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案例-金蝶软件

发布时间:2012-04-04 22:47: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风险投资案例分析-IDGVC投资金蝶

姓名:金蜀轩

学号:2012222222

院系:经管院

专业:金融学

案例来源:结合金蝶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表及相关论文编辑,案例未经过掩饰处理。

2012年1月1日

摘要1998年5月6日,我国最大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一的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宣布,金蝶公司与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国际数据集团 IDG已经正式签定协议,将接受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用于金蝶软件公司的科研开发和国际性市场开拓业务。本文从行业背景入手,介绍了金蝶公司的历史与发展、财务状况,进而对IDGVC投资金蝶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金蝶 IDGVC 风险投资

Abstract: May 6, 1998, the country's largest financ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oftware vendor Shenzhen Kingdee software company, announced that Kingdee and the world-renowne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 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IDG) has formally signed an agreement to accept 20 million yuan from the IDG's venture capital fund in China- Guangdong Pacific technology Venture Co.Ltd for Kingdee software company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operations.This paper begin with introducing the industry background, the Kingdee’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thus analyzes investment case.

Key Words:Kingdee IDGVC Venture capital

引言

IDG董事局主席麦戈文说:“没有哪一家我投资的公司能让我这么骄傲!在你们前进的路上,不但会得到我全力支持,还将得到IDG全球1万多员工的支持。”

在应用软件领域,也有“北有用友,南有金蝶的说法,这一市场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形成于1998年5月1日的一次风险投资。

  这天,国内IT业诞生了继四通利方后数额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投资方是来自全球最大的信息服务提供商IDGVC(国际数码集团)。该集团分两次向从事财务软件研发的深圳金蝶豪掷2000万人民币,成为了占其25%股份的股东。从IDGVC募集而来的资金将被金蝶用于科学研究以及拓展国际业务。这是中国财务软件行业获得的第一笔国际风险投资。

  接受风险投资两年后,2001年2月,金蝶国际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此时,IDGVC持有的深圳金蝶股份在20%左右。此后三年间,IDGVC通过数次套现资金,回收高达2亿港元,投资回报率达到10倍。在创业版上市四年后,2005年7月,金蝶国际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案例正文:IDGVC投资深圳金蝶

一、案例主体

1.行业背景

1.1亚太地区软件业概览

根据IDC(国际数据集团市场研究部)资料,软件版本分为三类:(1)应用解决方案软件。(2)系统基建软件。(3)应用开发工具。下表列示亚太区(不包括日本)截至1999年12月31日止年度软件市场的营业额,以及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的预测营业额。

如上表,截至1999年12月31日,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软件市场的营业额为5987200000美元。应用解决方案软件将于未来数年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预测复合年增长率由28.4%。IDC预测系统基建软件及应用开发工具的营业额会以11.6%与1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1.2中国软件行业概览

20世纪九十年代,电脑在中国日益普及,加上资讯科技应用不断增加,中国电脑软件业强劲增长。中国软件市场整体营业额获得巨大增长。下图显示截至199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软件市场的营业额及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五个年度中国软件市场的预测营业额,以及增长率。

截至1999年12月31日止,中国软件市场的营业额为757700000美元,占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软件市场营业额月12.7%。IDC预测中国软件市场营业额将在2004年增长到5439900000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8.3%。中国软件市场的预计增长率高于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软件市场同期的估计复合年增长率21.9%。IDC预测,至2004年,中国软件市场营业额将达到亚太区(不包括日本)软件市场营业总额约三分之一。

按不同种类软件划分的营业额:

如上表,应用解决方案软件占1999年中国软件市场营业额约50.9%,并且,预测将成为成长最快的软件种类,复合增长率为67.4%,并进一步预测,至2004年,占中国软件市场营业额的85.9%。

1999年中国软件市场十大软件售卖商按受益计算的市场占有率:

1.3中国财务软件市场概览

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在九十年代增长可观。由于中国越来越多企业察觉到妥善的簿记及财务管理记录对任何业务营运都非常重要,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具有很大增长潜力。下图显示IDC预测截至1999年12月31日止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五个年度,中国财务软件市场营业额。

1999年度,中国财务软件市场营业额为99300000美元,占中国软件市场同年营业总额13.1%。IDC预测1999至20004年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将以复合年增长率31%增长。预计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的营业额与2004年道道382900000美元。

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现在正为中国软件发展商支配,1999年,按收益计,五大中国软件发展商市场占有率合共84.7%。下表为五大中国软件发展商按收益计算的市场占有率。

