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7-02 15:55: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乡愁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两首诗歌新颖独特的构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2、体会诗中精妙的比喻所显示 的超凡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运用独到的形象抒发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理解诗中的比喻及将乡愁化抽象为形象的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现乡愁这一主题的作品,大家可能还能回忆起,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就是抒发这一主题的,现在我们再来一起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还能想起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乡书何处去?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今天我们学习两位台湾诗人写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当代台湾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擅长写思乡爱国的诗歌。席慕蓉:台湾当代女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54年赴台湾,擅长写朦胧诗,有很多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思。

三、熟悉诵读余诗《乡愁》

1、让学生自己默读余诗《乡愁》熟悉内容。

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划出节奏,标出重音。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

/这头 /外头

母亲/那头 母亲/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

/这头 /这头

新娘/那头 大陆/那头

3、讨论划定节奏和重音后学生齐专声育诵读全诗

四、品析、解读全诗《乡愁》

1、诗人是怎样以时间变化和空间阻隔,把抽象的乡愁化形象来组诗的?诗歌在抒情上产生什么效果呢?

明确:诗人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把不同时期因阻隔产生的乡愁运用比喻化为四个形象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这些内容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通过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分离。

2、欣赏讨论诗中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运用,在抒情上产生怎样的表现力?

明确:重叠的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运用,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五、熟习诵读席诗《乡愁》

1、教者范读学生体味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边听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明确后齐读。

故乡的/是一支/清远的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

永不/老去

3、掌握:怅惘:chàng wǎng 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六 品析.解读席诗《乡愁》

1、诗中借用哪些独创的比喻画面抒发心中的乡愁?

明确: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和没有年轮的树三种画面抒发了心中的乡愁,对故乡永远的怀念。

2、诗中对“故乡月夜笛声”典型形象刻画,饱含着诗人何种情愫?

明确:营造出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亦喜亦忧萌生出“看月亮,思故乡”的情结。

3、诗人为什么要精心设喻刻画“故乡的面貌”这一形象在抒情上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通感将故乡比喻成模糊的怅惘,抒发了诗人离别故乡后怅惘的心情,诗人又把故乡的“面貌”和“怅惘”的心情比作“雾里挥手别离”这一特别的画面,从这一依依惜别的场景中抒发诗人浓浓的乡愁。让读者从中体味。

4、诗中把“乡愁”喻为“没有年轮的树”,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比喻,现实没有年轮的树不存在,用不可能事情作比,表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七、揣摩艺术特色

构思独特不落俗套,巧妙比喻超凡想象

八、小结

诗中设喻,随着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升华,创设一个个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游子对故乡的苦苦思念,抒发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盼望亲人团圆而未能的惘怅之情。

板书设计: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乡愁 (升华)

月夜的笛声 雾里的挥手别离 没有年轮的树

九:作业

比较阅读三首“乡愁”诗片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甲)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乙)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荣。

(丙)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都并非久别的父和母,/只是故园旁边的小池塘,/萧风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 ——李广田

1、 甲诗中“后来”、“现在”这些词表明了诗作是按时间推移来表达构思的,而“外头”、“里头”、“这头”、“那头”说明了诗作以空间的对比来展现主题。这种时空的交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简要概括本诗的主题。

2、 乙诗中“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有何含义?

3、 丙诗中诗人为何说别离后不经意想起的不是“父和母”而是故乡的“小池塘”、“芦和笛”?

4、同写“乡愁”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背景和心境下,道出的是不同的感受。甲诗的作者将乡愁喻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远在他乡对大陆的 ,乙诗的作者说故乡留在心目中的是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 之情;两诗的作者对故乡印象是“萧风中池塘两岸的声与笛”从 角和 觉的角度,写出了诗人对故乡 的眷念。

5、对三段诗的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在结构上采取了长短句错落排列的方式,四段格式相同,给人既自由又不失整齐的形式上的美感。

B、乙诗妙用比喻将对故乡回忆比作“清远的笛”,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C、丙诗情调凄婉,从故乡的雨声写起,牵出对故乡的思念别具一格。

D、甲诗中最后一段“浅浅的海峡”的意象,让人联想到主人公独至海滨,翘首期盼,给人以壮丽,辉煌的感受。

6、你有过异地思乡的感受吗?能用诗的形式表达吗?试试看。

附答案

1、表现了诗人远离故乡,多年漂泊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本诗不仅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且将时空的经纬交织在现实的一点,从而由单纯的思乡发展到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2、将乡愁喻作没有年轮的大树,树的年轮是因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而产生。“没有年轮”意味着乡愁不断增长,而且说明了乡愁是无止境,不断绝的。

3、“子和母”这令人牵挂的具体形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更加深入地记在心中,而思念得深了,这些具体的牵挂反而不易在不经意间苏醒,倒是那“池塘”、“芦笛”构成的意境成为故乡的标志,长留作者心中。

4、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故乡亲人盼望祖国统一;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中的挥手别离,依依不舍;视、听、真挚、得切

5D

6、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2463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6.html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