)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4)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五)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1、对儿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儿童教育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2)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国家今后发展的根本。(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对传统儿童教育弊端的批判

(1)指出中国社会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上的弊病: 过严或过宽 、 教育不一致

(2)批评对待儿童不正确的态度-两种极端:忽视或期望太好

(3)揭露当时幼稚园的弊病:“外国病”、“化钱病”、“富贵病”

(六)如何进行儿童教育?

1、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五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 2、让儿童学习科学实验; 3、对儿童要因材施教;4、要重视儿童体育。

(七)关于师范教育的思想

1、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2、对传统师范教育弊端的批判:(1)没能培养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2)忽视乡村师范教育;(3)师范教育不从实际出发,与学校脱节,与生活脱节

3、改造旧师范教育,建立新师范教育的主张:(1)建立广义的师范教育:其一,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教师,还要培养教育界需要的其他人才。其二,不仅要有师范学校,还要有师范补习学校(教师进修学校)。2)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3)创办女子师范学校,进行女子师范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47e464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e.html

《中国教育史(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