1.4中国ERP软件市场概览

ERP概念自MRP-II发展而成,是企业广泛采用的咨询系统,其将企业的各个不同的营运及管理功能。其将企业的各个不同营运及管理功能,包括财务、会计、制造、销售、分销及人力资源整合与电脑化环境,旨在透过综合所有企业内外因素,为企业提供全面及最佳业务解决方案。

由于中国企业致力改善其管理效率及为股东拥有者增加资源,若干中国企业已利用ERP软件,协助其改善企业整体效率及管理素质。此外,中国企业在其营运方面实施ERP系统的趋势日渐上升。下图为1999至2004年IDC预测中国ERP软件市场的营业额。

1999年度,中国ERP软件市场的营业额为38500000美元,约占中国软件市场同年的营业总额的5.1%。预测1999年至2004年,中国ERP软件市场将以3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中国ERP软件市场的营业额至2004年将达到152600000美元。

2.公司历史沿革

1991年11月,徐少春创办深圳爱普,持有深圳爱普90%的权益,其余10%权益有中国一名独立第三者持有,其后转让。1991年至1993年间,深圳爱普全部15位研究员工成功开发以DOS系统为本的财务软件,与1993年1月退出市场。

1993年8月,徐少春成立一家新的合营企业,以为DOS财务软件的生产及销售工作筹集额外资金。因此,深圳远见(深圳金蝶的前称)成立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深圳远见注册资本为1200000元,由各合营方缴足。徐少春为总经理,赵女士与蛇口社会保险公司不参与管理。深圳远见继续专注开发及改良其财务软件。

1994年8月16日,深圳远见易名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1997年5月,深圳金蝶的注册资本增至5000000元,由各合营方按各自股权比例缴足。

随着电脑操作系统的科技发展,视窗与九十年代中期成为中国的主要电脑操作系统。深圳金蝶于1995年8月推出附有以视窗操作系统为本的总账模块的财务软件。该套财务软件定名为金蝶财务软件。深圳金蝶是中国财务软件开发商中推出视窗财务软件的先驱之一。经过多次改良与升级,1996年10月,深圳金蝶推出专为中国一般行业的企业而设的财务软件,即金蝶视窗版财务软件的标准版。

由于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及经营效率,深圳金蝶于1996年初开始研发ERP软件,该软件以MRP-II为基础,可适用于小型制造企业。

1997年4月,深圳金蝶推出金蝶财务软件的工业版及商业版。

1998年3月,蛇口社会保险公司基于禁止持有该等方面的投资的若干规例,将其投资转让,13.5%予深圳爱普(675000元)、6.5%予赵女士(325000元)及20%予金蝶配套软件(1000000元)。出售后,当时股权架构如下:

风投进入

1998年4月,国际数据集团(IDG)附属公司广东太平洋透过投资10000000元,成为深圳金蝶的投资者,其中714300元入账为注册资本,余额则作为资本储备,根据中国法律,可用作填补亏损、扩充生产及业务或增加资本。广东太平洋的投资完成后,深圳金蝶的股权结构如下:

深圳金蝶于1998年四月推出金蝶财务软件的标准版的另一个升级版,可应用于综合汇报用途。深圳金蝶的财务软件亦于1998年深受中国市场欢迎。根据IDC编制的研究报告指出,本集团1998年按营业额计算拥有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28.4%。

为支援其销售发展,深圳金蝶于1998年扩充其全国销售及技术支援服务网络。1998年底,于上海、南京、东莞、北京、长沙、福州、海口、昆明、苏州、南昌、大连设立分行11家,于杭州、成都、重庆、武汉、珠海、济南、郑州、长春、上海、沈阳、广东、深圳设立附属公司12家,于深圳、南山、宝安及龙岗设立代表办事处4个,于各省份设立280个指定销售代理。

1999年,深圳金蝶再于合肥、汕头、佛山、石家庄、无锡、海尔滨、宁波、广州、西安、福田及武汉设立11间分行,并于福田设立一个代表办事处,于南宁及青岛增设两间附属公司及终止经营武汉的附属公司及深圳的代表办事处。

1999年5月,本集团推出ERP软件,定名为K/3,建基于视窗95/98/NT平台上,附设MS SQL伺服器7.0/Oracle 8.0。

1999年5月,推出财务软件新版本,金蝶2000。

1999年8月,金蝶软件配套将所占深圳金蝶5.83%股权转让予深圳爱普,代价为人民币1603914元。1999年9月,广东太平洋将所占深圳金蝶的12.5%权益转让予IDGVC,代价为人民币10000000元。1999年十月,IDGVC签署再投资10000000元的补充协议。连同原先由IDGVC于深圳金蝶的714300元的注册资本注资,投资额共1666700元,而投资额的余额则作为资本储备。上述交易完成后,深圳金蝶股权架构如下:

