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多一些辨证思考知识精讲

发布时间:2018-11-20 21:30: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三语文作文多一些辨证思考

本讲教育信息

. 教学内容:

多一些辨证思考

2003年的高考作文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之一就是在审题立意时要多一些辨证性的思考,而材料的多样性,丰富性,全面性,也是全方位思考的一个基础,不能不重视。

下面我们就以两个寓言作为材料来练习一下。

【典型例文】

材料一: 运斤成风

《运斤成风》原文(引自《庄子》):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辨证思考:角度一(匠石):高超的技术来自于勤学苦练

角度二(郢人):了解加信任,便能拥有成功

角度三(两人):彼此信任,才会创造奇迹

材料二: 月攘一鸡与亡羊补牢

《月攘一鸡》原文(引自《孟子》):

(偷鸡人):“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孟子曰:“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亡羊补牢》原文(引自《战国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辨证思考:如遇到错误,就应及时改正;如明知是错,却不思悔改,或改正力度很小,都可谓是错上加错,等更严重的后果出现,悔之晚矣。

[典型例文赏析一]

不可靠,不可不靠

人类是一种讲究理智与感情的动物,在认知事物时,人们总是期望在两者之间获得某种平衡,事实上在更多时候,人们很容易走向一极——或是感情蒙蔽了理智,或是理智脱离了感情。其实,光从感情这一角度出发,感情对于事物的认知是一种不可靠又不可不靠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持有这样一种态度:在理智允许的基础上,做到通情达理、有情有义。

感情的亲疏远近对于人们判断、认知事物的能力是有很大影响的。依靠感情判断、认识事物有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与个人的品德修养,与环境氛围有很大关系,因此,并不完全可靠。譬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感情用事”怎么怎么坏事儿,也常见到某某徇私舞弊,某某领导提拔小舅子,某某单位评先进又是领导的亲戚,这些就是感情扭曲了一个人判断能力、蒙蔽了人的理智的实例。

笛卡尔在《心灵的感情》中写道:“一个人为感情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自然是要犯错误了,特别是这个人位高权重时,就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不幸。也许还有人会说,正直的人是不会被感情的亲疏远近蒙蔽的。这种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历史上不论是伟人还是小人,都有因感情而误事的时候。因此,感情的不可靠性每个人都有,有所区别的只是正直的人会更多地以理智来判断认知。

但是,一个凡事都很理智的人又会怎样呢?没有情感,没有人性的光辉,有谁愿意和这样的冷血人相处呢?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写道:“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承认有无限的事物是超乎理智之外的。”也就是说,在许多时候,不光是理智,人们也必须依靠感情来认知事物,这同样符合人类思维的原理。如题中所举的例子,宋国的富人对于同样一句话,为何偏偏相信儿子而怀疑邻居呢?也许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对此一笑了之。但仔细想来,也并非全无道理,富人正是从理智与感情两个方面出发,得出这个结论的:从理智上来说,富人的儿子是家里人,要钱可以直接向父亲拿,没有作案的动机;而邻居是外人,又偏偏是个知情者(知道墙被损坏了),嫌疑的确很大。而这些结论的得出,是与富人对儿子及对邻居从感情上的了解分不开的,正是因为富人父子关系亲近,而富人与邻人关系疏远,富人才会得出此结论;又假如富人的儿子对父不孝、父子关系疏远,或者富人与邻居是至交、关系亲密,那富人可能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了。

我们对于与自己不熟悉的人,当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先怀疑再调查;同时,也当然要信任自己熟悉的人。同样,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从理智上分析结论并不惟一,通过某些个人感情的辅助,是可以得出合情合理的推论的。从这一点来说,感情的亲疏远近对人们的认知是有帮助的——不可不靠。“不可靠,也不可不靠”,这句挺拗口的话正说明了感情是正确认知事物必要却不绝对的条件,在认知、判断事物的过程中感情与理智缺一不可,这正如雨果说的“逻辑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从人类本身来的,后者是天上来的。”

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误用和滥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简评:一个十分别致的标题引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在认知、判断事物过程中,理智固然重要,情感却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分析寓言本身所蕴含的合理性、科学性开始,有事实有推导,周密而充分地论证了“亲”与“近”之类的情感因素的重要性。笛卡尔、帕斯卡尔、雨果等名人的言论显示了作者相当的知识面,更为论证增添了理性的光辉。

[典型例文赏析二]

呼唤理智

对于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与毫无知觉的机器相比来说,判断是非为感情所遮障,是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的。但为了追求一种思想的成熟,我们需要理智。

