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必做练习]

发布时间:2019-04-20 15:48: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b)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商周时期)→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2.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进步——(b)

3.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2)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7)主要作物:最早培植粟和水稻;明代引进推广玉米、甘薯。

1.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铁犁牛耕的普及。

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努力改进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封建政府的扶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低。

由于规模小和生产条件简陋,古代农业经济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

(2017·11月浙江选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李冰石像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抓题眼] 水利与李冰是题眼所在,与此相关的史实是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故答案为B

[析错因] 现行人民版教材并没有涉及灵渠、郑国渠、白渠。

答案 B

[弥补短板]

(1)随着浙江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学考与高考分开命题考试,试卷难度会逐步加大,必修部分所占分值比重也会提高,但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仍是不变的备考方略。

(2)史学素养

古代社会强调以农立国,精耕细作,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农经济特点、土地制度等将会是命题热点。

1(2017·4月浙江选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

①石斧 耧车 骨镰 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的分界线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牛耕铁犁代替了刀耕火种①③属于刀耕火种②④属于牛耕铁犁,故选A项。

2(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是解题的思考方向,①④分别是手工业冶铁设备、汉代讲经图,与农业经济不符,故选C

3(2018·浙江名校学考押题交流)《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涉及农业耕作方式的问题,并未体现重农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靠天吃饭的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不误农时的思想,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农业体现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b)

(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代:有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3)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

(4)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

(6)元代: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现了雇工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b)

(1)商代:铸造工艺高,如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点分布广、生产规模大。

(2)西周:青铜器是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水平高。

3.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b)

(1)汉武帝时铁业官营制度。

(2)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供风形式由自然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

(4)东汉初,杜诗发明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提高生产效率。

4.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b)

(1)陶器:原始时代的彩陶工艺水平高;唐代唐三彩风行一时。

(2)瓷器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时期。

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浙江)青瓷;邢窑(河北)白瓷名闻天下。

唐宋出现各具风格的五大名窑,景德镇在宋代成为瓷都,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销商品。

1.影响私营手工业发展的因素

(1)四大有利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751c7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6.html

《(新人教版)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必做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