根据IDC研究报告,1999年,深圳金蝶在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32.8%。此外,在推出ERP软件k/3后,本集团按中国ERP软件市场营业额计算,其于该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4%。

鉴于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深圳金蝶着手开发ASP平台产品并于2000年推出kanba.com并具有若干k/3应用模块免费试用。

作为重组的其中一部分,深圳市外商投资局批准本公司向深圳金蝶当时的股权持有人收购其全部股权,而深圳市人民政府已于1999年11月10日发出批准证书。

2000年4月20日,深圳金蝶获发新营业执照,显示其成为外商独资企业的身份。其于2000年6月完成重组及完成向当时的股权持有人收购深圳金蝶的全部股权。按照重组及紧接配售及资本化发行前,本公司现由及将由Oriental Gold、Billion Ocean、IDGVC、赵女士及Project China拥有,股权比例分别约为23.89%、16.66%、25%、23.15%及11.30%。

考虑到中国中间件的市场发展潜力,金蝶于2000年8月成立阿派斯,主要从事中间件的研发。阿派斯的注册资本为300000元。

紧随配售及资本化发行完成后,公司的架构如下图:

3.财务状况

金蝶公司的资产总额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长。作为国内最大的财务软件开发商和供应商之一,1998年软件销售总额就超过了1亿元,同时又在企业综合管理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这样卓越成就的企业,对风险投资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1998年金蝶公司有着出色的市场作为,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金蝶公司在财务软件市场上的份额由1997年的8%提升到1998年的28.4%,是财务软件行业成长性最好的企业。1999年达到35%,位居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第一。

3.1财务概况

1998年,金蝶公司的营业额约为人民币64600000元,除税少数股东权益后的纯利约为5800000元,期内本集团的营业额约90.1%来自销售财务软件、6.1%来自提供技术支援、3.8%来自销售电脑硬件。

3.2财务软件

1998年2月,金蝶公司的视窗软件通过财政部进行的质量检测。金蝶开始开发财务软件的另一个升级版,以配合95/98/NT的规格。期内,本集团共售出6376套财务软件套装,包括3111套标准版、1197套工业版,419套商业版及1649套金蝶财务软件的其他版本,销售额分别占营业额的44.8%、30.8%、10%及14.4%。根据IDC编制的研究报告,1998年,金蝶是按收益计的第二大财务软件开发商,在中国财务软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28.4%。

截至1999年12月31日,金蝶2000财务软件套装的价格一般介乎人民币500元至18500元(工业版)之间。本集团财务软件的销售经历季节性波动,由于中国大多数企业财政年结日为12月31日,他们通常会在每年第四季度考虑为下一年度提升或安装新财务系统。

3.3销售及分销网络

金蝶公司成立了更多分行及附属公司,雇佣了更多指定销售代理,加强其企业应用软件的国内销售及分销网络,以拓展其地域覆盖范围及扩大市场占有率。至1998年12月31日,金蝶公司的企业应用软件的销售及分销网络遍及中国22个省份,4个自治区级4个中央直辖市的168个城市。

.

3.4员工

金蝶大量增聘雇员,以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尤其在扩充公司销售网络方面,1998年,雇员数量为721人,较1997年上涨78.9%。

研究人员按工作类别分工:

二、案例分析

1.事件回顾

1.1金蝶与风投牵手

1998年对金蝶公司来说是极具历史转折意义。此时,IDG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正在广深两地寻找投资项目。通过深圳市科技局,IDG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树了解到金蝶公司的基本情况,即对金蝶公司登门造访,洽商合作事宜。对金蝶公司来说,IDG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的介入正是时候。在寻找风险投资方的过程中,深圳金蝶没有经历国外风险投资申请那样的复杂程式,即不存在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也没有提交过项目建议书,投资竟然是主动找上门的。双方短短3个月的闪电般接触,就达成了合作协议。

此次IDGVC从金蝶国际撤资也是基于中国IT业现有发展前景考虑,IDGVC未来投资方向重点将是中国成长型的互联网和无线应用企业。1998年深圳金蝶有着出色的市场作为,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指出,深圳金蝶在财务软件市场上的份额由1997年的8%提升到1998年的23%,为财务软件行业成长性最好的企业。

