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毛概笔记

发布时间:2019-07-31 21:37: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目录

重点分布 1

2018毛概杨晨班重点 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3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4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6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7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0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1

2018PPT、慕课思考题 13

2018慕课选择题 16


重点分布

其中,第十二章不考;

第二、三、四、十三章大概率不考大题;

第一、八、九、十、十一、十四章大概率考大题;

其他章节为第五、六、七章;

问答题可能会考以下内容:毛泽东思想、国情(和阶段)、党建、文化、生态、社会、经济(供给侧)、民生


2018毛概杨晨重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①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②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的对象:

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的动力:

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纲领:

①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业商业。

③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必要性: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②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多去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重大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①统一战线。

②武装斗争。

③党的建设。

④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经济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基本问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③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⑤“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⑥改革开放理论

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

⑨“一国两制”。

⑩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核心观点: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内容: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

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主要内容: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社会矛盾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内涵:

①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第二,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意义:

①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抢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即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内涵:

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

八个明确: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②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任务: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①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②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振兴,也会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共创世界美好的未来。

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如何实现中国梦: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⑤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①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③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④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们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⑤在生态文明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①一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二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三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四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⑤五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⑤共享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②第二,深化要素市场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③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④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①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②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④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⑤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⑥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赦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健全人们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①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们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①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②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①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②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③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④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④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⑤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⑥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①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④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⑤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五大民族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①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②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③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④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⑤第五,实时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①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②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③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④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⑤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①第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②第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③第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④第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⑤第五,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一,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

②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③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①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②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③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④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①第一,推进绿色发展。

②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③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④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小康有着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殷实。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③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④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⑤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⑦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②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③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④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①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要内容: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和党的建设。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①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②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③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④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⑤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①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②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维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根本方针: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建设目标:

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维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①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②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③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①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②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③第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④第四,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⑤第五,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①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②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③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①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②第二,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③第三,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

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联系: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2018PPT、慕课思考题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法治:即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德治:以德治国。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

二者联系:

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法律的产生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法治建设需要思想道德建设先行,法治的运行和法律的实施都要靠社会道德的支撑,法治的完善也离不开道德制约。法治之法应该有道德性,一旦法律变成缺德的东西,法治会成为压制人类理想的东西。

以德治国需以依法治国为补充与保障。道德不可直接成为治国的依据,道德没有明确成形的表现形式,虽有一定的舆论和内心压力,但这种压力缺乏强制性,使它的效力受到限制。道德的这些属性使它难以担当治国重任。

二者区别:

1)“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前者主要侧重于先“治法”,后者则主要侧重于先“治人”。

(2)从“法治”与“德治”所涉足的领域来看,“法治”是他律之治,治外之治;而“德治”则是自律之治,治内之治。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归根到底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依法治国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怎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怎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建设与培养。

建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为什么在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新形势下,在“四大考验”之外,还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也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什么是新常态特征是什么

“新”是指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需求特征、供给条件、风险状况、竞争环境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常”是指,当前的新特征要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具有阶段性特点,突出这一时期,经济动力、结构都会加快调整变化。变与动是常态化的。

征: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长量依然可观;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大广大民众。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发展前景更为稳定。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如何调整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为什么说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如何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内涵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反映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一般联系,又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特殊联系。与剥削社会相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②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的本质区别。强调共同富裕,既把社会主义与剥削制度区别开来,又把社会主义与原始社会共同贫穷区别开来,还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联系起来。

重要意义

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其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8慕课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点在于

A面对的历史任务相同

B有着共同的“根”

C形成的时代背景相同

D具体内容相同

正确答案:B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C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正确答案:B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实事求是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B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正确答案:D

5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简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统一的整体,其实质和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C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D、使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具体化

正确答案:A、B、D

7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共同点在于它们

A、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都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D、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正确答案:A、B、D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B、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毛泽东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D、两大理论成果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正确答案:A、B、C

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表现在,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

A、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B、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

正确答案:A、B、C、D

10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它们

A、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

B、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C、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D、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正确答案:A、B、C、D

11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B

12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一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正确答案:A

13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

A、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B、党在革命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

C、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D、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正确答案:C

14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方式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权不同

正确答案:D

15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级转变成“新”阶级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A

16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A、帝国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A

1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争取民主

B、工人运动

C、武装斗争

D、农民运动

正确答案:C

1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推翻军阀官僚的反动统治

B、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正确答案:B、C

1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

A、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群众路线

正确答案:A、B、C

20新民主主义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D、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正确答案:A、C

21建国初期,随着全国土地革命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正确答案:B

2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这种两面性是指

A、既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又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面

B、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体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C、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D、作为一个剥削阶级的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正确答案:C

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重视工业建设

C、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强调三大改造

正确答案:C

24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A、定息

B、和平赎买

C、“四马合肥”

D、公私合营

正确答案:B

25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其中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些企业的性质是

A、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B、是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的企业

C、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D、是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正确答案:A

2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B、独立的社会形态

C、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D、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

正确答案:A、C、D

27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理,主要有

A、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正确答案:B、C、D

28我国在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成功地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内容主要有

A、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B、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C、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正确答案:A、B、D

29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A、实现了由新民民主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B、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正确答案:A、B、C、D