眼前迷雾萦绕,烟雾氤氲,有时还出现怡人的景观,感情告诉你,前方一定是一片美景,而理智却告诉你那也能是万丈深渊。很清楚地选择,却常有人落人深渊,一边下落,一边呼喊着理智的名字;选择了感情,往往让人后悔,选择了理智,即使有莫大的艰难,事后也会无怨无悔。

正因为感情呈现在人眼前的,是美轮美奂的画面,是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亲密无间的家人,是面如西施的恋人,是形影不离的友人,是关云长的诚信,是项羽的大气,是宝黛之间的默契……这才会造就无数大大小小的悲剧,我们常说让理智战胜情感,这是何等的艰难。包拯面对将他抚养长大如亲娘的嫂娘,任凭她苦苦哀求依然铁面无私,挥手压铡。但谁又能怀疑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然作为朝廷命官,是容不得意气用事的。还有孔明挥泪斩马谡,些都是何等哀伤之事啊。

尽管感情给我们的是何等美妙的感受。而理智带给我们的仍是无尽的痛 扩苦。但我们仍旧需要理智,守候理智。因为无数伟业都是在理智中产生的。爱因斯坦在理智中研究宇宙,牛顿在理智中研究天体,霍金也在理智中继承前人的事业。可以说人类研究出的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事物时,头脑都处于理智中,而不理智仅凭自己的感情异想天开的人终不会有所成就。那个狂妄的亚里士多德就是个例证。

我们允许人们在感情冲动时暂时的恍憾、停顿。因为任何人都会被感情误导。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的话,那便会以理智丧失为代价。

我相信,人是富有感情的,同时也是富有理智的。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感占了上风,人们是有能力使自己处在理智的指导下对是非曲折进行分辨的。理智并不是天边难以遇知的云彩,只要用心呼唤一定会伴随人的旅途。

旁征博引 文采飞扬

此考生的这篇文章能从考题所给的智子疑邻的故事生发出自己对于感情(与事物的亲疏)和理智(真理性的认识)的认知,先以家人、音乐、恋人、项羽、关羽、宝繁为例,分析出感情的负面影响。而后,以包拯铡亲一事,带着理智的重要性,以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成伟业者为例,说明理智的举足轻重。先破后立,逻辑清晰,思路严密,是该文超拨于一般文章的一个闪光点。而且,在说明道理的方法上,正反兼用,手法含蓄,较具散文

气息,避免论说文易流于枯燥的“常理”,是文章又一值得肯定处。

[典型例文赏析三]

情要深深,理要昭昭

没有难度的问题:你有感情吗?

没有争议的回答:当然!

有点困难的问题:情与理面前,你更认情还是更信理?感情左右你对事物的认识吗?

有点茫然地回答:这个……

可见,人人有情,深深的情。对自己,对他人,对花草树木,对社会百态。可我们能人人做到在客观事物的认识面前,理亦昭昭吗?

爱花者总说:花儿真美,花儿真香,美的神韵,香的怡人。

不爱花者总说:娇滴滴的媚笑;柔嫩嫩的脆弱;高挑挑的招摇;香喷喷的粉饰。

爱草者常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漫山遍野地跑,海角天涯中笑。

不爱草者常吟:斩草要除根,否则春风它又生,杂草丛生,好一个荒凉山头。

爱人者爱及屋檐下的乌鸦。

恶人者恶及金库里的“元宝”

爱国者爱着她的一切,哪怕是贫穷、落后,哪怕是“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哪怕是“断壁残垣,颓门漆落”,哪怕是血雨腥风,硝烟弥漫。

恶国者轻视着国家的一切。一心只想外国的月亮圆,它国的桂花香,别国的国民素质好,它国的生活水平高。面对自己的一切,总是抱怨这、埋怨那,今天指责这儿差了,明天嚷嚷那儿坏了。

就在这爱与不爱间,呈现出了百态的社会、复杂的社会、迷离的世界、深遂的世界。爱,是一种感情的体现;不爱,也是感情的一种表达。带着感情,我们看到的是同样一朵花,同样一株草,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国家,却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说出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评价。同样一个事物,同样一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一个理,同样一种明明白白的理,不同的感博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于是我想说:

让情深深,切勿理茫茫;让情深深,应要理昭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事物,认识社会,勿要“情”字蒙了头,切记“理”字应当头,理智的感情,那是清新的世界,理昭昭的天下,明白的人生。

情感丰富 语言优美

    文章先后指出,同样的“花、草、人、国”四样事物,在爱与恨两种情感的作用下,形成的是不同印象,得出的是非理性的不同结论,于是自然地提出了正确处理“情与理”关系的要求,即“情要深深,理要昭昭”。文章语言似散文诗般的优美,情感极为丰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db8ef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8.html

《高三语文作文多一些辨证思考知识精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