从现在来看,1998年IDGVC对深圳金蝶的风险投资无疑是场及时雨。当时,国内的软件产业是一种高收益、高投入、高风险的“三高”行业,在回报巨大的同时,也存在极大的经营风险。而自深圳金蝶成立以来,其营业收入和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以300%的速度增长。这时,仅仅靠深圳金蝶自身的积累已不能满足企业战略和可持续增长的需要。金蝶对大额资金的需求如饥似渴。但1993年至1998年期间,虽然深圳金蝶数次主动向银行申请,也几次有银行上门来洽谈,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抵押,也缺乏担保,最终只获得了80万元贷款。事实证明,深圳金蝶向银行贷款这条路走不通。而此时,IDG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找上门来了。这一介入对深圳金蝶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2风险防范

IDG是以参股形式对深圳金蝶进行投资的,投资后成为深圳金蝶的股东之一,享有股东的权利。但IDG坚持不控股、不过问经营的投资原则,只是通过不断地做一些有益的辅助工作,如介绍和引进专家做报告、开研讨会、帮助企业做决策咨询、提供开发方向的建议等方式来施加影响。而国内的投资机构,要么很管,要么不管,从而导致效率不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一笔资金到位后,IDG委派王树担任金蝶的董事,对深圳金蝶进行监控,但王树不过问深圳金蝶的经营。

在这看似宽松的合作之下,风险投资带给深圳金蝶的风险意识和发展压力却陡然增加。因为按照深圳金蝶与IDG的合作协议,深圳金蝶必须在获得第一笔投资后的一年间,达到双方规定的目标,即在1997年的基础上,1998年取得200%增长,才有资格获得IDG的第二笔1000万元的投资。正是这种风险压力,促使深圳金蝶迅速地调整自己。

风险投资方IDG这种不直接参与投资对象日常管理的做法,为金蝶赢得了宝贵的空间。然而金蝶却反过来要求IDG参加金蝶的市场活动,扩大金蝶的影响力。比如,深圳金蝶过去对软件的开发高度重视,而对市场占有率却相对忽视。风险投资资金进入后,提出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指标,都需要依靠市场来实现,于是市场占有率便成了深圳金蝶的营销重点和宣传重点。这就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整个公司的成长,金蝶的分支机构由21家猛增到52家,代理商达到360家,员工从300人增加到800人,销售额增长了200%,1998年销售额约为1.5亿元

IDGVCG给金蝶带来的不仅仅是2000万投资,而且还通过帮助金蝶与国际大公司进行交流,增加金蝶的商业资源,从而进一步拓展金蝶产品的国际性销售渠道,使深圳金蝶在成为国际性的财务软件公司的成长中更上一层楼。

在金蝶历史上具有战略意义的Windows版财务软件也是在美籍华人赵女士的启发之下开发出来的。此外,金蝶在与国际投资方的接触当中,还经历了富有创造激情的国际化商业文化。IDGVC还在鼓励企业在顺利香港上市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外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意见也必须要进行中国特色的加工。比如外国股东曾提出去纳斯达克上市,但金蝶认为自己虽然是一家外资企业,然而它的主要实体还在国内,香港恰恰是一个华人世界,与内地交流没有问题。金蝶只要有一点声音,马上就会反映给投资者,这有利于股票市场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同时香港作为自由港也属于全球开放市场的一部分,未来金蝶成熟了,要从这里去更大的市场上也不难。

1.3风投退出与资本收益

2004年7月,IDG(国际数据集团)从金蝶国际撤出全部所有投资。至此,这个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悄无声息地与金蝶正式“分手”。

2001年,金蝶国际在香港创业板正式上市后,IDGVC持有上市公司20%左右的股权。此外,金蝶的其他股东依次为:金蝶董事长徐少春占股32%、金蝶早期的国际董事赵勇占股16%,金蝶部分员工持股8%,而来自股市的公众股已达40%。 此后三年间,IDG VC通过数次套现资金,回收高达1.2亿港元,共计达到两亿元左右,投资回报率达到10倍。IDGVC在金蝶的股份也从原有的25%稀释至4.1%。

二、案例分析

2.1公司优劣势

(1)优势

公司设立广泛的企业应用软件销售、分销及支援服务网络,该网络遍及中国共22个省份、4个中央直辖市及5个自治区的229个城市;公司在中国客户基础广阔、从其在中国高增长企业应用软件市场主导地位中可见一二;公司的企业应用软件在中国享负盛名且口碑载道;公司拥有多系列设计精密的企业应用软件,特别为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国企业而设;公司研发小组经验丰富及专业知识广博,拥有深厚的技术知识,为中国企业用户开发崭新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及产品所获奖项足以证明该小组名不虚传;公司管理层特别是徐少春先生经验丰富,对中国软件业及市场有透彻的了解及深入的认识;与国际数据集团建立策略关系及与全球顶尖的资讯科技公司(包括甲骨文及微软)建立技术关系,为本集团提供技术及市场推广方面的支持;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及改良软件应用模块,以迎合中国客户不断转变的需求。