3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A、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已经被消灭

B、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C、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D、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正确答案:A、B、D

31成为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章,是毛泽东发表的

A、《纪念孙中山先生》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论人民民主专政》

正确答案:C

32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走中国工业化道路主要是强调要正确处理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C、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关系

D、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A

3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国取得的理论成果之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又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是有别于

A、美国的工业化道路

B、欧洲和日本的工业化道路

C、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D、旧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正确答案:C

34 1956年起,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此相联系,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主要有

A、提出以苏为鉴

B、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C、强调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强调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A、B、C

35毛泽东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说明中国共产党

A、开始改革开放的事业

B、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D、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正确答案:C、D

36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际会议上,作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提出

A、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探索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道理

正确答案:A、B、C

37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C、D

38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之一。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也就是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

A、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时并举

正确答案:A、B、C

39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

A、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B、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C、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D、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正确答案:A、B、C、D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A、理论准备

B、改革目标

C、物质基础

D、宝贵经验

正确答案:A、C、D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B、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C、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初阶段

正确答案:A

4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正确答案:D

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得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否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C、非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D、国有经济是否起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A

4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B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生产力落后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D、社会需要的动态性和全面性

正确答案:A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

A、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过渡时期的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即高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D、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B、D

4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明显得区别,主要是

A、领导阶级不同

B、根本任务不同

C、经济基础存在根本区别

D、主要矛盾不同

正确答案:B、C、D

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得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

A、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

B、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D、公有制经济是否处于领导地位

正确答案:A、B、C

4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包括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B、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C、是我们防止和纠正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的锐利思想武器

D、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正确答案:A、B、C、D

5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B、建成社会主义所需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C、时代主题决定的

D、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和平共处决定的

正确答案:A、B

51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突出强调消除两极分化

B、突出强调消灭剥削

C、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D、突出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正确答案:C

5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实现共同服务

D、促进社会和谐

正确答案:A

5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其中在经济方面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

A、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C、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D、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正确答案:A

5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word/media/image1.gif

A、总布局B、总任务C、总路线D、总依据

正确答案:B

5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发展生产力

B、解放生产力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正确答案:A、B、C、D

5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D

57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A、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C、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D、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A、B、C、D

5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A、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根本途径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正确答案:A、B、C、D

59从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来,习近平又多次阐述了中国梦,包括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途径及与世界的关系等。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

B、人民幸福

C、家庭美满

D、民族振兴

正确答案:A、B、D

60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

A、依靠国际支援

B、走中国道路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正确答案:B、C、D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阶级斗争

D、改革

正确答案:D

6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D、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正确答案:A

6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

B、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C、改善人民生活

D、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程度的统一

正确答案:C

64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互利共赢

B、多元平衡

C、安全高效

D、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正确答案:C

65以下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C、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D、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正确答案:A、B、C、D

66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其要点是

A、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B、分析了我国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指出社会主义会仍然存在着矛盾

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正确答案:A、B、C

6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B、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D、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A、B、C、D

68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A、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B、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

C、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正确答案:A、B、C、D

69社会主义改革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D、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A、B、D

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决定于

A、所有制结构

B、分配制度

C、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D、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C

71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依据在于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D

7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正确答案:B、C

7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

A、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

C、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了、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D、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正确答案:A、C、D

7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为的其他分配方式有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

C、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D、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

正确答案:A、B、C、D

7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正确答案:A

7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正确答案:A、B、C、D

77中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

A、历史使命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性质相同

D、政体相同

正确答案:A、B、C

78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以下选择中内容正确的有

A、人民政协体现了我国国家结构的特点和优点

B、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民主

C、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D、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正确答案:B、C、D

7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正确答案:C、D

8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A、B、C、D

8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

A、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B、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C、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D、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正确答案:A、B、C、D

82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其要求是

A、公益性

B、基本性

C、均等性

D、便利性

正确答案:A、B、C、D

83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

A、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B、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C、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D、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跨越式发展

正确答案:C、D

84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一

C、无矛盾社会的重要标志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正确答案:A、B、D

85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安定有序

正确答案:A、B、C、D

86 2011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推动额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

A、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正确答案:A、C、D

8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和谐与共赢

B、战争与革命

C、开放与合作

D、和平与发展

正确答案:D

88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新的外交战略,即

A、“一条线”

B、“真正的不结盟”

C、“一边倒”

D、“两个拳头打人”

正确答案:B

89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内容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半个多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精髓是

A、互不干涉内政

B、实事求是

C、互不侵犯

D、国家主权平等

正确答案:D

9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正确答案:C

91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中作为基础的是

A、周边外交

B、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

C、多边外交

D、大国外交

正确答案:B

9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之所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

A、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B、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C、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D、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正确答案:A、B、C、D

9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已经并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世界意义,主要是

A、将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逐步从低潮转向高涨

B、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

C、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D、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正确答案:B、C、D

9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独立自主

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正确答案:A、B、D

9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原则,它

A、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

B、既适用于社会主义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

C、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D、只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正确答案:A、B、C

9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这一宗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这就是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弘扬

A、包容互鉴的精神

B、平等互信的精神

C、和平共处的精神

D、合作共赢的精神

正确答案:A、B、D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57a17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8.html

《2018毛概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