(2)风险

1999年,公司的营业额以增长率约90.9%上升至123300000元,而纯利则以增长率约107.8%上升至约12100000元。现时并不能保证营业额或除税及少数股东权益后的纯利将于未来数年持续按该等比率增长;本集团所面对的激烈竞争来自不同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提供企业应用软件及ASP平台产品的中国软件发展商,且国际竞争对手或会与本地软件公司组成联盟或收购该等公司,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IDGVC在中国投资的两项其他业务与金蝶公司为中国企业用户开发及销售企业用软件方面可能存在竞争;金蝶公司在颇大程度上依赖其主要管理人员,徐少春是开发公司企业用软件的核心人物,倘若徐少春或其他高管层成员离职,可能对金蝶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资讯科技业具有科技日新月异、消费者喜好转变快、服务产品持续发展和提升、新行业标准更新快的特点,公司未来能否成功将依赖于公司加强现有产品及服务,开发可满足未来客户渐趋复杂及多元化需求,以及成本控制与回应科技进步及新行业标准的能力;金蝶公司在开发新应用系统软件、ASP平台产品及系统基建软件方面并无任何经验;

2.2管理团队

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 Doriot曾说:“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

徐少春,金蝶公司创办人,任金蝶集团总裁。徐少春于1983年取得中国东南大学电脑科学学士学位,并于1999年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硕士毕业,主修会计电算化研究,更获得有名的中国会计理论学家杨纪琬教授担任其硕士论文导师。徐少春是高级经济师,于1991年成立深圳爱普,此后软件开发领域积累了9年的经验,引起超卓成就而屡获殊荣。

在IDG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对深圳金蝶进行考察之时,对IDG董事长麦戈文做出投资决定起着突出作用的就是深圳金蝶以思想开放的徐少春为首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的突出特点是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和企业战略设计能力,始终保持着稳固的务实风格和创新精神。IDG十分注重对风险企业家和他的管理团队的评估,特别看重被投资人的能力、知识、经验、个人人品和团体协作能力。考察结束后,麦戈文对深圳金蝶董事长徐少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深圳金蝶是一个有远见、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圳金蝶的队伍是一支年轻而优秀的人才队伍,值得投资。

3.投资对公司的影响

第一,重新确定公司的发展战略。金蝶公司在1998年底完成了财务软件领域向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战略性拓展,并提出了跨入国际管理软件十强之列的宏伟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对金蝶公司的整个管理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要进入国际管理软件的十强,就势必要进入国际市场,势必要成为国际化的公司;而要成为国际化的公司,又必须匹配世界级的人才;而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则必须使企业自身具有先进的用人制度、管理制度等等。这一切新的要求,使金蝶公司的管理层从思维方式到行为准则都获得新的坐标,采取新的做法。

第二,金蝶公司过去对软件开发高度重视,而对市场占有率却相对忽视。风险投资资金进入后,提出一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指标,这都需要依靠市场来实现,于是市场占有率便成了金蝶公司的营销重点和宣传重点。

通过此笔国际风投的引入,深圳金蝶的资金实力大为增长,其各项指标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人员从10多年前初创时的5人发展到现有的3200多名、营销网络遍及全世界、年均营业额以50%的高速增长……。今日的金蝶已经成为国内软件业的标杆,并与与我国软件业的另一劲旅用友形成双分天下的态势。目前,金蝶公司的ERP软件在中小企业市场中名列第一。在中国财富百强企业中,有一半选择金蝶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三、总结

IDGVC投资金蝶的案例堪称经典,其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其对于市场走势的良好判断,IT领域的经验,以及在投资时,对于“适时、团队、空间和协助”原则的把握。

 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企业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从个人天使资本到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为金蝶公司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引擎,并赋予其高屋建瓴、卓尔不群的企业素质。与此同时,风险投资机构也获得了超常的巨额利润。

在不断升级的知识经济背景之下,建立定位于市场的风险投资体制变得尤为重要。知识经济的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资源的拥有很重新分配。”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我们非常需要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将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将大大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采用风险投资的例子中,金蝶软件公司的成功毫无疑问地给了我们有用价值的激励。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我们都希望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能有更快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84d2176edb6f1aff001fbe.html

《风险投资案例-金蝶软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